搜索到28247篇“ 转化生长因子Β2“的相关文章
- 房颤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2及半乳糖凝集素-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及半乳糖凝集素-2(Galectin-2)在心房颤动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进而探讨TGF-β2及Galectin-2在房颤患者心房炎性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1.选取2019年6月...
- 杨海晨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2心房颤动
-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2及半乳糖凝集素-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及半乳糖凝集素-2(Galectin-2)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50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组84例,持续性心房颤动组66例,以及同时期入院检查排除心房颤动的窦性心律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完善血常规、生化常规以及心脏超声形态学检查。另外,采用ELISA法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GF-β2和Galectin-2水平,分析两者在不同分组间的差异及临床意义;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检验TGF-β2、Galectin-2与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LAD)的相关性;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的方式,得出影响心房颤动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房颤动组患者年龄及LAD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房颤组患者血清中TGF-β2和Galectin-2浓度相较于阵发性房颤组及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相较于阵发性房颤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实验组中TGF-β2和Galectin-2浓度与LAD大小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TGF-β2、Galectin-2、LAD是房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GF-β2、Galectin-2与房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TGF-β2与Galectin-2之间且二者与LAD间均呈正相关,三者在房颤患者心房炎性纤维化的发生与进展中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心房的机械重构及电重构,并可作为评估房颤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 杨海晨耿嘉逸李浩宇徐宁刘晨阳康品方张恒
- 关键词:TGF-Β2心房颤动
- miR-155在转化生长因子β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促进作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在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细胞系分为对照组和TGF-β2组,分别用DMEM培养液和含10 ng/ml TGF-β2的DMEM培养液培养,另取ARPE-19细胞系分为miR-155抑制剂组和miR-155阴性对照组,分别用含miR-155抑制剂和miR-155阴性对照序列转染细胞,并在含10 ng/ml TGF-β2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于培养后48 h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细胞中miR-155表达,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p-Akt及上皮间质化标志物钙黏蛋白E(E-cad)、闭锁小带蛋白1(ZO-1)、F-肌动蛋白(F-ac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1(FN-1)和vimentin蛋白表达。利用靶基因预测库预测miR-155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鉴定靶基因。结果培养后48 h,对照组细胞状态良好,细胞间连接紧密,形状规则。TGF-β2组细胞呈较明显的梭形或纺锤体形状,多数细胞表现为纤维状,细胞排列松散。TGF-β2组细胞miR-155相对表达量为0.92±0.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5±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2,P=0.003);miR-155抑制剂组细胞miR-155相对表达量为0.21±0.03,明显低于miR-155阴性对照组的0.98±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21,P<0.01)。TGF-β2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穿过基底膜的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miR-155阴性对照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miR-155抑制剂组,穿过基底膜的细胞数明显多于miR-155抑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TGF-β2组细胞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I3K相对表达量升高,p-Akt/Akt比值升高,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ZO-1、F-actin相对表达量降低,间质细胞标志蛋白α-SMA、FN-1、vimentin相对表达量�
- 王艳婷金学民李晓华赵朝霞
- 关键词: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PTEN
- 长链非编码RNA PCGEM1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2/Smad2信号通路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PCGEM1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Smad2信号通路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侵袭和转移的机制。方法将60例OSCC患者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超过2 cm处的正常组织纳入研究,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148a、lncRNA PCGEM1在OSCC组织及正常组织、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OMEC)及人源OSCC细胞株KB、BcaCD885、SCC-4、CAL27、SCC-15中的表达情况;分析lncRNA PCGEM1和miR-148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信息之间的关系。构建lncRNA PCGEM1沉默细胞系KB-siPCGEM1及阴性对照(KB-NC),并以KB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lncRNA PCGEM1对KB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使用生物信息学网站starBase预测lncRNA PCGEM1可以互补结合的微小RNA(miRNA),再根据www.microRNA.org网站预测相应miRNA可靶向结合的基因;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2/Smad2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qRT-PCR结果显示,OSCC组织中lncRNA PCGEM1、miR-148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5);lncRNA PCGEM1和miR-148a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程度的患者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KB-NC组相比,KB-siPCGEM1组细胞OD492 nm值下降,细胞侵袭数量及迁移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lncRNA PCGEM1可与miR-148a互补结合,miR-148a与TGFβ2存在靶向结合位点;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KB-siPCGEM1组中miR148a、TGFβ2及p-Smad 2的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与KB-NC组(P<0.05),空白对照组和KB-N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 PCGEM1在OSCC中高表达,高表达lncRNA PCGEM1可能通过上调miR-148a水平,强化TGFβ2/Smad2信号通路,从而促进OSCC的进展。
- 翁旭李劲松范松
-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
- 干眼症患者泪液中溶菌酶及转化生长因子β2的检验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干眼症患者泪液中溶菌酶及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的检验结果。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干眼症患者73例为研究组。另选自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微量快速比浊法测定溶菌酶含量,采用定量酶联检测TGF-β2含量。结果研究组溶菌酶和TGF-β2含量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干燥综合征组和干燥综合征组泪液中溶菌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干燥综合征组泪液中TGF-β2含量高于干燥综合征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溶菌酶联合TGF-β2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高于溶菌酶和TGF-β2单项检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溶菌酶与TGF-β2呈正相关。结论干眼症患者泪液中溶菌酶和TGF-β2呈明显上升,溶菌酶和TGF-β2联合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且溶菌酶与TGF-β2呈正相关。
- 李玉红马凌葵
- 关键词:干眼症溶菌酶转化生长因子Β2
- 900 MHz手机辐射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活性及转化生长因子β2表达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研究900 MHz手机辐射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增殖活性及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RPE细胞,给予900 MHz手机电磁辐射者处理作为辐射组,未给予辐射者作为对照组。通过CCK8法检测RPE细胞的增殖活性,Real-Time PCR法检测RPE细胞TGF-β2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RPE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2的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辐射组RPE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TGF-β2 mRNA表达增加,RPE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2含量上调,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00 MHz的手机辐射可能能通过调节TGF-β2的表达和释放导致RPE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相关的眼部疾病。
- 徐艳春冯婕妤胡毅倩朱茂林朱煌
- 关键词:手机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2眼部疾病
- 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2协同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被引量:16
- 2019年
- 背景:从细胞及基因水平揭示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2具有协同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为骨细胞的再生提供了实验和理论基础。目的:探讨过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2协同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通过酶消化法原代培养获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慢病毒包装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转化生长因子β2的重组质粒。将携带目的基因重组质粒的慢病毒转染至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TS实验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情况,定量PCR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2的m RNA表达水平,细胞爬片免疫组化检测二维混合培养条件下成骨分化标志物RUNX2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量,体外三维培养获得的细胞团块经石蜡切片做Vonkossa染色(银染)定量分析成骨分化的阳性区域及表达强度。结果与结论:(1)转染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转化生长因子β2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与未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2)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转化生长因子β2 mRNA水平高于未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3)体外二维培养条件下细胞爬片RUNX2免疫组化及体外三维培养石蜡切片Vonkossa染色均发现共转染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强于单独转染组(P <0.05);(4)结果表明,慢病毒携带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2的重组质粒过表达具有协同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
- 常晓朋陈涛赵寅梁明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2RUNX2成骨分化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转化生长因子Β2
- 长链非编码RNA-MIAT在转化生长因子β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物(MIAT)在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影响。
方法对LECs永生系SRA01/04细胞进行培养,将培养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TGF-β2组,分别用DMEM培养液和含10 ng/ml TGF-β2DMEM培养液培养48 h,光学显微镜下观察TGF-β2诱导的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MIAT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E-钙黏素(E-cad)、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胶原蛋白Ⅰ(CollⅠ)蛋白及其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分别用siRNA空载体和siRNA-MIAT转染DMEM培养的(siNRA空载体组、siRNA-MIAT转染组)或用含10 ng/ml TGF-β2 DMEM培养的(siNRA+TGF-β2组、siRNA-MIAT+TGF-β2组)SRA01/04细胞48 h,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MIAT、E-cad、α-SMA、CollⅠ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培养细胞呈圆形和多角形,TGF-β2诱导组细胞呈长梭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F-β2诱导组细胞中MIAT mRNA、α-SMA mRNA和CollⅠ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2.497±0.644 vs.0.827±0.062;2.951±0.146 vs.1.085±0.517;2.115±0.090 vs.1.002±0.088),而E-Cad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0.102±0.027 vs.1.020±0.2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5、0.004、0.000、0.025),上述因子的蛋白水平表达趋势与mRNA相同。与siRNA空载体组比较,siRNA-MIAT转染组均能明显下降细胞内MIAT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iRNA+TGF-β2组比较,siRNA-MIAT+TGF-β2组细胞中α-SMA、CollⅠ蛋白及其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cad蛋白及其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00)。结论
- 岳秀娟苏胜王丽媛吕嘉王林刘平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晶状体上皮细胞后发性白内障
- 转化生长因子β2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产生内质网应激及凋亡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2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产生内质网应激及凋亡的影响因素,为降低临床白内障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在培养基内加入不同浓度TGF-β2,分析培养基内细胞增殖情况和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 TGF-β2浓度分别为0、100、200、500ng/L时,对应OD值分别为(0.519±0.017)、(0.459±0.015)、(0.357±0.022)、(0.340±0.028),SR对应为100%、81.46%、61.79%、58.57%,4组实验孔OD值、S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TGF-β2浓度的增加,caspase-3、GRP78表达率增加,而Hrd1的表达率下降,4组实验孔3种标志性物质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2可抑制细胞存活、引发细胞凋亡,同时会导致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和凋亡反应发生。
- 葛茸茸沈炜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2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2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2 (TGF-β2) 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7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哮喘组,根据发作的严重程度分为3组,其中重度组20例、中度组28例、轻度组24例;1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 ELISA 法分别进行入组者外周血IL-17、TGF-β2 检测;哮喘患者进行规范化梯度治疗3个月后复测IL-17、TGF-β2、肺功能,分析 IL-17、TGF-β2 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 随着哮喘严重程度逐渐增加,患者外周血IL-17、 TGF-β2 浓度逐渐增 加,FEV1%pred逐 渐 下 降,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F =37.794、27.557,P < 0.01);各组间IL-17、TGF-β2 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②外周血IL-17、TGF-β2 水平与患者年龄、BMI无相关性 (P >0.05);与 FEV1%pred呈负相关 (r=-0.794、-0.468,P < 0.01);外周血IL-17与 TGF-β2 水平呈正相关 (r=0.527,P <0.01)。③经规范化梯度治疗3个月后 72例哮喘患者外周血IL-17、TGF-β2 较前明显降低,FEV1%pred明显升高,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但其IL-17、TGF-β2 水平仍高于对照组,FEV1%pre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哮喘患者外周血上升的 TGF-β2、IL-17和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 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TGF-β2、IL-17的测定对哮喘严重程度的判断、炎症水平及气道重建程度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杜端林周锐
- 关键词:白介素17转化生长因子Β2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