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1篇“ 车镇凹陷“的相关文章
- 车镇凹陷大王庄地区沙四段H_(2)S成因机理及富集规律
- 2025年
- 硫化氢(H2S)是一种与油气伴生的有毒气体,严重影响着油气安全生产和有效开采,因此有效评估H2S的成因及分布具有重要意义。车镇凹陷大王庄地区沙四段(Es4)湖相碳酸盐岩中发现了高含H2S油气藏。为明确该区H2S的形成机理和富集规律,文中综合分析了天然气与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储层固体沥青元素特征以及膏盐岩、原油、干酪根硫同位素特征,认为大王庄北部深洼带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是该区油气藏中H2S来源的主要成因。馆陶组成藏期及之后的继承性断层活动,导致沙四段碳酸盐岩储层中H2S大量富集。该认识将为今后大王庄地区富硫油气藏的开发及规避H2S风险提供借鉴意义。
- 韩带董春梅马鹏杰林承焰包长甲李晓庆
- 关键词:H2S车镇凹陷
- 砂砾岩储层超压成因及超压对储层的影响——以车镇凹陷陡坡带沙三段砂砾岩为例
- 2025年
- 【目的】明确车镇凹陷沙三段砂砾岩储层成因,探究储层超压强度及发育时间对优质储层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应用流体包裹体PVTx法恢复车镇凹陷陡坡带沙三段砂砾岩储层古地层压力的基础上,采用测井曲线组合法、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法分析泥岩超压成因,结合储层超压发育时间、含油气性等特征,分析储层超压成因,对比经历不同压力演化史的储层储集空间及成岩作用差异。【结果】车镇凹陷陡坡带沙三段泥岩普遍发育中强超压,主要为生烃增压成因;砂砾岩储层超压为沙三段烃源岩超压的压力传递,经历两期增压旋回,第一期与黄色荧光油充注相匹配,第二期与蓝色荧光油充注相匹配,但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大王北洼陷陡坡带沙三段砂砾岩储层经历两期增压旋回,第一期介于28.3~27.8 Ma,古地层压力系数介于1.34~1.35;第二期介于11.6~9.0 Ma,古地层压力系数为1.56;现今地层压力系数为0.8~1.2。车西洼陷陡坡带沙三段砂砾岩储层经历一期增压旋回,时间为6 Ma~至今,古地层压力系数介于1.2~1.4,现今地层压力系数介于1.0~1.3。套尔河洼陷陡坡带沙三段砂砾岩储层经历两期增压旋回,第一期介于35.7~27.2 Ma,古地层压力系数介于1.54~2.08;第二期为12.9 Ma~至今,古地层压力系数介于1.57~2.1,现今地层压力系数介于1.2~2.1。现今地层压力为常压—弱超压的大王北洼陷陡坡带砂砾岩储层比现今地层压力为常压—中超压的车西洼陷陡坡带砂砾岩储层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更弱,原生孔隙更发育,物性更好,主要原因可能是大王北洼陷发育两期古超压且强度更大,车西洼陷仅发育晚期古超压且强度相对低。【结论】中深层碎屑岩优质储层的发育不仅受控于现今地层超压强度,与古超压发育时间和强度密切相关,超压发育越早、强度越大,对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的抑制越明显,储层物性越好。
- 李雪哲王艳忠孟涛操应长王淑萍周磊弭连山
- 关键词:车镇凹陷
- 车镇凹陷富台地区超压传递过程数值模拟及下古生界油气成藏模式
- 2025年
- 针对车镇凹陷富台地区下古生界“上源下藏”油气分布特征提出的油气倒灌成藏机理仍然存在争议,关键问题在于超压沿油源断层向下传递过程缺乏量化。在对地层压力特征总结的基础上,以富台地区油源断层为研究对象,建立简化的地质剖面模型,利用多相流数值模拟软件开展超压流体渗流模拟,基于超压沿油源断层瞬态传递定量模拟结果讨论了下古生界可能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富台地区沙三下亚段烃源岩与储层均发育明显的超压,而上古生界和下古生界储层均为正常压力。主要成藏时期沙三下亚段超压可达15 MPa,若油源断层发生幕式活动,会使得沙三下亚段超压体系与断层两侧沙四段—上古生界渗透性常压体系相连通。此时,超压会随着烃类流体在断层连通的渗透性地层内快速流动而消散,整个连通体系形成常压状态,超压流体无法运移至下古生界渗透性碳酸盐储层。即便在假定的沙四段—上古生界地层为非渗透性地层的理想封闭条件下,沿断层幕式活动向下传递至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的超压也不超过1.6 MPa。数值模拟结果暗示油气倒灌成藏可能缺乏动力学条件支持,而油气沿断裂/裂缝输导体系侧向运移可能是更为合理的成藏机制。该研究对于“上源下藏”油气成藏过程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 张增宝李超于岚张立宽雷裕红许鹤华林红梅
- 关键词:超压下古生界
-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沙三下亚段页岩油富集规律
- 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是车镇凹陷重要的一套烃源岩,页岩油资源潜力大。在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基础上,综合气测显示、探井测试及投产情况,优选13上层组泥页岩系统开展页岩油综合评价研究。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与全岩X射线衍射分...
- 刘鹏李军亮周爱华李楠
- 关键词:车镇凹陷岩相
- 砂砾岩体母岩类型差异分布机理及其对成岩演化的控制作用——以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沙三下亚段为例
- 勘探实践证实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母岩类型往往具有差异性。为探寻母岩类型差异机理及其对砂砾岩成岩演化的控制作用,以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沙三下亚段为例,基于岩心、测井、地震及大量分析化验资料,研究砂砾岩母岩类型、母岩分布、母岩...
- 刘鹏
- 关键词:砂砾岩体成岩演化有利储层车镇凹陷
- 车镇凹陷生烃引起的孔隙压力变化及其对油气成藏影响的数值模拟
- 孔隙流体压力对油气的生成、运移、成藏及钻井路线与参数方案都十分重要。在车镇凹陷区域,前人研究和油气开发实践都发现了孔隙流体超压(孔隙流体压力与静水压之差)普遍存在。但是,目前我们对该区域孔隙流体超压形成机制及其与油气上生...
- 王明文罗纲廖宗湖周书红
- 关键词:数值模拟流固耦合车镇凹陷
- 多物源体系下砂砾岩储层差异性孔隙演化模式——以车镇凹陷沙三段、沙四段为例被引量:4
- 2023年
- 随着勘探程度及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断陷盆地砂砾岩储层已成为隐蔽油气藏的重要勘探目标之一。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北部的车镇凹陷作为典型的陆相断陷凹陷,其砂砾岩储层的孔隙演化模式的研究对该区隐蔽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将车镇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四段(以下简称沙三段、沙四段)砂砾岩储层分布区划分为碳酸盐岩物源区、碳酸盐岩变质岩混合物源区、变质岩物源区和不稳定物源区4种类型。孔隙演化历史和演化模式研究表明,物源类型控制了储层岩石的抗压实程度,决定了储层的初始孔隙度。整个凹陷内储层孔隙度的减少主要受压实作用控制,碳酸盐物源区的陡坡带压实作用最强。碳酸盐岩变质岩混合物源区的陡坡带和洼陷带少部分储层的胶结作用是孔隙度减少的主控因素,其缓坡带储层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均弱于陡坡带和洼陷带。碳酸盐岩物源区的陡坡带和洼陷带储层处于封闭体系下,溶蚀作用主要控制了储集空间类型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其净增孔隙度有限。碳酸盐岩变质岩混合物源区及变质岩物源区储层抗压实作用较强,溶蚀作用减缓了储层孔隙度的降低。不稳定物源区储层处于相对开放的成岩环境中,溶蚀作用可有效改善储层孔隙度,局部较强的溶蚀作用和超压导致的储层裂缝是异常孔渗带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
- 康玉柱张金亮徐耀辉李阳
- 关键词:砂砾岩储层孔隙演化车镇凹陷
- 多期石油充注对中-深层碎屑岩储层压溶作用的影响--以车镇凹陷北带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砂砾岩储层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为探讨多期石油充注对中—深层碎屑岩储层压溶作用的抑制机理及作用模式,综合荧光岩石薄片观察与鉴定、埋藏史恢复、流体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光谱测试等资料,探讨了多期石油充注对车镇凹陷北带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下亚段砂砾岩储层压溶作用的影响。车镇凹陷北带沙三段下亚段砂砾岩储层埋深在2800~4500 m,压实和压溶作用强,同时发育欠压实作用,石英、长石及碳酸盐岩岩屑颗粒均发生压溶。沙三段下亚段砂砾岩储层经历了两期石油充注,第1期石油充注发生于35.8~24.6 Ma,原油发黄色荧光,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90~120℃;第2期石油充注始于11.2 Ma,原油发蓝色荧光,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10~130℃。石油充注在颗粒表面形成油膜可阻碍颗粒表面与孔隙水的接触,压溶物质无法被孔隙水溶解运移,使压溶作用停止。在发育水膜的颗粒接触处,压溶物质可以通过颗粒表面的弱结合水水膜以扩散方式迁移,使压溶作用持续进行。石油充注对压溶作用的抑制能力与石油充满度密切相关,建立了车镇凹陷北带沙三段下亚段石油充注影响压溶作用的2种影响模式:车西地区北带第1期石油充满度低,颗粒表面油膜厚度小且不连续,对压溶作用的抑制能力较弱,第2期石油充注时储层孔隙度较低,第2期蓝色荧光油膜发育较少,对压溶作用的抑制相对较弱;大王北地区北带第1期石油充满度较高,颗粒表面普遍形成黄色荧光油膜,第2期蓝色荧光油充注时,在颗粒表面进一步形成蓝色荧光油膜,对压溶作用的抑制效果更明显。含有一定油润湿性碳酸盐岩颗粒的储层在石油充注后更容易发育油膜,进而可以提高储层的抗压溶能力;石油充注时间越早、充满度越高,越有利于油膜的形成和中—深层优质储层的发育。
- 郭豪王艳忠操应长孟涛王淑萍李宇志石泉清郭迎春王加明
- 关键词:砂砾岩储层压溶作用车镇凹陷
-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构造演化与动力学成因机制
- 2022年
- 车镇凹陷构造研究欠缺,制约了油气勘探的进一步发展。采用构造解析、构造演化平衡剖面分析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车镇凹陷形成的构造动力学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车镇凹陷新生界经历了伸展(Ek-Es^(4))和走滑—伸展(Es^(3)-Ed)两个断陷期,属于NNE-NE向右旋走滑—伸展断层控制的近菱形走滑—伸展型盆地。走滑—伸展阶段的走滑—伸展构造和区域加速沉降控制了车镇凹陷狭窄—陡深—多洼的构造格局。车镇凹陷在孔店组—沙四段时期主要受到拉张应力的作用,方向为NW-SE向。从沙三段开始,车镇凹陷开始受到NW-SE向走滑—伸展作用。印度板块由NNE向楔入欧亚板块之下以及太平洋板块NWW向低速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郯庐走滑断裂带和兰聊走滑断裂带发生右旋剪切,导致渤海湾盆地进入走滑—伸展构造体制,是车镇凹陷的主要成因。
- 孙耀庭董立峰刘菲菲孟涛张波石泉清
- 关键词:构造物理模拟车镇凹陷
- 车镇凹陷富台地区下古生界潜山油藏储集体发育模式研究
- 车镇凹陷富台地区下古生界潜山油藏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泥页岩沉积,储集体内幕原生孔隙不发育,后期改造作用形成的复杂且多样的次生孔隙,具有较强非均质性,造成研究区呈现整体“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且单井开发效果差异大的现象。...
- 刘丽徐耀东张强翟亮田同辉许彦群
- 关键词:微裂缝溶蚀孔洞
相关作者
- 王永诗

- 作品数:275被引量:3,274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渤海湾盆地 东营凹陷 断陷盆地 沾化凹陷 油气成藏
- 鲜本忠

- 作品数:124被引量:1,043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重力流 准噶尔盆地 东营凹陷 断陷湖盆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 陈世悦

- 作品数:328被引量:3,231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渤海湾盆地 凹陷 东营凹陷 孔二段 准噶尔盆地
- 操应长

- 作品数:405被引量:3,154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研究主题:东营凹陷 古近系 成岩作用 准噶尔盆地 沙四上亚段
- 王艳忠

- 作品数:156被引量:1,192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东营凹陷 碎屑岩储层 近岸水下扇 古近系 有效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