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37篇“ 身份建构“的相关文章
- 用户创业者的身份演化过程--基于身份建构视角的多案例研究
- 2025年
- 用户创业是发挥普通民众主观能动性、助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实践活动。然而,现有研究多停留于描述用户创业现象,对用户创业者的身份形成关注不足。据此,本文基于身份建构视角,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解构了用户创业者的身份演化过程。研究发现,用户创业者的身份演化具有独特性,其前因往往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且需要拥有产品使用知识,身份演化活动呈现动态调整和多主体参与特征,身份演化结果表现为获得了成就感和使用价值。进一步,本文识别出用户创业者阶段身份的生成遵循“情境认知—知识共创—身份生成”逻辑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用户创业者的身份演化过程模型,揭示了其从普通用户演化为领先用户,再到用户创新者,最后演化为用户创业者的完整过程。本文不仅丰富了创业者身份建构理论和用户创业相关研究,还为鼓励用户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助力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实践启示。
- 尹苗苗冯心莹刘鑫怡
- 关键词:身份建构
- 新手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个案研究——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
- 2025年
- 以具身认知为理论视角,可以凸显真实情境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内在逻辑,为制定新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采取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一名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探讨新手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结果发现,在具身实践条件下,新手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身份建构是实践赋予主体的理性选择、问题反思、经验积累、榜样驱动和愿景发展的过程。新手教师以具身的身体实践、个人能动性和社会情境为媒介,建构起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为此,未来幼儿园教师培养应以实践性知识为主,切实推进具身性的实践活动,创设具身性的社会情境,使新手幼儿园教师能够建构贴合实际需求的专业身份。
- 贺敬雯孙悦文王小溪
- 关键词:专业身份身份建构
- 语用身份论视角下的专家身份建构——以“第12届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专家点评为例
- 2025年
- 在各类教学大赛中,专家评委对授课教师的点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专家往往采用各类言语行为,建构特定身份内容。本文以第12届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专家定评话语作为研究语料,对专家在点评中建构的身份类型及所使用的言语行为策略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在点评环节中,专家主要构建了四类身份,即权威型专家、谦和型专家、博学型专家以及理性说服型专家。专家主要采用指令类、阐述类、表达类和宣告类言语行为来构建不同的专家身份。本文旨在为专家身份建构以及专家点评话语研究提供新思路。
- 杨雪莲
- 关键词:身份建构言语行为
- 禅修旅游者的身份建构与转换研究
- 2025年
- 禅修旅游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的形式,为个体提供独特的心灵成长与自我探索途径。文章构建了“空间-情境-身份”理论框架,选取32位非禅修惯习者为研究样本,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探讨禅修旅游中非禅修惯习者身份建构与转换的动因、过程及影响。研究发现:1)非禅修惯习者的参与动机主要包括宗教吸引、身心放松、情感联结与寻找自我等;2)其身份转换历经空间情境化、情境身份化、身份情境化与情境空间化等阶段,呈现从身份感知到身份习得,再到身份维持与身份约束的动态演化过程;3)禅修场所通过物质空间特征、行为规范及社会互动等,塑造了独特的空间与情境,为非禅修惯习者身份转换提供了实践基础;4)禅修旅游帮助非禅修惯习者暂时“逃避”世俗世界的压力,重塑了主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方式,让他们在生活生产中实现心理调适与文化认同。文章深化了文化地理学中主体身份建构的研究,为中国禅文化在旅游开发与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 徐海超梁增贤
- 关键词:旅游体验身份建构身份转换情境
- “竞技”的消解:武术运动员身份建构及认同转向的质性研究
- 2025年
- 以建构主义扎根理论为方法论基础,探究武术运动员竞技身份的建构过程及其竞技身份消解和认同转向的成因。经过4轮编码,建构武术运动员身份建构及认同转向理论模型。研究表明武术技艺精进、竞技目标驱动、社会环境塑造、文化符号构建4个因素共同建构武术运动员的竞技身份。随着竞技生涯过渡与结束,身份认同在职业与场域的影响下呈现不同程度的演变。其中,受到外部因素文化传统召唤、竞技环境挑战、群体理念冲突,以及个体因素传统哲学内化、武术价值再审视的影响,竞技身份逐渐消解,转向对传统武术认同的回归。基于此理论模型,提出未来发展路径:守正固本,德技双修;和合共生,认同共塑;承古启新,因时而进。
- 席隆罗应景阴文慧乔凤杰
- 关键词:扎根理论竞技武术武术运动员身份认同
- 健身直播教练身份建构的人际语用研究
- 2025年
- 身份建构具有的多元性以及动态选择性特点是人际语用学面临的新挑战。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可以根据交际目的动态地构建多重语用身份。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孕育了大量的网络话语,为人际语用学提供了全新语料。就健身直播教学而言,如何在无法面对面指导的网络环境下建构特定的身份来维持粉丝学员的粘性是直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健身教练充分考虑到线上教学师生分离、健身教学所要求的高行动性以及学员心理情感的特殊需求,在直播过程中综合使用了多种话语实践类型,主要建构了专业指导者、行动倡导者、监督纠错者和正能量传递者四种语用身份,成功维系了教练与学员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直播效果。对健身直播教练身份建构的研究能为健身直播行业提供重要参考,并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作出一定贡献。
- 张静黄冬霞
- 关键词:话语建构
- 教育家精神引领研究生导师身份建构研究
- 2025年
- 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明确研究生导师的身份“坐标”是建设高质量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内源动力与重要前提。受强绩效管理、智能时代教育变革、导生权力地位势差等因素影响,研究生导师身份面临育人职责淡化偏离、知识权威角色日渐消解、导生冲突显性化、公共话语权式微等多重危机。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研究生导师身份建构提供了根本遵循与价值指引,应以立德树人实现导师教育身份再塑,以“转识为智”促进导师知识身份返魅,以互动共生强化导师情感身份属性,用“以文化人”彰显导师文化身份价值。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通过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导师专业素质能力、培植导生互动共生情感等实践路径,实现新时代研究生导师身份的整体性重塑,促进研究生导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 苏春艳
-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研究生导师身份建构
- 后现代记忆与身份建构:《宠儿》的文化记忆书写
- 2025年
- 20世纪的后半叶是后现代主义的鼎盛期,在历史研究领域,后现代主义催生了历史研究向个人“叙事”或“记忆”的转向,但这也导致了身份认同和集体记忆缺失的问题。《宠儿》是美国黑人作家托妮·莫里森的重要作品,莫里森通过对黑人创伤历史的重新书写和档案纪实的“经典化”,以记忆为切入点重写历史,这对于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复杂、断裂的黑人身份与文化建构具有重要作用。《宠儿》不仅书写过去的记忆,自身也成为文化记忆的一部分,通过对文化记忆的书写,《宠儿》成为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甚至文化记忆本身,对社会认同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 计郑澳
- 关键词:《宠儿》文化记忆身份认同
- 自称语在不同学科论文中的身份建构功能
- 2025年
- 自称语作为元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者与读者互动、作者身份建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材料科学和应用语言学期刊论文语料库,探讨论文讨论部分自称语的频数分布及其语篇功能。结果显示,应用语言学和材料科学在自称语的使用频数和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体现了学科的文化特性,反映了学术身份建构与学科文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本文希望能为自称语的学科使用提供参考。
- 韦家敏张立英
- 关键词:身份建构语篇功能学科特性
- 呈现与赋权:新农人身份建构机制的话语实践
- 2025年
-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短视频平台成为农民群体展现自我、实现身份转变和谋求发展的新舞台。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通过对抖音平台10个新农人博主账号进行视频文本分析,发现抖音短视频对于新农人的身份建构机制主要从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社会实践向度展开,三个维度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新农人的身份形象。研究结果表明,短视频平台不仅为新农人提供了自我呈现、传播文化的新渠道,也为其收入增长和社会地位提升提供了可能,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 苏彩凤周行
- 关键词:身份建构话语实践
相关作者
- 袁周敏

- 作品数:75被引量:625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身份 身份建构 话语 言语行为 话语研究
- 计红芳

- 作品数:197被引量:58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
- 研究主题:油炸 香港南来作家 身份建构 肉片 食用品质
- 王雪玉

- 作品数:52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 研究主题:身份建构 话语 话语分析 身份 语境
- 邬玲琳

- 作品数:36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景德镇陶瓷大学
- 研究主题:身份建构 商务英语 保护传承 科技翻译 陶瓷
- 夏玉琼

- 作品数:21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身份建构 身份 面子 医患关系 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