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7篇“ 跨域治理“的相关文章
跨域治理
林水波
关键词:地方行政
整体性视下公共体育服务跨域治理的推进思路研究
2025年
整体性理论是专门针对新公共管理导致的部门化、碎片化和裂解性问题,所提出的全新公共行政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提出公共体育服务跨域治理的基本内涵,认为整体性治理运用于公共体育服务跨域治理在目标导向、价值追求、治理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契合性。提出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跨域治理需要:转变治理理念,从“分割式治理”到“整体性治理”;创设统筹机构,设立协同治理的组织机构;整体性治理与公共体育服务跨域治理治理结构契合;强化激励约束,构建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李辉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公共体育服务跨域治理
省际毗邻区跨域治理模式及其生成逻辑——以苏皖边界联调为例
2025年
治理理论着重强调多元主体的平等性以及去中心化理念,但在治理实践中,却呈现出以主管部门“牵头”的“中心化”同级协同治理的显著特征。通过对苏皖边界联调案例的研究发现,苏皖省际毗邻区创新的“三”(地区、部门、行业)联合调解制度,构建起一种由双方党委分别领导的领导小组负责“掌舵”,政府主管部门发挥“牵头”作用,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其他主体积极“参与”的,针对事务的“中心化”同级协同治理模式。从过程—结构整合路径来看,压力型体制、行政分割现状、属地管理制度,以及利益关联、资源相互依赖的治理情境,在“关键人物”的倡议下,推动了原有受条块、区划分割的行政结构进行体制重塑,实现调解机制的重新构建。历经合法化流程以及实际效果的检验,最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跨域治理模式,这无疑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调解领的创新性展现。
曾明沈德赛
关键词:跨域治理生成逻辑
社会组织参与跨域治理的效能与限度——基于环保组织的多案例比较
2025年
社会组织本应在跨域治理中发挥弥合行政边界、倡导政策、纾解诉求差异、赋能公众参与等效能,却在现实中普遍受限。已有文献从结构性和自主性视角丰富了相关理解,但是它们或者停留在应然层面,或者只是在实然层面关注到了社会组织的策略行为,没有对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参与跨域治理受限的具体原因做出有针对性的分析。作者通过构建“政治关联-组织网络”的分析框架,对武汉市四家环保组织展开比较,发现社会资本在纵向与横向的禀赋差异,使社会组织参与跨域治理效能受限,既包括社会资本掣肘下的资源中转、资源与合法性困境下的弱政治化、专业缺失下的行政依附和生存压力下的风险规避,也面临地限制和组织碎片化等共同障碍。应当通过差异化合作形成跨域治理合力以增强其效能。
刘晔张锦松
关键词:跨域治理社会组织社会资本政治关联组织网络
从功能性合作到系统性治理:海洋生态环境跨域治理机制的逻辑进路
2025年
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性特征,单一国家或地方政府难以有效应对复杂的海洋环境问题。近年来,全球海洋国家或组织通过实施海洋生态环境的跨域治理,构建基于陆海统筹、国家管辖海行政区、国家管辖海国家和海区的治理框架,通过建立可持续的功能性合作机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洋生态环境跨域治理中的现实问题。然而,碳中和进程推动可持续蓝色经济发展转型、BBNJ协定等全球海洋规则也正加速变革,这种全局性、系统性的影响对海洋生态环境跨域治理机制的演变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同时,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赋予海洋治理一种全新视野,彰显跨域治理应是一种系统化的战略选择。当前,海洋生态环境跨域治理在实践中仍面临认知差异、责任不清、行动孤立等困境,不论是功能性合作还是系统性治理,都应充分兼顾海洋作为独特生态系统所具备的特殊性,从系统性与整体性治理视角关注跨域治理机制的构建逻辑。在功能性合作基础上,海洋生态环境跨域治理机制构建必然要从系统性与整体性的视角出发,规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利益诉求,形成统一的、不失衡的利益格局,并通过机构承载、机制保障和技术支撑等路径来完善。
全永波
关键词: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系统跨域治理
跨域治理智能化:信息技术赋能区环境治理的秩序重构与风险规避研究
2025年
合作是实现城市群环境有效治理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近年来,针对环境治理问题,国家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展开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受观念动机分异、制度规则约束、合作机制缺失、协调机制不畅、监督机制不灵及考核机制僵化等诸多因素影响,跨域治理的成效尚未充分彰显。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政府治理不断地迭代、应用与创新,研究通过构建“技术—制度—价值”三位一体的协同智治整合框架,重构城市群环境跨域治理的秩序和运行机制,探讨智能时代环境跨域治理的协同推进逻辑,规避已有单一制度性框架带来的风险,探究完善政府间实现环境问题跨域治理的长效机制,就尤为重要。
吴旭红
关键词:跨域治理环境问题秩序重构
英国青少年体育教育跨域治理经验与启示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改革,推动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发展,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探究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改革的现实诉求及英国青少年体育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经研究发现,21世纪初期,英国为应对青少年健康危机及扭转竞技体育水平下滑的局面,以跨域治理模式管理青少年体育教育公共事务,取得良好成效。分析认为,英国以协同治理共促青少年体育教育融合发展、纵横协调传导青少年体育教育政策效能、多方合力形成多元主体相互向度权力,构成了部门、层级及跨域治理模式。基于此,对我国体育教育提出建议:应立足普通学校、体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三大阵地,形成多部门协同深化体教融合、多层级整合体教融合资源、多领达成体教融合共识的新格局,完善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运动训练与体育竞赛三大体系。
孔年欣柳鸣毅敬艳高颖张开翼
关键词:跨域治理
职业教育跨域治理:内涵要义、逻辑框架及推进路径被引量:1
2024年
现代职业教育具有更加突出的多协同属性,跨域治理则为其治理创新提供了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职业教育跨域治理内含着复合型治理、适应性治理、界面化治理等要义及特质,契合了治理目标融合、治理机制配合、治理手段耦合的现实逻辑,由此可厘清职业教育跨域治理的生成机理并构建行动框架,在实践中则应重点围绕重塑价值理念、再造组织架构、变革发展模式、推进数字转型、加大制度供给等角度,着力优化系统样态、实化整合能力、细化运行机制、深化技术赋能、强化环境支持,全面增强职业教育跨域治理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开放性和网络性、适应性和演化性、科学性和可靠性、稳定性和规范性。
张培夏海鹰
关键词:职业教育跨域治理逻辑框架
环境治理推进的崇明岛实践——跨域治理视角
2024年
省际毗邻区是各行政区省市的接壤边界,对政府间合作要求更高。由于毗邻区的“边界性”和环境问题的“弥散性”之间存在着矛盾,打破行政边界是走向区协同发展的重要一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本文以崇启海三地的合作治理经验作为分析对象,分析了省际毗邻区应该如何破解合作治理的困境。崇明区、启东市和海门区三地通过党的领导、组织协调、市场协调等措施,推动了三地在跨域治理工作中的互融互通、共建共享。
商静静
关键词:跨域治理环境治理
长江中下游水环境跨域治理的社会网络分析
2024年
长江中下游水环境的修复与保护需要中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协同治理,但流行政区的特性使得跨域治理更具难度。为了揭示长江中下游水环境跨域治理的联系结构和合作现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年水环境跨域治理相关府际协议的整体结构、网络密度、凝聚子群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水环境跨域治理虽已形成复杂交错的整体网络,但各参与主体受空间地理因素影响较大,上海、江苏、安徽三省市在长江中下游水环境跨域治理中处于绝对中心地位。需要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信任机制、利益补偿机制,以突破空间地理因素制约,提高互助水平,增进地方政府间的合作。
杨杨刘秀霜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水环境跨域治理社会网络分析

相关作者

王佃利
作品数:124被引量:1,938H指数:2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 跨域治理 公共服务 复合行政 行政改革
蒋辉
作品数:103被引量:706H指数:13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地区 乡村 贫困地区 跨域治理 农业
陈家起
作品数:120被引量:862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全民健身 体育 体育公共服务 体育管理 公共服务
申剑敏
作品数:20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政法学院
研究主题:跨域治理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合作 长三角区域 长三角
高奎亭
作品数:69被引量:582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体育 体育公共服务 学校体育 公共体育服务 体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