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511篇“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文章
- 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状况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 2025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状况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4年1—6月西安市鄠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以心功能分级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轻度组(n=100)、中度组(n=55)、重度组(n=45);另选取200例西安市鄠邑区人民医院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比较健康组、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cTnI、hs-CRP水平,并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cTnI、hs-CR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血清cTnI、hs-CRP水平高于健康组,重度组、中度组血清cTnI、hs-CRP水平高于轻度组,重度组血清cTnI、hs-CRP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状况与血清cTnI、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TnI、hs-CRP水平呈现高表达水平,且与心功能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 王赟
- 关键词:心功能心肌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 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表达意义
- 2025年
-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为非小细胞肺癌组,1:1配比选取肺良性疾病患者78例为良性组,健康体检者78例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三组血清hs-CRP水平、非小细胞肺癌组不同分期血清hs-CRP水平、hs-CRP水平和病情进展关系、hs-CRP水平和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关系及手术前后hs-CRP阳性率。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清hs-CRP较良性组、健康对照组高(P<0.05);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Ⅰ期、Ⅱ期、Ⅲ期高(P<0.05);高hs-CRP水平组疾病控制率60.53%(23/38)较低hs-CRP水平组87.50%(35/40)低(P<0.05);高hs-CRP水平组远处转移68.42%(26/38)较低hs-CRP水平组30.00%(12/40)高(P<0.05);手术后hs-CRP阳性率29.49%(23/78)较手术前57.69%(45/78)低(P<0.05)。结论hs-CRP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可据此判断疾病控制情况,评估远处转移情况,并能评估手术治疗效果。
- 陈玉洁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 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探究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在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肾内科就诊的血液透析患者2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血液灌流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肾功能指标水平[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钙磷代谢指标水平(血钙、血磷)、炎症标志物水平[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营养状态[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水平、血磷、炎症标志物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钙、营养状态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肾功能、钙磷代谢紊乱、炎症水平和营养状态均有积极的影响,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作为改善此类患者状况的一种潜在治疗手段。
- 史淑敏张辉唐正文周惠
-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钙磷代谢紊乱超敏C反应蛋白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清D-二聚体(d-dimer,D-D)、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对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新沂市人民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86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溶栓后是否HT分为HT组(31例)、非HT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D-D、hs-CRP。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AIS溶栓后HT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溶栓后24 h的血清D-D、hs-C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D、hs-CRP是HT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D-D、hs-CRP联合检验预测AIS溶栓后HT曲线下面积为0.900,高于D-D、hs-CRP单一检测的0.826、0.788。结论血清D-D、hs-CRP联合检测对AIS患者溶栓后HT有较高预测价值。
- 唐艳波韩露王文强
- 关键词:溶栓出血性转化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4年5月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4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另选取同期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冠脉造影评估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并分为轻度组(34例)、中度组(37例)和重度组(33例)。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及不同冠脉狭窄程度患者资料;分析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Hcy、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T-proBNP、Hcy、hs-CRP水平评估冠心病患者重度冠脉狭窄的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研究对象NT-proBNP、Hcy、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重度组患者NT-proBNP、Hcy、hs-CRP水平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均高于轻度组(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Hcy、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Hcy、hs-CRP单独及联合评估冠心病患者重度冠脉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4、0.863、0.823、0.942,灵敏度分别为0.788、0.758、0.758、0.909(均P<0.05)。结论 随着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加重,NT-proBNP、Hcy、hs-CRP水平升高,上述指标可用于诊断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
- 路璐刘志远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同型半胱氨酸
- 温经通络汤对硼替佐米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患者神经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IL-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温经通络汤对硼替佐米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患者神经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IL-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60例多发性骨髓瘤经硼替佐米治疗后相关的周围神经毒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经通络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神经疼痛、生活质量、IL-6和CRP水平的差异。结果总有效率方面,治疗后研究组(80.00%)较对照组(53.33%)高,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病变程度和VAS评分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步下降,且治疗后研究组神经病变程度和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QOL-C30功能量表评分、QOL-C30总体生活质量评分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步升高,QOL-C30症状量表评分、QOL-C30单项指标评分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步下降,且治疗后研究组QOL-C30功能量表评分、QOL-C30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QOL-C30症状量表评分、QOL-C30单项指标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RP、IL-6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步下调,且治疗后研究组CRP、IL-6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硼替佐米而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常规甲钴胺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经通络汤可有效降低患者神经病变程度和神经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王苗张楠杨东马芹蒋玥张亮
- 关键词:温经通络汤周围神经毒性
- 小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探讨其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6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分为病毒感染组(n=77)和细菌感染组(n=39),另选取40名同期健康检查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儿童血清SAA、hs-CRP、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淋巴细胞百分比(LYM%)、血红蛋白(HGB)水平,计算SAA/hs-CRP比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AA、hs-CRP、SAA/hs-CRP单独与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组受试儿童血清SAA、hs-CRP水平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20.659、632.763,P均<0.05)。SAA/hs-CRP水平为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4.038,P<0.05)。血清SAA、hs-CRP、SAA/hs-CRP、WBC、NEUT%、LYM%水平均为小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危险因素(P均<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AA、hs-CRP、SAA/hs-CRP单一及联合检测诊断小儿感染性疾病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1、0.741、0.883、0.921。联合检测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较单一检测高(P均<0.001)。结论血清SAA、hs-CRP、SAA/hs-CRP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 王临艳赵慧敏石云深刘振亚
- 关键词:小儿感染性疾病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
- 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早期的变化及其诊断效能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早期的变化及其诊断效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血、痰培养及病毒学指标等检测结果分为支原体感染组(58例)和病毒感染组(42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SAA、hs-CRP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A、hs-CRP联合检测对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治疗前,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研究对象的SAA、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支原体感染组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均P<0.05)。治疗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研究对象的SAA、hs-CRP水平均降低,且病毒感染组均低于支原体感染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AA、hs-CRP联合检测支原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10、80.00%、80.00%,均高于两项单一检测;SAA、hs-CRP联合检测病毒感染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13、85.00%、90.00%,均高于两项单一检测。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前后SAA、hs-CRP水平的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且SAA、hs-CRP联合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效能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杨丽娟
-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小儿呼吸道感染
- 女性抑郁症患者血清雌二醇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_(2))、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女性抑郁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2月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160例女性抑郁症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160名健康女性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E_(2)、hs-CRP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血清E_(2)、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30.487、50.184,均P<0.05);重度组的血清E_(2)、hs-CRP水平均高于轻度组、中度组(F=128.025、44.644,均P<0.05);血清E_(2)、hs-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E_(2)、hs-CRP水平均与女性抑郁症患者的病情进展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随着病情的持续加重,患者的血清E_(2)、hs-CRP水平均呈上升趋势。
- 刘萌萌张艳春
- 关键词:女性抑郁症血清雌二醇超敏C反应蛋白
- STEM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TIMI血流分级及Gensini评分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TIMI血流分级及Gensini评分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巴彦淖尔市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288例,根据TIMI血流分级及Gensini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TIMI 0~1级186例)和B组(TIMI 2~3级102例)、轻度组(Gensini评分≤81分145例)和重度组(Gensini评分>81分143例),比较临床资料,分析hs-CRP水平与STEMI患者PCI术前冠脉血流分级降低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结果TIMI 2~3级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低于TIMI 0~1级患者(P=0.01),且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与术前TIMI血流呈显著负相关(r=-0.174,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hs-CRP是TIMI血流降低的危险因素(OR=0.819,95%CI:0.683~0.982,P<0.05),提示hs-CRP是术前TIMI血流降低的预测因子。轻度组血清hs-CRP水平小于重度组(P<0.05),且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示hs-CRP与STEMI患者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140,P=0.017),表明患者hs-CRP水平越高,Gensini评分越高。结论本研究发现hs-CRP水平与STEMI患者术前TIMI血流降低及Gensini评分有显著相关性。
- 萨如拉高雯周志宏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GENSINI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