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75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关文章
-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对债市影响的研究
- 2024年
-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逐渐由数量型转变为价格型,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的有效传导对经济稳定至关重要。本文梳理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过程,回顾了2004年以来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机制,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在传导时短端与长端市场利率短期偏离政策利率的原因,最后对未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建设进行展望并提出优化建议。
- 黄一晟段俊斌
- 关键词:货币政策债券市场国债流动性
-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国内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传导效果差异在政策实践方面存在观点不一的情况。文章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相对有效性。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共同传导政策信号和发挥作用,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相互影响。信贷渠道是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渠道,货币渠道虽然稳定发挥作用但相对于信贷渠道效果不显著。
- 李殷绮
-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渠道信用渠道VAR模型
- 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基于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转型的双重视角被引量:1
- 2024年
- 构建Nelson-Siegel模型拟合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曲线的水平因子、斜率因子和曲率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TVP-VAR模型,探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基于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曲线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研究利率市场化对传导有效性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国债水平因子作用相同,但对斜率因子作用不同,通过斜率因子对金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传导和通过水平因子的传导都具有相反的作用,说明政策利率通过国债斜率因子的传导仍存有阻塞;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仍能发挥一定作用,但传导有效性也逐渐减弱,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逐渐增强,但仍有局限性。对此,应该进一步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定价基准作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梗阻,并加快货币政策转型。
- 李程韩明月
- 关键词:国债利率期限结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
- 存款利率约束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 2024年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货币政策传导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名义利率触及有效下限约束。理论上,名义利率以零为下界。直觉上,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现金的名义利率为零,如果一项资产的名义利率低于零,那么理性的经济个体必定选择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名义利率为负的资产,因此名义利率有效下限也被称为零利率下限,即零利率下限是有效下限的一个特例。由于体制机制性因素,中国名义利率尤其是存贷利率面临一个广义上的“零下界”,即政府决定的某一个下界并非理论意义上的零下界。从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实践来看,名义利率触及有效下限将压缩常规货币政策空间,无法应对外部冲击造成的经济波动。对于中国来说,存款利率在2010年后一直处于下降通道。如果没有管制因素,在当前通缩压力环境下,使我国经济达到均衡的存款利率可能比现实存款利率更低。不过,即便存款利率没有触及零利率下限,我国存款利率调整缺乏弹性或调整滞后对货币政策传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分析存款利率约束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果对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江振龙
- 关键词:名义利率货币政策传导发达经济体存款利率存贷利率
- 存款利率约束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 2024年
- 本文在标准的金融加速器模型上嵌入内生杠杆约束的银行部门,构建了一个包含双重金融摩擦的动态新凯恩斯模型,定量分析存款利率约束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果。风险冲击和金融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存款利率触及有效下限约束导致货币政策失效,从而加剧经济波动。基于政策评估的长短期视角综合分析发现,存款利率约束弱化了货币政策的实际利率和银行信贷传导机制,导致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效果不显著,突破存款利率约束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关键。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存款利率的约束下提高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与货币政策协调搭配的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强的经济扩张效应。本文研究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启示在于:一是珍惜货币政策空间,避免存款利率触及下限约束;二是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力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三是在利率双轨制下,货币政策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主动发力,继续实施好“积极财政+稳健货币”的政策组合拳。
- 江振龙
- 关键词:利率双轨制货币政策
- 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
-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大众化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字金融的发展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日益活跃。以信息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基础的数字金融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中国金融体系结构变革,改善了传统金融体系的模式,为货币政策传...
- 朴书庆
- 关键词:货币政策数字金融
- 基于地产金融加速器效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 2023年
- 1宽松的货币为何未能驱动总需求?2023年6月20日,央行公布新一期的贷款利率报价(LPR),1年期、5年期LPR均下调了10个基点。LPR锚定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的框架下,6月15日央行超额续作MLF利率,并将该利率下调10个基点,LPR跟随下调在情理之中,这也是2022年8月以来LPR再次下调。10个基点的降幅相对较大,目的明确,即刺激实体经济需求,稳定增长动力。
- 李宇嘉
- 关键词:贷款利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金融加速器效应利率下调地产
- 数字金融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利率传导与货币乘数冲击
- 2023年
- 数字金融极大地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实现方式,对现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作用效果产生了影响。文章把数字金融变量导入IS-LM-CC均衡模型,对利率传导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理论分析,运用微积分和弹性分析法对货币乘数的各个变量进行理论推导,并且以2007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数据为基础,运用VAR和IVAR模型对数字金融影响利率传导的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再运用VEC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货币供给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疏通了利率传导渠道,提升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数字金融对货币乘数产生了一定冲击,对狭义货币乘数的数量型货币政策传导可能存在短暂失效,但总体上强化了广义货币供给传导机制与效果。
- 唐平杨德林许晓静
- 关键词:数字金融利率传导
- 数字货币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2023年
- 数字货币法定化是数字经济时代货币形态变化演进的必然结果。基于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设计定位,本文拟采用电子支付规模数据模拟法定数字货币流通状况,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探讨法定数字货币的流通对货币政策传导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产生的长短期影响。结果表明:法定数字货币的流通在长期内会对货币政策“数量型”传导渠道和“价格型”传导渠道产生正向的扩张效应,对信贷传导渠道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法定数字货币的流通会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长期内会推动各经济变量达到长期均衡的稳定状态,印证了推动法定数字货币落地应用的必要性。最后,本文提出要积极探索完善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机制、完善“前瞻条件触发”机制设计、积极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等政策建议。
- 李梦雅
-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目标
- 资本市场合作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实践
- 2023年
- 首先分析了资本市场合作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机理,资本市场合作主要通过合格境外投资者业务合作、国际债券业务合作与长期信贷业务合作来影响各种类型金融工具的市场均衡价格,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通过基准回归、交乘项回归与2SLS回归、稳健性检验验证了理论假设,得到结论为资本市场合作可以显著影响到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于信贷、货币量等数量型货币政策传到机制未能产生显著影响。同时,资本市场合作对于增加市场中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市场化调节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传导效率。
- 刘林龙郑丽楠李振东
-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关作者
- 高山

- 作品数:12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协整检验 VAR模型 汇率传导渠道 货币政策传导
- 周光友

- 作品数:66被引量:54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电子货币 货币政策 外汇储备 货币发展 货币政策有效性
- 王家庆

- 作品数:6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
-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协整检验 汇率传导渠道 货币政策 VAR模型
- 单卓

- 作品数:5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协整检验 汇率传导渠道 货币政策 VAR模型
- 胡凯

- 作品数:27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 利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汇率 高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