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4 篇“ 谷红注射液 “的相关文章
谷 红 注射液 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2025年 【目的】探讨谷 红 注射液 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60例CMD气滞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谷 红 注射液 治疗,疗程为10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内皮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脱落情况方面,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3例,试验组脱落2例,最终共有55例患者纳入疗效统计分析(其中对照组27例,试验组28例)。(2)疗效方面,治疗10 d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9.29%(25/28),对照组为40.74%(11/27),组间比较(χ^(2)检验),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试验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血脂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对TG、TC、LDL-C水平的下降幅度及对HDL-C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5)炎症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试验组对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内皮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试验组对血清NO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血清ET-1水平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谷 红 注射 � 张浩波 伍啟华 赖婷 王淑芬 蔡海荣 陈立 陈伯钧 李庆敏关键词:气滞血瘀证 谷红注射液 内皮功能 谷 红 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2025年 目的 分析谷 红 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转归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及完善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 监测2021年1月—2022年12月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使用谷 红 注射液 的患者,收集发生ADR的患者69例,分析发生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ADR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转归等。结果 69例患者中,男30例(43.48%),女39例(56.52%);年龄多≥60岁;基础疾病以心血管系统疾病最为常见,其次为神经系统疾病;ADR发生时间集中于给药后1~5 d(40.58%);ADR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附件系统,其次为呼吸系统;痊愈3例(4.35%),好转64例(92.75%)。结论 谷 红 注射液 ADR的发生与年龄、合并用药等有关,临床药师应加强患者用药监护,指导临床医师安全合理用药,以遏制或减少ADR的发生。 吴迪 刘运嘉 李玉莹 靖晶 韩峰超关键词:谷红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 影响因素 谷 红 注射液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2025年 目的探讨谷 红 注射液 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AC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谷 红 注射液 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细胞炎性因子水平、纤溶系统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 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细胞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P-选择素(P-select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 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 红 注射液 在ACI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利于降低细胞炎性因子和纤溶系统因子水平,提高血管内皮功能,控制患者的症状,促进病情康复,且安全性较高。 邢露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谷红注射液 阿替普酶 神经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谷 红 注射液 联合单侧开颅减压术对脑挫裂伤的影响2025年 目的:观察谷 红 注射液 联合单侧开颅减压术对脑挫裂伤的影响。方法:将83例脑挫裂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行单侧开颅减压术,术后给予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避免术后活动性出血。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将谷 红 注射液 20 mL加入9 g/L氯化钠注射液 250 mL中,1次/d,静脉滴注。两组治疗2周判定疗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氧代谢指标(静脉血氧饱和度、脑氧摄取率)、血清相关指标[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s L1,UCH-L1)、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好转1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9.07%(34/43);对照组痊愈13例,好转10例,无效17例,有效率为57.50%(23/4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静脉血氧饱和度、脑氧摄取率、血清IGF-1水平、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量表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均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UCH-L1、NPY水平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3例,发生率为6.98%(3/4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2例,发生率为5.00%(2/4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 红 注射液 联合单侧开颅减压术治疗脑挫裂伤能促进脑氧代谢,改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骆慧武 许耀伟 古瑞航 杨柳关键词:脑挫裂伤 谷红注射液 开颅减压术 脑氧代谢 谷 红 注射液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2024年 目的 观察谷 红 注射液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纳入2021年08月05日至2024年04月16日就诊于20家医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4例。试验组给予谷 红 注射液 ,对照组给予安慰剂(0.9%Nacl溶液 ),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0 d后,试验组的心绞痛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3.62%比81.76%,P<0.001);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其中以试验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更为明显(P<0.05);治疗28 d后,两组SAQ评分均有所升高,试验组SAQ评分较基线增加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不良反应、临床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和生命体征等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显示,两组的安全性相当。结论 谷 红 注射液 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优点,且能够提高临床顺应性,可有效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姜红菊 王志军 传小文 毋会芃 李立鹏 王世喜 丁振江 陈牧雷关键词:谷红注射液 不稳定性心绞痛 随机对照试验 谷 红 注射液 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2024年 目的探究谷 红 注射液 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A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谷 红 注射液 治疗,两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液 流变学指标[红 细胞压积(HCT)、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BV)]、蛋白激酶(PKG)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环磷酸鸟苷(cGMP)、PKG]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LVEF、cGMP、PKG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HCT、HBV、PV、LBV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 红 注射液 联合格瑞洛治疗AMI效果确切,可促进心功能及血液 流变学改善,且有一定安全性。 张学辉 林玉兰关键词:谷红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功能 谷 红 注射液 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谷 红 注射液 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无锡市康复医院收治的88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谷 红 注射液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热敷。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血清学指标、脑血流动力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β,S-100β)、视锥蛋白样蛋白-l(visinin like protein 1,VILI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flow velocity of systole,Vp)、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均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 红 注射液 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认知功能,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提高治疗效果。 过惟珺 房中华关键词:谷红注射液 中药热敷 脑卒中 谷 红 注射液 对CYP450酶的抑制和诱导作用的体内外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考察谷 红 注射液 对体外及体内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酶的影响。方法人肝微粒体“Cocktail”探针底物法进行体外酶抑制实验,检测7种探针底物代谢产物的相对生成量,计算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评估谷 红 注射液 (0.05%~10%)对7种CYP450亚酶抑制作用。人原代肝细胞体系进行体外酶诱导实验,分别检测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水平,评估谷 红 注射液 对CYP450酶诱导作用。采用整体动物法进行体内酶活性实验,检测7种特异性探针底物血浆药物浓度,评估谷 红 注射液 (0.9、3.6 mL/kg)对大鼠7种CYP450亚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谷 红 注射液 对人肝微粒体CYP1A2、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的IC50值分别为1.98%、7.95%、2.85%、5.39%、4.92%、7.76%和3.41%,均大于0.5%(理论临床最大血药浓度值);人原代肝细胞CYP1A2、CYP2B6和CYP3A4 mRNA表达增加>2倍,且前两者呈浓度相关性增加,对CYP1A2酶活性高于阳性对照40%。谷 红 注射液 在超临床剂量下使大鼠CYP1A2、CYP2B6、CYP2C19和CYP3A4酶的体内探针底物茶碱、安非他酮、奥美拉唑和咪达唑仑的总清除率明显增加、系统暴露降低。结论谷 红 注射液 在临床剂量下对7种CYP450酶无显著抑制作用,但不排除高剂量下对CYP1A2、CYP2B6、CYP2C19和CYP3A4的诱导效应,建议开展使用敏感探针底物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确认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刘凡琪 王婧媛 张露丹 李自强 黄宇虹关键词:谷红注射液 细胞色素P450酶 药物相互作用 中西药相互作用 谷 红 注射液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2024年 目的观察谷 红 注射液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纳入2021年7月22日至2024年4月30日就诊于31家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0例。经筛选随机分组后,试验组纳入999例,对照组纳入1000例。试验组给予谷 红 注射液 ,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生理盐水),2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2组患者发病90 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相对于基线期的变化情况,评估经治疗后mRS评分≤2分的患者比例。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发病90 d后,试验组mRS评分≤2分的患者比例[71.10%,710/999]高于对照组[65.10%,651/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70%,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不良反应、临床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和生命体征等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安全性相当。结论谷 红 注射液 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优点,且能够提高临床顺应性,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夏健 殷俊 熊涛 狄政莉 孙冰 王兵 胡仁琳 龙泓宇 黄清 肖波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谷红注射液 随机对照试验 谷 红 注射液 联合尼麦角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恢复、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谷 红 注射液 联合尼麦角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恢复、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栓素-A2(TX-A2)、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液 流变学(红 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变化,比较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接受治疗的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给与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与尼麦角林治疗,观察组给与谷 红 注射液 联合尼麦角林治疗。治疗2周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Barthel指数量表(BI)]、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栓素-A2(TX-A2)、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液 流变学变化(红 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比较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血管内皮因子(VEGF、ET-1、NO、TX-A2)水平及血液 流变学(红 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谷 红 注射液 联合尼麦角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液 流变学状态。 严华 汪婷婷 龚柳盛 程明礼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谷红注射液 尼麦角林 神经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相关作者
何昱 作品数:206 被引量:1,319 H指数:19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红花 谷红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 羟基红花黄色素A 养阴通脑颗粒 万海同 作品数:410 被引量:2,377 H指数:22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丹红注射液 葛根素 缺血性中风 养阴通脑颗粒 川芎嗪 周惠芬 作品数:136 被引量:815 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丹红注射液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谷红注射液 缺血性中风 左萍萍 作品数:263 被引量:1,242 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脑内 帕金森病 神经干细胞 雌激素 小鼠 陈俊奎 作品数:6 被引量:39 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谷红注射液 羟基红花黄色素A 乙酰谷酰胺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大鼠体内药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