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66篇“ 调强适形放疗“的相关文章
- 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价值分析
- 2025年
- 探析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MT)患者给予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妇科MT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IMRT)和对照组(常规放射治疗)各31例,对比效果。结果 显示: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优于对照组,肿瘤标志物及血清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IMRT治疗复发性妇科MT可有效增加总缓解率,改善免疫功能,减少肿瘤标志物水平,效果良好。
- 秦玮曹正昊
-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调强适形放疗肿瘤标志物
- 调强适形放疗加后装放疗+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观察
- 目的:观察调强适形放疗加后装放疗+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将在2022年1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60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
- 王利华秦晓玲
- 关键词:调强适形放疗后装放疗化疗宫颈癌
-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效果、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 2025年
- 目的分析调强适形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老年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效果、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8例老年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以化疗方式治疗,研究组以调强适形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糖类抗原50(CA-50)、癌胚抗原(CEA)]、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A(IgA)]及治疗后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SCCAg、CA-50、CE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CCAg(1.22±0.34)μg/L、CA-50(18.11±2.45)U/ml、CEA(1.73±0.67)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0.45)μg/L、(30.52±2.78)U/ml、(3.56±0.89)μg/L(P<0.05)。两组治疗后的IgA、IgM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但研究组IgA(2.22±0.24)g/L、IgM(1.31±0.25)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2±0.25)、(1.05±0.18)g/L(P<0.05)。研究组社会功能、活力、情绪状态评分分别为(84.80±5.03)、(69.05±4.53)、(85.25±6.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2±5.09)、(57.72±4.71)、(74.68±6.26)分(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与对照组的10.2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晚期宫颈癌患者使用调强适形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孙亚男
- 关键词:晚期宫颈癌调强适形放疗安全性老年
- 调强适形放疗对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 2024年
- 目的 探讨采用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均接受同步放化疗,给予对照组同步适形放疗,给予观察组IMRT同步治疗,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的近期疗效,不同时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专用量表(QLQ-OES24)评分,治疗前及治疗4周期后的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结果 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的有效率(70.00%)高于对照组(47.50%)(P<0.05);两组患者治疗4个周期后、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QLQ-OES24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外周血CD3~+、CD4~+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4个周期后的血清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细胞角蛋白片段19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MRT应用于食管癌患者可提升近期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对于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改善生活质量。
- 亢崇照王晓宏李丹丹朱小娟张建国
- 关键词:食管癌调强适形放疗生活质量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
- 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研究分析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使用调强适形放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2年3月开封市肿瘤医院接诊的80例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选择调强适形放疗,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放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放疗方法后的实际效果,并使用统计患者的存活率与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2,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2、11.762,P<0.05)。结论:针对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使用调强适形放疗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疗效比较明显。
- 姜清芳
- 关键词:调强适形放疗复发妇科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 碘125粒子和调强适形放疗治疗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对比
- 2024年
- 目的探讨碘125粒子和调强适形放疗在治疗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20年3月—2022年9月宜兴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调强适形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碘125粒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肿瘤标志物以及免疫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为86.67%,疾病控制率为96.67%,均高于对照组的63.33%、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5.192,P均<0.05)。治疗前,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125粒子在治疗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患者中具有更好的结果,在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功能中有促进作用。
- 杜珏欣
- 关键词:碘125粒子调强适形放疗
-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NSCL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调强适形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蛋白激酶B(PKB)、脂肪酸合成酶(FAS)]水平、血清学指标[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72.50%(29/40),高于对照组的50.0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25、PKB、FA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SGF、VEGF、b-F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放射性肺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用于NSCLC患者可提高ORR,降低肿瘤标志物、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调强适形放疗。
- 侯士于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调强适形放疗肿瘤标志物
- 安罗替尼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无法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无法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2例无法手术的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IMRT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安罗替尼联合IMRT治疗。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18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18个月,不同病理类型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PFS和O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罗替尼联合IMRT治疗无法手术的NSCLC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和总生存率,延长患者的PFS和OS。
- 王凯史广超陶中营
- 关键词:调强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调强适形放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接受调强适形放疗的82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单纯调强适形放疗33例(简称单纯放疗组),调强适形放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49例(简称联合治疗组)。比较2组近、远期疗效,治疗前后肿瘤M2丙酮酸激酶(TuM2-PK)和脂肪酸合成酶(FAS)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32.65%、83.67%,均高于单纯放疗组(21.21%、72.73%),P<0.05。联合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80%、73.47%、57.14%,单纯放疗组为72.73%、51.52%、42.42%。联合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随访至2024年4月30日,联合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5.93±8.22)月,单纯放疗组为(29.13±6.57)月,联合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单纯放疗组,P<0.05。2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放射性皮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直肠癌可提高近远期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张辉赵凯杰刘文举
- 关键词:调强适形放疗疗效
- 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CNS GCT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放疗方式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计划实施效率、计划靶区(PTV)的各剂量学参数、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AFP)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海马的受照剂量以及计划的周围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的差异情况。结果研究组机器跳数、治疗时间均高于对照组,验证通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98%的靶区体积受照剂量及均匀性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HCG及AFP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眼晶状体、甲状腺和肾脏的保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在治疗效率、靶区的剂量学分布、周围危及器官的保护上均优于3DCRT。
- 王刚李宏伟赵欣王书君王贺玲寇振
- 关键词:生殖细胞肿瘤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疗
相关作者
- 杨波

- 作品数:91被引量:221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放疗 调强适形放疗 乳腺癌 剂量学
- 王小虎

- 作品数:328被引量:1,051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META分析 放射疗法 食管癌 放疗 乳腺癌
- 郎锦义

- 作品数:493被引量:1,316H指数:16
- 供职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鼻咽癌 放疗 放射疗法 鼻咽肿瘤 宫颈癌
- 张红雁

- 作品数:105被引量:45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脑肿瘤 预后 鼻咽肿瘤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 董玉梅

- 作品数:35被引量:179H指数:8
-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放射性肺炎 调强适形放疗 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