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促进脑卒中后失语症康复的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技术结合神经影像技术对语言网络调控作用的研究逐步增多,这些研究揭示了语言网络对神经调控和行为训练诱导的可塑性变化。可塑性诱导技术最常用的是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在实验研究或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抑制性或兴奋性刺激来观察语言的行为改变和与其相关的神经网络改变。一些研究是在正常人中完成.
目的通过分析双侧Crus叶投射至Broca复合区的纤维(Crus-Broca束,简称CB束)止于静息态语言网络Broca激活区的情况,以明确CB束的功能。方法分析人类脑连接组计划(HCP)Lifespan Pilot Project-1a数据库中26位健康受试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获取其个体空间下静息态语言网络Broca激活区及其覆盖5个Broca解剖亚区(HCP多模态皮质分割1.0图谱中的第74、75、76、77和171区,分别简称为HCP74、75、76、77和171区)的比率,探讨每位受试者CB束纤维止于Broca亚区内被Broca激活区覆盖(亚区覆盖)和未覆盖区域(亚区不覆盖)的情况。结果HCP74、75、76、77和171区被Broca激活区覆盖的比率分别为(71.0±25.1)%、(70.1±25.1)%、(74.1±20.7)%、(47.0±27.9)%和(61.4±30.3)%,提示前3个Broca亚区与Broca激活区有较高的吻合程度。Broca亚区_(覆盖)获得其亚区内CB束纤维占所有到达该亚区纤维的比率大于Broca亚区_(覆盖)占其Broca亚区的比率(P=0.002),CB束纤维在Broca亚区_(覆盖)内的密度大于其在对应的Broca亚区_(不覆盖)内的密度(P=0.002),提示CB束纤维的止点偏好Broca激活区。结论初步研究表明,CB束通过Broca激活区参与静息态大脑语言网络,应将其纳入涉及语言功能的大脑和小脑病变的术前脑功能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