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41170篇“ 语言文字“的相关文章
- 语言文字运用
- 2025年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
- 何洪卫
- 关键词:文字运用春雨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研究综述
- 2025年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年颁布、2001年施行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其进行了多学科、多层次、多视角研究,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相关概念、立法意义、立法目的、实施保障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加深了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规范汉字”等概念的认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现有研究还存在法学专业研究不够深入、对法治实践的指导性不强、研究方法创新不够等方面的不足。为改变法学研究者鲜有关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研究的困局,今后应在增强法学专业研究、提高对法治实践的指导性、创新研究方法等方面做进一步努力,继续强化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法律解释研究,继续加强学科交叉研究。法学专业化、法治实践化及理论多元化,是对深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研究的前瞻思考,让更多法学研究者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研究产生兴趣并投入更多精力,不断丰富法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施蔚然
- 关键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法律解释法律实施语言国情
- 强化语言运用,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能力
- 2025年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要求直指语文课程的载体,即语言文字。学生要在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学会梳理,初步感知汉字和汉语的特点,探究和领悟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彩。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中心小学确定了“立足语言运用,打造特色活动,落实核心素养”的工作思路,把开展“语言文字特色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力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热爱语言、感受语言、运用语言,不断提升语言文字能力。
- 于艳华苏燕
- 关键词:语言文字能力语言运用语言文字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 信息时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化认证研究
- 2025年
- 信息时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化认证的实施有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高质量普及,推动在信息化背景下语言生活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化认证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如社会规范意识缺乏、标准化认证体系有待健全、检测技术的智能化与多样性不足等。因此,需加强现有标准的宣传贯彻,建立健全语言文字标准化认证体系,推动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时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化认证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 杜首燕
- 关键词:语言文字信息技术
- 青海卡力岗地区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 2025年
- 青海化隆卡力岗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其语言使用在易地搬迁及文化等多重社会因素影响下,从安多藏语到逐渐转换成汉语,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使用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卡力岗地区居民语言使用的现状及特点,揭示卡力岗地区民众的语言态度,为学界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活提供新案例。2016年在《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在农村和民族地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大力提升农村地区普通话水平和加快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不断强调,在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选择卡力岗地区进行个案研究具有典型性。
- 韩依桐
- 关键词:少数民族聚居区安多藏语语言态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 2025年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中国语言生活依法治理的基础。该法自公布、施行至今25年,对该法的研究可分为法律解读、“良法”讨论、“善治”转向3个时期,呈现语言研究和法律研究两类视角。学界对该法的角色地位、主要功能、对象范围、特点原则等达成了基本共识,在以下方面则尚存争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概念及界定,汉语拼音的地位性质与使用范围,语言权利和义务,“软法”属性,“非通用语言文字”立法,外国语言文字的使用及其规范。面对新时代语言文字法治建设要求,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修订工作:(1)科学研判,深究法理依据;(2)与时俱进,修订法律规定;(3)系统落地,对接执法司法;(4)共享共治,增强法治意识。
- 张振达
- 关键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语言立法语言规划
- 佛学在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史上的贡献
- 2025年
- 佛学从印度输入中国后,高度中国化,汉传佛教对语言文字高度重视,汉译佛典具有通用语言文字性质;汉译佛典译场多设于帝都,中外高僧在通用语言文字领域具有精深素养。佛学在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史上的贡献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通过汉译经律论文献推广中国通用语言文字;第二,通过与佛学有关的再创作汉文献推广中国通用语言文字;第三,通过汉译佛典诵读与讲说、义疏、反切推广通用语言文字;第四,通过与中土语言文字学互鉴而形成“音义”学以推广通用语言文字;第五,通过书法推行通用语言文字;第六,通过与官方语文政策相呼应而推广通用语言文字。
- 王启涛
- 关键词:佛学
-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改
- 2025年
- 学界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改的研究,从注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标准化,发展到重视语言权的保护,再发展到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作用,形成了朝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发展的修法共识。从国家认同语境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修改应从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入手,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法律上应该具有何种地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该如何学习和使用?对于某些特殊群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是否应该有硬性要求?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该做什么?参考近年来国家层面的语言文字政策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内容,建议:确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明确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的具体情形,规定国家机关、教育机构和其他公共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语言资质条件,配齐少数民族学校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材、师资和设备,真正让这部法律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和传承的根基。
- 叶强
- 关键词:国家认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辞书学相关性
- 2025年
- 编好辞书是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重要一环。辞书作为记录如何使用语言的权威工具,被读者看作规范化的用法指南。作为规范性的文本,辞书是对某种语言词汇的描写,其任务是描述并解释语言使用惯例,并对语言文字作出规范性要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推广、普及与规范的展开与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为代表的汉语辞书的编纂使用密不可分。辞书定位与国家政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语言文字发展规划是相互制约并协调统一的。
- 张亮
- 关键词:文化传承《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语言文字规范化
- 数智时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现状与策略研讨
- 2025年
- 随着数智时代的来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数智技术使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更加灵活便捷,但施策精准度等问题仍需解决。推普工作者需要在充分发挥数智技术优势的同时,聚焦重点人群,精准施策,全面推普,提升质量,以推动数智时代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一步推广。对此,本文通过分析数智时代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数智时代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策略,以期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数智时代的有效推广与普及。
- 毛艺萌刘韵华
- 关键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相关作者
- 文军

- 作品数:237被引量:2,736H指数:29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翻译 英译 英译研究 汉语古诗英译 翻译策略
- 戴庆厦

- 作品数:242被引量:1,383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景颇语 藏缅语 语言 汉语 少数民族语言
- 陆俭明

- 作品数:265被引量:4,741H指数:4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汉语教学 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 现代汉语 语言研究
- 刁晏斌

- 作品数:225被引量:750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华语 现代汉语 当代汉语 文革 普通话
- 穆雷

- 作品数:238被引量:3,496H指数:37
-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研究主题:翻译 翻译学 翻译教学 翻译研究 翻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