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18篇“ 语言接触“的相关文章
- 华南语言接触的语词借用模式
- 2025年
- 语言接触有两种语词借用模式。第一种模式,源语有绝对的文化强势,同时借语人员分批陆续进入,因不可能形成独立的语言社区,于是借语就被源语所替换,如上海话和温州话的源语。第二种模式,借语居民如有相当多的人数,甚至比源语人数更多,因借语人员会造成与源语不一样的语言社团和特有的借语音系,于是借词的读音会替换为借语音系中的读音,这就造成了混合语。东南方言往往是非汉语居民向汉语借词,从而形成混合语。
- 龙国贻潘悟云
- 关键词:语言接触
- 丝绸之路东段早期语言景观与语言接触
- 2025年
- 河西走廊及其以西的西域地区,历来是多民族聚居之地,语言景观丰富,语言类型多样,语言生态先后发生过三次变化。自张骞通西域之来,汉语通过官方传播和民间传播进入西域,开始了与西域各民族的语言接触。随着汉王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确立以及汉文化吸引力的加大,汉语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得以进一步增强,汉人对西域诸国语言的认识也更加清晰。汉代文献里出现了大量的音译词,涉及西域国名、地名、人名、职官名、动植物名等多方面专有词汇。汉魏时期学者对这些专有名词的释读与标注,反映了汉人对西域语言的理解与认知,也体现了不同语言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如鼻音与塞音交替、塞音与擦音交替、清浊交替、鱼部音值的变化等等。早期语言交融的现象,逐渐成为语言接触及跨语言交际的重要模式,对后来的佛教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佛典汉译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 储泰松
- 关键词:语言接触音译词丝绸之路
- 语言接触视域下甘青河湟地区语言区域特征研究
- 2025年
- 甘青河湟地区是语言接触研究的富矿区。这里不仅有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也有阿尔泰语系的东乡语、保安语、撒拉语等,几种不同类型的语言长期共存,互动频繁。语言接触不仅发生在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之间,也发生在汉藏语系之间、阿尔泰语各个语族之间,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结构共享特征,如OV语序、名词的数范畴、格范畴、动词的时体范畴、式范畴、副动词等,本文概括了15项共享特征,事实上这一带的语言区域特征远比15项多。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调查范围的不断扩大,还会发掘更多的共享特征。
- 敏春芳马宇晨
- 关键词:语言接触
- 语言接触视角下深圳红罗畲语语音系统的代际变异
- 2025年
- 随着语言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圳红罗畲语的语音系统正在发生变化,不同代际间的语音变异不尽相同。以斯瓦迪士(Swadesh)核心词为主要调查内容,通过统计检验,发现红罗老中青少四代畲族人畲语语音系统的显著变异从青年畲族人开始,少年畲族人更甚。周边客家话和粤东闽语对红罗畲语声母和声调的形成发展有一定影响,但由于不同代际畲族人与这些汉语方言接触情况不同,红罗畲语语音呈现出不同的代际差异。
- 吴芳
- 关键词:语言接触语音
- 语言接触视角下豫北沁阳方言词的变迁
- 2025年
- 沁阳市位于晋语和中原官话的交界地带,其方言在保留晋语特征的同时,受到中原官话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沁阳方言。文章基于语言接触视角对沁阳方言词汇进行分析,揭示语言接触下沁阳方言词保留的晋语特征,及其与中原官话以及普通话发生语言接触的具体表现,并探讨其变迁的原因,对沁阳方言研究进行一定的补充。
- 李芯茹
- 关键词:语言接触晋语中原官话
- 以语言接触为导向建构语料库翻译学的新领域与新视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和语言接触研究》介评
- 2024年
- 翻译是不同语言进行间接接触最集中的场域。语言接触拓宽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视域,而语料库翻译学又以翻译为“核”、实证为“器”,赋予语言接触全新的解读。《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和语言接触研究》首次系统介绍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和语言接触”这一前沿议题,透过多重视角观其面面,从全景面貌勾勒其轮廓,以纵深剖析揭示其体系,就其历史脉络和未来动向予以回溯与体察,辅以案例细析回望经典研究,不仅为语料库翻译学开创了崭新的研究疆域,也为其打开了广阔的研究视界。
- 李笔豪
- 关键词:语言接触语料库翻译学
- 竹林镇酸汤话语言接触浅析及语言态度调查
- 2024年
- 竹林镇酸汤话方言区地处湘语和西南官话的交汇处,语言环境复杂。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酸汤话、苗语、天柱话等多种方言在此接触的现象。本文将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出发,对竹林镇酸汤话进行分析,并对当地村民的语言态度情况进行调查,以此探究语言接触对酸汤话产生的影响。
- 宋燕玲
- 关键词:语言接触语言态度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语言接触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思考被引量:3
- 2024年
- 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在民族间多元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形成。语言文字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族群态势中、在文明的统一性中发挥着重要的凝聚作用。从古至今,连续不断的中华语言文明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因素。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认识的基础上,梳理出汉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之间相互吸收与借鉴的多重表现,从而明确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赓续发展着各民族语言文字交流交融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保证,是今天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条件,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实践主线和必然选择。
- 党怀兴王娟
- 关键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华民族文化
- 宗教翻译与语言接触——以《圣经》和佛经翻译为例
- 2024年
- 宗教经典的翻译是宗教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传播的重要条件。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看,这个过程也会导致相关语言的变化。本文主要关注学术界基于宗教翻译与语言变化开展的语言接触研究,重点是《圣经》翻译和佛经翻译触发的语言变化。这些研究清楚地说明宗教典籍的翻译是语言接触的一种重要类型。开展基于宗教翻译的语言接触和语言变化研究不仅是探索语言历史演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厘清语言变化原因和过程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 吴泽瑶朱庆之
- 关键词:语言接触语言变化《圣经》佛经
-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下的中国文化想象——以语言接触为例
- 2024年
- 16世纪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开拓了一条连接美洲与亚洲的航线,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商贸往来,史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并被学界视为早期全球化的雏形。本文从文化想象的角度入手,探讨航线两端(菲律宾与墨西哥)留存的文化烙印,尤其是语言接触,印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不止于商贸领域,更在于推动了亚洲与拉丁美洲之间的民心相通。文章突出分析拉丁美洲文化对于中国元素的接受以及阐释,并由历史观照现实,指出加强中拉人文交流以促文明互鉴的现实价值。
- 陈金梅
- 关键词:语言接触文化想象
相关作者
- 敏春芳

- 作品数:67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语言接触 敦煌愿文 词语 敦煌文献 方言
- 陈保亚

- 作品数:138被引量:51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茶马古道 语言接触 古道 侗台语 汉语
- 王双成

- 作品数:48被引量:20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语言接触 西宁方言 藏语 安多藏语 语法化
- 杨永龙

- 作品数:41被引量:38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研究主题:语言接触 构式 近代汉语 语气词 格标记
- 吕嵩崧

- 作品数:48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百色学院
- 研究主题:高山汉话 语言接触 壮语 普通话 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