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3篇“ 话语实践“的相关文章
新型主流媒体叙事话语实践的创新路径
2025年
持续创新有中国特色的叙事话语,深耕新闻生产实践中的叙事话语建构艺术,是新型主流媒体创新发展的内容基础。基于场景转换的叙事编码设计和嵌套式的叙事结构变革,是对新型主流媒体叙事话语实践基础的创新,通过对传统主流媒体叙事话语进行根本性改造,满足互联网背景下主流舆论宣传新的要求。以正面宣传为主的群像描摹、以共情为目的的融情化表达,以及基于技术赋能的互文性整合,是对新型主流媒体叙事话语实践表达路径的变革。这些均围绕如何优化用户体验、增强话题趣味性和感染力展开,以优化传播效果为旨归。实践证明,这些既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话语策略,也是新型主流媒体提升“四力”、推进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刘果
关键词:媒体融合
虚拟博主剧情类短视频的文化生产与话语实践
2025年
随着多种虚拟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虚拟数字人的制作愈加精细,柳夜熙、天妤等虚拟数字人凭借精美的形象、丰富的才艺和较强的互动性在互联网平台风靡一时。同时,虚拟博主的剧情类短视频也异军突起,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和讨论度。这些具有未来感、亲切感的虚拟博主,建构了具有民族特色、紧跟时代话语、充满现实观照、洋溢科技想象的虚拟文化,并在话语实践中展现出民族认同的身份建构、虚实交互的场域建构和趋于游戏化的叙事建构等特征。
张欣胡帝伦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
中国国际传播话语实践的阐释与探索——基于“讲好中国故事”案例的修辞学分析
2025年
从古典修辞学理论中的“发明”“谋篇”“文采”“发表”视角切入,对近年来取得较高社会评价的“讲好中国故事”案例进行修辞学分析;借鉴新修辞学理论对建设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和讲好中国故事实践中的符号创新、形态应用、风格探索、传播策略议题进行学理化阐释,并研究归纳出POV修辞、跨媒介修辞、邀请式修辞在中国故事叙事视角转换、文本形态扩展和交流议题设置方面的创新应用,以期为中国国际传播话语实践提供参照。
张海超
关键词:中国故事话语体系
网络视听艺术的公共话语实践与价值生成
2025年
网络视听艺术不仅是一个崭新的、体量庞大的文艺生态景观,通过形式上的革新和风格上的探索不断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与审美体验,更是作为一个社会辐射力极强的文化装置,通过公共话语的表达实践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于增强文化自觉、重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李佳欣刘伊馨
关键词:公共话语公共性
迷茫与怀旧:《法兰西特派》中的城市表征与话语实践
2025年
怀旧题材是近年来热门的影视实践。在诸多有关过去的表象中,城市作为一个典型符号,通过表征和相应的话语实践得以建构。电影《法兰西特派》所遵循的正是这样一条话语路径,通过对象的缺席、符码的对立和差异的显现,为观者呈现了一个“他者”的符号。其文本虽然是对城市的表征,但观众在联想层面生成的则是非城市的图景。同时,借由话语位置的设立,观者认同文本的意义设定,被询唤为相应的主体。正是在此种意指与话语的双重实践之下,对城市的迷茫与怀旧得以被建构。
姜帅姚瑶
关键词:城市话语怀旧
影像政治·革命美学·话语实践——延安电影团历史探赜与当代省思
2025年
延安电影团既是特殊历史语境下影像政治实践、革命美学探索和红色意识形态下电影话语体系建设的拓荒者和艺术先驱,也是新时代人民电影事业追根溯源的参考系。延安时期人民电影事业影像政治的实践路径表明,延安电影团秉承崇高的人民美学追求,以蕴含真实美学特质的电影创作和放映活动,完成了政治变迁进程与人民大众革命记忆的内在统一,引导着解放区电影艺术的政治化转向。重新审视延安电影团以影像媒介来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和主流话语的历史进路,对于当代电影发展在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人民立场、强化主流话语、创新故事表达、传承红色电影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淮亚莉邓启明
关键词:主流话语意识形态
以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的话语实践进路
2025年
以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对于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满足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诉求、扩大国际文明交流互鉴有着重要意义。媒体机构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实践创新中,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在内容维度,巧妙选取主题,提升中国故事的话语亲和力;在表达维度,创新叙事模式,增强中国故事的话语吸引力;在传播维度,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拓展中国故事的话语传播力。
兰岚魏勃
关键词:中国故事话语
呈现与赋权:新农人身份建构机制的话语实践
2025年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短视频平台成为农民群体展现自我、实现身份转变和谋求发展的新舞台。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通过对抖音平台10个新农人博主账号进行视频文本分析,发现抖音短视频对于新农人的身份建构机制主要从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社会实践向度展开,三个维度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新农人的身份形象。研究结果表明,短视频平台不仅为新农人提供了自我呈现、传播文化的新渠道,也为其收入增长和社会地位提升提供了可能,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苏彩凤周行
关键词:身份建构话语实践
个体诗学与话语实践
本书以中国当代诗歌现场为观照基本点,从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等多方面对当代汉语新诗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扫描。其分析精确,有个性,有耐性。并不是仅仅就诗歌进行综述或点评,而是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也选取了对于中国...
孙晓娅
网络政社互动中的和谐关系管理——基于政务微信的话语实践研究
2025年
政务微信不仅能够使政府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收集民意反馈,有效提升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更是增进网络政社互动、构建良性政社关系的重要途径。话语资源在政务微信中的运用对提升政社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话语域资源的选择和运用,如贴近公众生活的话题、合理的信息排序和呈现方式,可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满意度。文体域资源的多样性,如口语化表达、互动式提问、网络亲昵称呼语等,可构建亲民、贴心的政府形象。言语行为域中的陈述、承诺、邀请等言语行为,不仅可以有效传达政府的信息和政策,还可通过不同的话语策略增强政社之间的情感联结和互动。参与域资源的运用,如邀请性言语行为、提供联系方式等,可增强公众的参与感、被重视感及被尊重感。此外,非言语域资源如符号、图片等多媒体元素丰富了话语的表现形式,使公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服务态度,在政社良性互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钱永红

相关作者

张玉能
作品数:439被引量:975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新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美学 席勒 审美
刘立华
作品数:30被引量:175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话语实践 话语研究 话语分析 话语 社论
胡丹
作品数:79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神经退行性疾病 媒介批评 类化合物 I 疾病
刘涛
作品数:184被引量:2,280H指数:3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融合新闻 视觉修辞 视觉 修辞分析 话语
吴翔宇
作品数:169被引量:225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鲁迅小说 儿童 鲁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