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6篇“ 设计观“的相关文章
- 格律设计观背景下融水苗族纹样记忆与创新研究
- 2025年
- 本文以柳州融水苗族传统纹样为例,梳理其发展现状,分析其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运用互动数字化手段挖掘、传承融水苗族文化。探究格律设计观的组织结构框架及创作形式,与互动视觉艺术结合并应用到少数民族传统纹样再开发中,以更好地传承融水苗族传统纹样,推动融水苗族特色文化艺术产业进步,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
- 赖廖阳
- 关键词:传统纹样数字记忆
- 基于自然设计观的非遗澄泥蟋蟀盆创新设计研究
- 2025年
- 由自然设计观念出发,旨在探究非遗——澄泥蟋蟀盆的创新设计。以科拉尼的自然设计观为基础,分析其艺术特征,并对科拉尼自然设计观的特征与中国传统工艺进行联系,最后从自然设计观角度提取设计灵感,应用于澄泥蟋蟀盆进行创新设计实践。
- 王怿宁
- 以环境整体设计观为导向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
- 2024年
-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文章结合院校背景和学科发展状况,梳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教学过程现存的问题,厘清环境整体设计观视角影响下的教学内容、学生认知和专业建设,从课程内容、规划思路和成果评估等维度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
- 汪铮
- 关键词:课程教学
- 赫曼·赫兹伯格建筑空间设计观探赜
- 2024年
- 荷兰建筑家赫曼·赫兹伯格以其娴熟运用交互空间、中介空间和以人为本的空间设计观念闻名于世。该文从分析赫兹伯格的建筑空间设计出发,归纳其独到的空间设计手法,阐述其背后的设计理念,以期为我国建筑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 方纪越张晨光
- 关键词:建筑空间观中介空间
- “天地人”的设计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2024年
- “天地人”设计观是一种建筑设计的世界观,把建筑视为有生命的有机存在,结合天时、地利、人和才进行多维度评价或设计。设身处地站在历史合适的站点上,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出发点,尊重当地的自然气候、社会文化、民俗风水等。在设计上应因势就利,顺势而为,使建筑作品从历史观、地域观、功能观等方面符合当时当地的合理存在。
- 庄汉森
- 关键词:历史观地域性功能性顺势而为
- 大设计观下殷正声的设计与实践探索
- 2024年
- 通过人物访谈、口述资料收集、文物对照分析,研究殷正声先生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面对不同领域设计任务时,从设计跨界到系统整合的大设计实践的历程。作为上海老一辈设计师中的代表,殷正声先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设计实践,是全产业链视角下上海工业设计发展的缩影。
- 周敏
- 关键词:跨界系统整合设计实践
- 基于东方美学“意象”设计观的图形设计形象生成探究
- 2024年
- 通过对中国古代审美文论“意象”范畴理论的研讨与分析,研究其内涵,以及在当代“意象之思”设计观的现实意义,探索东方美学思想在图形重构设计中的应用。梳理“意”“象”及“意象”思想的流变,用意与象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重新诠释当今艺术设计“意象”之思,即从仿之映像→兴之生像→喻之造像→融之化像的创作进阶过程;意与象之观视阈下的意象设计重构,实则运用“虚实相生”“意境相融”与“境外之意”辩证统一思想的设计观。而由“意象之思”而引申出的设计本体观、互融求新观、协同发展观,为图形的形象生成与创新提供有力的设计理论指导和启发。
- 刘仁李欣蔚
- 关键词:美学思想意象设计观
- 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生产范式变革与中国设计观建构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生产范式变革背景下提出了中国设计观的理论体系。方法从知识生产范式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和我国设计发展变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新时代中国设计观建构的必要性。结果提出了中国设计观这一理论体系,明确了中国设计观的概念、特征,从本体层(中国设计观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石)、行为层(中国传统文脉中的设计符号表达与当代转译)、战略层(中国设计观的价值传播)三个层次对中国设计观进行了深入剖析。结论中国设计观是一套富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设计话语体系,既符合当前知识生产范式变革的需求,又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对讲好中国故事、做强世界产品、传扬中国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罗仕鉴于慧伶张泷予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影响下的现代居住建筑设计探微——以金沅瑞府为例
- 2024年
- 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是对设计理想状态的一种追求,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以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作为指导,以金沅瑞府建筑设计方案为例,通过对空间组合、景观营造与传统元素的详细解析体现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在空间重构、材料更新与科技创新方面对新时代进行探索,解读建筑创作过程中的“中而新”思想,试图找出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住区需求。
- 余翰武肖宁游欣宇
- 关键词:居住建筑中式建筑
- 从“道”与“器”关系的角度谈中国传统瓷器设计观
- 2024年
- 在中国传统瓷器设计观中,“道”与“器”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视角。不论是在设计理念、方法和风格上,还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上,这种关系都使得中国瓷器设计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和影响力。从“道”与“器”关系的演变,结合传统瓷器的特点,探讨中国传统瓷器设计观,为传承与发展陶瓷文化提供借鉴、思路和方法。
- 白丹丹
- 关键词:设计观
相关作者
- 董治年

- 作品数:29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设计 视界 设计管理 设计观
- 鄢琳

- 作品数:21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咸阳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产品设计 服装设计 设计观 传统文化 服装
- 冯易

- 作品数:19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纺织大学
- 研究主题:广告设计 设计体系 设计观 广告创意 符号学
- 彭玉龙

- 作品数:18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 研究主题:公允价值 会计信息 权益估价 会计准则制定 设计观
- 张文英

- 作品数:64被引量:66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风景园林 类型学 景观营建 居住区 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