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4篇“ 言语识别率“的相关文章
- 言语识别率对突发性聋疗效评估的重要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研究言语识别率(WRS)对突发性聋疗效评估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治疗前后纯音平均听阈(PTA)无改变,但WRS有提升的95例突聋患者的资料,对他们治疗前后的WRS和言语测试声强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5例突聋患者治疗前后的PTA无明显改变,疗效评估为无效,言语测试声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的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WR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提高>10%,具有临床意义。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在关注突聋患者PTA的同时,对WRS的关注也不可或缺,尤其是治疗前后PTA无明显改善时,以更好、更准确的评估疗效以及调整治疗方案。
- 康伟兰德魏雪梅郑芸
- 关键词:突发性聋言语识别率纯音听阈
- 平坦型和全聋型单侧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纯音和言语识别率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分析平坦型和全聋型单侧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纯音测听和言语识别率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就诊的平坦型和全聋型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132例,所有患者均为单耳发病,分别检测并记录患者的纯音测听和言语识别率,按照发病年龄和听力损失程度进行分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105例健康体检者听力相比较,观察组132例患者中,轻度12例(9.09%)、中度30例(22.73%)、重度50例(37.88%)、极重度40例(30.30%),不同程度听力损失患者言语识别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7例(5.30%)、青年32例(24.24%)、中年65例(49.24%)、老年28例(21.21%),不同年龄之间的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间言语识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的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言语识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听力损失程度及年龄可以显著影响言语识别率,两者呈负相关,年龄越大,听力损失越重,言语识别率越低,老年人最为明显;而平坦型和全聋型单侧难治性突聋患者的听力损失与性别无关,多为中度以上听力损失,重度及极重度居多,中年人发病率最高。
- 李东王惠康欣乐赵雪王海旭费兵别同武曹影刘磊怀德束明阳李秀婷沈维展
- 关键词:言语识别率纯音测听
- 难治性突聋耳后注射神经节苷脂联合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前后言语识别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单侧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耳后注射神经节苷脂联合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后言语识别率(word recognition score,WRS)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8例行耳后注射神经节苷脂联合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的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持续时间、耳别、伴随症状、纯音听力及言语测听等数据。对治疗前后患者患耳的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TA)结果和最大言语识别率(maximum speech recognition rate,WRSmax)进行统计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WRS愈后的因素。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耳后注射神经节苷酯联合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患耳PTA和WRS有显著改善(P=0.027,P=0.038),两者呈负相关(r=-0.682,P<0.05)。同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发现年龄、性别、诱发因素、患侧耳别、伴随症状与WRS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3、P=0.208、P=0.079、P=0.335、P=0.331),而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听力损害程度及听力曲线类型是影响WRS疗效的重要因素(P=0.010,P=0.033,P=0.026)。结论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经耳后注射神经节苷脂联合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后WRS疗效为41.38%,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包括: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听力损害程度及听力曲线类型。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长者疗效显著差于病程短者,低频听力下降者经上述方法治疗后WRS疗效明显较平坦型及高频听力下降者好;听力损害程度越重,疗效越差。
- 曹影邱月陈智斌费兵李东张晓凤王惠康欣乐王海旭怀德李秀婷束明阳
- 关键词:言语识别率纯音测听
-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不同聆听下言语识别率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通过测试人工耳蜗植入(CI)儿童不同聆听模式的助听听阈及安静与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率,对比双侧CI、双耳双模式及单侧CI之间的差异,分析并探索不同聆听模式的效果与优势。方法:选取2012—2021年行双侧CI、双耳双模式及单侧CI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6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单侧CI 23例(单侧CI组),双模式(一侧CI对侧佩戴助听器)25例(双模式组),双侧CI 19例(双侧CI组)。分别测试三组患儿在250~4000 Hz的助听听阈,以及在安静及噪声环境下的双音节词及短句的言语识别率。结果:双侧CI组、双模式组及单侧CI组助听听阈结果经ANOVA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经组内配对t检验,三组在安静及噪声环境下的双音节词、短句的言语识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安静环境下的双音节词及短句的言语识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噪声环境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进一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双模式组与双侧CI组在安静及噪声环境下的双音节词及短句识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0.567,P>0.05;β=-0.643,P>0.05);双模式组与单侧CI组在噪声环境下的双音节词及短句识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0.124,P<0.05),但在安静环境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0.671,P>0.05);双侧CI组与单侧CI组在噪声环境下的双音节词及短句识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0.226,P<0.05),但在安静环境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0.341,P>0.05)。结论:一线临床人员及患儿家长应及时为听障儿童提供完整、准确的听力学评估,尽早实现双耳聆听。若患儿对侧耳无残余听力且佩戴助听器后言语识别能力仍不理想,应尽早开展对侧耳CI植入以实现双耳听觉;如果对侧耳尚有残余听力,且佩戴助听器后言语理解能力尚佳,可以优先尝试双耳双模式。不论是选择双耳双模式助听还是双侧CI助听
- 杜昊亮姜耀峰杨烨高珺岩陆玲张小莉陈杰高下
- 关键词: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蜗植入术言语识别
- 平坦下降及全聋型突聋患者的纯音和言语识别率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平坦下降及全聋型突聋患者的纯音测听和言语识别率特点。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耳内科病房2014年5月至2018年7月收入院的平坦下降及全聋型突聋患者行纯音测听和言语识别率测试并记录结果,按听力损失程度和年龄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平坦下降及全聋型突聋患者共1311例,从听力损失程度上看:轻度116例(8.85%)、中度305例(23.26%)、重度495例(37.76%)、极重度395例(30.13%),集中表现在中度及以上;2.从年龄分布上看:少年133例(10.14%)、青年296例(22.58%)、中年631例(48.13%)、老年251例(19.15%),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中年和青年;3.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性别比较无差异(P=0.148,P>0.05);4.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年龄比较有差异(P<0.001,P<0.05);5.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言语识别率比较有差异(P<0.001,P<0.05);6.各年龄段的言语识别率比较有差异(P<0.001,P<0.05);7.不同性别间言语识别率比较无差异(P=0.123,P>0.05)。结论平坦下降及全聋型突聋患者的言语识别率无性别差异,但受听力损失和年龄影响,随听力损失程度加重而下降,老年人较其他人群更为显著;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言语识别率得以量化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平坦下降及全聋型突聋患者的听力损失无性别差异,听力损失程度集中表现在中度及以上,重度和极重度较多,中、青年为高发人群。
- 谌国会冰丹王洪阳关静关静王大勇赵立东
- 关键词:突聋纯音测听言语识别率
- 基于真耳分析的助听器配戴者言语可懂度指数与言语识别率的关系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助听器使用者基于真耳分析的言语可懂度指数(speech intelligibility index,SII)与言语识别率的关系,探索SII在助听器验配效果验证中的应用。方法对27例感音神经性聋的助听器使用者依据真耳分析测试结果进行调试,调试前后分别通过真耳分析得到不同输入级下的SII值,并分别进行安静条件下单音节识别率和噪声条件下句子识别率测试。根据两种言语识别测试结果,将患者分为助听最佳组(仅单音节有此分组)、助听佳组、助听一般组和助听差组,分析各组助听SII值与言语识别率得分的相关性。结果调试后,受试者的SII值和言语识别率均得到提高。助听佳组的安静下单音节识别率与SII值的相关性最高(R2=0.74,P<0.05),助听差组的噪声下句子识别率与SII值的相关性最高(R2=0.60,P<0.05)。结论通过真耳分析调试后,助听器佩戴者的SII值与言语识别率相关性提高。
- 左建邵薏汀陈艾婷冀飞
- 关键词:言语识别率
- 听神经瘤患者最大言语识别率与时域间隔感知能力的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患者与正常听力者、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之间的时域间隔感知能力的差异性,为听神经瘤临床研究提供诊断参考。方法:选取来临床听力诊断中心已确诊的听神经瘤组患者22例,正常听力组30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16例,分别为各组受试者进行听觉时域间隔感知阈值测试(TGDT)。结果:听力正常组平均TGDT阈值为(3.56±0.82) ms,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的TGDT阈值为(3.91±1.46) ms,听神经瘤组健侧TGDT阈值为(4.01±1.86) ms;听神经瘤组患侧TGDT阈值为(9.48±9.46) ms。经统计学分析,最大言语识别率和时域间隔察觉阈测试除外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与正常听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听神经瘤组患侧与其他各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DT阈值与PBmax不存在线性相关(P>0.05)。正常组TGDT阈值在性别、耳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听神经瘤患者健侧耳的时间间隙响应阈未受影响,较正常人无明显改变。TGDT与最大言语识别率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听神经瘤患者患侧耳的时间间隔响应能力较正常人显著减弱,言语识别率联合TGDT有助于蜗后病变的诊断。
- 兰兰邵莲美熊芬谢林怡于澜韩冰王秋菊
- 关键词:听神经瘤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 影响突发性聋患者言语识别率恢复的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7年
- 突发性聋是临床常见疾病,其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多依赖纯音测听,中国《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和美国《突发性聋临床实践指南(2012)》都建议将言语识别率纳入到突聋治疗的疗效评估中。本文就影响突发性聋患者言语识别率恢复的因素进行综述。
- 孙渊渊郭洋夏俍冯艳梅
- 关键词:突发性聋言语识别率
- 健康青年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与最大言语识别率的关系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与最大言语识别率(phonetically balanced maximum,PB_(max))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测试健康青年41耳的PB_(max)及其对应强度的s-ABR,分析s-ABR主波潜伏期和基频(fundamental frequency,F_0)幅值、第一共振峰(first formant,F_1)幅值与PB_(max)的关系。结果以PB_(max1)=100%、100%言语识别功能关联紧密,这些电生理特性有望成为评价言语识别功能的客观指标,并可能联合或者单独应用于言语识别功能的相关研究。
- 符秋养梁勇邹岸王涛张学辉庞激
- 关键词:成年人电生理学
- FM系统对不同信噪比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识别率的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FM听觉辅助装置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佩戴效果。方法对25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在安静和噪声环境中分别进行佩戴FM和不佩戴FM两种条件下的言语识别率测试,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①FM辅助和信噪比均存在的条件下,两者对言语识别率测试均产生明显的主效应;②相同信噪比条件下,佩戴FM辅助设备的听障儿童言语识别率明显高于未配戴者。结论建议植入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使用FM辅助装置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增强融合教育效果。
- 王琦苗艳王艳霄陈益青李原
- 关键词:言语识别率信噪比人工耳蜗植入
相关作者
- 王秋菊

- 作品数:518被引量:2,445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听神经病 基因 突变 耳聋患者 SLC26A4
- 冀飞

- 作品数:255被引量:1,081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植入 听神经病 听力损失 言语测听
- 王永华

- 作品数:117被引量:253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耳蜗 助听器 肾虚 豚鼠耳蜗 庆大霉素
- 张华

- 作品数:1,204被引量:5,793H指数:29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变应性鼻炎 重症肌无力 助听器 普通话 重症肌无力患者
- 郗昕

- 作品数:186被引量:836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人工耳蜗 言语测听 人工耳蜗植入 助听器 单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