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篇“ 解释学转向“的相关文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建构——中华传统文化的解释学转向被引量:2
2023年
从文化建构看,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是中国式的,某种程度上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解释学转向。这是中华民族在生存论或发展论上的自主选择,也是以中华文明反思西方式现代化的智慧结晶。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在知用行合一、理想社会设想上的语义贯通,为中国式现代化政治方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涵养。唯物辩证法使天人合一的传统宇宙观释放出新的中国思维力量,两者的语构融通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具中国特色。坚持胸怀天下为世界谋大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谋进步,伴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语用拓展,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深刻而广泛的全球化意义。
李三虎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文化解释学转向
西方现代戏剧的解释学转向
2017年
西方现代戏剧的审美过程非常重视读者向度。它将读者作为戏剧的关键参与者,将读者的理解作为实现戏剧作品意义的必要途径。现代戏剧的意义阐释呈现出明显的模糊性和多义性,打破了以往戏剧在意义上追求明确和稳定的取向,出现解释学转向。戏剧意义在阐释倾向的转变与现代戏剧审美过程重视读者向度有着密切联系。以哲解释学的视角来观照现代戏剧的意义阐释,可以更深刻理解其阐释倾向缘何发生以及这种倾向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哲解释学的"理解是此在的存在方式"、承认合理的"前见"及理解是理解者与理解对象的"视域融合"的过程等观点为现代戏剧的阐释转向的发生提供了深入解读的视角,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现代戏剧的读者转向发生的合理性。两者之间的契合也显示出现代戏剧的这种新特点之所以会以强大生命力延续于19世纪末之后至今的戏剧史,是因其更深层次上吻合了并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20世纪的文化旨归:现代文化的相对性、多元性、整体性和统一性的特质。
马慧
关键词:现代戏剧解释学
论科教育之理解的解释学转向被引量:1
2016年
教育之理解的意义旁落,使得科教育陷入科主义的泥潭,偏离了"理解科"的教育目标。文章通过对"理解与解释"的哲溯源,从存在论—本体论角度对科教育之理解进行把握,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科的理解与解释所蕴含的原初的意义,有利于科教育规避科主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通过对理解与解释的根本运动性进行分析,实现对解释学循环的继承和超越,为科教育之理解打下坚实的本体论基础。
石晋阳李艺
关键词:科学教育解释学
解释学转向:价值与论争被引量:2
2014年
关于意义生产问题,罗蒂提出用"解释学"来取代"认识论"的策略。这一解释学转向主张把事物置于意义之网中进行考察,破除了意义拥有不变本质的神话。它在界引发了强烈共鸣,但也招致颇多微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罗蒂同属新实用主义阵营的舒斯特曼做出了长篇批驳,但它实际上并不成立,又重新堕入传统的基础主义窠臼。
王伟
关键词:罗蒂解释学转向舒斯特曼论争
浅谈解释学转向与经典观念变化之关系
2014年
解释学作为一门原生地探讨解释的理念、解释的方法的科,其本身即以服务经典为目的而诞生,自然与“经典”的阐释有着天然的、必然的联系,也是研究经典的一个重要维度。解释学理论自身的发展、反思、转向、不断完善,也影响着人们对“文经典”的认识,两者交相呼应,促进着两者对自身理解的深化。本文旨在浅尝辄止地探讨解释学理论转向与文经典观念变化之间的关系。
杨砚秋
关键词:解释学
重谈奥地利派的理论和方法——试析解释学转向给奥地利派带来了什么?被引量:2
2014年
一个派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化的具有历史性和路径依赖性的过程。在新一代奥地利派的者们的影响下,奥地利派重新发现了门格尔和米瑟斯的作品中的欧洲大陆解释学遗产,把已陷入过于理论化僵局的奥地利派经济发展成一种解释学科。本文将试图从本体论出发重构奥地利派理论硬核和方法论特点,以及比较它跟其他派的共同点和区别。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将鉴别解释学给奥地利派的理论完整和发展前途带来的影响。我的结论是"解释学转向"为奥地利派一直存在的两大难题,即"坚持主观主义方法论教条的奥地利派能怎么从事制度研究"和"坚持先验主义的奥地利派能怎么从事经验性研究"提供了解决的方向。两个问题的缓解给奥地利派所关注的研究问题提供很多新的研究机会,并且使得奥地利派成为经济家的一种真正的理论选择。目前为止,中国经济文献缺乏对奥地利派的理论硬核,认识论和方法,尤其是对步入叙述转向的奥地利派的吸收和反思。本文旨在弥补这一点,并且在考虑到奥地利派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政治经济从奥地利派的经验中可兹借鉴之处。
周游
关键词:奥地利学派本体论认识论主观主义解释学
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现象解释学转向被引量:4
2013年
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现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胡塞尔现象的奠基工作之上,海德格尔重新向存在发问,使现象发生了解释学转向,由此终结了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开启了普遍的现象存在论,在哲史上实现了思想的"移居"。这意味着现象的主题、方法和思想路向在海德格尔与胡塞尔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分殊与差异。澄清现象解释学转向是理解海德格尔哲及其对胡塞尔现象批判的关键。
石佳
关键词:现象学存在论胡塞尔
文艺美解释学转向——读李咏吟的《文艺美
2012年
文艺美,作为一门具有原创性的新兴科,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陆。李咏吟先生的《文艺美》,是第三代者对文艺美科进行的一种全新的探索。本文以《文艺美》为依据,从理论转向,理论体系,术特色等方面阐述李咏吟先生的文艺美思想,并凸显其理论谱系和理论贡献。
刘璐璐陈惠玲
关键词:文艺美学解释学转向
当代心理解释学转向被引量:2
2008年
解释学转向给心理研究带来了深刻影响,"理解"与"解释"也成为心理研究的重要的维度。心理解释学转向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哲溯源。心理解释学转向,也具备着现实的科基础。在解释学转向下,心理解释学研究出现了三个转变:从本质论到建构论的转变;从方法中心到问题中心的转变;从价值无涉到价值关涉的转变。解释学转向引起了心理的方法论变革,对于克服主流心理面临的困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周宁刘将
关键词:解释学转向心理学
论心理解释学转向被引量:1
2008年
解释学转向给心理研究带来了深刻影响,"理解"与"解释"也成为心理研究的重要维度。心理解释学转向既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哲溯源,又具备现实的科基础。在解释学转向下,心理研究出现了三个转变,即从本质论到建构论的转变,从方法中心到问题中心的转变,从价值无涉到价值关涉的转变。解释学转向引起了心理的方法论变革,对于克服主流心理面临的困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周宁刘将
关键词:解释学心理学

相关作者

郭贵春
作品数:311被引量:1,264H指数:19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语境 科学哲学 科学实在论 实在论 语义学
刘将
作品数:63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心理学 心理健康 心理治疗 当代心理学 文化
周宁
作品数:91被引量:322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心理学 心理健康 本土心理学 当代心理学 心理生活
王彬
作品数:202被引量:630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研究主题:法律解释 法律论证 后果主义 民间法 本体论
刘璐璐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诗学研究 诗学 诗性功能 语言符号学 语言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