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81篇“ 角膜磨镶术“的相关文章
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后干眼的比较研究
2025年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为分析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后干眼的效果差异性情况。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100例近视患者作为样本,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两组患者在后干眼状况和视力恢复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后干眼症状的OSDI评分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重要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方法在治疗近视后引起的干眼症状上存在明显差异,近视患者应用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治疗可改善干眼情况,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买尔哈巴·米吉提热依兰·阿不力米提
关键词:术后干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多焦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老视研究进展
2025年
老视是一种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导致视近模糊的正常生理现象。其矫正方式众多,其中多焦点LASIK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矫正方式。该手主要通过将角膜消融为多焦点形态,增加焦深,改善近视力,或采用结合多种方式优点的混合方案,更好地改善患者全程视力。笔者主要就不同模式多焦点LASIK矫正老视的后效果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王晓凡毕宏生季鹏
关键词:老视屈光手术多焦点激光准分子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薄角膜厚度近视的疗效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对比研究经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正常角膜厚度近视和薄角膜厚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3-06/2024-0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眼科行LASEK手的患者55例103眼。根据中央角膜厚度不同分为薄角膜厚度(460-499μm)近视组27例50眼,正常角膜厚度(500-550μm)近视组28例53眼。分别于前及后1 wk, 1、2、3、4 mo进行随访,记录两组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SE)、剩余角膜厚度、眼压(IOP)、角膜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计算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对两组所测得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前性别构成比、年龄、SE、裸眼视力、BCVA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手前后UCVA组间和交互作用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时间比较有差异(P<0.001),后UCVA均较前改善。两组患者后4 mo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手前后SE交互作用相比无差异(P>0.05),组间和时间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后SE均较前明显降低,薄角膜厚度近视组后早期有轻度近视漂移。两组患者手前后ΔIOP组间、时间和交互作用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角膜刺激症状和角膜发生haze情况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后剩余角膜厚度与角膜厚度、前SE、后4 mo SE、后4 mo IOP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LASEK治疗薄角膜厚度近视与治疗正常角膜厚度近视一样的安全有效。
刘晶郑晓亮
关键词:近视薄角膜有效性
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期综合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围期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200眼)。所有患者均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围期常规干预,研究组给予围期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视觉质量[斯特列尔比(SR)、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及100%对比敏感度的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分值(OV100%)、20%对比敏感度的OQAS分值(OV20%)、9%对比敏感度的OQAS分值(OV9%)、客观散射指数(OSI)]、对干预方式的满意度、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SR(0.27±0.09)、MTF cutoff(33.05±5.18)c/deg及OV100%(1.36±0.41)、OV20%(1.37±0.43)、OV9%(1.50±0.47)均大于对照组的(0.23±0.02)、(30.20±4.26)c/deg、(1.15±0.11)、(1.18±0.14)、(1.26±0.21),OSI(0.39±0.08)小于对照组的(0.46±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后并发症发生率0.50%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99.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期综合干预能够减少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视觉质量。
何艳婷杨新燕林小兰王文娟倪连红
关键词: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综合干预视觉质量围术期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角膜神经损伤与药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近年来,随着屈光手的不断开展以及相关技的不断革新,后干眼等与角膜神经受损相关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目前屈光角膜神经的损伤及相关促进修复的药物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本文就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的干眼以及后神经损伤的药物修复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促进角膜神经修复的途径提供依据,以期减少后并发症,进一步完善角膜屈光手,获得长期的最佳视觉效果。
李依静周春阳
关键词:屈光手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干眼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联合快速角膜交联角膜光密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联合快速角膜交联(FS-LASIK Xtra)的角膜光密度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屈光手中心就诊的薄角膜合并近视散光的患者56例(112只眼)。其中,男性10例(20只眼),女性46例(92只眼);年龄18~39岁,平均年龄26.50(23.00,30.00)岁。按手方式将患者分为FS-LASIK Xtra组与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组。比较两组前、后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及后12个月的视力变化、角膜不同位置的光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患者等效球镜度及光密度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后不同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年龄、视力、角膜曲率及角膜厚度经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不同时间点的光密度变化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角膜位置与光密度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法分析。结果全部患者56例(112只眼)中FS-LASIK Xtra组患者25例(50只眼),FS-LASIK组患者31例(62只眼)。前,FSLASIK Xtra组与FS-LASIK组等效球镜屈光度分别为(-7.63±1.80)D和(-7.93±2.24)D;后12个月时,分别为(-0.17±0.66)D和(-0.02±0.52)D,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P>0.05);组内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4,-26.50;P<0.05)。前,两组裸眼视力最小分辨视角的对数(logMAR)分别为1.30(1.30,1.52)logMAR和1.30(1.30,1.40)logMAR;后12个月时,分别为-0.08(-0.18,-0.08)logMAR和-0.08(-0.18,-0.08)logMAR,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0,P>0.05);组内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7,-6.88;P<0.05)。前,两组角膜曲率分别为43.58(43.19,44.79)D和43.52(43.10,44.30)D;后12个月时,分别为37.30(35.68,38.67)D和36.86(36.13,38.53)D,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7,P>0.05);组
郑燕翟长斌付彩云张丽王玥胡雅斌柳静
关键词:屈光手术近视眼
角膜曲率仪与电脑验光仪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患者角膜曲率一致性的评估研究
2024年
目的:评估角膜曲率仪与电脑验光仪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患者角膜曲率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九医院就诊拟行LASIK的65例(130眼)近视患者,应用角膜曲率仪及电脑验光仪行角膜曲率测量,记录角膜曲率,水平径线上的角膜曲率(Kl)、垂直径线上的角膜曲率(K2)及平均角膜曲率[(K1+K2)/2]值。用一致性评价测量方法(Bland-Altman)分析两种仪器测量方法的一致性。结果:电脑验光仪与角膜曲率仪测得的角膜曲率无显著差异,两种仪器在测得的K1、K2以及(K1+K2)/2值呈正相关(r=0.483、0.409、0.427,P<0.05)。两种仪器测得的角膜曲率Kl、K2值及[(K1+K2)/2]值差值均数d分别为42.094D、42.919D和42.981D,差值的标准差(SD)分别为2.113D、2.157D和2.282D。95%CI分别为(46.770~37.419)、(47.148~38.691)和(47.145~38.508)。结论:电脑验光仪与角膜曲率仪有较好一致性,可相互替代使用,临床应综合考虑两种仪器的适用性,以发挥最大作用。
张煜杜婧王丽曌
关键词:角膜曲率仪电脑验光仪角膜曲率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和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近视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SMILE)和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治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山东滨州沪滨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科收治的60例(119眼)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59眼)与对照组(30例,60眼)。研究组接受SMILE手,对照组接受FS-LASIK手。比较两组手效果。结果:后1、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高于前,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等效球镜度低于前(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后3个月,研究组3 mm瞳孔直径下垂直彗差、球差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水平彗差无明显变化(P>0.05)。后3个月,两组总高阶像差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斯特列尔比、调制传递函数值升高,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SMILE和FS-LASIK矫治近视的临床效果均较好,能够改善患者视力与屈光度,其中SMILE可能会影响患者角膜高阶像差,但能改善患者全眼高阶像差,提高视觉质量。
韩云飞张立华徐贝贝徐琳琳
关键词:近视
高度近视ICL植入后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的视觉质量差异对比被引量:1
2024年
探究高度近视ICL植入后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FS—LASIK)后的视觉质量差异对比。方法 选择202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30(45眼)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ICL组(n=15,20眼)和LASIK组(n=15,25眼)。ICL组行ICL植入,FS-LASIK组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FS—LASIK)。在后3个月对比两组的视觉质量。结果 两组后不同时间点的安全指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后3个月和6个月FS-LASIK组的裸眼视力有所下降(P<0.05)。后3个月和6个月FS-LASIK组的部分患者出现屈光回退(P<0.05)。后6个月各项高阶像差均有升高。ICL组的升高幅度要低于FS-LASIK组(P<0.05)。结论 采取ICL后长期裸眼视力和屈光状态更加稳定,后高阶像差增加较少,后视觉质量优于FS—LASIK组。该手的安全性较高。
陈媛婷朱登峰闫丽娜蒋琨山曹成艳
关键词:高度近视视觉质量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角膜屈光治疗中的近远期疗效对比分析
2024年
目的 对比分析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在角膜屈光治疗中的近远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韶关爱尔眼科医院诊疗的80例角膜屈光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LASIK治疗,观察组实施ICL治疗,比较分析不同手方案的近远期疗效。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裸眼视力、斯特列尔比(strehl ratio,SR)、MTF截止频率均更高,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 index,OSI)、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L可提高角膜屈光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提高后裸眼视力,改善视觉质量,且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李达
关键词:角膜屈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相关作者

周行涛
作品数:435被引量:1,468H指数:1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研究主题:近视 角膜 高度近视 飞秒激光 LASIK
周跃华
作品数:173被引量:716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主题: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飞秒激光 LASIK 角膜地形图
王勤美
作品数:666被引量:1,976H指数:19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近视 高度近视 角膜 LASIK LASIK术后
杨斌
作品数:106被引量:918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研究主题:LASIK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准分子激光 角膜磨镶术
刘苏冰
作品数:146被引量:334H指数:9
供职机构:武警河南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LASIK 飞秒激光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磨镶术 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