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63 篇“ 视觉质量 “的相关文章
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视觉 质量 与立体视觉 的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PanOptix三焦点人工晶状体(TFNT00)植入术后的视觉 质量 与立体视觉 。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22-11/2024-04在济南明水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TFNT00植入的白内障患者36例50眼,随访至术后3 mo,观察术后裸眼远视力(UCDVA)、裸眼中距离视力(UCIVA)、裸眼近距离视力(UCNVA)、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至频率(MTF-cut-off)、斯特列尔比(SR)及100%、20%、9%对比度视力(CVA)等指标;使用双目视力仪采集患者远用立体视锐度及近用立体视锐度;绘制术后离焦曲线;使用中文版VF-14视功能指数量表评价视觉 质量 与满意度。结果:患者UCDVA、UCIVA、UCNVA在术后不同时间比较有差异(均P<0.05)。术后离焦曲线在+0.5--3.0 D之间曲线过渡平缓;术后3 mo OSI值明显低于术前(P<0.01),MTF-cut-off、SR、100%CVA、20%CVA、9%CVA均明显高于术前(均P<0.01)。术前34例患者远近立体视锐度异常,双眼手术患者术后远立体视锐度均正常,12例近用立体视锐度正常;单眼手术患者中13例远用立体视锐度正常,11例近用立体视锐度正常,双眼手术患者远近立体视锐度明显优于单眼手术患者。结论:PanOptix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双眼植入的患者立体视觉 优于单眼植入的患者,患者术后整体视觉 质量 及满意度较高。 王开芳 赵克娇 高传晶 乔明超 郑娟娟 乔松松 王晓明关键词:白内障 立体视觉 视觉质量 一种应用于轮毂电机零件的视觉 质量 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轮毂电机零件的视觉 质量 检测装置,涉及视觉 检测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轮毂电机均通过相机进行视觉 检测时,受环境光影响,导致拍摄图像精度下降的问题。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外壁上套设有装配块,所述装配块的... 谢宇峰 周静辉 邓浩科 徐华伟 邓博涛一种筷子视觉 质量 检测机构 本实用新型属于筷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筷子视觉 质量 检测机构,包括设备架,所述设备架设置在定制机架的顶部表面,且设备架内侧表面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端与设备架一端表面设置第一电机输出端相连接,且转盘一端处的定制机架... 王振宇 张士刚 郭景光 郭延程单焦点与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 质量 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单焦点与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 质量 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单焦点IOL植入,观察组行多焦点IOL植入。比较两组视力恢复情况、术后视觉 质量 及生活质量 [国人白内障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 简表(Catquest 9SF-CN)评分]。结果两组术后1、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曲率及术前Catquest 9SF-C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裸眼视力(UCVA)高于对照组,散光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慧差、球差及三叶草像差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焦点IOL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焦点IOL植入,利于患者视力恢复,减轻散光,提高患者术后视觉 质量 及生活质量 。 姬周朵关键词:单焦点 多焦点 人工晶状体植入 术后视觉质量 基于Kappa角分析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主、客观视觉 质量 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基于Kappa角分析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主、客观视觉 质量 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93例展开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术前Kappa角r将患者分为:rl组[00.4mm,28例(28眼)];对比三组患者术后1d、术后1个月及3个月裸眼静态视力、主观视觉 质量 指标及客观视觉 质量 指标。结果术后1d、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裸眼远视力(UDVA)、裸眼中视力(UIVA)和裸眼近视力(UNVA)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r1、r2、r3光晕发生率、眩光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三组患者脱镜率及手术满意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r1、r2、r3客观视觉 质量 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b组患者MTFcutoff、SR低于a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Kappa角对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裸眼静态视力相关参数无影响,随着Kappa角增大,患者光晕发生率、眩光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当患者Kappa角>0.5mm时,客观视觉 质量 MTFcutoff、SR显著下降。临床中,对术前Kappa角较大的患者,应慎重使用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 宿梦苍 杨卫国关键词:KAPPA角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 基于ASG-IPA综合法的乡村景观视觉 质量 评价与提升研究——以晋江市科任村为例 2025年 【目的】为解决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景观质量 退化与公众审美需求提升之间的矛盾,以晋江市深沪镇科任村为例,探究快速城镇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机制,为乡村景观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ASG-IPA综合法,整合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景观评价指标权重,结合美景度评价法(SBE)量化公众审美偏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景观视觉 吸收力与敏感度,划分景观单元并计算综合得分;基于评价结果,通过IPA矩阵划分优先级并提出分类优化策略。【结果】(1)SBE评价显示,高美景度单元(如休闲生态景观)因现代设计及植物层次丰富受青睐,低分单元(如工业建筑景观)因视觉 污染与单调性得分低;(2)AHP-GIS分析表明,相对距离与公众可视度因子显著影响GIS综合得分,农田景观等高得分区生态功能与潜力突出,裸地景观等低得分区生态脆弱性显著;(3)ASG综合法揭示公众审美偏好与GIS评价中的相对距离、斑块大小及植被覆盖度得分呈显著正向关联;(4)IPA矩阵将景观单元划分为核心建设区、潜力开发区、调整转型区与重点改造区,提出分级优化策略。【结论】基于多维度评价提出景观分区优化策略,强调需兼顾生态修复、美学提升与空间格局协调,为快速城镇化地区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邵宏睿 吴琰泓 林丹 林笑秋 李文枭 蔡秋扬 郑宇关键词:乡村景观 视觉质量评价 低中度近视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客观视觉 质量 变化 2025年 目的:探讨低中度近视儿童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客观视觉 质量 的变化,以期为近视患者的矫正方法选择、临床防控宣教及个性化镜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设计,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角膜塑形镜矫正的屈光不正患者,分为三组:1组(-0.50D~–2.00D)40眼、2组(-2.25D~–4.00D)33眼、3组(-4.25D~–6.00D)31眼。在确保患者戴镜前后角膜形态稳定且视力达到最佳矫正视力1.0的前提下,使用欧卡斯客观视觉 质量 分析系统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各组的客观视觉 质量 参数均出现下降。具体表现为:1组的截止频率(MTF cutoff)(44.20±9.53/28.26±9.02),客观散射指数(OSI)(0.45±0.34/1.18±0.78);2组的截止频率(MTF cutoff)(35.81±9.21/28.05±10.79),客观散射指数(OSI)(0.77±0.53/1.66±1.25);3组的截止频率(MTF cutoff)(36.06±11.74/23.72±8.88),客观散射指数(OSI)(0.68±0.40/2.19±1.30)。此外,各对比度视力(100%、20%、9%)和SR值也均有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青少年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客观视觉 质量 下降,且不同近视度数间的视觉 质量 下降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 李文华 黄金 刘娜 张利亚 范晓晓 乔松松 葛金玲关键词:角膜塑形镜 角膜形态 多区正向光学离焦镜片对双眼视功能和视觉 质量 影响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估配戴多区正向光学离焦(DIMS)镜片对近视儿童双眼视功能和视觉 质量 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招募6~15岁近视儿童176例352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DIMS组85例170眼和单光组91例182眼,分别配戴DIMS和单光镜片,最终完成随访并纳入分析者共151例302眼,其中DIMS组72例144眼,单光组79例158眼。在戴镜前和戴镜后6、12个月分别测量受试者的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远/近水平眼位、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AC/A),分析2个组受试者戴镜1年的视功能变化。每次随访均测量受试者主观对比敏感度(CS),客观评估镜片对视觉 质量 的影响。结果2个组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单眼调节幅度、双眼调节灵敏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_(时间)=84.435、48.201,均P<0.001),其中2个组戴镜后6和12个月单眼调节幅度均较戴镜前下降,双眼调节灵敏度均较戴镜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戴镜后12个月,DIMS组和单光组单眼调节幅度分别较戴镜前下降2.68 D(95%CI:1.60~3.75 D)和2.82 D(95%CI:1.81~3.84 D)。2个组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远水平眼位和近水平眼位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_(时间)=10.398、23.947,均P<0.01),其中,戴镜后12个月DIMS组远水平眼位较戴镜前向外漂移0.68^(△)(95%CI:0.06~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MS组和单光组近水平眼位分别较戴镜前向外漂移1.67^(△)(95%CI:0.15~3.20^(△))和1.73^(△)(95%CI:0.49~2.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梯度性AC/A值和计算性AC/A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_(时间)=22.001、13.411,均P<0.01),其中2个组戴镜后12个月梯度性AC/A值均较戴镜前降低,单光组戴镜后12个月计算性AC/A值较戴镜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调节幅度、� 李晓莹 马薇 宋雨桐 刘陇黔关键词:眼调节 眼位 视功能 视觉质量 国内外街道景观视觉 质量 评价研究进展与前瞻 2025年 街道景观视觉 质量 评价是景观感知领域近年的研究热点。运用CiteSpace软件从文献、理论、方法、技术四个维度对近20年国内外街道景观视觉 质量 评价研究进行梳理。结果显示,数学模型、深度学习与当前街道景观视觉 质量 评价研究的联系密切;国内相关研究发展增速较快;方法及技术正朝着多学科交叉、多范式融合方向发展。据此提出未来应加强景观美学机制研究、设定绩效评估机制、建立基于量化数据与感知经验的可持续评价系统等建议。 赵晶 韩雨欣 卢佩琪关键词:街道景观 CITESPACE 单眼佩戴角膜塑形镜对眼表功能和视觉 质量 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短期佩戴角膜塑形镜对单眼近视儿童眼表功能及视觉 质量 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在芜湖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单眼近视儿童52例纳入研究,将其近视眼设为观察组(佩戴角膜塑形镜),对侧非近视眼设为对照组(未佩戴角膜塑形镜)。评估双眼的裸眼视力、眼表功能指标及视觉 质量 指标,并分析眼部不适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佩戴角膜塑形镜后裸眼视力维持在1.0及以上,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随时间显著增加,泪膜破裂时间较基线水平显著下降(P<0.05),但泪河高度无显著变化(P>0.05)。戴镜后,斯特列尔比和调制传递函数显著下降,总高阶像差、总球面像差、总彗差显著增加,以第1周变化最为显著(P<0.01),随后趋于稳定,而总三叶草差无显著变化(P>0.05)。OSDI评分变化量仅与总彗差增加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短期佩戴角膜塑形镜可提高裸眼视力,但会引起眼部不适症状增加、泪膜稳定性下降及客观视觉 质量 下降。眼部不适症状的增加与泪膜稳定性下降无关,而与总彗差增加有关。 郭晨玟 李娟 程方圆 李朝辉 朱涛 汪亮关键词:角膜塑形镜 视觉质量
相关作者
王雁 作品数:308 被引量:1,022 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研究主题:角膜 飞秒激光 角膜基质 近视 角膜屈光手术 黄振平 作品数:294 被引量:996 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白内障 视觉质量 飞秒激光 近视 圆锥角膜 周行涛 作品数:435 被引量:1,468 H指数:1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研究主题:近视 角膜 高度近视 飞秒激光 LASIK 汤欣 作品数:241 被引量:888 H指数:1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研究主题: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高阶像差 视觉质量 毕宏生 作品数:861 被引量:2,163 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近视 葡萄膜炎 白内障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