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54篇“ 视觉文化“的相关文章
视觉文化
本书是一本关于视觉文化分析的介绍性书籍,它将有助于加强我们的视觉文化修养。它并不着力与对特定视觉文本内涵的解释,而是试图教会我们独立解析视觉文本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这是一本理论性书籍,但是理论建立在例证分析的基础上。
(英)豪厄尔斯著
关键词:视觉艺术
视觉文化
0701
(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著
关键词:文化视觉
视觉文化语境下广府文化的符号化表达分析
2025年
视觉文化日益重要的时代,广府文化作为广东省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符号化表达和传播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力。分析视觉文化的当代特征,探讨广府文化如何在景观化、数字化等视觉技术的支持下,展示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反思广府文化在满足多元化审美需求与保持地方特色之间的平衡问题。思考在全球化和信息过载的背景下,如何依靠创新表达方式和媒介手段增强广府文化的吸引力。
甘朝阳
关键词:视觉文化语境广府文化
当代中国舞剧“奇观”效应的内外部阐释——“消费社会”的一种视觉文化建构
2025年
中国新主流舞剧的“奇观”效应(Spectacle)是“消费社会”背景下的一种视觉文化建构,它不仅是舞者身体和舞台视觉上的冲击,而且是一种通过身体、视听等手段构建起来的文化形态模式,还是一种中国社会正在向现代“消费社会”转化过程中的审美文化现象。“奇观”是对中国舞剧创作中一个显性特点的描绘,也广泛存在于对中国舞剧的中外批评话语中。这个用语在日常语境和学术语境中具有不同含义,需要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去考察。中国舞剧面临着如何在保持艺术性的同时吸引观众的挑战。中国舞剧在创作上,应保持艺术性与市场性的平衡,避免过度追求“奇观”而忽视了舞剧的内在审美和文化价值。在传播上,需要在尊重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减少对“奇观”的依赖,探索与国际有影响力舞剧对话的路径,以实现真正的文化影响力。
慕羽
关键词:奇观景观社会消费社会视觉文化
新媒体背景下石窟数字媒体视觉文化传播研究——以莫高窟第285窟为例
2025年
本文以莫高窟第285窟为例,分析当前数字化传播的实践基础、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发现,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但技术更新的快速性、文化内涵的准确传达、受众多样性及数字鸿沟等问题仍是挑战。在此基础上,建议通过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技术应用与平台拓展、提升受众参与度等策略,促进文化遗产的持续传播与保护。
刘芸沛
关键词:新媒体视觉文化传播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绘画中“云”的视觉文化透视
2025年
“云”既是自然物,也是视觉符号。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绘画中“云”的图像学阐释出发,在线性透视绘画理论下,“云”起到缓解线性困顿与突破封闭体系的作用,带有对三维空间的指示与偶然性力量的想象,并搭建了陈述性与戏剧性共存的视觉叙事机制,促成了有关社会结构与文化秩序变革中的品味与秩序。不同历史阶段的绘画中,“云”符号的生成机制与表意呈现蕴藏着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想象,组成了西方“云”图中的视觉文化图景。
黄华三黄汉妮
关键词:文艺复兴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时代背景下影像照片使用的思考——观约翰·伯格《摄影的使用》一文有感
2025年
当今时代,视觉文化信息逐渐成为人们无法避免的存在,它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塑造着我们的观念。照片是否能够代替记忆,摄影者是否能够引起观看者共鸣,如何妥善观看摄影作品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基于对约翰·伯格所著《看》一书中《摄影的使用》一文的阅读,对影像的使用进行思考。
曾心怡
关键词:视觉文化
视觉建构角度下徐冰《天书》的视觉文化意义
2025年
20世纪后半叶以来,视觉文化逐渐进入人们的公共生活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图像、影像等视像化叙事手法来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这不仅改变着信息交流的方式,也对艺术创作的观念、手法与鉴赏方式等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如苏珊·朗格所认为的,艺术作品是人们运用符号将内心情感所表达出来,是由情感所转化出的可见或可听的形式。然而,当代艺术作品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言文字鉴赏,而更地多依赖于视觉图像的解读。本文旨在从视觉建构的角度出发,采用视觉分析法与文献分析法,深入探讨徐冰的《天书》在视觉文化领域所承载的深刻价值。
张禄罗佳仪芦文慧
关键词:语言符号
视觉文化新变——以晚清至民国石印《水浒》及其插图为中心
2025年
本文探讨了《水浒传》传播自清初以降的衰落之由和在晚清的复兴之因,对晚清至民国新刊石印本《水浒传》的出版情况做了基础性的梳理,对各种石印水浒插图做了系统的归纳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这段时期的《水浒传》多数为七十回本,插图大都采用了绣像加情节性插图的模式,主要分成了以同文书局本为代表的精雅型图画和以多数石印书局为代表的民间诙谐型图画。所同者在于,它们继承了陈洪绶《水浒叶子》的图式,又加入了清代服装和戏曲扮相元素,对西方绘画的透视等表现技巧也有所吸收,对于中国连环画的诞生更是有着先导意义,堪称近代通俗美术的一个重要标本。
程国栋
全球性视觉文化教育建构设计观念
2025年
于淞涵

相关作者

周宪
作品数:168被引量:3,632H指数:3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视觉文化 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 美学 审美现代性
曾军
作品数:211被引量:799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巴赫金 文艺学 文化研究 文化 文学理论
徐巍
作品数:47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研究主题:视觉文化 合拍片 图像时代 当代小说 警匪片
王念春
作品数:150被引量:53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啤酒厂 啤酒 网络课程 视觉文化 谐波
肖伟胜
作品数:88被引量:292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研究主题:视觉文化 方法论 罗兰·巴尔特 观念艺术 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