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75篇“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相关文章
视网膜静脉阻塞被引量:11
2012年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老年人常见的眼底血管病,有典型的眼底表现,诊断一般不难。但因其病因未能完全确定,治疗还缺乏有效措施。目前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视力下降,甚或破坏眼球的并发症,如黄斑水肿及新生血管。针对国内尤其边缘地区眼科医师对本病治疗还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结合文献,尤其是参考具有循证医学价值的文献以及我们的临床经验,对本病的临床诊治方法作一介绍。
王文吉
关键词:黄斑水肿新生血管激光光凝
视网膜静脉阻塞被引量:2
2006年
王玉国孔庆丰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中药治疗预后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复发的影响因素
2025年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黄斑水肿(ME)是RVO患者视功能损害较常见的原因。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药物现已成为一线治疗方法,抗VEGF治疗后短期内患者视功能恢复较好,但其长期疗效欠稳定,ME复发率高。探索预测ME复发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这有助于明确哪些高危患者需接受频繁随访,并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本文就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水肿复发的影响因素,包括视网膜内层结构紊乱、黄斑区微血管结构变化、脉络膜厚度改变、视网膜不同区域间的无灌注区、炎症细胞因子、视网膜血流量及血流速度等进行综述,可为患者咨询、临床诊疗以及预后随访提供重要的依据。
陈瑞红(综述)王宝蕙(审校)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
基于“中医体质”理论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
2025年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作为常见的眼底血管性疾病,临床治疗时呈现病程较长、病情多反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等特点,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针对其并发症,中医治疗具有独特优势。中医体质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与体质密不可分,不同的体质类型对于RVO的易感性不同,并且在疾病转化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倾向,将体质理论运用于RVO治疗中可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新的思路。临床在治疗RVO时,应首先辨别患者的体质类型,判断疾病传变规律,在眼局部对症治疗及辨证的同时,治病求本,通过“调体”纠正RVO患者体质偏颇从而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调体防复的目的。
关小多郝晓凤谢立科张孟姣王丹孙梅
关键词:中医体质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病求本
人工智能技术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技术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眼科就诊并进行免散瞳眼底照相的9000例患者图像,从中筛选出700例患有RVO的眼底图像,联合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化学院,应用AI技术对眼底图像进行处理。本研究采用了最先进的两阶段算法(Faster-RCNN模型)、先进的一阶段检测算法(YOLOV4和YOLOV5模型),以及专门为RVO设计的改进型YOLOV5模型来处理收集到的RVO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改进型YOLOV5模型对RVO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Faster-RCNN模型检测精度最高,但其参数规模远大于其他模型,且每秒帧数仅为8,不能满足检测的实时性要求。改进型YOLOV5模型检测精度仅比Faster-RCNN模型低3%,但参数规模远远小于Faster-RCNN模型,且每秒帧数比其高22。根据不同的AI模型Faster-RCNN、YOLOV4、YOLOV5和改进型YOLOV5模型,绘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6(95%CI:0.933-0.959),0.794(95%CI:0.772-0.816),0.864(95%CI:0.845-0.884),0.930(95%CI:0.915-0.944)。改进型YOLOV5模型对RVO诊断的灵敏度为87.0%,特异度为98.9%。结论改进型YOLOV5模型拥有较高的检测精确性,所需的参数规模较小,对RVO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可以作为RVO新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方法。
刘松涛吕辉刘向玲
关键词:人工智能视网膜静脉阻塞医学图像分析
基于“营卫学说”探析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机制和治疗
2025年
营卫由络以通,方能交会生化,发挥营养目窍作用,营卫功能失常,则目病生。眼底视网膜血管与孙络相似,《黄帝内经》中记载了孙络与营卫交会生化密切相关。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病变过程中可表现为孙络瘀滞不通、孙络绌急、孙络疏失、孙络滋生等,进而营卫交会生化发生异常改变。本文从营卫交会生化角度,探讨RVO的发病机制,提出调和营卫通络的治疗方法,为RVO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陈子扬谢立科郝晓凤张懿格陈凯铭
关键词:营卫络脉视网膜静脉阻塞
系统免疫炎症指标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研究血细胞炎症指标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收集2023年1—12月首次被确诊为RVO的患者100例,收集同期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00例体检中心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2组受试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眼部检查以及实验室血细胞相关炎症指标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卡方检验(Chi-square检验)进行2组间数据比较。各指标与RVO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RVO组和对照组在高血压病史(χ^(2)=4.32,P=0.038)、中性粒细胞计数(Z=4.56,P<0.001)、淋巴细胞计数(Z=-4.26,P<0.00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Z=7.13,P<0.001)、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Z=4.13,P<0.001)、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Z=4.86,P<0.001)、系统免疫炎症指标(SII)(Z=6.54,P<0.001)和系统免疫反应指标(SIRI)(Z=6.0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OR=1.97,P<0.001)、淋巴细胞计数(OR=0.26,P<0.001)、PLR(OR=1.00,P<0.001)、NLR(OR=10.66,P<0.001)、SII(OR=1.01,P<0.001)、SIRI(OR=16.93,P<0.001)与RVO相关性显著。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NLR(OR=0.19,P=0.002)和SII(OR=0.99,P=0.006)与RVO有相关性,且SII的相关性最强。ROC曲线分析,SII的AUC值0.85,诊断RVO的最佳截断值大于504,灵敏度为88%,特异性为67%。SII对RVO的诊断效能最好。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RVO患者SII显著增高;SII是RV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赵中芳万琪陈皓亮杜改萍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
联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RVO-ME)作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最威胁视功能的并发症之一,具有难治性、顽固性和反复性的特点。近年来研究发现,联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既能有效减轻黄斑水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视功能,同时减少治疗次数,降低总体费用,减轻患者负担等,弥补了单一治疗模式的不足,被临床寄予厚望。文章旨在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联合治疗现状及展望作一综述。
石雅文李秀云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激光光凝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炫彩图像分类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炫彩图像分类系统,包括: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视网膜炫彩图像;训练模块,被配置为对视网膜炫彩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对提取的不同分支的图像特征基于注意力机制进行全局和局部的特征融合,...
郑元杰王晓辰吴婕丁艳辉隋晓丹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眼脉络膜层改变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一种严重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常伴有全身性心脑血管疾病,眼部改变有黄斑水肿、视网膜缺血,甚至新生血管形成等,作为一种常见眼底病慢病,其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及生活质量。随着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技术的发展,脉络膜在RVO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现今,针对RVO患眼脉络膜层变化的研究已从单纯的二维厚度分析,扩展至更全面的三维体积、血流密度及速度等多维度观察指标。此外,一些前沿研究还联合人工智能算法技术以提升分析的精确度与深度。未来仍需进一步完善RVO患眼脉络膜层数据资料,增强对RVO的认识,为临床防治RVO提供新思路。
柳晨星陈子扬叶照达陈胜胡艳红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脉络膜厚度光相干断层扫描

相关作者

彭清华
作品数:1,126被引量:2,913H指数:24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干眼症 散血明目片 视网膜色素变性 干眼 活血利水法
谢立科
作品数:279被引量:918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视网膜静脉阻塞 干眼 干眼病 中医药疗法 黄斑水肿
郝晓凤
作品数:138被引量:53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视网膜静脉阻塞 干眼 继发黄斑水肿 视网膜动脉阻塞 眼眶炎性假瘤
姚小磊
作品数:203被引量:656H指数:18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干眼症 泪腺 泪腺组织 去势 密蒙花提取物
彭俊
作品数:354被引量:1,163H指数:18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视网膜色素变性 干眼 蛴螬提取物 密蒙花 视网膜静脉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