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5篇“ 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的相关文章
- 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的特征值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的特征值提取方法及其应用,包括采集视网膜电图;从视网膜电图中利用滤波器提取振荡电位;将提取的振荡电位在时域上经Hilbert变换后进行包络函数拟合,对包络函数拟合后的波形进行高斯拟合,获...
- 戴加满李世迎阴正勤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s)总振幅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水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各期中的变化情况,探讨将这些指标应用于临床筛查的可能性。方法测定健康对照组、临床前期组及轻、中、重度非增生性DR组和增生性DR组等6组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的OPs总振幅及U-mAlb排出量,并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OPs总振幅及U-mAlb排出量与DR各组间有显著相关性。OPs总振幅随着DR程度的加重而减小,6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mAlb排出量在健康对照组、临床前期组及轻度非增生性DR组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中度非增生性DR组、重度非增生性DR组及增生性DR组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病变越严重,U-mAlb排出量上升越快。结论 OPs总振幅可作为DR的定量指标,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是早期DR,敏感性较高;U-mAlb排出量与DR的严重程度相关。
- 金辉徐朝阳兰榕乌仁塔娜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电位测定法视网膜电描记术白蛋白尿白蛋白类
- 锥杆通路对人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时频域贡献的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视锥通路和视杆通路对人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时频域不同成分的贡献。方法病例对照研究。20例受试者被分为两组,每组10例,即正常组和视锥通路异常组。所有受试者均依据ISCEV标准行双眼明暗适应3.0ERG检查。导出数据后运用Matlab7.0提取其振荡电位成分,傅里叶变换得到幅频图,拟合其频谱图后对组内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对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正常组视网膜电图检查结果中暗适应3.0振荡电位不同子波成分的幅值分别为(48.63±4.29)、(158.00±32.75)、(69.27±30.31)、(38.5±15.28)μV;视锥通路异常组分别为(4.12±3.20)、(71.25±25.43)、(48.96±20.05)、(36.84±14.26)μV。相对于正常组,视锥通路异常组前两个成分(OSl和OS2)幅值明显降低(t=16.68,5.77;P〈0.01);两组明暗适应振荡电位频域均包含两个成分(主、次频成分),相对于正常组,视锥通路异常组的明暗适应振荡电位主幅值均明显降低(t=2.72,P〈0.05;Z=2.24,P〈0.05);而对于次幅值,在明适应振荡电位中,视锥通路异常组明显低于正常组(t=4.20,P〈0.005)。结论锥杆通路对明暗振荡电位均有贡献,视锥通路主要贡献时域内较早、频域内较高成分,视杆通路主要贡献时域内较晚、频域内较低的成分。
- 戴加满李世迎阴正勤王刚孟晓红
- 关键词:视网膜电描记术视通路暗适应
- 大鼠甲醇中毒后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的变化
- 2014年
- 目的研究大鼠甲醇中毒后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的变化特点。方法建立对照组及甲醇中毒3 d组、中毒7 d组的SD大鼠模型,在相应时间点于暗室内进行ERG检测,记录OPs波形特点。结果相对于对照组,中毒3d组和中毒7d组的总振幅均下降了约50%,时程分别延长约16%和61%。结论大鼠甲醇中毒后,ERG的OPs呈现时程延长、总振幅下降特点。
- 刘冬梅周姝陈捷敏彭书雅夏文涛
- 关键词:法医学中毒甲醇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
- 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的提取及定量技术的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s)是叠加在视网膜电图(ERG)中b波上升支的数个高频率、有节律的小波。因为OPs是反应视网膜内层功能的一个敏感指标,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ISCEV)把它列入5项检查指标之一。OPs的准确采集取决于滤波器的正确使用,然而由于提取OPs时滤波器参数设置不当,很多研究未能将OPs中所包含的ERG低频率成分剔除,得到的并非是纯净的OPs。此外,传统的OPs计量方法是将OPs各子波振幅累加而得。这种测量方法受低频率成分的干扰导致可靠性和重复性差,明显影响OPs的分析。正确设置滤波器可得到纯净的OPs。用积分的方法计算OPs信号频谱曲线下的面积即振幅能量的方法可准确计量0Ps。
- 郑昌伟雷博
- 关键词:视网膜电描记术振荡电位视网膜
- RCS大鼠病变过程中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的频域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皇家外科学院大鼠(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RCS)视网膜变性过程中的暗适应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频域特性。方法选择出生后20、30、40 d及60 d的RCS大鼠各3只,采用RETI-scan记录系统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OPs记录,记录电极为环形角膜电极,参考电极为不锈钢针状电极,刺激强度为0dB,通过Matlab提取OPs成分,分析其频谱特性。结果相对于同龄的正常大鼠,RCS大鼠OPs频域幅值明显重度降低(P<0.01),且高频成分缺失。RCS大鼠发育过程中,随着病程进展至40 d时对应的频率向高频部分明显延迟(P<0.05),进展至60 d时其频域幅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 RCS大鼠ERG的OPs频域特性与视网膜功能的变性程度存在相关性,利用这些特性可以更明显观察到视网膜变性对大鼠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 谢晶陈莹迪阴正勤翁传煌
- 关键词: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频域分析
- 正常大鼠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的频谱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背景暗适应视网膜电图(ERG)的振荡电位(OPs)在多种视网膜疾病的视功能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波形的确切起源尚未完全明确。OPs波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进一步研究OPs的发生和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正常大鼠的暗适应ERGOPs与刺激光强度和动物年龄的关系。方法选择出生后21、25、32、35、37、46、60及90d的RCS—rdy^+-P^+大鼠各3只,采用RETI—scan记录系统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OPs波记录,记录电极为环形角膜电极,参考电极为不锈钢针状电极,刺激强度分别为-20、-10、-5、0、5dB,通过Matlab提取OPs成分,分析其频谱特性。结果上述各种刺激强度下不同年龄组大鼠OPs的最大能量振幅值对应的频率值(即主频)范围为80~120Hz。随着刺激光强度的增加,开始出现高频(200—250Hz)成分,对应的振幅值随着刺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低频成分,即主频随着刺激光强度的增加其对应振幅值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刺激光强度达到0dB时,低频成分出现双峰现象。25日龄大鼠OPs主频振幅最小,60日龄大鼠OPs主频振幅最大;25日龄大鼠OPs主频的带宽最窄,60日龄大鼠OPs主频的带宽最宽。结论大鼠ERG的OPs频域特性分析说明,刺激光强度对大鼠OPs振幅产生正向的影响,而大鼠的年龄主要影响OPs的主频分布。
- 戴加满陈莹迪李世迎阴正勤翁传煌
- 关键词:视觉电生理振荡电位年龄
- 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的变化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的影响。方法:C57BL/6雄性小鼠80只分为正常组10只和糖尿病组70只。糖尿病组用STZ造模,4wk后将符合条件的小鼠纳入观察组。检测4,8,12,16,20wk时小鼠OP的表现。结果:在STZ诱导造模后,糖尿病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增长明显降低,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糖尿病组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建模后4wk起,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电图OP1,OP2,OPs振幅有下降趋势,峰潜时延长,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差有统计学意义(P<0.01);20wk时糖尿病小鼠OP1,OP2,OPs振幅降低,峰潜时延迟,与4wk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糖可使糖尿病小鼠OP振幅下降,峰潜时延长;且随病程的延长其影响逐渐增强。
- 郑奇袁志兰戈应滨
- 关键词:高血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电图视网膜振荡电位小鼠
- 补肾明目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影响的研究
-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明目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肝肾阴虚兼有血瘀型)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该药对患者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的影响,以评价补肾明目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肝肾阴虚兼有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为该药的临床...
- 侯辉丽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临床疗效
- 术前闪光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对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和白内障术后视力的评价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前闪光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波幅和潜伏期与眼底病变和术后视力恢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75例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前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总波振幅及其子波的波幅和潜伏期测定,术后行眼底检查、矫正视力测定,比较患者术前OPs各子波振幅、潜伏期、OPs总波振幅与术后眼底所见、视力恢复之间的关系,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术前OPs各子波、OPs总波振幅与眼底病变和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程度明显相关。结论:术前振荡电位中OPs总波,子波OPs1~4的波幅的降低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眼底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和视力恢复程度,潜伏期的检测意义不如振幅。
- 沈泓许岚卜瑞芳蒋艳敏傅东红
-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闪光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视力
相关作者
- 阴正勤

- 作品数:559被引量:837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视皮层 视网膜 视网膜色素变性 儿童 LASIK
- 李世迎

- 作品数:136被引量:170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视网膜变性 视网膜 基因突变体 生物样品 视网膜电图
- 戴加满

- 作品数:28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 MGLUR5 MÜLLER细胞 电凝器
- 翁传煌

- 作品数:51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视网膜 视皮层 RCS大鼠 视网膜电图 多焦视网膜电图
- 陈莹迪

-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 正常大鼠 RCS大鼠 振荡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