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6篇“ 血行转移“的相关文章
- 不可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血行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 分析不可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血行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112例不可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放化疗后1年内血行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转移组(n=34)与未转移组(n=78)。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行转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 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在分化程度、白蛋白、血小板、癌胚抗原(CE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白蛋白水平低、血小板水平高、CEA水平高、TGF-β1水平高是不可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血行转移的危险因素(OR>1,P<0.05)。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和Y-X直线相近,模型准确度良好,验证模型显示C-index值为0.865,具有良好区分度;绘制ROC曲线对风险模型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列线图风险模型预测不可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血行转移的AUC为0.865。结论 不可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存在血行转移风险,低分化、白蛋白水平低、血小板水平高、CEA水平高、TGF-β1水平高均是其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可预测患者血行转移风险。
- 谢媛媛许禹邓亚男
- 关键词:直肠癌局部晚期不可手术血行转移
- 肿瘤细胞血行转移的数值模拟
-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90%的癌症死亡是由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发生转移(即血行转移)导致的.在血行转移过程中,微血管中的肿瘤细胞会向血管壁迁移(即着边过程),随后附着在血管壁上(即粘附过程),...
- 王斯桐
- 关键词:肿瘤细胞血行转移浸入边界法
- STING激动剂在制备用于抑制肿瘤血行转移的药物中的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TING激动剂在制备用于抑制肿瘤血行转移的药物中的用途,属于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发现STING激动剂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血行转移,而且是通过干扰素非依赖的方式完成的。STING激动剂抑制血小板释放促肿...
- 李晓波朱媛媛唐博郑桐森翁明娇李加德王宇航
- 益气活血类中药复方干预恶性肿瘤血行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22年
- 转移是导致恶性肿瘤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干预转移是恶性肿瘤治疗的关键举措。血行转移作为肿瘤转移途径中最为常见的方式,可归属于中医"传舍"范畴,气虚血瘀是其关键病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强调邪正兼顾,且具有多靶点、多机制、多层次的作用优势。大量临床研究证据表明以益气活血立法的中药复方在延缓肿瘤疾病进程、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具有确切作用。基于血行转移在改善肿瘤预后方面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对益气活血类中药复方干预血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探索。该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益气活血类中药复方干预恶性肿瘤血行转移的研究报道进行了归纳整理,并作简要概述,以期为临床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恶性肿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以益气活血立法的中药复方能够通过调控细胞黏附分子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和新生血管生成,增强免疫杀伤作用,以及改善血液高凝、高黏状态等多种机制对血行转移过程中的多个关键步骤起到抑制作用。此外,益气与活血同用,方能契合恶性肿瘤气虚血瘀、本虚标实的病机本质,多项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益气活血同用的抗转移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益气类或活血类药物,且能避免单独使用二者之一促进恶性肿瘤转移的可能风险。本研究发现可为当前临床应用中医药改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
- 周飘杜全宇王飞
-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行转移气虚血瘀益气活血中药复方
- 肿瘤细胞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对肿瘤血行转移的影响
- 2022年
- 肿瘤血行转移是肿瘤恶化和疾患加重的最主要的原因。研究表明,血小板能够通过多条途径参与肿瘤的转移。其中,肿瘤细胞诱导的血小板活化与聚集(TCIPA)是肿瘤血行转移的最重要的一条途径,是肿瘤转移的基础。因此,本文通过简述肿瘤细胞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阐述血小板的促癌转移机制,同时结合临床治疗肿瘤的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现状,为临床抗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 彭艳马雪曼
-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肿瘤转移
- 循环肿瘤细胞簇促进血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生转移,癌症将会变得更加难以治疗,许多研究已经观察到转移患者循环系统中存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CTCs的检测可以用于预测临床结果,并可用于监测抗转移药物干预措施的疗效。CTCs在血行转移的过程中,偶尔会以团簇的形式出现,这些聚集的肿瘤细胞团与单个CTC相比,具有更高的转移特性,循环肿瘤细胞簇(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lusters,CTC clusters)捕获技术的发展为肿瘤转移提供了新见解。该文讨论了CTC clusters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肿瘤血行转移中的作用,并评价了其在治疗中作为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标的临床价值。
- 刘洋郑茜郑秀芹范辉陆茵王爱云陈文星
- 关键词:肿瘤血行转移分子机制生物标记物
- 血液生化免疫指标与肺癌血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 2021年
- 阐述血液生化免疫指标和发生肺癌血行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科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共计60名参与实验统计,以对象是否发生血行转移为准分出两组,即为将其命名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在接受血液生化采集和检测的前、后阶段进行血液标本的处理,并开始做基础血液生化免疫指标检查,得出两组的LDH、CEA、CA125的结果从而分析血液生化免疫指标下肺癌血性转移之间的相关性Pearson分析。结果:观察对比于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的LDH、CEA、CA125结果可见相对更高,对比结果可见有明显比较差异P<0.05。在分析Pearson相关性中可见以上三项比较指标的表达水平和肺癌发生血行转移有正相关性,有比较差异性P<0.05。结论:肺癌病患若是发生血性转移或疾病的发展多有血液生化指标中LDH、CEA、CA125参与且显示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临床研究价值较高。
- 王倩成善毅李智伟
- 关键词:肺癌血行转移
- 血液生化免疫指标与肺癌血行转移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血液生化免疫指标与肺癌血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8月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肺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出现血行转移将其分为转移组(n=40)与未转移组(n=44),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6个月后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 ALP)、骨钙素N末端中间区域(N-MID)、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分析血行转移患者生化免疫指标与血行转移相关性,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治疗1、6个月后,未转移组患者的CA125、bALP、ALP、LDH、NSE水平低于转移组,N-MID水平高于转移组(P <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行转移数量与CA125、bALP、ALP、LDH、NSE呈正相关,与N-MID呈负相关(P <0.05)。未转移组患者生存时间为(9.08±1.02)个月,明显长于转移组的(5.09±0.37)个月(t=23.371,P=0.000)。结论血液生化免疫指标与肺癌血行转移具有密切关联,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预测患者的预后。
- 崔为
- 关键词:肺癌血行转移
- 非手术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放化疗后血行转移的高危因素及其对生存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非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接受放化疗后首发血行转移的相关高危因素及其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滕州医院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且符合入组标准的ESCC患者23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生存分析方法分析患者治疗后血行转移的危险因素及生存预后。结果23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治疗后首次进展出现血行转移共70例(30.4%),与未发生血行转移患者相比,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5个月与20个月(χ^(2)=7.249,P=0.00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个月(95%CI 7.2~10.8个月)与13个月(95%CI 10.8~15.2个月)(χ^(2)=21.664,P<0.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N分期出现血行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64,P<0.001),N分期为判断血行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N分期增加,发生血行转移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6.000、12.629、48.167;95%CI分别为1.712~21.025、3.546~44.976、10.848~213.858,P均<0.05)。血行转移前行同步放化疗患者较序贯放化疗及单纯放疗患者总生存期延长(χ^(2)=10.002,P=0.007)。全组分层分析提示N2、N3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辅助化疗,能延长患者总生存期(χ^(2)=11.025,P=0.001)。结论N分期为判断血行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ESCC患者放化疗后出现血行转移预后差;N2、N3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辅助化疗有临床获益。
- 袁倩倩刘斌满其荣胡苗苗章龙珍
- 关键词:化学治疗血行转移预后
- 免疫细胞调节肿瘤血行转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进展和转移的必要条件,且血管生成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息息相关。一方面,免疫细胞依赖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黏附分子而渗入肿瘤组织,并在其中表现出抗肿瘤的特性。另一方面,免疫细胞可以通过分泌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等多种途径调节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因而其在肿瘤血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外,免疫细胞促肿瘤血行转移的作用凸显出了抗血管生成疗法的不足之处,所以就免疫细胞和血管新生之间的联系,同时靶向免疫细胞和肿瘤新生血管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基于此,该文对肿瘤转移中免疫细胞对血管和淋巴管的作用以及相关免疫抗血管疗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唐彧郑维维钱程张珊杨春媚王飞辉陆茵王爱云
- 关键词:免疫细胞肿瘤血管抗血管生成疗法肿瘤免疫疗法
相关作者
- 叶真

- 作品数:19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甲状腺肿瘤 血行转移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
- 辛华

- 作品数:82被引量:195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癌 心房颤动 术后并发 肿瘤细胞 肿瘤转移
- 魏林

- 作品数:30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血行转移 隐匿性甲状腺癌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癌
- 许剑民

- 作品数:266被引量:1,818H指数:2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肝转移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机器人
- 牛晓辉

- 作品数:531被引量:1,908H指数:21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 研究主题:骨肿瘤 骨肉瘤 骨巨细胞瘤 外科治疗 软组织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