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52篇“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相关文章
- 纤维蛋白原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关系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2年9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LEASO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血管再狭窄将其分为再狭窄组(n=51)和非再狭窄组(n=6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探讨FIB、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与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再狭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FIB、ET-1高于非再狭窄组,白蛋白、NO低于非再狭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CRP、白蛋白、CAR、FIB、ET-1、NO是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ET-1、NO与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风险均具有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614,P_(非线性)=0.012;P=0.285,P_(非线性)=0.003;P=0.417,P_(非线性)=0.005),随着FIB、ET-1的升高、NO的降低,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风险呈非比例的增加。结论FIB、ET-1升高是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危险因素,NO升高是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保护因素;FIB、ET-1、NO与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风险均具有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 赵峰邓默
- 关键词:闭塞性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纤维蛋白原内皮素1血管再狭窄
-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肾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肾动脉瘤(renal artery aneurysm,RAA)的临床疗效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3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4例采用腔内治疗的RAA患者手术资料和临床结果。记录术前与术后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肾功能变化以及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4例患者中Ⅰ型RAA有2例,瘤体位于肾动脉主干;Ⅱ型RAA有7例,瘤体位于肾动脉分叉处;Ⅲ型RAA有5例,瘤体起源于肾内血管。瘤体平均最大径为11~57 mm,平均(21.8±11.4)mm;基底宽度为4.0~15.0 mm,平均(6.9±2.7)mm;载瘤动脉直径为1.8~5.1 mm,平均(3.9±1.0)mm。14例RAA患者均成功行腔内介入治疗,采用瘤腔栓塞12例,覆膜支架置入1例,载瘤动脉栓塞1例,手术成功率100%。腰腹痛患者术后症状缓解5例,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降至正常5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0.1±18.4)个月,随访期间动脉瘤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治疗RAA安全有效,弹簧圈栓塞可联合支架置入、球囊等手段治疗更为复杂的病例。
- 徐啸阳张帅仲斌演沈健朱晓黎
- 关键词:肾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支架置入介入治疗
-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58例临床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定向溶栓、抗凝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 根据是否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两组, 单纯肺动脉栓塞组(单纯组, n=14)行经定向导管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肺动脉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组(合并组, n=44)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定向导管溶栓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两组肺循环术前、术后改善情况, 比较两组肺动脉置管溶栓前后动脉血氧分压、指尖氧饱和度、肺动脉主干血栓/肺动脉主干面积占比和呼吸频率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 呼吸急促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 单纯组呼吸频率、平均肺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指尖氧饱和度分别为(22.75±4.38)次/min、(32.53±3.63)mmHg(1 mmHg=0.133 kPa)、(81.46±7.24)mmHg、(90.53±4.57)%, 合并组分别为(23.35±5.8)次/min、(31.34±4.53)mmHg、(82.34±4.62)mmHg、(92.57±3.45)%, 两组均高于术前(t=6.33、12.12、17.32、8.13, 6.86、13.02、15.52、7.20, 均P<0.001);单纯组肺动脉主干血栓/肺动脉主干面积占比为(19.56±7.53)%, 合并组为(20.63±4.83)%, 两组较术前均缩小(t=19.36、18.23, 均P<0.001)。结论经导管定向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手术方法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是有效的, 且安全性高。
- 张伟谭永胜王梁石宝琪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机械溶栓腔静脉滤器抗凝药
- 元宇宙医学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被引量:1
- 2024年
- 2021年以来,元宇宙一词受到广泛的关注并成为国际热词,同时元宇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受到广泛关注。元宇宙沉浸式的环境、虚实交融的空间以及超仿真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目前元宇宙医学在慢性病诊疗、心理干预以及创新临床教学模式等方面已有应用。虽然元宇宙医学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处于发展阶段,但随着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扩展现实、3D打印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元宇宙医学在助力介入手术以及医生培训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元宇宙医学逐步走向成熟,基于5G、AR、触觉互联网等技术远程指导介入手术和计算机辅助血管介入与虚拟技术结合模拟手术培训将成为常态。
- 徐文博穆兰
- 关键词:介入手术医生培训
- 血府逐瘀汤联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组(n=28,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和对照组(n=32,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治疗策略,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的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以及术后3个月的血管通畅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治疗策略及治疗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36)。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足背动脉血流量和ABI均高于本组术前,且联合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足背动脉血流量和ABI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血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郭泳君李志刚徐晓冬
-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安全性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探讨
- 2024年
- 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62例ASO患者,随机分组,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和术后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术后护理方式,观察组针对术后并发症落实护理手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NCV、SNCV指标水平和VAS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16.13%),护理满意度(93.55%)高于对照组(87.10%),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ASO患者实施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重视并发症预防观察,综合护理成效显著,患者疼痛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水平,综合护理满意度更高,该护理方案有临床应用价值。
- 张亚茹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介入并发症
-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再狭窄与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糖尿病足(DF)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术后再狭窄与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黑龙江省医院香坊院区周围血管外科复诊的50例糖尿病足合并LEAS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再狭窄,分为未狭窄组(21例)和再狭窄组(29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史、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两组高敏感度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1(ET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再狭窄组患者HbA1c、血管狭窄率、hs-CRP、IL-6、MMP9、ET1、HMGB1均高于未狭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狭窄率与hs-CRP(r=0.423,P=0.002)、IL-6(r=0.337,P=0.017)、MMP9(r=0.543,P<0.001)、ET1(r=0.670,P<0.001)、HMGB1(r=0.71,P<0.001)、HbA1c(r=0.516,P<0.001)均为正相关关系,影响血管狭窄率的因素有ET1、HMGB1。各类因子AUC大小顺序为HMGB1>ET1>MMP9>HbA1c=hs-CRP>IL-6(Z=5.000,P=0.416)。结论DF合并LEASO患者血管再狭窄的发生与hs-CRP、IL-6、MMP9等炎症因子升高呈正相关。
- 孙艺玮陈炜秦巍杜景辰孟昕周永军
- 关键词:糖尿病足闭塞性动脉硬化下肢术后再狭窄血清炎症因子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中使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探究
- 2024年
- 探讨基于临床符合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症状且经证实的患者,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开展精细化护理模式,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内收治的临床符合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症状且经证实的100例患者为试验观察样本,均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遵照随机数字择取法分离为2组,即:对照组(n=50,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n=50,行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穿刺点渗血、肺水肿等总不良事件率为4.00%(2例),对照组的总不良事件为16.00%(8例),较之存在差异(χ2=4.000,P=0.046)。执行护理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以及血液速度更高显现,其血浆黏度更低(P<0.05)。统计两群组之间的凝血功能水平,护理后观察组PT\APTT\FIB\D-D化验值更低(P<0.05)。护理方案执行前,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评分为(21.36±6.26)分,对照组为(21.44±6.31)分,比之无差异(t=0.064,P=0.949);护理执行后,观察组评测值为(80.34±8.66)分,对照组为(71.93±10.49)分,组间比之存在差异(t=4.372,P=0.000)。结果 示意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数据更高(P<0.05)。结论 基于临床符合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症状且经证实的患者,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开展精细化护理模式,相较围手术室常规护理而言更有护理价值,不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改善凝血功能,提高血流流速,降低血液黏度,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促进护患关系的友好进步。
- 李竹青
- 关键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精细化护理护理效果
-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长期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portal vein stenosis,PVS)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对本中心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396例接受肝移植术后出现PVS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PVS患者均经门脉造影证实,并行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或)经皮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研究分析PVS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远期效果。结果25例患者一共接受了47次干预治疗(其中39次血管腔内球囊成形和8次支架植入),个体治愈率为88.0%(22/25)。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经过长期随访证实,小儿肝移植术后PVS血管腔内干预治疗的长期结果安全有效。
- 尹超金龙张致远苏天昊陈广
- 关键词:肝移植门静脉介入性
- 当归四逆汤联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当归四逆汤联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成都市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及内分泌科中医辨证为血脉瘀阻证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 姜水
-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当归四逆汤血管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相关作者
- 高涌

- 作品数:225被引量:985H指数:15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布加综合征 血管外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治疗
- 余朝文

- 作品数:196被引量:874H指数:15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布加综合征 血管外科手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腔内治疗
- 聂中林

- 作品数:131被引量:669H指数:14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外科手术 介入治疗 布加综合征 腔内治疗 血管外科
- 张希全

- 作品数:92被引量:55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介入放射学 深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性 静脉血栓形成
- 陈世远

- 作品数:96被引量:444H指数:11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布加综合征 腔内治疗 介入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