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15篇“ 血管内超声显像“的相关文章
- 冠状动脉造影与血管内超声显像在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左主干病变中的对比研究
- 2024年
-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与血管内超声显像在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左主干病变中的对比。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50例冠心病病人。对照组行冠脉造影术,观察组行腔内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支架直径、长度、后扩张球囊直径、球囊后扩张压力、造影剂用量、曝光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情况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支架直径、长度、后扩张次数、后扩张球囊直径及后扩张球囊气压进行比较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对比剂用量、曝光时间和平均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别, P>0.05。但超声显像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P<0.05。结论 冠脉造影和超声显像在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作用各不相同。其中,冠脉内超声显像在冠心病患者左主干病变治疗中的应用,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耿海芬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显像
- 血管内超声显像在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左主干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显像在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左主干病变(LMCA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医院行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的106例LMC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术中行冠状动脉造影的42例纳入对照组,行血管内超声显像的64例纳入试验组。比较两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指标(支架直径、支架长度、后扩张次数、后扩张球囊直径、后扩张球囊压力)、手术指标(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及手术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支架直径大于对照组,支架长度长于对照组,后扩张次数少于对照组,后扩张球囊直径、后扩张球囊压力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心肌梗死、二次血运重建、病死等并发症,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显像在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治疗LMCAD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提高支架植入效果,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杨嵘斌叶胜义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血管内超声显像
- 冠状动脉造影与血管内超声显像在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左主干病变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经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左主干病变(LMCAD)中,冠状动脉造影(CAG)、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LMCAD患者120例,均进行PCI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CAG组患者60例,IVUS组60例,比较2种见冠状动脉处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CAG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56.2±1.4)%、(56.6±1.2)%、(54.6±1.2)%,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45.4±1.6)mm、(44.6±2.2)mm、(43.2±1.6)mm,IVUS组的LVEF为(57.3±2.2)%、(57.5±3.2)%、(55.6±2.2)%,LVEDD为(46.2±1.5)mm、(45.6±2.6)mm、(44.6±3.6)mm,IVUS组LVEF、LVEDD均明显高于CAG组(t=3.075、2.208、3.037,P=0.003、0.029、0.003;t=3.064、2.280、2.983,P=0.003、0.024、0.003);CAG、IVUS组相比,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面积狭窄率、最小支架压力释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一致性分析,CAG组和IVUS组对各指标检测的一致性系数均在0.7以上,一致性良好。运动负荷、运动时间、ST压低幅度2组相比,IVUS组均较高(P<0.05);IVUS组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2%低于对照组的13%(χ^(2)=4.324,P=0.038)。结论在冠心病LMCAD患者行PCI治疗中,冠脉造影与血管内超声显像各有优势,可结合具体情况适当选择。
- 周程昊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 血清γ-GT、MFG-E8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管内超声显像特征的关系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超声显像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为对照组,5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为研究组。所有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斑块破裂发生情况、血栓形成、斑块性质,以及血管重构指数、偏心指数、外弹力膜面积等超声显像特征的差异,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γ-GT、MFG-E8表达水平,比较不同性质斑块患者血清γ-GT和MFG-E8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血清γ-GT与MFG-E8的相关性。结果 ACS患者的外弹力膜面积大于SAP患者(P <0.05),且ACS患者斑块破裂和血栓发生率及正性重构指数高于SAP患者(P <0.05),ACS患者偏心指数低于SAP患者(P <0.05)。两组患者共154个动脉病变斑块,硬斑块患者的γ-GT表达水平均高于软斑块患者(P <0.05),MFG-E8表达水平均低于软斑块患者(P <0.05),且硬化斑块之间γ-GT与MFG-E8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ACS患者的血清γ-GT与MFG-E8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923,P <0.05)。结论血清γ-GT、MFG-E8与冠状动脉硬化及冠状动脉钙化存在紧密联系,检测血清γ-GT、MFG-E8表达水平对诊断和预测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修金吴杰
- 关键词:Γ-谷氨酰转移酶血管超声
- 血管内超声显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左主干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7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显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冠心病左主干病变(LMCAD)中的应用及对病人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41例LMCAD病人,其中冠状动脉造影(CAG)组132例,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组109例。记录病人性别、年龄、体质指数、个人史、伴随疾病、LMCAD病变情况、支架参数等资料,比较CAG组和IVUS组临床资料差异。所有病人进行至少12个月随访,观察12个月内MACE发生率。结果CAG组和IVUS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LMCAD位置、病变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US组支架直径、支架长度均高于CAG组,后扩张次数、后扩张球囊直径、后扩张球囊压力均低于C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VUS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0%与14.39%,P<0.05)。结论与CAG比较,在IVUS引导下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治疗LMCAD可显著降低病人12个月内MACE发生率。
- 陈晓杰于洁谢宇端杨大为梁春玲刘杰张然李晓涛
- 关键词: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管内超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 60岁以上不同血清尿酸水平的冠心病人群血管内超声显像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研究60岁以上冠心病人群血管内超声结果,找出其与不同程度尿酸血症的相关性,为老年冠心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对2016年10月-2018年2月儋州市人民医院确诊为冠心病的60岁以上患者进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并测量患者血清中的尿酸水平。对两组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纳入的384例研究对象根据血清尿酸浓度分为低(<200μmol/L)、中(200~<400μmol/L)和高(≥400μmol/L)尿酸血症3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血清尿酸浓度的升高和男性基本生理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 <0.05),但这种关联在女性患者中并未观察到(P> 0.05)。尽管3组患者在血管外弹力膜面积、脂质池面积、斑块体积、斑块最大/最小厚度和平均血管直径方面相似,但高浓度血清尿酸(高/中尿酸血症)患者斑块的面积显著大于低浓度血清尿酸患者(低尿酸血症)(P <0.05),而其斑块纤维帽厚度却显著低于低尿酸血症组患者(P <0.05)。与之相一致,血清尿酸水平的提高和钙化冠脉斑块的比例,尤其是深部钙化冠脉斑块的比例呈正相关性。结论:高血清尿酸60岁以上患者的冠心病斑块呈现不稳定性:纤维帽变薄、斑块面积和钙化现象增加。通过控制血清尿酸浓度来改善冠心病斑块不稳定的特征将是临床治疗这类患者人群的重点所在。
- 舒婷潘洁丽黄利柯维和
-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尿酸血症冠心病斑块面积
- NSTE-ACS患者临界病变的血管内超声显像特征
- 2018年
- 目的探讨NSTE-ACS患者冠脉造影提示为临界病变的血管内超声(IVUS)显像特征。方法入选冠脉造影存在临界病变的NSTE-ACS患者72例,共88处临界病变进行IVUS检查,观察斑块的定性及定量特点。结果 NSTE-ACS患者临界病变斑块IVUS提示大部分为偏心斑块及混合斑块,冠脉造影管腔狭窄率与IVUS斑块负荷之间虽然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 914,P <0. 05),但冠脉造影低估了冠脉狭窄程度(61. 7±8. 3%VS 69. 2±9. 3%,P <0. 05)。结论冠脉造影提示为临界病变的斑块,仍存在一定比例患者应行介入治疗,IVUS可成为准确评估临界病变狭窄程度及指导治疗策略的有效方法。
- 于淼金忠志刚高璐王小溪马妍李潞
-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临界病变冠状动脉造影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罪犯病变血管内超声显像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罪犯病变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显像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肌钙蛋白Ⅰ入选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4例,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入选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依据心电图中ST-T发生改变的导联、超声心动图中出现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复杂病变的部位综合确定罪犯血管病变。对病变进行血管内超声影像定量分析。然后将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VH-IVUS特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较,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罪犯病变斑块负荷、斑块截面积、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坏死核心成份比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4、0.602,均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466,P<0.01);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斑块负荷、斑块截面积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4、0.427,P<0.01或P<0.05)。结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罪犯病变斑块坏死核心成分比例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差异明显,其血清胱抑素C水平也明显高于后者,且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与罪犯病变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提示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以作为预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斑块破裂风险的一项指标。
- 薛国华张守彦马惠芳田利平
-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血管内超声
- 血管内超声显像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对冠状动脉(冠脉)临界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冠心病(CHD)患者冠脉造影示冠脉狭窄50%-70%(临界病变),均经IVUS查检测及压力导丝检查。左主干血管狭窄程度≥70%,狭窄处管腔面积<6mm2;其他血管狭窄程度≥70%,狭窄处管腔面积<4mm2则判定IVUS检测阳性。血流储备分数<0.75判定压力导丝检测阳性。结果 45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测定临界病变50处,其中左主干临界病变6处,左前降支临界病变20处,回旋支临界病变9处,右冠脉临界病变15处。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的冠脉造影临界病变中,IVUS测定阳性病变分别为4、12、6、10处,而压力导丝检测阳性病变分别为4、8、4、6处。结论 IVUS对冠脉临界病变的诊断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陈新军郑若龙李伟章钱惠东张华
-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显像
- 冠心病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与血管内超声显像下易损斑块特征的关系
- 【研究目的】:通过检测正常冠脉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血浆内脂素水平,VH-IVUS检查冠心病患者斑块的显像特征,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研究内脂素在冠心病患者的变化特点以及与斑块特征之间的关...
- 周美丽
- 关键词:冠心病
相关作者
- 倪祝华

- 作品数:63被引量:477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内超声显像 替罗非班 心肌梗死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 葛均波

- 作品数:1,799被引量:7,830H指数:3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导管 冠状动脉 心血管病学 心力衰竭
- 钱菊英

- 作品数:445被引量:1,737H指数:1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 蒋俊豪

- 作品数:176被引量:85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腔内修复 腔内治疗 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人工血管
- 贾如意

- 作品数:99被引量:399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造影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