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50篇“ 血管内栓塞“的相关文章
咯血患者经血管栓塞治疗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经血管栓塞治疗咯血患者的咯血病因、诊断思路、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经血管栓塞治疗的咯血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病因、术中血管造影情况、术后转归。161例咯血患者均行血管栓塞治疗,其中134例(83.2%)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5例(3.1%)进行非支气管性体动脉栓塞术,11例(6.8%)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和非支气管性体动脉栓塞术,8例(5.0%)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和支气管动静脉瘘栓塞术,3例(1.9%)进行肺动脉瘤栓塞术。结果161例患者咯血患者中,52例(32.3%)为小量咯血,36例(22.4%)为中量咯血,73例(45.3%)为大量咯血。161例患者均完成胸部CT检查,诊断阳性率为72.7%。155例患者完成支气管动脉CTA,诊断阳性率为79.4%。63例患者完成支气管镜检测,诊断阳性率为25.4%。136例患者明确了咯血病因,主要为肺结核(28.0%),其次是支气管扩张(20.5%)、肺部真菌感染(12.4%)。161例患者术中血管造影共找到286支病变血管,其中支气管动脉261支,非支气管性体动脉22支,肺动脉3支。术后短期疗效中,显效117例,有效28例,无效16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1%。结论本研究中咯血患者最常见的病因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血管栓塞治疗术中造影发现咯血患者主要病变血管为支气管动脉,少数患者为非支气管性体动脉,以肋间动脉为主。
应祥宇赵超云仝雪霞李芳
关键词:咯血血管内栓塞治疗短期疗效
神经介入血管栓塞治疗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探究动脉瘤患者采用神经介入血管栓塞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颅动脉瘤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神经介入血管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指标、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瘤患者采用神经介入血管栓塞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脑损伤程度,降低血清指标,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刘友旺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损伤
动脉瘤患者介入性血管栓塞术后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探讨颅动脉瘤患者介入性血管栓塞术(SIAE)后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构建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9月—2024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SIAE的颅动脉瘤患者24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7∶3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建模集(n=169)和验证集(n=73)。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对疾病了解情况、社会支持度、家庭关怀度、自我感受负担。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估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中文版MUIS评分22~66分为低水平,≥67分为中高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颅动脉瘤患者SIAE后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中rms程序包建立颅动脉瘤患者SIAE后中高水平疾病不确定感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绘制ROC曲线。结果建模集169例患者中,93例疾病不确定感为低水平(低水平组),76例为中高水平(中高水平组)。中高水平组有术后并发症、社会支持度低下、家庭关怀度低下、自我感受负担重度者占比高于低水平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术后并发症、社会支持度低下、家庭关怀度低下、自我感受负担重度为颅动脉瘤患者SIAE后中高水平疾病不确定感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颅动脉瘤患者SIAE后中高水平疾病不确定感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有术后并发症时,赋分85分;社会支持度低下时,赋分93分;家庭关怀度低下时,赋分100分;自我感受负担重度时,赋分82分。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该列线图模型拟合程度较好(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该列线图模型预测颅动脉瘤患者SIAE后中高水平疾病不确定感的AUC分别为0.806〔95%CI(0.738~0.874)〕、0.870〔95%CI(0.787~0.954)〕。结论�
唐芮禹玲陈骅李征
关键词:疾病不确定感列线图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性血管栓塞术后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介入性血管栓塞术后发生认知障碍(CD)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2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介入性血管栓塞术后3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发生CD组(MoCA评分<26分)72例和未发生CD组(MoCA评分≥26分)12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SAH患者介入性血管栓塞术后发生CD的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aSAH患者介入性血管栓塞术后发生CD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以分析该列线图模型预测aSAH患者介入性血管栓塞术后发生CD的区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析该列线图模型的拟合程度。结果两组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后3 d脑梗死发生率、Fisher分级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OR=1.989,95%CI(1.281~3.089)]、术后3 d脑梗死发生情况[OR=2.361,95%CI(1.413~3.946)]、NSE[OR=2.683,95%CI(1.781~4.042)]、S100β[OR=1.180,95%CI(1.028~1.354)]、hs-CRP[OR=4.320,95%CI(2.616~7.135)]是aSAH患者介入性血管栓塞术后发生C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aSAH患者介入性血管栓塞术后发生CD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aSAH患者介入性血管栓塞术后发生C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5[95%CI(0.839~0.93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χ^(2)=8.803,P=0.367)。结论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后3 d脑梗死发生情况、NSE、S100β、hs-CRP是aSAH患者介入性血管栓塞术后发生CD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aS
李晓洁席从林余晶晶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动脉瘤血管栓塞治疗的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ACA)-胼周动脉(PA)动脉瘤血管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脑血管病科(12例)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6例)接受血管栓塞治疗ACA-PA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8例(19个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13例。术后即刻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动脉瘤显影情况,并采用Raymond-Roy栓塞分级评估动脉瘤栓塞情况;术后3个月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检查,术后6~24个月行DS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观察动脉瘤是否复发、支架及载瘤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闭塞;术后1年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18例患者的血管治疗均顺利完成,其中11例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7例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即刻造影Raymond-Roy栓塞分级Ⅰ级17例,Ⅱ级1例。4例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术中因血管痉挛出现"抱管"现象,解痉治疗后好转;1例破裂动脉瘤患者支架置入后出现支架血栓形成,1例术前胼胝体少量血肿的破裂动脉瘤患者,支架辅助治疗术后第1天胼胝体血肿较术前略增大,2例破裂动脉瘤患者(1例为术中出现"抱管"现象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3个月18例患者均行头颅CTA检查,术后15.50(13.25,18.00)[M(Q_(1),Q_(3))]个月16例行DSA检查,术后1年2例行MRA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均显示动脉瘤未复发,支架及载瘤动脉无狭窄、闭塞情况发生。术后1年GOSⅤ级17例,Ⅳ级1例。结论血管栓塞治疗可有效闭塞ACA-PA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较轻,术后短期不易复发。
莫志晓丁小强王新兰陈祖文李吻
关键词:大脑前动脉颅内动脉瘤胼周动脉
血管栓塞保护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栓塞保护装置,其包括输送导丝、第一过滤器以及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近端部位;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导丝的远端部位,以用于拦截血管的异组织物并允许血...
汤绮雯刘朝生严光旺李百奇詹佩文颜举杨海新
大脑大静脉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栓塞治疗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大脑大静脉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血管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接受血管栓塞治疗的6例大脑大静脉区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情况采用单纯经动脉入路或动脉联合静脉入路进行动静脉瘘栓塞术。术后即刻及12个月左右复查DSA评估DAVF的栓塞程度,并根据术后随访资料评估临床预后情况。结果6例患者中,3例经动脉入路,3例经动脉联合静脉入路进行栓塞治疗,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DSA显示,5例完全栓塞,1例近全栓塞。术后6例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且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1.5个月(8~15个月),DSA随访结果显示,6例患者DAVF均为完全栓塞。结论对于大脑大静脉区DAVF患者,采用单纯经动脉入路或经动脉联合静脉入路行血管栓塞治疗,术后即刻和12个月左右的栓塞率高,疗效好。
刘鹏桂思铭蒋佳李佑祥
关键词:动静脉瘘预后
CT血管成像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颅动脉瘤经血管栓塞治疗后复发
2025年
目的观察CT血管成像(CTA)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颅动脉瘤(IA)经血管栓塞治疗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血管栓塞治疗的205例IA破裂患者,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n=35)与非复发组(n=170),比较组间治疗前CTA所示IA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方差膨胀因子(VIF)判断上述参数之间有无共线性,将无共线性参数纳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颅IA经血管栓塞治疗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构建基于形态学参数(模型1)及联合血流动力学参数(模型2)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复发组IA最大径、瘤颈宽度、最大高度、最大垂直高度及尺寸比(SR)均大于非复发组(P均<0.05),而振荡梯度数(GON)小于非复发组(P<0.05)。瘤颈宽度、SR、瘤颈平面压力、IA时间平均壁剪切应力(TAWSS)、振荡剪切指数(OSI)及GON均无明显共线性(VIF均<10);其中,瘤颈宽度、SR及TAWSS均为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模型1、2预测颅IA经血管栓塞后复发的AUC分别为0.668和0.723,模型2预测效能高于模型1(综合判别改善指数为0.055,P=0.025)。结论IA CTA形态学联合血流动力学参数可用于预测其经血管栓塞治疗后复发。
王欣然胡斌施昭张龙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复发血管造影术
血管栓塞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申请涉及一种血管栓塞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血管栓塞组合物包括聚阳离子化合物与多酚类化合物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复合物、造影剂和水。该血管栓塞组合物具有适宜的成胶时间、注射力和机械性能,能够有效装载和释放药物,...
单鸿彭欣刘孟辉孙阳周驿桐石洪纲
温敏水凝胶在血管栓塞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血管栓塞是常见的微创治疗手段,栓塞材料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因素。温敏水凝胶是一类特殊的新型栓塞剂,可随温度变化实现溶胶-凝胶转换,在多个疾病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潜力。文章就各类新型温敏水凝胶的特点及现有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周宝林刘曦谌浩王金马雪琴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栓塞材料介入治疗

相关作者

段传志
作品数:320被引量:1,418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脑动静脉畸形 栓塞治疗 血管内栓塞 血管内栓塞治疗
李铁林
作品数:296被引量:1,161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研究主题:脑动静脉畸形 栓塞治疗 血管内栓塞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治疗
马廉亭
作品数:669被引量:2,685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 影像融合
汪求精
作品数:142被引量:524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内栓塞 颅内动脉瘤 脑动静脉畸形 栓塞治疗 血管内栓塞治疗
杨铭
作品数:296被引量:1,368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显微手术 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