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4 篇“ 血清药物 “的相关文章
基于血清 药物 化学及蛋白芯片技术探讨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基于血清 药物 化学及蛋白芯片技术探讨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1)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加味六君子汤组(43.36 g·kg^(-1)),每日灌胃给药 2次,持续7 d,制备加味六君子汤含药 血清 及空白血清 。基于血清 药物 化学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MS)分析技术,并结合文献报道和数据库信息,确认加味六君子汤的入血成分。(2)使用PharmMapper网站进行入血成分作用靶点预测;利用GeneCards、OMIM、PharmGkb、TTD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相关靶点;将上述靶点输入韦恩图制作平台,所得交集靶点即为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平台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构建及核心靶点筛选。通过Cytoscape软件导入加味六君子汤入血成分、潜在作用靶点,构建“入血成分-靶点”网络,筛选核心成分。通过DAVID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3)采用CCK-8法检测GES-1细胞活性,筛选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MNNG)最合适的造模浓度及加味六君子汤含药 血清 的最佳给药 浓度。采用40μmol·L^(-1)MNNG干预GES-1细胞,构建慢性萎缩性胃炎细胞模型,同时以20%含药 血清 干预24 h后,进行CSP100 plus磷酸化抗体芯片检测。结果(1)共鉴定出加味六君子汤入血成分23种。得到入血成分对应的作用靶点424个,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相关靶点1028个,取交集得到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潜在作用靶点109个。筛选得到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核心靶点:TP53、IL6、TNF、SRC、EGFR、AKT1、CTNNB1、MMP9、CASP3、MAPK8,以及核心成分:甘草酸、DL-精氨酸、芸香柚皮苷、大豆素、茯苓酸G、人参皂苷Rg2、人参皂� 张帅 周明 宋沛祥 刘雪 刘雪 王颖 蔡皓关键词:加味六君子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血清药物化学 蛋白芯片技术 应用伏立康唑、氟康唑治疗真菌感染患者的血清 药物 浓度与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通过分析单独应用伏立康唑、氟康唑治疗的真菌感染患者的血药 浓度,探讨血清 药物 浓度对患者抗真菌治疗的临床意义,促进个体化精准药物 治疗。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12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应用伏立康唑、氟康唑口服或静脉注射治疗的真菌感染患者血液标本,检测其血药 浓度。其中单独应用伏立康唑治疗的真菌感染患者血液标本360例,单独应用氟康唑治疗的真菌感染患者血液标本109例。采用均相酶免疫法(HEIA)检测伏立康唑、氟康唑的血清 药物 浓度,并对血药 浓度达标率、临床床转归情况、病原学检查结果情况、药物 相互作用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药 浓度情况:伏立康唑血药 浓度达标率66.95%;氟康唑血药 浓度达标率54.13%。临床床转归情况:应用伏立康唑治疗的有效率91.39%,无效率8.61%。应用氟康唑治疗的有效率87.16%,无效率12.84%。病原学检查结果情况: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为95.10%;病原学阳性结果以烟曲霉居多,其次为白色念珠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黄曲霉、马尔尼菲蓝状菌等。药物 相互作用情况:与伏立康唑相互作用的药物 :奥美拉唑、阿普唑仑、利福平、利伐沙班、多潘立酮。与氟康唑相互作用的药物 :胺碘酮、伊伐布雷定。不良反应情况:使用伏立康唑、氟康唑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有14例。结论在对真菌感染患者应用抗真菌药物 治疗之后,进行血清 药物 浓度检测对指导临床抗真菌感染的下一步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建议及时根据用药 后患者的血清 药物 浓度调整给药 方案,制订个体化给药 方案,保证患者药物 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 郑金燕 林宝芳 庞晓军关键词:血清药物浓度 某三甲医院2023年万古霉素血清 药物 浓度检测情况及合理用药 分析 2025年 目的:评价本院万古霉素血药 浓度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结果和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在我院使用万古霉素并检测血药 浓度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检测结果和临床应用评价万古霉素的用药 合理性。结果:136例患者共报告万古霉素TDM 184例次,患者平均给药 (5.29 ± 3.5) d后首次进行TDM检测,37.30%患者监测结果在10~20 μg/mL范围内。28例次检测结果超过危急值(30 μg/mL),其中5位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结论:本院万古霉素应用过程中存在标本送检偏晚、联合用药 不合理以及万古霉素浓度达标率低等问题。使用万古霉素需加强血药 浓度监测,并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选择适当的给药 方案进行个性化治疗。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 of vancomycin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used vancomycin in our hospital in 2023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and the rationality of vancomycin was evaluated by combining the test resul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ults: A total of 136 patients were included, vancomycin TDM was reported in 184 cases. An average of (5.29 ± 3.5) days of administration followed by the first vancomycin TDM test. 37.30% of patients had monitoring results within the range of 10~20 μg/mL. 28 test results exceeded the critical value (30 μg/mL), with 5 patients occurred acute kidney injury. Conclusion: The challenges of vancomycin used in our hospital include, delays in TDM specimen collection, unreasonable combination therapy and low compliance rate of vancomycin concentration. The use of vancomycin requires enhanced monitoring of blood concentrations and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dosing regimens for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atient’s clinical situation. 张懿 杨中保 宋慧玲关键词:万古霉素 临床药学 合理用药 基于UHPLC-Q Exactive Focus MS/MS技术的冯了性风湿跌打药 酒血清 药物 化学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冯了性风湿跌打药 酒在大鼠体内的入血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Q Exactive Focus MS/MS)技术,通过比对冯了性风湿跌打药 酒液、空白血清 和含药 血清 的图谱差异,根据保留时间、相对分子质量,以及一级、二级离子碎片,解析大鼠灌胃冯了性风湿跌打药 酒后血清 中的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检测条件:流动相选择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加热电喷雾离子源,检测范围m/z 80~1200,正、负离子扫描模式。结果共检测到血清 中31个移行成分,其中9个为原型成分,22个为代谢产物。经鉴定9个原型成分分别为苯乙醛、包公藤丙素/凹脉丁公藤碱、对香豆酸、5-羟甲基糠醛、奎尼酸、丹皮酚、3-羟基苯甲醛、水杨酸、异莪术醇,22个代谢产物主要为11个有机酸类成分、3个吲哚类成分、2个有机酚类成分、2个生物碱类成分、1个核苷类成分、1个氨基酸类成分、1个内酯类成分、1个磺基类成分,其代谢途径主要为葡萄糖醛酸化、硫酸酯化等,以Ⅱ相代谢为主。结论有机酚类和有机酸类是冯了性风湿跌打药 酒进入体内的主要成分,生物碱类化合物、有机酸类成分可能是其发挥药 效的潜在活性成分。 曲彤 李宁 任慧 鲁文静 崔小敏 胡静 陈志永关键词:血清药物化学 代谢产物 基于血清 药物 化学的芪蛭益肾胶囊抗糖尿病肾病药 效物质基础研究 2025年 本研究以入血成分为研究对象,结合网络药 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芪蛭益肾胶囊(Qizhi Yishen Capsules,QYC)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药 效物质基础。应用UPLC-Q-Exactive-Orbitrap MS/MS技术分析芪蛭益肾胶囊的入血成分,以入血成分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药 理学方法筛选出QYC抗DKD的关键药 效化合物及核心靶点,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关键药 效化合物及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为进一步确认筛选得到的药 效化合物的活性,本研究通过构建两种模型进行实验:一是体外模型,即通过高糖刺激诱导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模拟DKD的细胞病理状态;二是体内模型,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DKD大鼠模型。通过这两种模型对筛选得到的关键药 效化合物进行验证。最终共鉴定QYC中23种入血成分;运用网络药 理学对入血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大黄酸、黄芪甲苷、大黄素、梓醇等9个关键药 效成分,EGFR、HSP90AA1等5个核心靶点,成分与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良好;细胞及动物实验表明各药 效成分可明显改善高糖诱导的HK-2细胞损伤,改善DKD大鼠的肾损伤水平。本研究揭示了QYC抗DKD的关键药 效物质,为其进一步的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临床应用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刘欣 商桂春 张永清 张传香 崔志明 王迪 刘玉红关键词:网络药理学 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 血清 药物 化学研究现状 中药 血清 药物 化学是一门研究口服中药 后血液中有效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的学科,是中药 药 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 血清 药物 化学的研究进展,包括含药 血清 的制备方法、分析技术、应用领域等,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 贺抒 熊雯关键词:中药 血清药物化学 含药血清 分析技术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枳实大鼠血清 药物 化学研究 2024年 目的:运用血清 药物 化学方法分析大鼠口服枳实后的入血成分,初步阐明其可能的药 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3.0 mm×100 mm,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飞行时间质谱作为检测器分析样品。通过比较枳实提取物、空白血浆以及给药 血浆的图谱差异,根据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裂解碎片及代谢产物的中性丢失等,鉴定大鼠灌胃给予枳实提取物后的血中原形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结果:在给药 后的大鼠血清 中分析表征了21个入血成分,其中15个原形成分、6个代谢产物。结论:借助UPLC-Q-TOF/MS方法鉴定了大鼠口服枳实后血清 中的化学成分,初步分析了枳实的入血成分,为阐明枳实质量标志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思琦 肖小武 郑洋滨 陈伟康 罗跃华 刘地发关键词:枳实 血清药物化学 代谢产物 基于UPLC-Q-Orbitrap HRMS技术的炒山楂、焦山楂小鼠血清 药物 化学比较研究 2024年 目的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分析技术,鉴定炒山楂、焦山楂组小鼠血清 中药物 化学的差异。方法 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2月成都中医药 大学药 学院共9只KM小鼠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n=3),炒山楂组(n=3),焦山楂组(n=3),其中炒山楂组、焦山楂组分别给予3 g/kg的炒山楂、焦山楂浸膏水溶液灌胃。使用Thermo Scientific AccucoreTM 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和0.1%甲酸乙腈溶液(B)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ESI源,+/-离子模式扫描,扫描模式为Full MS/dd-MS2。利用Compound Discoverer 3.3软件分析数据,根据一级质谱质荷比、二级质谱碎片等信息,鉴定样品化学成分,以及血清 中的化学成分;同时利用SIMCA14.1,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 OPLS-DA)进行模式识别筛选出其中差异性化学成分,结合统计学知识分析出炒山楂、焦山楂入血后的血液中相关化合物的变化差异。结果 经过对药 品醇提物中化学成分的筛选,结合相关文献,在炒山楂、焦山楂中分别鉴定出了34、45个化学成分,包括有机酸类、氨基酸类、三萜类、酰胺类、黄酮类、苯丙素类、及其他类成分等。此外,通过SIMCA软件统计分析,在两组小鼠血清 中共鉴定出14个显著差异性成分。结论 炒山楂、焦山楂中化学成分、对应含量差异,可能是两种炮制品功效差异性的影响因素之一。不同给药 组小鼠的血清 中鉴别出的差异性化学成分,为揭示两种炮制品功效性差异提供了参考依据。 谢康为 席家庄 邓放 谢铌奇 胡铁弋 杨璐嘉关键词:山楂 血清药物化学 基于血清 药物 化学结合网络药 理及蛋白芯片技术探究中药 复方临床起效机制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血清 药物 化学结合网络药 理及蛋白芯片技术探究中药 复方临床起效机制的方法,包括基于血清 药物 化学方法分析中药 复方药 效成分;采用网络药 理学方法,预测药物 作用核心靶点和信号传导通路;使用含药 血清 在细胞水平进行药 效学... 周明 蔡皓 张帅基于特征图谱,血清 药物 化学及网络药 理学研究芪明颗粒质量标志物 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基于特征图谱、中药 血清 药物 化学理论及网络药 理学方法研究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质量标志物。方法:通过UPLC-DAD-ELSD建立芪明颗粒的特征图谱;使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分析芪明颗粒的体外成分以及体内入血原型成分;整合特征图谱及血清 药物 化学研究结果,通过网络药 理学,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芪明颗粒“成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靶点-通路”网络图,通过拓扑学分析及GO富集分析,得到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的关键性成分,并通过分子对接初步验证其有效性;综合相关文献数据,确定芪明颗粒的潜在关键质量标志物。结果:特征图谱中共指认共有峰6个,分别为梓醇、葛根素、大豆苷、鹰嘴豆芽素A、大黄酚、黄芪甲苷;中药 血清 药物 化学研究结果,体外共鉴定出甜菜碱、黄芪甲苷、香草酸等77个成分,体内共鉴定出毛蕊异黄酮、大豆苷元、汉黄芩素等13个入血原型成分。依据质量标志物“五原则”,经整合特征图谱及血清 药物 化学研究结果,结合网络药 理学及文献分析最终确定了梓醇、大豆苷、大黄酚、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汉黄芩素、葛根素、鹰嘴豆芽素A、大豆苷元9个成分为芪明颗粒关键质量标志物。结论:初步确定了芪明颗粒9个关键质量标志物,为阐明芪明颗粒的药 效物质基础提供了依据。 黄宇霞 匡微 王宇 张梅关键词:芪明颗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清药物化学 网络药理学
相关作者
王喜军 作品数:315 被引量:2,950 H指数:30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代谢组学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中药 血清药物化学 血中移行成分 张宁 作品数:385 被引量:1,948 H指数:21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光老化 六味地黄丸 代谢组学 逍遥散 阿尔茨海默病 孙文军 作品数:34 被引量:528 H指数:14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茵陈蒿汤 血中移行成分 血清药物化学 六味地黄丸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雷志丹 作品数:111 被引量:368 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影像诊断 影像学诊断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张铁军 作品数:552 被引量:7,420 H指数:44 供职机构:天津药物研究院 研究主题:标志物 中药 化学成分 指纹图谱 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