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32篇“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相关文章
- 血清{1}样生长因子-1、脑钠肽前体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血清{1}样生长因子-1(IGF-1)、脑钠肽前体(pro-BN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132例接受三联吸入疗法治疗的AECOPD患者,治疗7 d后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评估治疗反应性,根据评估结果分为反应性良好组(47例,CAT评分较入院时改善≥2分)和反应性不良组(85例,CAT评分较入院时改善<2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IGF-1水平、pro-BNP水平及PLR,分析IGF-1、pro-BNP、PLR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对AECOPD患者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并分析不同水平IGF-1、pro-BNP、PLR对AECOPD治疗反应性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反应性不良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pro-BNP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LR均高于反应性良好组,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IGF-1水平低于反应性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与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呈负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pro-BNP、PLR与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校正其他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F-1、pro-BNP、PLR均为AECOPD患者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GF-1、pro-BNP、PLR联合预测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5(95%CI 0.879~0.971)。结论血清IGF-1、pro-BNP及PLR与AECOPD三联吸入疗法的治疗反应性密切相关,也是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三者联合有助于提高对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 张翠云王燕徐立婷
- 关键词:脑钠肽前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反应性
- 血清{1}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男性精液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分析生精功能不良患者及生育功能正常男性的血清{1}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探讨其与男性精液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男科门诊及实验室诊治的62例生育功能正常男性(A组)与719例生精功能不良患者[34例少精子症(B组)、32例弱精子症(C组)、32例畸精子症(D组)、153例少弱畸精子症(E组)、468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F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组血清IGF-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与精液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各组血清IGF-1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IGF-1水平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呈正相关(r=0.33,P=0.0092),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呈负相关(r=-0.30,P=0.0200)。B、C、D、E组血清IGF-1水平与各精液参数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与生育功能正常男性比较,生精功能不良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更低。血清IGF-1水平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呈线性正相关。
- 许一诺郑彬黄飞燕谭日钊何锋荣张贺庆简国登贾晨尧游猛牛元元朱永通
- 关键词:少精子症弱精子症无精子症精液参数
- 重组人生长激{1}联合营养支持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身体发育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分析重组人生长激{1}(rhGH)联合营养支持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身体发育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于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收治于南平市建阳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其中46例采取营养支持纳入对照组,46例采取rhGH联合营养支持纳入观察组,两组均持续治疗1年以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身体发育、血清IGF-1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骨龄、生长速度、PAH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hGH联合营养支持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既可以促进患儿身体发育,还能改善血清IGF-1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 龚益辉
- 关键词:特发性矮小症重组人生长激素营养支持身体发育
- 血清{1}样生长因子-1联合性激素在RPP女童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1}样生长因子-1(IGF-1)联合性激素在将快进展型青春期(RPP)女童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43例RPP女童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女童4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年龄、体重、身高、出生史资料、性激素水平以及血清IGF-1水平进行对比,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GF-1、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在RPP女童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年龄、出生史相关资料、父母矮身材情况、母亲孕期疾病史的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重、身高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IGF-1、LH以及FSH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血清IGF-1、LH、FSH与联合诊断RPP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分别为0.764、0.673、0.768、0.884,与单一指标诊断比较,联合诊断ROC曲线的AUC值更高(P<0.05),IGF-1246.69μg/L、LH 0.595 U/L、FSH 2.94 U/L为预测RPP的最佳截断值。结论血清IGF-1、LH和FSH在RPP女童中处于较高水平,且IGF-1、LH、FSH水平联合检测对RPP女童的早期预测价值较高,有望成为早期RPP的临床诊断指标。
- 王莉君刘晶李强
- 关键词: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卵泡生成素
- 血清{1}样生长因子-1水平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疗中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1}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5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亢组)和8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减组)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IGF-1、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总甲状腺素(T4)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组血清内脂素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原发性甲亢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甲亢组患者的IGF-1、FT3、FT4、T3、T4水平高于甲减组、对照组,TSH水平低于甲减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患者的TPOAb水平、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低于甲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血清IGF-1水平分别为(60.11±7.23)、(30.23±3.2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36,P<0.001)。血清FT3、FT4、T3、T4、TPOAb、IGF-1与内脂素水平升高及血清TSH水平降低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IGF-1水平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其或可作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断和疗效监测的重要参考指标。
- 淡立琴张中林罗志刚
-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血清{1}样生长因子-1水平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1}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收治的85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队列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测定血清IGF-1水平,并随访28 d,按照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各项资料及IGF-1水平,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IGF-1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85例患者中,15例GOS评分≥4分者纳入预后良好组,70例GOS评分<4分者纳入预后不良组。两组入院时间、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入院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量表Ⅱ(APACHEⅡ)评分及入院24 h内IGF-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中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入院时间、入院GCS得分、入院APACHEⅡ得分、入院24 h内IGF-1水平的OR值分别为2.98(95%CI:1.568~7.796)、3.17(95%CI:2.105~9.660)、3.92(95%CI:1.784~8.852)、4.56(95%CI:2.058~10.784)。IGF-1预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AUC值为0.83,约登指数为0.60,最佳阈值为23.96 mmol/L,在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为87.10%,特异度为73.30%。结论:入院时间、入院GCS评分、入院APACHEⅡ评分、入院24 h内IGF-1水平是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IGF-1能有效预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 张琦郑岩杨建伟
- 关键词:颅脑损伤胰岛素生长因子-1预后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1}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1}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13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内壁,根据超声影像特征将研究对象分为无斑块组(73例)、稳定性斑块组(51例)、不稳定性斑块组(89例)。检测并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血清IGF-1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血清IGF-1水平与各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无斑块组比较,稳定性斑块组年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高,IGF-1水平较低;不稳定斑块组年龄、HbA1c、TG、LDL-C水平较高,IGF-1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稳定性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性斑块组HbA1c、TG、LDL-C水平较高,收缩压、IGF-1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年龄、收缩压、HbA1c、L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bA1c、LDL-C、TG、IGF-1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GF-1低水平可能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可辅助评估斑块的形成及进展。
- 李想杨辰希朱钊吴敏邹毅
-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2型糖尿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膀胱癌及对血清{1}样生长因子的影响评价
- 2024年
- 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膀胱癌以及对患者病症指标的相关影响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抽出两组,每组38例患者,一组接受开放根治术,为对照组;另外利用现代手术科技开展微创手术,为观察组,对比手术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较高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术后生长因子等结果更理想,可推广。结论 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可以治疗膀胱癌患者病症,患者治疗后的{1}生长因子改善结果较好,可推广。
- 李成松王志华李笑生
- 关键词:膀胱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血清{1}样生长因子-1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4对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预后的早期预测价值
- 2024年
- 慢性肾脏病是指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疾病损伤肾脏并引起肾脏结构异常或肾功能下降[1]。临床主要借助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尿蛋白等指标对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然而上述指标难以敏感地早期预测预后[2]。因此,积极寻找早期、无创、灵敏的血液学指标对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预后进行早期预测有重要意义。
- 南娜佳朱琼琼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预后
- 度拉糖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肥胖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清{1}样生长因子-1、Apelin-13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探讨度拉糖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肥胖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清{1}样生长因子-1(IGF-1)、Apelin-13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海安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治疗的168例老年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度拉糖肽治疗,两组均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糖代谢指标、胰岛细胞功能指标及血清IGF-1、Apelin-13水平变化,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脱落5例(失访2例,未按规定服药3例),对照组脱落7例(失访3例,未按规定服药4例),最终观察组79例、对照组77例完成研究。治疗2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73%(78/79)比90.91%(7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体质量、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1}、{1}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76.85±3.96)kg比(77.96±2.16)kg、(27.98±2.01)kg/m2比(28.78±1.52)kg/m2、(5.86±0.63)mmol/L比(6.25±0.55)mmol/L、(6.44±0.35)%比(6.95±0.42)%、(9.26±0.54)mU/L比(9.97±0.63)mU/L、1.26±0.12比1.92±0.37];{1}分泌指数、IGF-1、Apelin-13水平高于对照组[79.20±5.71比73.50±6.14、(148.52±15.61)μg/L比(139.78±20.43)μg/L、(1865.52±101.34)ng/L比(1798.65±66.7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拉糖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肥胖型T2DM患者,减重、降糖作用明显,可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1}抵抗,维持血糖稳态,并且提升IGF-1、Apelin-13水平,且安全性高。
- 周虹袁晓岚谢飞刘娴
- 关键词:肥胖二甲双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APELIN-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