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63 篇“ 血压变异性 “的相关文章
血压 变异性 被引量:39 1998年 血压 变异 包括长时变异 和短时变异 。中枢神经系统在血压 变异 的调节方面起主导作用,动脉压力反射也参与血压 变异 的调节。血压 变异 与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有关。降低血压 变异 将有助于防止高血压 靶器官的损害。 上官新红关键词:血压变异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中西医诊治血压 变异性 概述 2025年 血压 变异性 (BPV)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相关,可作为高血压 病管理的新靶点。通过概述BPV的定义、介绍西医和中医角度BPV的产生机制以及一些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了解到降压药联合中医疗法改善高血压 病患者BPV具有价廉、效果明显、操作方便等优势,中西医结合疗法改善BPV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郭灿 刘旋 李一钒 马凯乐 沈建平关键词:血压变异性 高血压病 中西医结合 老年高血压 患者血压 变异性 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2025年 研究老年高血压 患者血压 变异性 (BPV)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评估其心血管疾病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本院2023年1—12月184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采集其动态血压 数据,以24小时、日间和晚上3个时段的收缩压变异 系数(SBP_CV)和舒张压变异 系数(DBP_CV)为衡量 BPV的指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通过多变量线性回归,探讨其对 BPV的作用。结果 高龄老人(年龄 ≥ 80岁)24小时和日间平均SBP_CV和DBP_CV值明显高于年轻老人(年龄 < 80 岁>65岁),而在晚上则明显低于年轻老人(P<0.05)。男性24小时和日间的SBP_CV和DBP_CV值均低于女性,而在晚上则高于女性,但没有显著性。合并糖尿病或冠心病的老年高血压 患者24 h、日间及夜间SBP_CV、DBP_CV均高于未合并糖尿病或冠心病的老年高血压 患者, 仅夜间DBP_CV在冠心病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受 CCB治疗的患者BPV最低,而使用ARB / ACEI类药物的患者BPV最高,但是在这两个组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别(P>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和冠心病病史与夜间舒张压变异 系数(NDBP_CV)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年龄和冠心病病史与血压 变异性 有密切联系,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合并冠心病的患者BPV有增大趋势。 韦明广关键词: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心血管疾病风险 血压 变异性 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2025年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高度异质性临床综合征。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较高的血压 变异性 (BPV)与HFpEF患者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有关。本文旨在对BPV在HFpEF进展过程中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HFpEF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新思路。 贾俊杰 李彬 罗雅澜 邢亚坤 韩新龙关键词:血压变异性 心脏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 患者血压 变异性 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高血压 患者血压 变异性 (BPV)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6月济南市天桥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 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血Hcy水平高低分为观察组(血Hcy≥15μmol/L)及对照组(血Hcy<15μmol/L)。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及入院时血压 ,分析血Hcy对高血压 患者BPV等有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血Hcy、入院时舒张压、24 h舒张压、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Hcy水平升高会加大高血压 患者的BPV,因此在高血压 治疗期间,应重点关注血Hcy、BPV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提高患者血压 管理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李楠关键词: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收缩压 舒张压 血压变异性 针药结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血压 变异性 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估针药结合调控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短中长期血压 变异性 的有效性,观察其降压效果及临床伴随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2年11月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及心内科门诊的64例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服结合一般治疗(高血压 健康宣教),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8 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 、诊室血压 及高血压 生活质量量表对比等。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ABPM中24hBPV、dBPV、nBPV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PM中M-SSD、M-DSD、M-SCV、M-DCV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室血压 中L-SSD、L-DSD、L-SCV、L-DCV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结束后杜氏高血压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生理症状、睡眠状况、生气与活力、焦虑、压抑、工作状态、敌对分数维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可以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的短中长期血压 变异性 ,提升患者降压平稳性,有效改善临床伴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崔萌珺 陈溢滢 刘聪 陈昊天 石鸿伟 任飞 周浩玲 陈理关键词:针药结合 血压变异性 高血压病 血压 变异性 与伴高血压 的UAP病人并发心力衰竭的关系2025年 目的:探究血压 变异性 (BPV)与伴高血压 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伴高血压 的UAP病人和不伴高血压 的UAP病人各107例分别纳入观察组和UAP组,另招募107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动态血压 监测仪记录并比较3组受试者BPV相关指标,即白天、夜间和24 h收缩压变异性 (SSD)及舒张压变异性 (DSD)。随访1年,统计观察组和UAP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将观察组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BPV;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观察组病人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BPV相关指标单独与联合对观察组病人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白天收缩压变异性 (dSSD)、白天舒张压变异性 (dDSD)、夜间收缩压变异性 (nSSD)、夜间舒张压变异性 (nDSD)、24 h收缩压变异性 (24 h SSD)、24 h舒张压变异性 (24 h DSD)高于UAP组和对照组(P<0.05),UAP组dSSD、dDSD、nSSD、nDSD、24 h SSD、24 h DS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UAP组(P<0.05);Gensini评分、dSSD、dDSD、nSSD、nDSD、24 h SSD、24 h DSD均是伴高血压 的UAP病人并发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779,3.522,5.697,3.804,3.274,3.483,4.284,P均<0.05);BPV相关指标dSSD、dDSD、nSSD、nDSD、24 h SSD、24 h DSD联合预测伴高血压 的UAP病人并发心力衰竭的灵敏度均高于单独预测(P<0.01),ROC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特异度均与单独预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V是伴高血压 的UAP病人并发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dSSD、dDSD、nSSD、nDSD、24 h SSD、24 h DSD联合预测伴高血压 的UAP病人并发心力衰竭的效能高于单独预测。 张宁 缪丹丹 金玉 柴建文关键词: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力衰竭 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睡眠障碍与血压 变异性 及认知功能的关系 2025年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睡眠障碍对血压 波动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对本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接纳的113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PSQI评估结果,将患者划分为病例组(PSQI评分达到或超过7分,存在睡眠障碍,包含30位患者)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7分,无睡眠障碍,包含83位患者)。比较两组的基础临床信息、认知功能评分及血压 波动相关指数。对所有患者的PSQI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和血压 波动相关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睡眠障碍的多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MoCA评分、MMSE评分、24 h收缩压变异 系数(24hSBPCV)和24 h舒张压变异 系数(24hDBPCV)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睡眠障碍的预测效果。结果在常规的临床信息比较中,两组患者的指标数据未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病例组的MoCA和MMSE得分显著不及对照组,而观察组的24 h收缩压变异 系数和舒张压变异 系数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的PSQI得分与MoCA、MMSE得分呈现负相关性(P<0.05),同时PSQI得分与24 h收缩压变异 系数、舒张压变异 系数呈现正相关性(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oCA得分、MMSE得分、24 h收缩压变异 系数和舒张压变异 系数是急性脑梗患者并发睡眠障碍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采用MoCA得分、MMSE得分、24 h收缩压变异 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 系数以及这四项指标的综合(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P值)对急性脑梗患者并发睡眠障碍进行ROC曲线预测,得出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8、0.798、0.810、0.805和0.976。结论MoCA和MMS得分降低以及24 h收缩压变异 系数和舒张压变异 系数升高的急性脑梗患者,其并发睡眠障碍的风险极高,临床工作中应密切关注这些指标,并努力提高睡眠质量,以优化急性脑梗患者的康复效果。 杨军 文洪波 姚义琴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睡眠障碍 血压变异性 动态血压监测 孕早期孕妇血压 变异性 预测HDP发生价值及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 2025年 目的:探究孕早期孕妇血压 变异性 对妊娠高血压 疾病(HDP)发生的预测作用及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1月在本院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35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HDP分为HDP组(n=32)与非HDP(n=326),统计两组妊娠结局,将发生不良妊娠孕妇纳入不良妊娠组(n=54),未发生不良妊娠孕妇纳入非不良妊娠组(n=304)。收集孕妇临床资料,检测孕早期(孕10~12周)时血压 变异性 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孕早期血压 变异性 对HDP发生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期血压 变异性 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HDP组24h收缩压标准差(SSD)、24h舒张压标准差(DSD)、24h收缩压变异 系数(SCV)、24h舒张压变异 系数(DCV)水平均高于非HDP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24h-SSD、24h-DSD、24h-SCV、24h-DCV单独预测HDCP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9(95%CI0.676~0.861)、0.796(95%CI0.711~0.880)、0.814(95%CI0.748~0.881)、0.835(95%CI0.765~0.905),以上指标联合预测的AUC为0.914(95%CI0.866~0.9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h-SSD、24h-DSD、24h-SCV、24h-DCV异常升高均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孕早期血压 变异性 能有效预测HDP发生风险,且异常升高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为临床早期诊治HDP提供指导,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孙逸冕 吉蕊 蒋晶晶关键词:孕早期 血压变异性 妊娠高血压疾病 奥美沙坦酯联合尼群地平对高血压 患者血压 变异性 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奥美沙坦酯联合尼群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血压 变异性 及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尼群地平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奥美沙坦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 变异性 [24h SBP标准差(24h SSD)、白昼SBP标准差(dSSD)、白昼DBP标准差(d DSD)、24h DBP标准差(24h DSD)、夜间SBP标准差(nSSD)、夜间DBP标准差(nDSD)]、氧化应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关血清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7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dSSD、24h DSD、nDSD、24h SSD、nSSD、dDS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TNF-α、hs-CRP、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与对照组6%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联合尼群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显著,不仅可调节血压 变异性 ,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还可抑制炎性反应,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武培 王志文关键词:奥美沙坦酯 尼群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氧化应激
相关作者
张立藩 作品数:271 被引量:1,001 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模拟失重 失重模拟 模拟失重大鼠 心率变异性 失重 牟建军 作品数:298 被引量:2,407 H指数:19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 盐敏感性 血压 钾 盐敏感性高血压 张润香 作品数:35 被引量:253 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血压变异性 一氧化氮 内皮素 血浆 糖尿病 胡宪珍 作品数:14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血压变异性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心电图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李菊香 作品数:570 被引量:768 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心肌营养素-1 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 高血压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