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9篇“ 蛇毒血凝酶“的相关文章
艾普拉唑联合白眉蛇毒血凝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艾普拉唑联合白眉蛇毒血凝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1月—2023年9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采用艾普拉唑联合白眉蛇毒血凝治疗)和对照组(45例,采用白眉蛇毒血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治疗相关指标、预后情况。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呕血停止时间、黑便停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随访1个月,观察组再出血率(6.67%)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普拉唑联合白眉蛇毒血凝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良好,可以对患者进行有效止血,促进康复,改善预后,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张伟宋晓波曹柳
关键词:白眉蛇毒血凝酶消化性溃疡出血
肺部感染所致下呼吸道中等量急性出血患者气管镜下白眉蛇毒血凝局部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2025年
目的评估肺部感染所致下呼吸道中等量急性出血患者气管镜下白眉蛇毒血凝局部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98例因肺部感染导致的下呼吸道中等量急性出血(24 h内出血量≥100 ml,且<500 ml)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气管镜局部应用白眉蛇毒血凝,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出血控制时间、出血量、血气分析指标、凝血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6.8±2.1)h和(12.5±3.6)h,P<0.001],出血量减少[(46±15)ml/24 h和(79±23)ml/24 h,P<0.001]。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86±11)mmHg和(76±10)mmHg,P<0.001]和氧合指数(PaO_(2)/FiO_(2))(289±41和249±36,P<0.001)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40±5)mmHg和(45±6)mmHg,P<0.001]低于对照组。2组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与对照组(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部感染导致的下呼吸道中等量急性出血(24 h内出血量≥100 ml且<500 ml),在积极抗感染等病因治疗基础上,合理应用气管镜下白眉蛇毒血凝局部止血,能快速有效控制出血,且安全性良好。
牛记军毕轶芳樊益彰
关键词:支气管镜白眉蛇毒血凝酶
内镜下注射蛇毒血凝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内镜下注射蛇毒血凝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宝鸡市中医医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镜下喷洒和注射1∶10000肾上腺素,观察组联合内镜下蛇毒血凝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治疗后3 d,观察组红细胞压积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沉降率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凝血原时间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蛇毒血凝注射治疗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表现出优势,同时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马建平马彩霞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蛇毒血凝酶血液流变学
蛇毒血凝治疗脑梗死合并下消化道出血24例临床分析
2024年
旨在分析蛇毒血凝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合并下消化道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跨度是2022年1月-2023年12月,共有24例参与者,均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CI合并下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划分组别,一组基础治疗(常规组),一组综合治疗(研究组),统计数据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组间数据结果比较,研究组治疗成效更高(P<0.05);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明显(P<0.05)。结论 蛇毒血凝能够增强治疗效果,具有多重治疗优势,不影响ACI合并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不增重脑梗死的症状,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凸显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安全性。
季立功余先凤周子钰刘斌袁文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蛇毒血凝酶下消化道出血
白眉蛇毒血凝治疗消化道出血致纤维蛋白原严重减低1例
2024年
目的探讨白眉蛇毒血凝在治疗消化道出血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警示医生在长时间或大剂量使用时应加强凝血功能监测,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1例检验医师参与会诊的白眉蛇毒血凝在治疗消化道出血致纤维蛋白原持续消耗的病例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研究白眉蛇毒血凝长时间应用的不良反应。结果使用白眉蛇毒血凝治疗消化道出血8 d,患者出现纤维蛋白原持续消耗引起的凝血功能紊乱,出血风险增加;停用白眉蛇毒血凝第2、3 d患者纤维蛋白原浓度持续升高,凝血指标好转。结论在使用白眉蛇毒血凝治疗消化道出血时,临床医生要注意药物使用疗程,长时间用药可能达不到预期止血效果反而增加出血风险。加强对患者凝血指标监测,及时停用或更换止血药物才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刘康杨西红李加栋
关键词:白眉蛇毒血凝酶纤维蛋白原消化道出血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致儿童低纤维蛋白原血症1例分析
2024年
临床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个病例:患儿女,2岁7月,因误服消毒液洗胃后颜面部出现瘀点而静脉滴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0.5 KU/次,1/12h,用药第4 d出现纤维蛋白原减低(查凝血九项示纤维蛋白原0.83 g/L),用药第14 d降至0.57 g/L,无出血征象。考虑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为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所致,立即停药并给予其他预防出血药,停药1 d纤维蛋白原回升至0.75 g/L,5 d回升至1.33 g/L,17 d回升至1.75 g/L,20 d回升至1.92 g/L。
丁霞戴小祥
关键词: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出血征象纤维蛋白原瘀点颜面部预防出血
白眉蛇毒血凝辅助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白眉蛇毒血凝辅助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NVUGIB)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松滋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NVUGIB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止血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白眉蛇毒血凝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降低,观察组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降低,红细胞比容(packed cell volume,PCV)、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增高,观察组ESR低于对照组,PCV、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VUGIB患者使用白眉蛇毒血凝辅助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达到快速止血效果,减少输血量,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
刘露露黄圣东许继华
关键词: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白眉蛇毒血凝酶血液流变学
蛇毒血凝不同给药途径联合HFOV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给予蛇毒血凝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肺出血(NPH)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葡萄糖-6-磷酸脱氢(G6PD)、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02例NPH患儿,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HFOV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经静脉推注给予蛇毒血凝治疗,研究组经静脉推注联合气管内滴入给予蛇毒血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肺出血停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APTT)、PaO_(2)与吸入氧浓度比(PaO_(2)/FiO_(2))、D-二聚体(D-D)、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凝血原时间(PT)、pH值、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血清G6PD、KL-6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48/51)]高于对照组[980.39%(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72 h,研究组PaO_(2)/FiO_(2)、PaO_(2)、pH值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72 h,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D-D、KL-6、FDP水平较低,APTT、PT较短,G6PD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88%(3/51)]低于对照组[19.61%(1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蛇毒血凝经静脉推注与气管内滴入给药方式联合应用于NPH中,可调节患儿凝血功能及血清KL-6、G6PD水平,改善血氧指标,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病情恢复,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李明玉阳梅
关键词:蛇毒血凝酶高频振荡通气新生儿肺出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蛇毒血凝联合维生素K 1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蛇毒血凝联合维生素K 1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4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收治的75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临床诊疗资料,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纯予维生素K 1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蛇毒血凝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3 d。比较2组治疗效果,呕血、血便、腹胀等症状改善及粪便隐血试验转阴时间,治疗前1 d、治疗后3 d凝血功能指标[纤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凝血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原激活物(t-PA)]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3.78%(χ2=4.088,P=0.043);观察组呕血、血便、腹胀等症状改善及粪便隐血试验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 d,2组TT、APTT、t-PA较治疗前缩短或降低,其余指标升高(PAI-1对照组内比较无差异),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1.62%(χ2=4.341,P=0.037)。结论蛇毒血凝联合维生素K 1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症状与凝血功能指标,且用药安全性高。
陈婉蓉郑芳魏恩焕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新生儿蛇毒血凝酶症状改善凝血功能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对外科手术切口止血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探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对外科手术切口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VIP、CNKI,收集白眉蛇毒血凝在外科手术切口中止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2月1日。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项RCT,共1 0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白眉蛇毒血凝组的平均止血时间、单位面积出血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第1天的凝血时间(TT)均小于对照组(P <0.05);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APTT)、凝血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不同类型的手术切口中,白眉蛇毒血凝组的止血时间、单位面积的出血量及术中出血量均减少(P <0.05)。神经外科手术切口术后第1天白眉蛇毒血凝组PT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TT、AP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鼻内镜手术、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术后第1天两组TT、APTT、PT、FI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手术切口术后第1天白眉蛇毒血凝组TT、P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P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6项研究对白眉蛇毒血凝使用后的不良反应进行报道,其中4项研究并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白眉蛇毒血凝对外科手术切口的止血疗效更佳,且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未增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邵千航刘雪梅黄琳封宇飞
关键词:白眉蛇毒血凝酶外科手术切口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META分析

相关作者

邢晶伟
作品数:9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蛇毒血凝酶 腹腔镜 纤溶功能 前列腺汽化电切
高瞻
作品数:47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手术 腹腔镜下治疗 肾上腺肿瘤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
郑颖
作品数:165被引量:282H指数:8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蛇毒 犬细小病毒 实验免疫研究 犬腺病毒 犬瘟热病毒
孟庆军
作品数:112被引量:244H指数: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手术 腹腔镜下治疗 腹腔镜手术 输尿管息肉
曾志明
作品数:4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宁县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生长抑素 蛇毒血凝酶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