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篇“ 蚕豆赤斑病“的相关文章
一种多品种蚕豆赤斑病病情人工智能评估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品种蚕豆赤斑病病情人工智能评估方法,包括遥感影像采集、光谱指数构建、赤斑病病情评估及赤斑病病情更新;其中,光谱指数构建包括图像预处理、单像元光谱指数计算及区域光谱指数计算。本申请方法基于单光谱的评估指数、...
杜成章黄祥龙珏臣夏先飞刘伟张继君武云霞张晓春刘丽
南通市蚕豆赤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抑菌药剂筛选
2024年
为明确江苏省南通市蚕豆赤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对致病菌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多基因碱基序列分析对疑似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南通市蚕豆赤斑病病原菌为拟蚕豆葡萄孢(Botrytis fabiopsis)。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光照条件为12 h光照+12 h黑暗,对pH不敏感,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牛肉膏和硫酸铵,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抑菌药剂筛选结果表明,2.0%苦参碱水剂和10.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半数效应浓度(EC_(50))分别为0.0054 mg/L和0.7554 mg/L,而10.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和80.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对病原菌几乎无抑制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南通市蚕豆赤斑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王凡卞晓春刘陈玮徐仁超陆红臣吴春芳
关键词:蚕豆赤斑病病原鉴定
青海省蚕豆赤斑病主要病原菌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室内药剂筛选
2024年
【目的】明确青海省蚕豆赤斑病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寻找适合病原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并筛选出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的药剂品种。【方法】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记录其在不同氮源、碳源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选用9种化学药剂进行药剂筛选试验,记录在不同浓度、不同药剂下病原菌的生长情况。【结果】前期鉴定出的菌株中,灰葡萄孢出现频率最高,作为试验的代表菌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葡萄糖和酵母分别作为最适碳氮源、培养温度为20~25℃时,病原菌的生长速度最快。室内药剂筛选试验表明,噁酮·霜脲氰和代森锰锌2种杀菌剂的EC_(50)值较低,EC_(50)值均小于5.00 mg/L,药物毒力较强。【结论】灰葡萄孢是引起青海省蚕豆赤斑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葡萄糖和酵母对ZS045B生长的促进效果较强,在20~25℃下培养最适合病原菌的生长,噁酮·霜脲氰和代森锰锌对病原菌ZS045B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强。
陈华喻敏博侯璐张贵刘玉皎
关键词:蚕豆赤斑病生物学特性病原菌鉴定药剂筛选
用于监测蚕豆赤斑病的光谱指数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监测蚕豆赤斑病的光谱指数的构建方法,首先,基于光谱反射率获取蚕豆赤斑病不同程度病感的光谱曲线,并获得蚕豆赤斑病的敏感波段及各谱段的赤斑病敏感指数;然后,基于<I>PROSAIL</I>模型、结合各谱段的...
杜成章黄祥龙珏臣夏先飞张继君王克晓张晓春王萍陈红
一种多品种蚕豆赤斑病病情人工智能评估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品种蚕豆赤斑病病情人工智能评估方法,包括遥感影像采集、光谱指数构建、赤斑病病情评估及赤斑病病情更新;其中,光谱指数构建包括图像预处理、单像元光谱指数计算及区域光谱指数计算。本申请方法基于单光谱的评估指数、...
杜成章黄祥龙珏臣夏先飞刘伟张继君武云霞张晓春刘丽
青海省蚕豆赤斑病病原菌的种类鉴定及抗性资源筛选
蚕豆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豆之一,青海省是蚕豆种植主产区之一,蚕豆赤斑病是世界性病害,是影响蚕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蚕豆赤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测试该病原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筛选抗蚕豆赤斑病的种质资源均...
喻敏博
关键词:蚕豆赤斑病病原菌鉴定抗病鉴定
2018年-2019年重庆蚕豆赤斑病发生情况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2022年
蚕豆赤斑病是世界蚕豆各产区及我国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地区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本研究连续2年对重庆地区29个区县的蚕豆赤斑病发生情况开展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城口县发病最轻,两年平均病情指数为40.9,长寿区发病最重,两年平均病情指数为73.4。4个自然生态区中,秦巴山地常绿阔-落叶林生态区的发病最轻,两年平均病情指数为47.3。三峡库区平行岭谷农林复合生态区发病最重,两年平均病情指数为68.4。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月相对湿度、1月平均风速、3月降水量、3月相对湿度在蚕豆赤斑病的发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此外,11月平均风速对病情的发展产生较强的负向效应。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基于重庆地区蚕豆赤斑病发生规律的病害预测模型:Y=35.01946-3.01618 X_(7)-5.5758 X_(9)+0.5679 X_(27)+0.1586 X_(29),模型表明,11月平均风速(X_(7))、1月平均风速(X_(9))、1月相对湿度(X_(27))、3月相对湿度(X_(29))与病情指数(Y)有较强的线性关系。本模型的建立为蚕豆赤斑病的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龙珏臣杜成章王萍张晓春刘剑飞张微微王强刘帮银余雪源陈红张继君
关键词:蚕豆赤斑病气象因子
多种杀菌剂防治鲜食蚕豆赤斑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1年
为有效控制蚕豆赤斑病的发生及为害,筛选出防治蚕豆赤斑病的高效杀菌剂,特进行了8种杀菌剂对鲜食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嘧菌酯悬浮剂、40%咪戊悬浮剂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因此,这3种药剂可作为多菌灵的替代药剂用于蚕豆赤斑病防治。
张燕易红娟
关键词:蚕豆赤斑病杀菌剂防效
蚕豆赤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并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和蚕豆葡萄孢特异性引物G3PDHfor/G3PDHrev进行基因组DNA扩增与序列分析,对甘肃省渭源县蚕豆赤斑病的致病菌种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蚕豆葡萄孢(Botrytis fabae),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该病原菌与GenBank已报道的蚕豆葡萄孢属聚为一类。生物学特性测定表明,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乳糖和酵母膏,最适温度为20℃,最适pH为8,对光照不敏感。
马生彪王立蒋晶晶冶晓燕吕昭龙李继平李继平郑果
关键词:蚕豆蚕豆赤斑病RDNA-ITS生物学特性
不同类型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初探被引量:2
2021年
为给蚕豆生产上防治蚕豆赤斑病提供不同作用机理的轮换药剂,特进行了不同类型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蚕豆赤斑病的速效性、持效性均较好,施药后7 d、21 d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效均在80%以上,蚕豆产量较空白对照增加20%以上;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效一般,但对蚕豆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章广庆刘耀袁红银
关键词:蚕豆赤斑病杀菌剂防效

相关作者

杜成章
作品数:125被引量:205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蚕豆 品种选育 黑绿豆 选育 醇溶蛋白
张继君
作品数:100被引量:215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蚕豆 大豆 醇溶蛋白 黑绿豆 蒸馏酒
王萍
作品数:55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蚕豆 品种选育 赤斑病 去雄 大豆新品种
陈红
作品数:78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蚕豆 大豆 品种选育 农艺性状 大豆新品种
曾宪琪
作品数:31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蚕豆 花粉粒 杂交结实 赤斑病 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