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6 篇“ 虚拟组织学 “的相关文章
应用虚拟 组织学 血管内超声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水平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点的关系 2025年 目的应用虚拟 组织学 血管内超声(VH-IVUS)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T/LYM,PLR)与冠心病合(CHD)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点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于华北理工大学 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住院患者,同时接受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及虚拟 组织学 血管内超声(VH-IVUS)检查的CHD合并T2DM的患者86例。根据患者的PLR中位数水平分为两组:高PLR水平组(n=43)和低PLR水平组(n=43)。通过VH-IVUS检查,探讨PLR与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点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血液指标中PLR水平为37.22~331.76,中位数为119.22,其中低PLR组斑块面积、外弹力膜面积、坏死核心组织 容积比例、纤维脂肪组织 容积比例、斑块负荷、斑块总容积均低于高PL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LR与斑块面积(r=0.398,P=0.000)、外弹力膜面积(r=0.299,P=0.005)、斑块负荷(r=0.338,P=0.001)、斑块总容积(r=0.263,P=0.014)呈正相关。结论PLR水平可作为一项判断斑块面积及斑块容积的一项研究指标。 胡松林 邸雅 刘灿章 闫杰关键词:冠心病 血小板 淋巴细胞 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 组织学 成像技术探讨LDL-C与HDL-C比值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点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 组织学 成像技术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DL-C/HDL-C,LHR)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斑块特点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华北理工大学 附属医院心内一科住院行冠脉造影治疗(PCI)且行血管内IVUS检查的72例冠心病患者。依据患者LHR水平中位数分为高LHR水平组(n=35)和低LHR水平组(n=37),通过虚拟 组织学 血管内超声(VH-IVUS)检查,探讨LDL-C与HDL-C比值与冠脉斑块特点的关系。结果高LHR组中重构指数、斑块面积均高于低LHR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1);高LHR组中外弹力膜面积、斑块负荷均大于低LHR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高LHR组脂肪组织 容积比例、斑块总容积大于低LHR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HR水平与外弹力膜面积(r=0.241,P=0.041)、重构指数(r=0.490,P=0.000)、斑块面积(r=0.272,P=0.021)及斑块负荷(r=0.255,P=0.031)均呈正相关性。结论LHR水平与斑块大小及斑块内脂质含量有关。 刘灿章 闫杰 刘强 王聪 高腾 伊鑫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虚拟 组织学 血管内超声容积参数的关系及其预测斑块性质的价值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虚拟 组织学 血管内超声(VH-IVUS)容积参数的关系及其预测斑块性质的价值。方法收集66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VH-IVUS检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通过分析其VH-IVUS检查结果获得斑块容积兴趣段的容积参数,包括坏死核心(NC)容积百分比、钙化组织 (DC)容积百分比、纤维组织 (FI)容积百分比、纤维脂肪组织 (FF)容积百分比及斑块体积,并评价斑块是否为炎性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TCFA)。依据FT3水平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FT3组及低FT3组,比较组间斑块容积兴趣段容积参数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FT3预测TCFA的效能。结果全部患者血清FT3为2.94~6.40 mmol/L,中位数4.55 mmol/L。低、高FT3组各33例,各有11例、5例存在TCFA斑块。低FT3组FI容积百分比低于高FT3组(P<0.05),其余参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均>0.05)。低FT3组TCFA斑块占比高于高FT3组(P<0.01)。ROC曲线显示,FT3水平预测TCFA的曲线下面积为0.709,临界值取4.585 mmol/L时,其诊断敏感度75.00%,特异度73.30%。结论FT3水平与斑块中FI成分占比相关,并有助于预测TCFA斑块。 伊鑫 刘灿章 王聪 刘强 高腾 闫杰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 重度冠状动脉左主干分叉病变的血管内超声虚拟 组织学 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采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和血管内超声虚拟 组织学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virtual histology,IVUS-VH)检查方法分析重度左主干分叉病变的斑块成分和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需血运重建的重度左主干(直径狭窄率大于50%)分叉病变患者的IVUS-VH数据,分别测量前降支近端(proximal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P)和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LMCA)两个节段内的最小管腔面积(minimal lumen area,MLA)位置处及坏死成分(necrotic core,NC)最大位置处的斑块负荷(plaque burden,PB)与NC成分比例。【结果】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显示单纯重度LMCA分叉病变以及同时累及LAD开口的患者分别占88.7%、81.5%。LADP与LMCA节段内的MLA位置处相比呈较小的冠脉横断面残留管腔面积(lumen area,LA)(3.8±1.4)mm^2和较大的斑块负荷(plaque burden,PB)(72.5±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同时IVUS-L从LADP节段向LMCA节段呈减少的趋势;LADP与LMCA节段内的NC最大位置处相比呈较大的NC成分比例(34.7±7.2)%和较高的虚拟 组织学 薄纤维帽斑块(virtual histology thin-cap fibroatheroma,VH-TCFA)发生率(6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因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LADP节段向LMCA节段连续分布。【结论】在冠状动脉重度LMCA分叉病变患者中,LADP节段比LMCA节段内的管腔面积小,其斑块负荷重,易损斑块发生率高于LMCA节段。 梁国庆 刘长兴 石蕊 郭卿 蔡伟 张建起 陈少伯关键词:左主干病变 易损斑块 虚拟 组织学 -血管内超声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斑块特征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斑块虚拟 组织学 -血管内超声(VH-IVUS)的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8月至2018年6月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行VH-IVUS分析的9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中40例为CTO病变患者作为CTO组,55例为非CTO病变患者作为非CTO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病变VH-IVUS特点。结果 CTO组患者病变近端参考截面的管腔面积[(7.30±1.83)mm2比(9.93±5.87)mm2,P=0.008]、病变远端参考截面的管腔面积[(5.16±1.76)mm2比(7.12±4.19)mm2,P=0.006]均显著小于非CTO组患者。使用VHIVUS测量两组的病变长度发现,CTO组患者病变长度明显长于非CTO组患者[(19.63±5.34)mm比(15.78±7.99)mm,P=0.010]。CTO组患者经球囊扩张后的病变血管最小管腔面积与非CTO组患者比较[(4.14±1.61)mm2比(4.37±1.47)mm2,P=0.871],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两组患者在病变血管最小管腔截面的血管重构指数、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斑块组成及其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均P>0.05)。CTO组患者病变近端斑块负荷[(50.35±14.83)%比(40.44±12.32)%,P=0.001]、远端斑块负荷[(43.65±12.20)%比(39.02±8.20)%,P=0.036)]均显著大于非CTO组患者。CTO组患者病变总体纤维组织 体积[(65.98±13.59)mm3比(55.25±14.89)mm3, P<0.001]、钙化组织 体积[(9.40±3.18)mm3比(5.58±2.77)mm3, P<0.001]、坏死核体积[(18.60±6.19) mm3比(15.51±5.73)mm3, P=0.014]均显著高于非CTO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通过病变长度校正后,比较两组患者斑块病理组织 体积发现,每毫米纤维组织 、每毫米纤维脂质组织 、每毫米钙化组织 和每毫米坏死核体积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结论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与非CTO病变相比,CTO病变长度更长并且斑块负荷更重。通过病变长度校正后,CTO病变与非CTO病变的病理组织 构成比例大致相同。 吴玺 黄河 张琪周 谭国娇关键词:血管内超声 虚拟组织学 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虚拟 组织学 -血管内超声(VH-IVUS)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虚拟 组织学 -血管内超声(VH-IVUS)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97例行VH-IVUS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VH-IVUS测定除左主干外的其他冠状动脉最小管腔面积<4.0 mm2作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标准,分为观察组(46例,给予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与对照组(51例,给予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超声定量分析结果,随访1年,比较分析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病变处管腔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其他血管内超声定量分析相关指标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虚拟 组织学 -血管内超声(VH-IVUS)可判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者是否需要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介入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效改善预后。 边容 赵宇新稳定型冠心病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血管内超声虚拟 组织学 冠脉斑块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稳定型冠心病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血管内超声虚拟 组织学 冠脉斑块特征。方法 52例稳定型冠心病且合并高血压患者,依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合并H型高血压组、合并非H型高血压组。所有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确诊,计算3支血管病变比例及Gensini评分;对冠脉靶病变进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及虚拟 组织学 分析,研究两组血管重构及斑块病变特征。结果与合并非H型高血压组比较,合并H型高血压组冠脉3支血管病变比例增高(57.14%vs 41.67%)、Gensini评分增高(30.82±7.18 vs 26.35±4.27),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合并H型高血压组血管重构指数、正性重构比例、斑块脂质坏死组织 面积、纤维脂质组织 面积较合并非H型高血压组升高(P<0.05),斑块钙化组织 面积、纤维组织 面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3支血管病变比例、Gensini评分、血管重构指数、正性重构比例、脂质坏死组织 面积、纤维脂质组织 面积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稳定型冠心病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其高血浆Hcy水平不但影响冠脉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还可能进一步加重血管重塑及斑块组分的差异,造成斑块不稳定趋势。 朱桂平 郑坚奕 王宗涛 李搏维 林忠伟 曾智桓 张卫 雷达关键词: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内超声 虚拟组织学 隐静脉桥斑块的虚拟 组织学 成像血管内超声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应用虚拟 组织学 成像血管内超声(VH-IVUS)技术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隐静脉桥斑块特征。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隐静脉桥狭窄≥50%并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有心肌缺血症状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年龄(64.4±7.9)岁,男性占88.9%(40例)。介入治疗前于隐静脉桥病变处行VH-IVUS检查,并进行斑块成分测定和分析。分别将入选患者分为不吸烟组(21例)和吸烟组(24例)、无糖尿病组(30例)和糖尿病组(15例)、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正常组(24例)和VLDL-C升高组(21例)、稳定性心绞痛组(5例)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40例)、斑块负荷<70%组(11例)和斑块负荷≥70%组(34例)及非薄纤维帽斑块组(35例)和薄纤维帽斑块组(10例),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隐静脉桥斑块特征。结果入选患者隐静脉桥的桥龄为(8.9±3.7)年。隐静脉桥病变狭窄程度为90(90,98)%,最小管腔直径为1.6(1.5,1.8)mm,血管横截面积为(12.1±4.0)mm^2,斑块面积为8.6(5.7,12.0)mm^2,最小管腔面积为2.5(2.1,3.3)mm^2,斑块负荷为(75.3±8.3)%。隐静脉桥病变的斑块成分中,纤维斑块的比率为(65.1±10.1)%,纤维脂质斑块的比率为13.8(5.4,25.3)%,坏死核心的比率为12.0(5.4,24.0)%,钙化斑块的比率为1.0(0.2,3.8)%。不吸烟组与吸烟组、无糖尿病组与糖尿病组和VLDL-C正常组与VLDL-C升高组患者的隐静脉桥斑块面积、纤维斑块、纤维脂质斑块、坏死核心和钙化斑块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均>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的SVG斑块容量大于稳定性心绞痛组[262.2(148.5,401.2)mm3比93.1(50.6,155.9)mm3,P=0.006]。斑块负荷≥70%组患者的隐静脉桥斑块面积[10.1(6.6,13.3)mm^2比5.0(3.6,6.9)mm^2,P<0.001]、纤维斑块面积[4.8(3.2,6.8)mm^2比2.8(1.9,3.0)mm^2,P<0.001]和纤维脂质斑块面积[1.15(0.60,2.07)mm^2比0.30(0.10,0.90) 刘寅 崔壮 王明莹 孙博 肖健勇 高明东 王霁翔 巩晓文 凤思苑 高静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 隐静脉 斑块 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成像及虚拟 组织学 检测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8年 易损斑块的检测和临床分析是现阶段内科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重点,选取适当类型的技术方法对易损斑块进行检测处置,对于支持和保障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成像及虚拟 组织学 检测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选取三个具体方面,展开简要的论述分析。 徐书灿关键词:冠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成像 虚拟组织学 易损斑块 血管内超声虚拟 组织学 诊断颈动脉斑块性质及狭窄的价值 2018年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 组织学 成像(VH–IVUS)对颈动脉斑块性质以及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30例为研究的对象,患者经过VH–IVUS检查后,按照斑块的性质分为软斑块组、硬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分别记录三组患者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将其进行比较并研究不同性质斑块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混合斑块的稳定性评分和其他两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0.05);硬斑块组的狭窄程度均比软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0.05)。结论:在颈动脉性质以及狭窄程度的诊断中应用VH–IVUS能够作为斑块性质的分析依据,在诊断过程中依据患者斑块实际情况以及性质可将颈动脉狭窄情况进行充分反映。 赖穗翩 黎冠东 彭宇程 伍振富 叶杰明 刘根关键词: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狭窄
相关作者
李玉明 作品数:447 被引量:2,093 H指数:19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 心肌梗死 高血压大鼠 胰岛素抵抗 冠心病 赵季红 作品数:178 被引量:1,004 H指数:14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 姜铁民 作品数:260 被引量:1,315 H指数:14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内超声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介入治疗 陈少伯 作品数:93 被引量:484 H指数:9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虚拟组织学 急性心肌梗死 梁国庆 作品数:66 被引量:196 H指数:7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内超声 易损斑块 急性心肌梗死 虚拟组织学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