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0篇“ 蔷薇属植物“的相关文章
广东中山小榄引进的蔷薇植物--茶薇
2024年
茶薇是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从国外引进的一种蔷薇植物,在当地栽培和应用历史悠久,在此进行简要介绍。据中山市小榄镇的地方史志记载,茶薇源自外国贡品“酴醾露”,明嘉靖年间黄忠的《海语》(1536年)“酴醾露”条云:“酴醾,海国所产为盛。出大西洋国者,花如中州之牡丹。”小榄先民为应对明朝廷严酷的“海禁”政策及区分“酴醾露”的“中”与“外”,巧妙地利用方言中“茶”与“酴”、“薇”与“醾”发音的恰同,将西来的酴醾取名为“茶薇”。
李万英陈翠云刘海涛
关键词:地方史志蔷薇属植物
一种从蔷薇植物组织中提取总RNA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蔷薇植物组织中提取总RNA的方法。具体地公开了一种从蔷薇植物组织中提取总RNA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蔷薇植物组织经液氮研磨后,进行连续三次裂解和提取的步骤,所述三次裂解和提取分别采用溶液A、溶液B...
田雪军韦如健陈士李仔叶吴晶晶李昊璞徐佩琪徐艳熊兴鹏
一种蔷薇植物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蔷薇植物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应用,涉及护肤品生产技术领域。一种蔷薇植物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将蔷薇植物花朵粉碎,于温水浸泡,接入混合曲酶菌曲预发酵,再接入扣囊复膜酵母、产香酵母和酿酒酵母发酵,...
朱月星康继东皮汨源戴竹清
蔷薇植物花青素苷的测定及其对花瓣呈色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通过目测法及比色卡进行表型观测并选取8种不同花色的蔷薇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光色差仪测定花色表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花青素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讨蔷薇植物花色与花青素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种蔷薇植物材料首次检测出8种花青素苷成分,分别为矢车菊素-3-(咖啡酰基)-葡萄糖苷(Cy3CafG)、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Cy3Gal)、芍药素-3-(咖啡酰基)-葡萄糖苷(Pn3CafG)、矢车菊素-3-(顺式-咖啡酰基)-二甲基葡萄糖苷(Cy3(cis Caf)DmG)、矢车菊素-3-(反式-咖啡酰基)-二甲基葡萄糖苷(Cy3(trans Caf)DmG)、矢车菊素-3-二甲基-葡萄糖苷(Cy3DmG)、芍药素-3-(顺式-咖啡酰基)-芸香苷(Pn3(cis Caf)Ru)、芍药素-3-(反式-咖啡酰基)-芸香苷(Pn3(trans Caf)Ru)。8种花青素苷的生物修饰类型包含半乳糖糖基化、甲基化修饰和咖啡酰基化修饰3种,这3种生物修饰类型均在蔷薇植物中首次报道。花青素苷与CIELab参数相关性结果显示Cy3CafG、Cy3(cis Caf)DmG与花瓣红度(a^(*))呈正相关,Cy3Gal、Cy3(trans Caf)DmG与花瓣黄度(b^(*))和亮度(L^(*))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5。本研究为蔷薇植物中花青素苷的精准鉴定和花色呈色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蔷薇植物分子育种提供方法基础。
刘冉寇亚平陈庆阳牛鹏飞王晓飞葛红贾瑞冬赵鑫杨树华
关键词:蔷薇属花青素苷花色
组学技术在蔷薇植物研究进展
2024年
蔷薇(Rosa)植物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观赏植物之一,其种类丰富、花色各异、具有重要的经济、绿化及药用价值。随着测序技术和各项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蔷薇以基因组学研究为基础,涵盖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多组学的发展,为研究蔷薇植物物种起源、遗传多样性、基因挖掘、分子机制解析、基因互作、蛋白互作等带来新的机遇。文中旨在探讨蔷薇植物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表观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分子辅助育种及分子编辑提供有益指导。
赵小慧马策韩丹丹李振涛李成俊
关键词:蔷薇属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
官渡区8种野生蔷薇植物的性状分析与开发价值研究
2024年
对官渡区野外8种(变种)野生蔷薇植物,包括钝叶蔷薇、金樱子、木香花、小果蔷薇、七姊妹、野蔷薇、香水月季原变种和粉红香水月季,主要分布在1900~2000m地区,均为常绿灌木。通观察统计株型、茎、叶、果实和花朵等特征,枝丛生,奇数羽状复叶,株型以半直立株型最多,花型包括单瓣、半重瓣、重瓣的杯状、坛状、四分莲座状花型,花径普遍在6~10cm,花序有单生、伞形、伞房和圆锥花序,均有香味,盛花期4~6月。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评价其观赏价值、资源潜力以及开发利用价值。
祁永琼罗瑞芳褚素贞王莉丽杨净云
关键词:性状分析
一种蔷薇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蔷薇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应用,涉及蔷薇植物生产技术领域。一种蔷薇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蔷薇植物清洗粉碎酶解;S2:酶解溶液进行发酵;S3:发酵提取液过滤得到固体物质...
高飞康继东皮汨源戴竹清朱月星
蔷薇植物腺体型皮刺的形态结构及发育规律
蔷薇植物(RosaL.)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切花、药用和芳香工业。但是,蔷薇植物多具有尖锐的皮刺且不脱落,给田间栽培管理、采收、运输和加工过程中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根据腺体结构的有无,将皮...
左美娜
关键词:蔷薇属植物发育规律
基于HS-SPME-GC-MS测定5种蔷薇植物花瓣挥发性成分被引量:6
2023年
花瓣中挥发性成分对观赏植物的开发和利用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色谱联用技术,对5种蔷薇盛花期花瓣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5种蔷薇植物花瓣中共鉴定出91种挥发性成分,包含萜烯类、醇类、酯类、醛类、烷类、酚类、酮类、醚类和酸类9个类型。其中,百叶蔷薇共检测到45种挥发性成分,无特有成分,百叶蔷薇品种摩洛哥共检测到52种挥发性成分,5种特有成分;格拉斯共检测到40种挥发性成分,2种特有成分;菲茨詹姆斯共检测到57种挥发性成分,8种特有成分;大马士革蔷薇共检测出63种挥发性成分,11种特有成分。2-苯乙醇、香叶醇、香茅醇、乙酸香叶酯等是5种蔷薇花瓣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大马士革蔷薇花瓣的挥发性物质含量最多,达3622.68 ng/g,其次是摩洛哥、菲茨詹姆斯、格拉斯和百叶蔷薇,挥发性物质含量分别为2507.0 ng/g、2445.9 ng/g、1394.54 ng/g和883.38 ng/g。基于5种蔷薇花瓣中挥发性成分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大马士革蔷薇与菲茨詹姆斯聚类关系较近,萜烯类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在5种蔷薇中差异较大。本研究为蔷薇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王洪乾寇亚平姚晨阳孟昭阳王晶晶贾瑞冬赵鑫葛红杨树华
关键词:蔷薇属挥发性成分HS-SPME-GC-MS主成分分析
蔷薇植物响应蔷薇盘二孢侵染内参基因的筛选及茉莉酸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为研究蔷薇植物响应黑斑病侵染的稳定表达的最适内参基因,解析茉莉酸在蔷薇植物响应蔷薇盘二孢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黑斑病病原菌蔷薇盘二孢侵染的6个蔷薇种/品种不同时间的离体叶片为材料,利用qRT-PCR技术及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软件对9个候选内参基因(ACT、GAPDH、PP2A、Rcl2、SAND、TIP、TUA、TUB、UBC)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利用筛选出的内参基因,对蔷薇植物茉莉酸(JA)抗病途径相关基因(COI1、OPR3、MYC2、JAR1)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UBC可作为6种蔷薇植物共同适用的内参基因,可用于后续分析JA抗病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2)内源JA含量在6种蔷薇植物响应蔷薇盘二孢侵染的过程中存在差异。在黑斑病高抗植物受侵染0~4 d间JA含量下调,4~8 d间上调。在黑斑病易感植物受侵染0~8 d间,内源JA含量呈下调趋势。(3)JA合成相关基因OPR3及JAR1表达量在受侵染初期表达量趋势存在差异。在除荷花蔷薇外的其余5种植物中,OPR3在侵染初期(0~0.5 d)表达下调,JAR1在侵染初期表达上调。OPR3和JAR1在侵染后期均表达上调,黑斑病易感材料的上调程度高于高抗材料。(4)JA信号传导相关基因COI1及MYC2在受侵染初期表达量趋势同样存在差异。COI1在黑斑病高抗材料受侵染初期上调表达,在黑斑病易感材料下调表达,MYC2在6种植物受侵染0~2 d中均下调表达。COI1及MYC2表达量在受侵染2 d后均上调表达,且在黑斑病易感植物中的上调程度大于黑斑病高抗材料。【结论】与JA信号传导相关的MYC2、COI1在蔷薇植物抵御黑斑病病菌入侵过程中发挥负调控作用,且由JA通路介导的抵御死体营养型病原菌的侵染在后期发挥了作用。
杨淑敏杨艺罗乐于超王佳程堂仁张启翔潘会堂
关键词:蔷薇属茉莉酸

相关作者

葛红
作品数:136被引量:898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研究主题:蔷薇 兜兰 无菌播种 表型 切花菊
蹇洪英
作品数:146被引量:557H指数:16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月季 蔷薇属 切花月季 核型 染色体
王其刚
作品数:184被引量:659H指数:16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月季 切花月季 蔷薇属 花枝 蔷薇
周洪英
作品数:118被引量:573H指数:13
供职机构:贵州省植物园
研究主题:月季 切花月季 引种 玫瑰 引种栽培
张颢
作品数:211被引量:758H指数:17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月季 切花月季 蔷薇属 切花 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