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319篇“ 营养成分变化“的相关文章
- 不同生育期芦苇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成分变化分析
- 2025年
- 开展芦苇资源化利用及饲用研究,对于合理开发利用本地化饲料资源、增加本地的畜禽生产能力、解决反刍动物饲料缺口问题和发展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不同生育期芦苇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成分变化,分析确定以鲜芦苇草作为青贮原料的最佳收获时间,开展了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后期至孕穗期的芦苇生长旺盛,产量明显上升,新鲜的青绿叶片较多,且各类养分含量均衡。因此,建议刈割七月初至八月上旬生长后期至孕穗期的芦苇作为饲料原料进行青贮加工调制,芦苇刈割时的留茬高度>4 cm。本研究结果为芦苇的饲料利用方式及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 张盛南王璐瑶吴华丽刘泽虎王煦王鸿英
- 关键词:芦苇生育期农艺性状营养成分
- 北美豆梨自交及杂交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变化
- 2024年
- 为揭示北美豆梨杂交胚败育生理机制,以北美豆梨自交和杂交果实为试材,测定2个组合果实发育进程中的横径、纵径、单果质量等形态学指标以及营养物质、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矿质元素等生理生化指标,探讨北美豆梨自交和杂交果实发育进程中的形态学差异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个组合果实发育进程中横径、纵径和单果质量均呈上升趋势,自交果实的横径、纵径和单果质量始终大于杂交果实的,2个组合果实的果形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果实形态近圆形。(2)2个组合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呈上升趋势。(3)2个组合果实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CAT活性呈上升趋势,MDA质量摩尔浓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杂交果实POD活性和CAT活性始终低于自交果实。(4)2个组合果实的N、P、K、Zn元素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Mn元素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北美豆梨杂交果实发育进程较自交果实缓慢,杂交果实中营养物质质量分数、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和N、P、K、Zn元素质量分数的降低以及MDA质量摩尔浓度和Mn元素质量分数的积累是杂交果实败育的内在原因。
- 于淑漫刘玉泽于晓跃路丙社路斌
- 关键词:胚败育营养成分
- 食品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在现代饮食文化中,食品加工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是通过热处理、冷冻冷藏、发酵等各种方法来对原料进行加工,从而达到增加保质期限,增强食物的安全性和优化味道的目的。但在此过程中,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会发生改变,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分析酿造、热处理以及冷冻冷藏食品加工中营养成分变化的基础上,从营养缺失以及营养成分过量两个角度探究了食品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了优化加工工艺、加大监管力度、增加科研投入、科学选择原材料、调控监督市场环境以及完善追溯召回机制是保障食品加工质量,降低对人体健康不利影响的有效策略。
- 高四菲夏美华高桂琴
- 关键词:食品加工营养成分变化健康
- 病虫害对桑叶营养成分变化及家蚕经济性状的影响
- 2024年
- 该研究旨在分析病虫害桑叶营养成分变化及其对家蚕生长发育与经济性状的影响,探讨利用受害桑叶养蚕,减轻损失的可能性。分别采集正常桑叶、桑褐斑病害桑叶和红蜘蛛虫害桑叶,检测各组桑叶的营养成分。通过养蚕试验分析病虫害桑叶对家蚕的影响。结果显示,病害桑叶中的粗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桑叶,而氨基酸总量和粗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桑叶;虫害桑叶的氨基酸总量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桑叶,而粗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桑叶。养蚕试验结果显示,病虫害桑叶对家蚕茧质的影响较大,但对万头蚕产茧量、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显著。桑叶遭受桑褐斑病和红蜘蛛为害后产量受损,但仍具有饲用价值;及时采用饲蚕,可以减少损失、提高产量。
- 粟思源张智勇胡春梅刘彬斌刘俊凤王红林寇晶吴建梅
- 关键词:病虫害桑叶营养成分家蚕经济性状
- 塔罗科血橙果实发育中后期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 2024年
- 为探明塔罗科血橙果实成熟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在四川省资中县一个塔罗科血橙果园中于盛花期后254 d、270 d、296 d、316 d和334 d采集果实样品,对有机酸、可溶性糖、淀粉、维生素C、多酚和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发育时间的推移,果实维生素C、花青素含量先减后增,淀粉含量先增后减,可溶性糖和多酚含量整体呈上升的趋势,有机酸含量趋势一直呈下降状态。该结论能够为四川地区血橙采摘及营养研究提供参考。
- 陈存杨舒杨正仙刘红玲任迎虹
- 关键词:血橙营养成分生长发育
- 人工栽培和天然生长条件下不同生长时期地梢瓜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 2024年
- 为了确定人工栽培和天然生长条件下,地梢瓜在不同生长时期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对地梢瓜进行连续五个月的采样与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月份的增加,不管是在人工种植还是天然生长条件下,地梢瓜中灰分、钙、脂肪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蛋白质的含量趋于平稳,磷的含量呈下降趋势;人工种植和天然生长条件下,钙、脂肪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灰分、蛋白质、磷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
- 杨刚
- 关键词:人工栽培营养成分
- 添加毛竹笋混合发酵对梅干菜主要功能性物质及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不同发酵方式对梅干菜主要营养成分及功能性物质含量的影响,为梅干菜制作工艺的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毛竹笋芥菜混合发酵及芥菜单独发酵2种发酵方式制作梅干菜,然后测定分析2种梅干菜和新鲜芥菜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及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以及矿物质元素和功能性物质等指标。【结果】混合发酵梅干菜的钙、铁、镁及钾等矿物质元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单独发酵梅干菜,其中铁和镁含量同时显著低于新鲜芥菜,仅磷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单独发酵梅干菜和新鲜芥菜,表明混合发酵对梅干菜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小于单独发酵。相对于新鲜芥菜,混合发酵梅干菜的膳食纤维及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少量减少,而单独发酵梅干菜的可溶性糖、膳食纤维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均显著降低。此外,发酵方式的不同显著影响了功能性物质含量的变化,其中混合发酵对梅干菜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等抗氧化功能性物质含量有显著提升。【结论】总体而言,发酵方式的不同显著影响了梅干菜的矿物质元素、主要营养成分和功能性物质的含量。相比而言,混合发酵方式具有更好的提高梅干菜营养成分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能力。
- 刘仁杰卞方圆黄志远伊奎鑫
- 关键词:毛竹笋梅干菜混合发酵维生素矿物质元素
- 番茄酵素发酵工艺优化及营养成分变化分析
- 2024年
- 以番茄为原料,植物乳杆菌为发酵菌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酸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优化番茄酵素的发酵工艺,并分析监测番茄酵素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和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接种量0.3%、发酵温度37℃、初始pH值5.5、发酵时间40 h的条件下,番茄酵素SOD活性达147.63 U/g,总酸含量为48.60 g/kg。发酵过程中,pH值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而持续下降,总酸含量持续上升,还原糖、总酚含量及SOD活性、脂肪酶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番茄红素含量先持续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同时对各营养成分与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营养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 王瑞陈洁如刘亚平李泽珍孙胜狄建兵
- 关键词:发酵工艺营养成分
- 食品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食品加工是现代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热处理、冷冻冷藏、发酵、干燥脱水以及罐装包装等多种方式对原材料进行加工,进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增加食品的安全性以及改善口感。然而,这一过程也伴随着营养成分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本文综述食品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并提出提高加工食品营养价值和减少对健康的影响的方法。
- 曹秋锋刘婷婷吕金朵
- 关键词:食品加工营养成分
- 不同容器发酵过程中德昂族酸茶主要营养成分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探明不同容器德昂族酸茶(德昂酸茶)发酵过程中理化成分含量及主要营养物质变化,进而为其发酵工艺的改进和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分别取袋装、罐装和竹筒三种容器盛载并进行厌氧发酵的德昂族酸茶原料及其发酵过程中茶样,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等方法检测各茶样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酚酸、乳酸菌素、乳酸、乙酸等理化成分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三种容器发酵的德昂族酸茶水浸出物基本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茶多酚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而咖啡碱含量则有不同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含量相对较多的主要营养物质酚酸和乳酸菌素在发酵过程中总体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而乳酸和乙酸在德昂族酸茶发酵过程中总体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发酵后期,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比发酵初期有所增加,对于茶汤滋味贡献主要表现为发酵后酸茶的鲜爽味和甜醇滋味明显较原料增加。乳酸和乙酸可能是在酸茶发酵过程中参与形成酸茶的果酸香气和酸甜回甘滋味形成的重要营养物质。
- 马玉青潘联云吴致远杨恺清苟祎赵碧梁名志
- 关键词:发酵营养物质
相关作者
- 林华娟

- 作品数:87被引量:47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金花茶 分离纯化 波纹巴非蛤 罗非鱼 多糖
- 王学娟

- 作品数:9被引量:41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波纹巴非蛤 营养成分变化 保活 低温保活 存活率
- 秦小明

- 作品数:353被引量:1,659H指数:21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牡蛎 金花茶 马氏珠母贝 酶解产物 保活
- 章超桦

- 作品数:565被引量:3,395H指数:27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牡蛎 酶解 马氏珠母贝 壳聚糖 营养成分
- 梁大鹏

- 作品数:105被引量:200H指数:9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沉积物 生物膜 生物扰动 自然水体生物膜 颤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