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0篇“ 菌斑指数“的相关文章
透明质酸凝胶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出血指数、牙菌斑指数影响分析
2025年
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90例,基础组45例用牙周基础治疗;分析组45例用透明质酸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相比分析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相比牙周参数指标、咀嚼效率、DKK1蛋白指标均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分析组牙周探诊深度更浅,咀嚼效率更高,菌斑指数评分、牙周探诊出血评分、疼痛评分、DKK1蛋白指标均更低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透明质酸凝胶治疗可有效缓解牙龈出血情况,降低牙菌斑指数,提高咀嚼效率,降低DKK1蛋白指标,缓解疼痛,值得推广。
余新兵
关键词:透明质酸凝胶慢性牙周炎牙菌斑指数
口腔固定正畸治疗中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及对患者牙菌斑指数的影响
2025年
此次研究旨在分析研究循证护理模式在提高患者口腔固定正畸治疗具体治疗依从性和患者牙菌斑指数的影响情况。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了2023年4月到2024年4月在我愿接受口腔治疗的75名正畸患者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模式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口腔固定正畸患者,对照组口腔固定正畸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口腔固定正畸患者在对照组口腔固定正畸患者基础上使用基于循证医学原则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口腔健康评分牙菌斑情况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结果 在口腔固定正畸治疗一个月,三个月以及六个月的时间节点,实验组牙菌斑指数评分都优于对照组口腔固定正畸治疗牙菌斑指数。两组的PLI评分与正畸治疗前相比,也都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护理干预以后,实验组口腔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依从性,依从率为93.38%,数据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口腔固定正畸治疗患者72.9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护理后,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7.94%远低于对照组的23.6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对于口腔固定正畸患者治疗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可以显著优化和改善口腔健康强度,并且全面优化牙菌斑指数情况,因此,循证护理模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长期推广和应用的护理模式。
梁潇
关键词:循证护理模式
口腔卫生宣教频率对正畸患者牙龈炎发生率、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的影响研究
2025年
探究口腔卫生宣教频率对正畸患者牙龈炎发生率、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收治时间点在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纳入对象为正畸患者共66例,方法 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增强口腔卫生宣教频率,对照组33例,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牙龈和菌斑指数在干预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牙龈炎发生率发现,观察组的占比更低(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在干预后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度发现,观察组的占比更高(P<0.05)。结论 增加口腔卫生宣教频率可降低正畸患者牙龈炎发生率,还能改善其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恢复患者口腔健康状态,值得研究和推广。
姚思佳
关键词:正畸菌斑指数牙龈指数
口腔精细护理对行固定矫正器正畸治疗患者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应用固定矫正器正畸治疗的患者接受口腔精细护理的干预效果,评估对其菌斑指数(PLI)、牙釉质脱矿指数(EDI)及牙龈指数(GI)的影响。方法筛选行固定矫正器正畸治疗的120例患者展开随机对照试验(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患者均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被划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口腔精细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PLI、EDI、G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正畸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的PLI、EDI和GI评分均低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P均<0.05)。2组并发症对比,观察组的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行固定矫正器正畸治疗的患者接受口腔精细护理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对于改善牙周健康状况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均可产生积极作用。
汤慧月瞿沁媛厉丹丹
关键词:固定矫正器正畸治疗菌斑指数牙龈指数
以牙菌斑指数制定的个体化口腔护理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以牙菌斑指数(PLI)制定的个体化口腔护理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牙周病住院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单双号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LI制定的个体化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周后、干预2周后的PLI差异,对比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的口腔保健行为达标率,对比两组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口腔健康状况(Beck口腔评分法)。结果:干预2周后,两组PLI明显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口腔保健行为达标率明显上升(P<0.05),但两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干预2周后,两组Beck评分明显降低,且实验组降幅较对照组更大(P<0.05)。结论:以PLI制定的个体化口腔护理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与常规口腔护理相似,但可有效减轻患牙菌斑覆盖,改善口腔健康状况。
马阳敏
关键词:牙周病牙菌斑指数口腔保健行为
即刻种植在牙齿外伤修复中的价值及对牙周疼痛、菌斑指数和美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析即刻种植在牙齿外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牙周疼痛、菌斑指数和美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芜湖市口腔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牙齿外伤患者6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采取即刻种植,对照组则实施延迟种植,对比两组修复效果、牙周疼痛度、菌斑指数、整体美学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实验组种植体稳定系数(ISQ)评分及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牙周疼痛度(VAS)评分、菌斑指数(PL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整体美学(P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即刻种植应用于牙齿外伤的修复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牙齿修复效果和整体美学效果,降低牙周疼痛和菌斑指数,且修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黎彦彬周晓
关键词:菌斑指数美学效果
基于口腔护理的院感防控措施对正畸患者牙龈炎指数菌斑指数的影响研究
2024年
探讨基于口腔护理的院感防控措施,对正畸患者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口腔正畸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基于口腔护理的院感防控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牙龈炎指数菌斑指数、炎症因子水平、牙周探诊深度、牙齿松动程度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牙龈炎指数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齿松动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院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口腔护理的院感防控措施对正畸患者的牙龈炎指数菌斑指数、院感风险都有积极的改善作用,有助于促进患者正畸治疗后的康复。
许茂
关键词:口腔护理菌斑指数
单纯性牙周治疗联合牙周正畸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及对牙菌斑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牙周正畸联合牙周治疗对牙周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85例牙周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使用单纯性牙周治疗)、观察组(43例,牙周治疗+牙周正畸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槽骨密度情况、牙周健康指数,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牙槽嵴顶、根尖区骨密度升高,观察组牙槽嵴顶、根尖区骨密度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出血指数、牙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均降低,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龈乳头高度升高,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牙周正畸联合常规牙周治疗牙周病患者,能够提高牙周健康状况,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陈晓娟贾永鹭
关键词:牙周病牙周状况牙菌斑指数
微创去腐技术联合树脂球法填充治疗龋齿在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评分效果观察
2024年
研究微创去腐技术联合树脂球法填充治疗龋齿在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评分效果。方法 研究涉及92名龋齿患者,其中46人作为对照组接受微创去腐技术和常规树脂填充,另外的46人作为实验组接受微创去腐技术联合树脂球法填充。我们旨在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单颗牙治疗时长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各项指标两组相似(P>0.05)。治疗后,实验组牙周状况改善更显著,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出血、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龋齿患者开展联合治疗方案对牙周探诊深度和菌斑指数评分皆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雷忠祥
关键词:龋齿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
以护士为主导的口腔健康管理对固定正畸患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及牙釉质脱矿的影响
2024年
探讨针对固定正畸患者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口腔健康管理的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固定正畸治疗的82例患者,以双盲法分为常规组(41例,行常规正畸护理)与健康管理组(41例,开展以护士为主导的口腔健康管理)。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分,记录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并统计牙龈炎、牙釉质脱矿发生率,记录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12个月后,健康管理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t=6.620、5.631、5.625、5.924,P<0.001);健康管理组治疗6、12个月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比常规组低(t=4.344、5.479、5.245、4.741,P<0.001);治疗12个月内,健康管理组的牙龈炎、牙釉质脱矿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0.00%vs%9.76、2.44%vs14.63%,x2=4.205、3.905,P=0.040、0.048);护理满意度对比,健康管理组较常规组高(97.56%vs82.93%,x2=4.986,P=0.026)。结论 为固定正畸患者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口腔健康管理可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以维持良好口腔内环境,降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风险,患者满意度普遍较高。
周倩何华芬江晓玲
关键词:固定正畸自我管理能力牙釉质脱矿菌斑指数

相关作者

李刚
作品数:481被引量:1,185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口腔疾病 口腔卫生 口腔 口腔健康 口腔健康调查
石四箴
作品数:212被引量:640H指数:1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乳牙 儿童 龋病 龋齿 患龋状况
刘宝梅
作品数:20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牙龈炎 口腔卫生 出血指数 牙龈指数 菌斑指数
胡德渝
作品数:168被引量:1,112H指数:1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龋病 龋齿 牙本质敏感 儿童 乳牙
朱光勋
作品数:54被引量:188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牙周病 牙周炎 牙周 牙周基础治疗 菌斑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