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250篇“ 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章
药物不良反应被引量:1
2001年
近年来,随着感染菌群的变迁,免疫功能障碍病人的增多,社会的老龄化,器官移植以及诊治技术的提高和改进,使感染性疾病变得复杂和难治,细菌耐已成为突出的全球性问题,给临床医生治疗重危病人感染带来许多棘手难题.
李丽云高双燕
关键词:抗菌素药物不良反应毒性二重感染变态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被引量:11
1997年
汤光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
王士凡等编译
一种个性化药物不良反应信号挖掘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个性化药物不良反应信号挖掘方法,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ROR法和PRR法从不良反应报告中挖掘出的不良反应信号作为训练数据对不良反应信号预测模型进行训练,是的挖掘出的不良反应信号更加准确,进...
夏旭东赵志伟陈晓博杨雪彭亚丽李雨蔓沈亚田程伟高王长之马德贤夏明鲁晨耕龚立雄
一种药物不良反应痕迹管理方法与系统
本申请提供一种药物不良反应痕迹管理方法与系统,包括:采用哈希函数对药物不良反应记录进行处理,依据记录中每次操作的类型、时间、操作者和变更内容字段计算得到每条记录对应的唯一指纹码;获取并分析用户操作日志,采用隔离森林算法进...
王秋芸黄卉黄洁玉谢莎菲范丽丽
519例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总结其特点,为保障老年人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临沂市兰陵县药物警戒中心数据系统2024年1—12月519例老年人ADR报告资料。统计ADR类型,患者年龄、性别,药物剂型及给途径,药物种类及主要药物名称、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结果:严重ADR报告78例,新的严重ADR报告5例,新的一般ADR报告59例,一般ADR报告377例。519例老年人ADR报告中,男221例(42.58%),女298例(57.42%);排前3位的年龄段为>64~69岁、>69~74岁、60~64岁。药物剂型方面,注射剂引起ADR例数最多,为373例(71.87%);其次是片剂,为65例(12.52%)。给途径方面,静脉滴注引起ADR例数最多,为359例(69.17%);其次是口服,为137例(26.40%)。519例老年人ADR报告涉及药物品种233个,心脑血管药物、抗感染药物是引起老年人ADR的主要药物,分别涉及81、45个药物品种。519例老年人ADR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皮肤及其附件(26.77%)、消化系统(25.80%)、神经系统(12.35%)。结论:老年人ADR累及系统器官较多,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应着力加强对老年人用安全的指导,确保老年人用安全。
辛丽丽
关键词: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安全
基于大数据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及系统,通过从临床反馈大数据中精确提取药物作用特征数据和患者反应特征数据,并创新性地将这些特征数据进行交融处理,生成了更为综合的药物临床反馈特征,为后续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奠定...
王莹陈海旭谢文贤陈岚
伏立康唑药物相互作用致药物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伏立康唑药物相互作用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伏立康唑”和“相互作用”等为检索词,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3月11日,检索中国知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搜集64篇文献,共68例患者,其中男45例(66.2%),女23例(33.8%);40~60岁17例(25.0%),60~80岁24例(35.3%);肿瘤类药物种类最多,共16例(23.5%);血浓度升高有59例(86.8%);涉及的器官和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14例,20.6%),其次为神经系统(12例,17.7%)。结论伏立康唑可以与多种药物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从而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周炜赵宗彪李涛孙艳艳袁宏中甄媛媛夏一淼王芳王法财李晶
关键词:伏立康唑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
可吸入性激素类药物的沉积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
2025年
研究病人在药物(可吸入性激素类)沉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100例病人,其中有25例轻AECOPD病人、25例中AECOPD病人、25例重AECOPD病人,还有25例支气管哮喘非危重期病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研究组开展最佳气雾治疗,药物选择布地奈德混悬液,要求拥有最佳的密度以及颗粒大小,对照组进行常规气雾处理。结果 对比研究组病人中不同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P>0.05;对比对照组病人,研究组病人的不良反应明显较少,P<0.05。对比对照组病人,研究组病人的焦虑分值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于使用可吸入性激素类药物的病人来说,如果发生了药物沉积,则会明显增加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临床要对其进行规避,在可吸入性激素类药物的临床使用中,要注意药物浓度、药物剂量以及药物雾化的气流速度均在合适范围内,避免病人在用后发生了口咽部沉积药物颗粒情况,病人肺内沉积可吸入性激素类药物的量明显增加,因此要进行药物沉积减少,进行以净水对病人的口咽喉部进行漱洗,这一举措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能够针对病人使用可吸入性激素类药物的有效性进行明显提升。
张全安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
高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2025年
目的比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接受高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后24 h MTX血浓度与药物不良反应(ADR)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非参数检验将接受HD-MTX治疗后24 h的MTX血浓度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来调整两组之间的基线潜在混杂因素,比较两组患儿MTX相关ADR发生情况。结果以给后24 h的MTX血浓度是否≥60μmol/L为分界线,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经过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后,将45对(90例)患儿纳入分析。两组之间除骨髓抑制有统计学差异(48.89%vs 73.33%,χ^(2)=5.657,P=0.017),其余ADR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给予HD-MTX后24 h的MTX血浓度≥60μmol/L是骨髓抑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4,OR=2.930,95%CI:1.153~7.445)。结论对于接受HD-MTX治疗的ALL患儿,骨髓抑制与24 h MTX血浓度有密切关系,当24 h MTX血浓度≥60μmol/L时,骨髓抑制发生可能更高,需要引起重视。
卜伟毛星星冒青杨建文陈艳
关键词:大剂量甲氨蝶呤药物不良反应

相关作者

孔飞飞
作品数:166被引量:52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药物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静脉滴注 严重过敏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
王永铭
作品数:146被引量:1,145H指数:1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副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 抗高血压药物 高血压
杜文民
作品数:178被引量:97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研究主题:药物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警戒 药物流行病学 信号检测
雷招宝
作品数:279被引量:1,48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丰城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合理用药 过敏性休克 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病例报告
郭良君
作品数:134被引量:46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药物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严重过敏反应 静脉滴注 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