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4篇“ 荔枝草“的相关文章
一种荔枝活性组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荔枝活性组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属于活性成分提取技术领域,所述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荔枝粉碎,得到荔枝粉;S2、向荔枝粉中加入低共熔溶剂和水超声,固液分离,得到上清液A和残渣;S3、向...
赵亚敏高雅娜崔洁
荔枝均一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多糖制备技术及应用领域,具体涉及荔枝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石油醚对荔枝粉末进行脱脂后,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多糖得到荔枝多糖粗提液,通过三相分离技术对荔枝多糖粗提液进行脱色、脱蛋白,经...
张海燕 李超 张宏林 董薇 周丛丛 刘兰 张澎湃 王道杰
荔枝抗炎质量标志物的研究
2024年
目的阐明荔枝抗炎质量标志物,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为荔枝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表征荔枝的主要成分,根据二级质谱裂解碎片信息,并结合文献数据,进行分析鉴定。进一步通过SwissADME平台,从鉴定获得的化学成分中筛选出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bioavailability,OB)高且符合类药五原则的活性成分;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查找和预测荔枝的成分靶点;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InheritanceinMan,OMIM)、GeneCards数据库等筛选疾病靶点。采用String11.5数据库和Cytoscape3.7.2软件构建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利用DAVID6.8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富集得到的通路进行实验验证,以阐明其作用机制。对关键通路采用反向溯源分析潜在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实验验证,并建立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结果从荔枝中共鉴定出36个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萜类化合物等;进一步筛选出活性成分与疾病交集靶点190个;通过网络拓扑筛选获得核心靶点18个;富集分析发现荔枝抗炎作用主要涉及的通路为NF-κ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对NF-κB信号通路进行反向溯源得到高车前苷、高车前素、木犀素和异鼠李素4个相关成分,分子对接发现其与PTGS2的活性位点的结合能分别为-9.5、-9.7、-9.4和-9.4 kcal·mol^(-1),均具有良好的对接活性。根据质量标志物的可测性,确定高车前苷和高车前素可作为荔枝的抗炎质量标志物。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高车前苷和高车前素能显著降低COX-2和NF-κB p-p65的表达(P<0.05,P<0.01)。结论荔枝抗炎质量标志物为高车前苷和高车前素,可通过NF-κB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孔庆新王淇漩汲晓玲刘学琴李泽浩曲中原
关键词:荔枝草抗炎分子对接
荔枝中乙酸乙酯层化学成分分析
2024年
目的:对荔枝的乙酸乙酯层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中压快速色谱和Sephadex-LH凝胶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手段、理化性质和文献对照进行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荔枝的乙酸乙酯层分离出2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泽兰黄酮和高车前素。结论:采用中压色谱能从荔枝乙酸乙酯萃取层中快速大量提取泽兰黄酮和高车前素,该方法省时、简便、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郑苏石丽莉单舒筠
关键词:荔枝草
急性荔枝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
2024年
荔枝具有止咳化痰、消炎镇痛等功效,新鲜荔枝急性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鲜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急性荔枝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救治经过,经积极治疗,患者治愈出院。
蔡兰兰孙家官张丽唐浩文方志成赵知文
关键词:荔枝草急性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
基于斑马鱼炎症模型筛选荔枝抗炎药效物质
2024年
目的:基于斑马鱼炎症模型筛选荔枝抗炎药效物质。方法:运用UPLC-Q-TOF-MS/MS技术表征荔枝95%、70%、50%、30%乙醇和水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质谱信息,确定共有成分;建立斑马鱼炎症模型,以TNF-α、IL-6以及IL-10表达量为指标评价各部位抗炎活性;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共有成分峰面积与抗炎活性指标的相关性,筛选最佳抗炎活性部位及相关药效物质,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95%乙醇部位抗炎活性最好。5个提取部位有22个共有成分,其中高车前苷、高车前素、异鼠李素、木犀素、芹菜素、鼠尾酚和6-羟基木犀素为荔枝抗炎潜在药效物质。对前6个成分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均能显著降低斑马鱼炎症模型TNF-α、IL-6的表达,促进IL-10的表达(P<0.01)。结论:荔枝抗炎药效物质的阐明为其质量评价、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孔庆新王淇漩李苏楠刘学琴汲晓玲李泽浩赵俊毅曲中原
关键词:荔枝草抗炎活性
中药荔枝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4年
荔枝为唇形科鼠尾属植物,主要含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挥发油类等,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病毒、保肝护肝、止咳平喘等药理作用、抑制α-糖苷酶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皮肤瘙痒、喉部不适和痔疮等。本文对荔枝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罗丽梅孔庆新陈雪余书蔓
关键词:荔枝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荔枝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Ⅱ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代谢性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水平升高,占所有糖尿病发病率的90%以上,全球患病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从天然植物中开发安全、低毒、生物活性高的多糖具有降血糖作用。多...
杜峰涛
关键词:脂质代谢免疫调节
中药荔枝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中药荔枝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需要结合其化学成分。了解其药理作用,根据临床治疗的实际需求,合理使用荔枝作为治疗药物,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于此,本研究围绕着中药荔枝的临床应用展开讨论。在荔枝中,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挥发油类等化合物以及无机元素等化学成分,可以作为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止咳、改善胃肠道功能的治疗药物,应用于相关临床疾病的治疗。全面了解中药荔枝的药理作用,能够为荔枝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赵慧君
关键词:荔枝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酵母菌固态发酵对荔枝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2024年
为提高荔枝总黄酮含量,增强其抗氧化活性,采用酵母菌对荔枝进行固态发酵。在适应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固态发酵工艺进行设计与优化,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荔枝发酵前后总黄酮含量变化,再通过测定荔枝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酵母菌与荔枝是一对相互适应的良好发酵组合,其固态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0℃、含水量10%、加菌量5%、发酵时间48h,此条件下的总黄酮含量极显著提高,含量为(2.05±0.04)%,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通过酵母菌固态发酵后荔枝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明显增强。
张梓萌郭娜刘鼎阔张佳琪刘琛尤春雪张文娟
关键词:酵母菌固态发酵荔枝草总黄酮抗氧化活性

相关作者

李思阳
作品数:93被引量:165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荔枝草 体外释放 保健茶 10-羟基喜树碱 层层自组装
孔庆新
作品数:84被引量:307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荔枝草 高职 保健茶 微波 中草药
黄秀锦
作品数:51被引量:160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荔枝草 壳寡糖 食品加工 复合饮料 卵黄抗体
东方
作品数:37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荔枝草 药理作用 活性研究 糖蛋白 正交设计
翁新楚
作品数:122被引量:1,389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研究主题:抗氧化剂 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 油脂 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