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4篇“ 茶树生理“的相关文章
- 茶树生理
- 庄晚芳著
- 关键词:茶属植物生理学
- 新农科背景下茶树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探索
- 2025年
- 为提高茶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对茶树生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面临的挑战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一系列教学改革方案。具体包括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融入学科发展前沿,在专业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凝练新的知识点;创新教学模式,以竞赛促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开展混合式教学,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合一的多元学习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融入思政元素,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学生服务“三农”、耕读情怀等,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优化评价方式,强化过程性考核,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定。本文为推动茶树生理学及类似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创新提供参考。
- 杨天元杨群王飞张显晨李叶云
- 关键词:茶学专业
- 铜在茶树中的迁移转化及对茶树生理生化影响研究进展
- 2024年
- 茶作为现今最为风靡的无酒精饮料之一,具有多种功效。但在铜的不同浓度胁迫下,会对茶树造成多方面影响。茶树中铜主要来源于土壤,其含量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适量的铜离子利于茶幼苗生长,高浓度则抑制生长。铜在其他植物及茶树中迁移转化规律不同,且茶树根具较强富集性。铜对茶叶生化成分影响显著,缺铜降低品质,过量有害。不同植物对铜的抗氧化酶活性反应各异。在铜胁迫下,浓度高会破坏茶树超微结构,从而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本篇综述论文通过对茶树的生长发育、抗氧化酶的活性、生化成分的含量测定、超微结构的观察等方面结合铜的迁移转化规律,浅析铜在茶树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为绿色茶叶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潘炬彤樊凤婷金娜李燕马占霞李芬
- 关键词:茶树铜重金属生物富集
- 酸雨和镉胁迫对茶树生理生化的影响和调控
- 中国拥有着悠久而辉煌的茶叶种植和加工历史,作为世界上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中国的茶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经济上扮演着重要支柱的角色。目前,茶园中重金属镉的潜在危害程度最高,且土壤酸化进一步促进了茶树对镉的吸收,茶树生长...
- 黄薇
- 关键词:酸雨复合胁迫
- 毛竹立竹密度对林下茶树生理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茶树在不同立竹密度条件下生理生长的适应性机制,以浙江省莫干山地区的毛竹-茶树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设置T1、T2、T3等3个处理,立竹密度分别为1200、1800、2400株·hm^(-2),并以3000~3300株·hm^(-2)为对照(CK),培育2年后统计茶叶产量,测定茶树根、茎、叶生物量以及氮、磷、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含量,分析根系形态、分布和构型,检测茶叶中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T2和T3处理茶叶产量显著分别提高15.96%和18.80%,茶树叶片、侧根的生物量增加,茶树叶片中氮、磷和NSC含量显著上升。T1、T2和T3处理显著增加了茶树0~20 cm土层侧根的根长、根表面积、比根长、>0~1 mm径阶的根长比例,降低了0~20 cm土层侧根的平均直径和粗根(直径>2 mm)的根长比例,增加了侧根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降低了整株根系的拓扑指数,提高了根系根尖数和分形维数。T1和T2处理显著提高了茶叶中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以及水浸出物含量,降低了酚氨比。结果说明,通过合理的立竹密度调控可有效促进茶树的生长,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茶树通过提升氮、磷和NSC在叶片和侧根的含量,定向促进叶片和侧根的生长;通过增加细根比例,降低根系建设成本,增强根系分支强度,促进根系对表层土壤空间的侵占,以适应林下适度的郁闭条件和种间竞争强度。研究结果可为竹-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赵建诚倪惠菁王波蔡春菊杨振亚
- 关键词:茶树毛竹林下经济茶叶品质
- 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规划教材 茶树生理生态学
-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茶树生理生态学知识,全书共分八章,涉及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叙述了茶树生理生态学的概念与特点、形成与发展及研究内容;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至六章,系统归纳并阐明了茶树的生长环境,光、温度、水分及矿...
- 宋传奎
- 叶色变异茶树生理生化特征及其变异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叶色变异是植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受外界环境因子和遗传因素共同调控。茶树作为一种多年生叶用经济作物,叶色是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且易于观察和利用的表型性状。芽叶颜色变异茶树品种是重要的茶树种质资源,其新梢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茶多酚类、氨基酸类、咖啡碱和花青素等重要的生化成分含量与普通正常绿色茶树品种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的生化成分对茶树的生长发育、抗逆性、适制性及茶叶品质等均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目前茶树芽叶颜色变异类型、生化成分差异、变异机制、种质资源鉴别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茶树芽叶颜色变异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沈周高谢应华范晓娟杨天元
-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生化成分
- 代谢组学在茶树生理生化代谢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叶用作物,其生理代谢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显著。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等生化成分不仅赋予茶独特的风味品质和健康特性,而且是茶树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重要贡献者。代谢组学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系统性的特点,可以全面、准确、快速地对代谢物进行鉴定和量化。代谢组学技术的深入研究为茶树代谢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平台。综述近年来代谢组学在茶树生理代谢(光合、呼吸和碳氮代谢)和主要品质生化成分代谢(类黄酮类、生物碱、氨基酸等)研究中的应用,并对今后代谢组学在茶学领域的应用作出了展望,以期为茶树种植管理、品种开发以及茶叶品质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 毛纯何季文雪峰吴传美易承熹廉建宏郭文敏
- 关键词:代谢组学茶树生理生化代谢产物
- 基于转录组和代谢组研究海藻糖对高温胁迫下茶树生理代谢的影响
- 茶树(Camellia sinensis),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茶树喜温暖湿润气候,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我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人工种植茶的国家。由于全球变暖,夏季气温逐渐...
- 刘楚非
- 关键词:茶树高温胁迫生理指标转录组海藻糖
- 2,4-表油菜素内酯对低温胁迫下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 2023年
- 为探讨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s)对茶树抗寒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黔茶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外源喷施茶树进行喷施处理,随后将其移入低温(0℃)下生长72h,研究EBR对茶树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EBR处理可以提高茶树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抑制叶绿素降解;显著增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保持细胞渗透平衡;减少丙二醛和过氧化氢(H_(2)O_(2))累积,提高抗氧化酶(SOD、POD)活性。由此可知,在低温胁迫发生时,EBR处理能诱导茶树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抑制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从而缓解低温下茶树受到的损伤,提高茶树耐寒力。
- 梁思慧杨春林开勤陈正武张小琴
- 关键词:茶树低温胁迫生理特性
相关作者
- 刘永胜

- 作品数:7被引量:11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净光合速率 茶树 内源激素 茶树生理 茶树新梢
- 肖润林

- 作品数:240被引量:1,952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狐尾藻 生态湿地 丘陵茶园 稻草覆盖 生态沟渠
- 唐茜

- 作品数:172被引量:962H指数:18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茶树 茶树品种 生化成分 茶叶 川西茶区
- 杨晓

- 作品数:6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 研究主题:叶用莴苣 多酚 钠 斑点叉尾鮰 磺胺二甲氧嘧啶
- 刘建新

-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春茶产量 茶园 茶树生理 茶树生长 高寒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