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95篇“ 苯二氮类药物“的相关文章
- 基于“增效减毒”策略探究酸枣仁缓解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的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基于“增效减毒”的中药和化学药物联用思路,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探讨酸枣仁缓解苯二氮类药物(benzodiazepine,BDZ)依赖性的活性成分及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检索酸枣仁的主要成分,其次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酸枣仁缓解BDZ依赖性的主要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最后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进一步验证关键蛋白和核心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酸枣仁共检索出24个化学成分,共作用于731个靶点。通过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拓扑分析得到亚油酸、棕榈酸、油酸、豆蔻酸、斯皮诺素、齐墩果酸、酸枣仁皂苷A等9个核心成分和AR、PTGS2、PPARG、RXRA和CYP19A15个关键靶点。KEGG富集分析得到钙离子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关键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酸枣仁核心成分和关键靶点之间有着良好的结合能力且结合主要以氢键为主。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进一步表明Jujuboside-A和RXRA、Oleanolic-acid和RXRA、Spinosin和PPARGC结合稳定,三种活性成分对改善BDZ依赖性有重要作用。结论酸枣仁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抗焦虑、抗失眠等过程,发挥多靶点、多通路干预BDZ依赖性的作用。
- 史鑫波刘长乐宋忠兴唐志书许洪波许洪波李国龙孙琛刘红波
- 关键词:酸枣仁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
-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熊胆粉中9种苯二氮类药物残留量被引量:1
- 2022年
-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MS)快速测定中药材熊胆粉中9种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残留的方法。样品以乙腈为提取溶剂,经萃取盐包除杂提取,采用分散式固相萃取管(EMR-Lipid dSPE)净化,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7μm,2.1×100 mm)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采集数据,外标法定量。在优化的条件下,虽9种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基质效应,但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9种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在对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0.9961,方法检出限(LOD,S/N=3)在0.06~0.71μg/kg范围内,定量限(LOQ,S/N=10)在0.20~2.60μg/kg范围内,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69.1%~108.0%范围内,日内RSD为1.8%~9.0%,日间RSD为2.6%~9.3%。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准确度高,为熊胆粉中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残留的风险监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技术。
- 王小乔许晓辉张虹艳冯翀吴福祥潘秀丽李赟
- 关键词:熊胆粉残留量
- 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苯二氮类药物的情况研究分析
- 2021年
- 本文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苯二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5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择40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20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喹硫平单一用药法,实验组患者则联合苯二氮类药物进行治疗,最终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用药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相比实验组较差,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好,数值结果相比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使用苯二氮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症状,若采用联合用药法效果更佳,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与生活能力,是非常高效且优质的用药方案。
- 王涛童毕怀刘成立董再文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苯二氮类药物
- 某精神专科医院2017-2019年门诊苯二氮类药物处方情况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某精神专科医院2017-2019年苯二氮类药物(Benzodiazepines,BZDs)片剂的门诊处方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取某省级精神专科医院2017—2019年门诊处方BZDs片剂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各BZDs平均日最大量(average daily maximum dose,ADMD)筛查出疑似依赖人群;应用自制的访谈纲要进行电话访谈以判断其是否存在药物依赖,并对BZDs依赖人群处方情况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7-2019年累计处方BZDs共计110 041人次,门诊处方剂量前3位为阿普唑仑(2 458 800 mg)、艾司唑仑(2 014 500 mg)、氯硝西泮(6 705 600 mg);经ADMD筛选并保留得到BZDs疑似依赖人群共182例,其中男性占比49.5%,女性占比50.5%,阿普唑仑和氯硝西泮在单一用药人群中占最大比例;通过电话访谈共发现112例BZDs药物依赖患者,其中使用阿普唑仑和氯硝西泮的依赖人数最多,51~60岁这个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大,男性占比53.57%,女性占比46.43%,与处方总人群相比,BZDs依赖人群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另有4例符合多药依赖。结论:1.该院门诊2017-2019年苯二氮类药物处方呈逐年递增趋势;2.门诊处方BZDs片剂的人群中存在部分超剂量使用和依赖的情况;3.回顾性研究及根据标准化访谈纲要进行的电话访谈能有效发现门诊处方人群中的依赖患者,值得推广使用。
- 徐佩茹陈旭
- 关键词:苯二氮类药物门诊处方药物依赖电话随访
- 泻火安眠方联合苯二氮类药物治疗焦虑性失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焦虑性失眠除表现有睡眠质量障碍(睡眠时间过少、睡眠质量下降)外,还表现有持续性不安、紧张易激、害怕、夜惊和惊恐等焦虑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两者相互影响,具有显著相关性;发病女性多于男性,脑力劳动者居多,高文化水平人群易发[2]。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改善睡眠品质及抗焦虑治疗为主,由于此类药物除成瘾性、耐药性较强外,有一定副作用,并且药源性症状会加重患者的焦虑,不宜长期应用。中医药治疗焦虑性失眠具有疗效肯定、无成瘾性、不易复发、无副作用等特有的优势[3]。相关证候研究显示心肝火旺型焦虑性失眠最为多见[4]。
- 钱丽梅赫操陈秋红伊晶王鸽翔
- 关键词:焦虑性失眠成瘾性脑力劳动者证候研究
- 肌肉放松技术对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焦虑症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肌肉放松技术对苯二氮类(BZD)药物依赖性焦虑症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BZD药物依赖性焦虑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20例BZD药物依赖性焦虑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黛力新,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肌肉放松技术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观察组SAS评分(70.22±8.93)分,与对照组(69.79±8.56)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为(36.93±5.80)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5.69±6.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WHOQOL-100评分(46.54±9.13)分与对照组(45.29±9.51)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100评分为(68.93±12.4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28±1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肉放松技术能够有效改善BZD药物依赖性焦虑症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病情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迟颖
- 关键词:苯二氮[艹卓]类焦虑症肌肉放松技术
- 视频脑电监测在静脉用苯二氮类药物控制癫痫发作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静脉注射苯二氮类药物控制癫痫发作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采用美国尼高力Nicolet数字化视频脑电图采集回放系统,按照国际10-20系统放置电极,同步监测心率及肌电;6例患者均在视频脑电监测下静脉用苯二氮类药物控制癫痫发作,在监测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给予心电监护,做好安全护理,确保脑电监测质量。结果 4例患者用药后临床发作有效控制,其中1例患者发作期的异常脑电完全消失,2例患者痫性放电明显减少,1例患者虽未见临床发作,但见频繁的临床下发作。另外,1例患者临床发作明显减少,1例患者未见明显效果。6例患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能安全顺利完成监测。结论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静脉注射苯二氮类药物控制患者癫痫发作中有重要作用,可直观、准确、细致地观察到用药效果、发作情况,做好相关护理工作能保证监测顺利进行,取得优质监测质量,提高治疗安全性。
- 朱燕珍黄妃文卢锡林
- 关键词:癫痫长程视频脑电图
- 苯二氮类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被引量:9
- 2017年
- 老年人、青少年、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物质滥用或依赖及特殊躯体疾病患者,因其生理功能较一般人群有明显不同,在使用苯二氮类药物(BZDs)时更应谨慎。本文重点介绍上述特殊人群在使用BZDs时的注意事项和用药原则。
- 牛雅娟刘铁桥赵敏
- 关键词:苯二氮类药物
- 住院精神病患者苯二氮类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本院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频率、使用剂量和疗程等信息,并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以2015年3月15日为时点调查日,对当日住院的555例精神病人苯二氮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的苯二氮类药物(BZD)使用率为34.6%,用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睡眠、控制兴奋躁动以及抗焦虑,患者的平均使用剂量都在正常范围内,52%的患者使用BZD超过1个月,有15.7%的患者使用2种及以上BZD;其中使用药物以阿普唑仑和劳拉西泮占大多数。结论: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BDZ药物使用情况总体上比较合理.但也有小部分存在药物滥用的情况。
- 漆文烨李亚玲夏江明翁振华钱成
- 关键词:苯二氮类药物精神病人药物滥用
- 我院2016年第一季度528份苯二氮类药物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了解精神科医院的住院患者苯二氮类药物(BZD)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第一季度苯二氮类药物医嘱528例,以用药频度(DDDs)等作为指标,分析苯二氮类药物的用药情况。结果我院精神病住院患者使用BZD最多的为氯硝西泮,为170例,占33%,其次为阿普唑仑为130例,占25%。维持用药1个月以内者占62%。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BZD的用药剂量及用药原因是合理的,但不宜长期使用。
- 张冰杨辉
- 关键词:苯二氮类药物用药频度精神病
相关作者
- 李惠芝

- 作品数:42被引量:194H指数:9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
- 研究主题:茅莓总皂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 脑缺血
- 邱宗荫

- 作品数:217被引量:1,009H指数:1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茅莓总皂苷 蛋白质组学研究 牡丹皮
- 刘铁桥

- 作品数:199被引量:1,572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抑郁 海洛因依赖 海洛因依赖者 吸烟者
- 王玉红

- 作品数:28被引量:108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省荣军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慢性精神分裂症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康复 精神分裂症患者
- 黄宗青

- 作品数:60被引量:34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脑梗死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体外反搏治疗 增强型体外反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