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45篇“ 苗勒管“的相关文章
血清抗激素水平与正常育龄女性生育力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抗激素(AMH)水平与正常育龄(25~40岁)女性生育能力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健康查体科进行免费孕检的25~40岁1200名备孕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分为25~34岁组(800例)和35~40岁组(400例),比较两组间的一般资料[包括体质量指数(BMI)、血压、促甲状腺激素(TSH)、基础性激素及AMH水平、窦卵泡计数(AFC)、备孕时间、空腹血糖]及妊娠结局。又根据AMH水平不同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低AMH组(<1.1 ng/ml,388例)和正常AMH组(1.1~3.7 ng/ml,81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AMH相关影响因素。同时,为了进一步分析AMH水平和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再将适龄女性(25~34岁组)分为低AMH组(101例)和正常AMH组(699例),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与25~34岁组比较,35~40岁组血清AMH、LH水平、AFC显著降低(P<0.05),血清FSH水平及备孕时间、BMI>24 kg/m^(2)率显著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低AMH组患者年龄35~40岁、BMI>24 kg/m^(2)、现在吸烟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AMH组(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均为AMH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与25~34岁组比较,35~40岁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降低,胚胎停育率、早期流产率、早期妊娠丢失率显著升高(P<0.05)。25~34岁组中,与正常AMH组比较,低AMH组备孕时间、胚胎停育率、早期流产率、早期妊娠丢失率显著升高,临床妊娠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25~34岁女性血清AMH水平高于35~40岁组,且年龄和BMI均是AMH水平的影响因素。血清AMH水平与年轻育龄女性的临床妊娠率成正向关系,AMH水平越低,年轻育龄女性的临床妊娠率越低,妊娠不良结局风险更高。
郭锐张亚杰傅杨王蕊李霞
关键词:育龄女性生育力抗苗勒管激素
联合检测血清抗激素和维生素D表达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抗激素(AMH)、维生素D表达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鹤壁市人民医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00例PCOS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于第4个月经周期进行枸橼酸氯米芬促排。以妊娠结局为金标准,妊娠结局良好患者(70例)为妊娠结局良好组,妊娠结局不良患者(30例)为妊娠结局不良组。另选取同期50例非多囊备孕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胎儿预后情况、血清AMH、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计算AMH、25-(OH)D单一及联合的预测价值。结果妊娠结局良好组与妊娠结局不良组AMH高于对照组,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妊娠结局良好组与妊娠结局不良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结局良好组年龄、体质指数(BMI)均低于妊娠结局不良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MH水平过高、25-(OH)D水平过低均是PCOS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MH、25-(OH)D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单项检测(AUC=0.977,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MH、VD水平对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较高,可作为临床评估妊娠情况的辅助检测指标。
徐娇饶红云陈茹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抗苗勒管激素维生素D
激素的影响因素及应用价值
2025年
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其卵母细胞的数量及质量逐渐减退,生育力也呈现下降趋势。评估育龄期女性的生育力,除了年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也被视为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抗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可作为一项单独预测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血清学指标,其不仅在卵泡的生长发育、子宫内膜容受性、预测绝经年龄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生殖相关疾病诊治中的价值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本文将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杨敏梁梦瑶康佳晶张瑾郭若男李弘
关键词:抗苗勒管激素生育力卵巢储备功能卵泡生殖
激素低水平人群行IVF/ICSI助孕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抗激素(AMH)低水平女性行IVF/ICSI-ET助孕的妊娠结局以及在不同年龄组内低AMH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进行第一周期IVF/ICSI的396例患者的资料,按照AMH水平分为极低AMH组(AMH≤0.5 ng/ml, 149例)和低AMH组(0.5 ng/ml35岁,215例)两组,分析两组在极低AMH和低AMH条件下的妊娠结局和累计活产率。结果 (1)极低AMH和低AMH两组患者间不孕年限、基础雌二醇(E2)和基础孕酮(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AMH组比较,极低AMH组患者年龄更长、基础FSH和基础LH水平更高(P<0.05),促排卵过程中促性腺激素(Gn)用量更低、Gn天数更短、获卵数更少(P<0.05),累计活产率显著降低(P<0.05)。(2)低龄组患者中低AMH组的获卵数显著高于极低AMH组(P<0.05),但妊娠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患者中低AMH组的获卵数显著高于极低AMH组(P<0.05),且累计活产率也显著高于极低AMH组(P<0.05)。结论 在低AMH条件下(AMH<1.1 ng/ml)进行IVF/ICSI助孕时,随着AMH水平的降低,累计活产率越低,高龄患者受影响程度更甚。
杨丽王雪松姜佳佳王月莺
关键词:抗苗勒管激素辅助生殖技术
激素联合性激素检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探讨
2025年
目的探讨抗激素联合性激素检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同期65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泌乳素(PRL)、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ESTO)、雌二醇(E_(2))、孕酮(PROG)、抗激素(AMH)。比较两组血清抗激素与性激素指标水平;两组组内不同年龄亚组的血清抗激素水平;抗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单一及联合检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效能(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试验组抗激素(10.1±1.1)ng/ml、促黄体生成素(18.3±1.2)mIU/ml、睾酮(40.8±5.6)ng/d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0.7)ng/ml、(8.9±0.3)mIU/ml、(24.3±2.8)ng/dl,促卵泡生成激素(4.2±0.7)mIU/ml、雌二醇(15.3±1.2)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1.0)mIU/ml、(42.1±6.7)pg/ml(P<0.05)。试验组不同年龄亚组的血清抗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着年龄增加,抗激素水平降低,对照组≤29岁组的血清抗激素水平高于>2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激素联合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激素检测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敏感性95.4%高于单一抗激素检测的80.0%、单一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激素检测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激素与性激素联合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准确性较高,对其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依据。
胡瑛
关键词:抗苗勒管激素性激素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抗激素与身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 研究血清抗激素(AMH)水平在肥胖型与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的差异及与身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29名PCOS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就诊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139名患者为对照组。根据BMI将PCOS和对照组患者分为肥胖组(BMI≥25 kg/m~2)和非肥胖组(BMI<25kg/m~2),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中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患者血清AMH水平。利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法分析血清AMH水平与BMI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肥胖组(n=50)和非肥胖组(n=79)患者卵巢基础窦卵泡数(A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9),但肥胖组患者血清AMH水平低于非肥胖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患者中肥胖组(n=119)和非肥胖组(n=20)患者血清AMH水平、AF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PCOS患者中,血清AMH水平与BMI呈负相关(r=-0.195,P=0.035),在对照组患者中,血清AMH水平与BMI无相关性(r=-0.036,P=0.650)。多重线性回归法分析显示,在观察组患者中,BMI与血清AMH存在危险因素关联(P=0.036)。结论 在PCOS患者中,较之于非肥胖患者,肥胖型患者有更低的血清AMH水平,BMI可能是血清AMH水平下降的危险因素。
宗丽萍牛余霞郭锐张敏韦晓晴张亚杰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抗苗勒管激素身体质量指数肥胖
激素和甲状腺特异性抗体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价值
2025年
目的 探讨抗激素(AMH)、甲状腺特异性抗体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进行人工授精的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3个人工授精周期后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39例和未妊娠组8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COS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实验室指标预测PCOS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价值。结果 妊娠组患者年龄[(29.64±3.48)岁]、PCOS病程[(3.55±1.04)年]、中重度PCOS比例(43.59%)、AMH[(5.38±1.55)ng/ml]、TGAb[(2.02±0.47)IU/ml]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0.82±0.18)IU/ml]水平显著低于未妊娠组[(31.83±4.26)岁、(4.02±1.26)年、71.76%、(7.68±1.79)ng/ml、(2.91±0.71)IU/ml、(1.17±0.32)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总剂量、Gn使用时间、雌二醇(E2)水平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Gn总剂量、Gn使用时间、AMH、TGAb及TPOAb是PCOS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年龄、PCOS病程、PCOS病情、E2与人工授精结局无显著关系(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AMH、TGAb、TPOAb以及联合预测PCOS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AUC分别是0.754、0.748、0.778、0.874,联合预测价值显著高于单一指标。结论 AMH、TGAb、TPOAb预测PCOS人工授精妊娠结局有较好价值,可联合检测三者水平用于临床评估。
王小红王毓吴敏云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人工授精抗苗勒管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激素与性激素和妊娠结局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血清抗激素(AM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性激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分娩成功且有健康新生儿出生的患者设为对照组(70例),将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患者设为观察组(22例)。探究各组的血清LH、E2、FSH、AMH及ACTH水平,探究AMH、ACTH水平与分娩结局和性激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探究AMH、ACTH联合检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的E2、FSH、LH、ACTH及AMH水平[(197.23±30.59)pmol/L、(7.78±1.42)IU/L、(9.46±1.15)IU/L、(61.30±8.16)pg/ml及(10.34±1.05)ng/ml]均高于对照组[(162.18±21.47)pmol/L、(6.07±1.17)IU/L、(3.20±0.81)IU/L、(42.33±7.25)pg/ml及(4.24±0.7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97、5.675、28.430、10.387及31.106,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与孕晚期体质量指数(BMI)、孕前腰臀比、妊娠期糖尿病、分娩前LH及分娩前睾酮水平变化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孕前腰臀比、分娩前LH、孕晚期BMI、分娩前睾酮、AMH及ACTH为患者出现不良妊娠结局主要的危险因素(OR=3.377、3.050、3.171、3.397、3.350、3.193及3.304,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MH、ACTH与不良妊娠结局、LH、E2及FSH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与AMH、ACTH单项预测比较,两项联合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MH、ACT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体内的水平变化明显,且与妊娠结局、性激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两项联合预测可有助于提升临床对该病
刘冬梅王杰杰张金玲朱可萌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苗勒管激素
炔雌醇环丙孕酮对不同抗激素表达水平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分析炔雌醇环丙孕酮对不同抗激素(AMH)表达水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PCOS合并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AMH表达水平分组,分为AMH表达浓度较低的患者35例(B组)和AMH表达浓度较高的患者45例(C组),另外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未孕健康女性40例为A组。B组和C组均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A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比较3组性激素[睾酮(T)、黄体成生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脂代谢[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代谢[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MH水平、妊娠率及排卵率。结果 治疗前,A组性激素、脂代谢、糖代谢、TNF-α及AMH水平均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A组[T(2.11±0.33)nmol/L、LH(6.17±2.08)U/L、FSH(2.01±0.37)mmol/L、TG(0.82±0.38)mmol/L、TC(3.44±0.95)mmol/L、LDL-C(2.22±0.35)mmol/L、HDL-C(1.37±0.41)mmol/L、FINS(12.75±6.33)μIU/ml、FPG(4.37±0.43)mmol/L、HOMA-IR(0.33±0.18)、AMH(5.03±1.66)ng/ml及TNF-α(0.85±0.27)pg/ml]比较,B组[T(2.41±0.63)nmol/L、LH(7.94±2.83)U/L、FSH(3.66±1.21)mmol/L、TG(1.03±0.49)mmol/L、TC(4.06±1.07)mmol/L、LDL-C(2.66±0.52)mmol/L、HDL-C(1.60±0.43)mmol/L、FINS(14.17±7.13)μIU/ml、FPG(5.23±0.77)mmol/L、HOMA-IR(0.55±0.29)、AMH(7.39±2.46)ng/ml及TNF-α(1.01±0.28)pg/ml]和C组[T(3.02±0.95)nmol/L、LH(10.15±2.77)U/L、FSH(4.45±1.34)mmol/L、TG(1.36±0.68)mmol/L、TC(4.88±1.33)mmol/L、LDL-C(3.02±0.64)mmol/L、HDL-C(1.89±0.45)mmol/L、FINS(15.37±7.66)μIU/ml、FPG(6.01±0.83)mmol/L、HOMA-IR(0.69±0.36)、AMH(8.55±2.77)ng/ml及TNF-α(1.20±0.30)pg/ml]水平均升高,且C组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690、25.414、56.377、10.825、17.098、24.794、13.705、6.586、57
王初容兰苏平叶咏菊
关键词:炔雌醇环丙孕酮抗苗勒管激素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不同抗激素水平患者卵巢功能比较
2025年
目的 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腹腔镜术后抗激素(AMH)水平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前1周及术后第6个月检测患者血清AMH值,将AMH下降率≥50%的33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将AMH下降率<50%或未下降的81例患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手术情况的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患者术后AMH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年龄≥35岁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BMI≥25 kg/m^(2)、经产妇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多发囊肿、双侧囊肿、囊肿直径≥7 cm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电凝止血和直接剥离囊肿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单孔或多孔手术的比例、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电凝止血是AMH下降率≥50%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患者多发囊肿、囊肿直径≥7 cm、直接剥离与AMH下降率≥50%无独立相关性(P>0.05)。结论 患者高龄、术中电凝止血更容易引起AMH显著下降,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谨慎考虑术中止血方式。
王斐
关键词:卵巢功能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AMH

相关作者

韦相才
作品数:107被引量:410H指数:1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宫内节育器 抗苗勒管激素 复发性流产
钟兴明
作品数:92被引量:528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多囊卵巢综合征 复发性流产 PCOS 宫内节育器 抗苗勒管激素
吴宏飞
作品数:428被引量:1,458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肾移植 膀胱肿瘤 良性前列腺增生 外科手术
苗竹林
作品数:88被引量:404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PCOS 复发性流产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大鼠卵巢 卵巢
李红
作品数:430被引量:1,70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产前诊断 家系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非整倍体 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