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8篇“ 苍白密螺旋体“的相关文章
苍白螺旋体实验诊断研究新进展
2021年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苍白螺旋体的实验诊断对于梅毒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苍白螺旋体传统实验诊断技术以及苍白螺旋体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常规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实时定量PCR技术对一期梅毒皮损分泌物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巢式PCR技术(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 PCR)对二期梅毒、隐性梅毒以及神经梅毒病人唾液标本检测发现,唾液可以作为梅毒诊断的液标志物,并用于评估梅毒治疗效果。巢式PCR技术对一期、二期梅毒全血中TP-DNA的敏感性也较高。巢式实时PCR技术(Nested and real-time PCR,NR-PCR)对神经梅毒患者耳垂血标本的检测阳性率明显比全血标本的阳性率高。环状等温测序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适用于不发达地区梅毒分子诊断的发展。性传播疾病质谱技术(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mass spectrometry,STI-MS)在梅毒的筛查和流性病学调查中具有巨大潜力。以上技术的发展将对特殊人群,比如TP/HIV合并感染患者、神经梅毒患者以及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实验诊断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闵彦刘丹
关键词:苍白密螺旋体梅毒分子诊断
基于TP0136蛋白异质性建立一种新的苍白螺旋体分子分型方法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基于苍白螺旋体属(TP)TP0136蛋白的异质性,建立一种新的TP分子分型方法。方法从GenBank中查询9株梅毒苍白螺旋体(TPA)、3株雅司苍白螺旋体(TPE)、1株未分类的类人猿螺旋体(FB)和1株地方螺旋体(TEN)的TP0136开放阅读框(ORF)氨基酸序列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得出TP0136蛋白分子分型结果。利用建立的TP0136蛋白分子分型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收集的23株TPA临床分离株进行分类,并将分型结果与传统的Arp/Tpr/TP0548三基因分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TP0136蛋白在不同种TP株中具有高度异质性,根据TP0136氨基酸序列,TPE、FB和TEN分为Ⅰ~Ⅳ4个亚型,TPA分为Ⅴ~Ⅹ6个亚型,TPA临床株分为Ⅶ、Ⅸ、Ⅹ、Ⅺ4个亚型。通过TPA传统的三基因分型方法可将23株TPA临床株分为13D/d、14D/f、14D/g、15D/f、16A/e 5型。将TP0136分型法与传统分型法相结合,可将上述临床株进一步细分为10型,其中14D/f型应用TP0136分型法可进一步分为3个亚型。结论TP0136分子分型方法可用于TP种的区分,有助于传统TPA分子分型的进一步完善。
魏然柯吴坚陈文韬谭玲俏刘雅慧吕萍黄涛张君张晓辉王柳苑车雅敏
关键词:密螺旋体属梅毒基因分型技术
苍白螺旋体三联抗原
本发明公开了苍白螺旋体三联抗原构建,其包括三种苍白螺旋体抗原(TP15、TP17和TP47),以及十氨基酸前导序列(标签261)和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hSOD)。这种构建对于梅毒感染的外诊断是最佳化的。本发明...
J·张R·余拉J·杨
可溶的免疫反应性的苍白螺旋体TpN47抗原
本发明涉及苍白螺旋体抗原47(TpN47抗原)的可溶的变,所述变包含完整TpN47蛋白分子的至少结构域B,或至少结构域A和B,任选地结构域D,条件是全部抗原缺少TpN47的结构域C(氨基酸224至351)。TpN4...
E·法特兹P·沙尔施密特U·施密特C·舒尔茨
可溶的免疫反应性的苍白螺旋体TpN47抗原
本发明涉及苍白螺旋体抗原47(TpN47抗原)的可溶的变,所述变包含完整TpN47蛋白分子的至少结构域B,或至少结构域A和B,任选地结构域D,条件是全部抗原缺少TpN47的结构域C(氨基酸224至351)。TpN4...
E·法特兹P·沙尔施密特U·施密特C·舒尔茨
苍白螺旋体三联抗原
本发明公开了苍白螺旋体三联抗原构建,其包括三种苍白螺旋体抗原(TP15、TP17和TP47),以及十氨基酸前导序列(标签261)和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hSOD)。这种构建对于梅毒感染的外诊断是最佳化的。本发明...
J.张R.余拉J.杨
妇科宫颈癌与苍白螺旋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与苍白螺旋体(TP)感染的相关性,分析苍白螺旋体在宫颈癌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并病理确诊的323例宫颈癌患者及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术前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苍白螺旋体感染情况,以酶联免疫法初筛,明胶颗粒凝聚试验(TPPA)进行确诊检测,TPPA试验确诊为阳性者认为最终阳性。结果宫颈癌患者共有27例TPPA试验确诊TP感染阳性,感染率8.36%,子宫肌瘤患者有1例患者TPPA试验确诊TP感染阳性,感染率1.00%,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P<0.05);苍白螺旋体感染率Ⅱ~Ⅳ期患者为6.38%,Ⅰ期患者为8.70%,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患者苍白螺旋体感染者以31~4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为12.28%,41~50岁、≥51岁年龄段感染率分别为6.28%、7.69%,≤30岁年龄段感染率为0;宫颈癌患者年龄与苍白螺旋体感染率之间具有相关性(r=0.478,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苍白螺旋体感染率较子宫肌瘤患者明显高,宫颈癌与苍白螺旋体感染之间具有相关性,是宫颈癌患病后增加了苍白螺旋体感染概率还是苍白螺旋体感染导致宫颈癌发病,因果关系尚不明确。
严菊兰
关键词:宫颈癌苍白密螺旋体子宫肌瘤
住院患者苍白螺旋体检测结果分析
2012年
目的研究医院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阳性标本患者的年龄分布,分析ELISA与苍白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ELISA法对住院患者进行梅毒抗初筛,双孔复查仍为阳性者,进一步进行TPPA确证;对ELISA阳性的病例按S/CO值分为灰区组和阳性组,分别与TPPA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检出ELISA阳性113例,与TPPA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3.81%,>60岁患者阳性率为5.00%,占总阳性患者的46.90%;灰区组、阳性组运用ELISA及TPPA比较,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梅毒血清学试验有一定的假阳性率,高龄患者中尤为突出,当ELISA检测结果与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不一致时,应尽早复查和TPPA确证,同时定期随访。
程丰黄菲龚国富
关键词:梅毒梅毒抗体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艾滋病患者合并苍白螺旋体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苍白螺旋体(TP)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5份HIV/TP合并感染血清和57份单纯HIV阳性血清和全血,进行淋巴细胞、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测,分析两组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HIV/TP合并感染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数为(431.6±127.8)109/L,HIV感染者为(527.0±156.2)109/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6,P<0.05),两组间其他检测指标T(CD3+)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数、CD4+/CD8+比值、B淋巴细胞、NK细胞、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汁酸及总胆红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TP合并感染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显著低于单纯HIV感染者,测定HIV/TP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变化,有助于评价合并感染患者感染的免疫状况。
王莹徐爱芳陈刚李宏波钮海莺喻剑华章松平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苍白密螺旋体
41482株苍白螺旋体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苍白螺旋体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金标法作为初筛试验,苍白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作为确诊试验及疗效观察,根据不同检验目的选用荧光螺旋体吸收试验、蛋白印迹技术等作为辅助检测手段,优化组合试验项目。结果在检测的41 482株标本中,有1032例TPPA确诊试验阳性,其阳性检出率为2.5%,其中有484例TRUST试验及TPPA检测均为阳性,其阳性检出率为1.2%。结论上述方法能够提高梅毒的检出率,同时用于梅毒患者的治疗、复发及再感染进行观察;苍白螺旋体IgM抗蛋白印迹试验可作为一种确诊试验应用于新生儿胎传显性梅毒,尤其是胎传潜伏显性梅毒的早期诊断。
苗岩欧春怡任惠斌杨威史延胥苗晓红张岩
关键词:苍白密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金标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相关作者

王千秋
作品数:254被引量:1,638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研究主题:沙眼衣原体 梅毒 淋球菌 性病 性传播疾病
赵飞骏
作品数:83被引量:21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
研究主题:梅毒螺旋体 梅毒 重组蛋白 GPD 活性研究
刘双全
作品数:99被引量:315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梅毒螺旋体 梅毒 耐药性 耐药性分析 病原菌
杨斌
作品数:388被引量:1,974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肾肿瘤 超声
蒋毅
作品数:58被引量:29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 莱姆病 结核疫苗 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