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5 篇“ 自主神经张力 “的相关文章
自主神经 张力 指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2023年 目的:探究自主神经 张力 指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224例≥65岁的老年CH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的临床结局,将病人分为存活组(172例)和死亡组(52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及自主神经 张力 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人预后的因素;采用XGboost模型分析影响病人预后的风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模型和XGboost模型对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评价XGboost模型的准确度和有效性。结果:两组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钠、全部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心动周期差>50 ms的次数占所有窦性心动周期的百分比(PNN50)、全部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是影响病人预后的因素;XGboost模型中LVEF的重要度评分为40分,NT-proBNP为39分,SDANN为36分,RMSSD为33分,6MWT为32分,SDNN为30分,PNN50为29分,血钠为26分,BMI为25分,吸烟史为23分,年龄为20分;XGboost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有效性。结论:老年CHF病人的年龄、BMI、心功能指标、血钠水平、吸烟史、自主神经 张力 指标均是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自主神经 张力 指标对病人的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盛英杰 韩英 裴丽峰 王冲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 自主神经张力 预后 特发性室性早搏与自主神经 张力 的关系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的发生与自主神经 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到频发室早(≥10000次/d或室早负荷≥10%)的156例特发性室早患者(室早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84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计算心率变异性指标rMSSD、pNN50、高频功率(HF)、标准化的高频功率(HFnorm)、低频功率(LF)与HF的比值(LF/HF)。比较两组自主神经 张力 间的差异,并分析室早负荷与自主神经 张力 变化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室早组患者rMSSD、pNN50、HF和HFnorm均明显增加(P<0.01),LF/HF显著降低(P<0.01)。室早组患者24 h室早负荷与rMSSD、pNN50和HF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2、0.425、0.372,P<0.01),而与LF/HF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06,P<0.05);其中28.8%(45/156)的患者每小时室早负荷与每小时HFnorm呈正相关,16.0%(25/156)的患者与每小时LF/HF呈正相关,53.8%(84/156)的患者与每小时HFnorm和每小时LF/HF均无相关性。结论部分特发性室早的发生与交感和(或)迷走神经 张力 变化相关。 王晓飞 邹操 杜小娇 胡铭晟 林佳 孙世坤 薛枫 陈弹 李勋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自主神经 心率变异性 迷走神经张力 自主神经 张力 血清D-二聚体及醛固酮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中的检测价值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 探究自主神经 张力 [心率减速力(DC)和心率变异性(HRV)]、血清D-二聚体(D-D)及醛固酮(AL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及其对AMI患者MACE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AMI患者,依照患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研究组,n=57)和未发生MACE组(对照组,n =93),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DC、HRV及血清D-D、ALD水平.分析患者一般资料、DC、HRV及血清D-D、ALD水平与MACE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年龄(岁:60.5 ±4.8 vs.59.2±4.4)、性别、体质量指数(BMI)(kg/m2:23.2±2.9 vs.23.9±3.1)、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总胆固醇(mmol/L:4.5±1.2 vs.4.3±1.1)、血红蛋白(g/L:131.4±18.8 vs.135.3±20.2)、血小板计数(×109/L:207.8 ±39.1 vs.203.5 ±3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收缩压(mmHg:107.7±10.5 vs.119.6 ±11.3)、舒张压(mm Hg:63.2±6.0 vs.73.1±6.5)、心率(次/min:78.2±5.3 vs.72.1±5.8)、NT-proBNP(ng/mL:1203.2 ±234.6 vs.817.7 ±105.5)、DC(ms:2.9±1.1 vs.3.6±1.6)、SDNN(ms:75.8±11.5 vs.110.5 ±14.0)及血清D-D(μg/L:220.9±13.9 vs.187.3 ±14.5)、ALD(pmol/L:160.7±15.2 vs.130.5±13.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心率、NT-proBNP、DC、SDNN及血清D-D、ALD是AMI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x2=7.125,8.933,7.450,10.277,9.602,9.311,11.275,10.400;P< 0.05).Log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DC、SDNN及血清D-D、ALD是AMI患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C与D-D、NT-proBNP、ALD呈显著负相关(r=-0.788,-0.592,-0.615;P<0.05);SDNN与D-D、NT-proBNP、ALD呈显著负相关(r=-0.753,-0.610,-0.646;P<0.05).结论 自主神经 张力 、D-D、NT-proBNP及ALD与AMI患者发生MACE存在显著相关性,是AMI患者发生MACE的重要危险因素,对AMI患者MACE诊断有一定价值. 郝迎军 周姝 李丽君关键词:自主神经张力 血清D-二聚体 醛固酮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不良事件 自主神经 张力 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分析2019年 目的探讨检测自主神经 张力 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25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检查两组24h内的动态心电图,并对两组疾病危险分层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观察组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总标准差、DC和连续2个周期的心率减速力(DC)、连续4个周期的DC(DR4)以及DR8和DC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内患者的DC、DR2、DR4、DR8以及心率变异性的总标准差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内患者的低度危险患者要低于对照组,且中度与高度危险患者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相关指标进行预测时,DC与DRN均可以作为良好的应用指标,且心率变异性、DC和DRN之间均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与借鉴。 马腾 孙巍 吴国庆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不良事件 心悸寒证与热证心率变异性(HRV)与自主神经 张力 (交感和迷走)相关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心悸寒/热证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自主神经 张力 (交感和迷走)相关性。[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平行对照方法,将141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寒热证候归入实热、实寒、虚热、虚寒4组。观测HRV指标,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频域指标TP、LF、HF、LF/HF。使用DMS动态分析软件,人工修正、去除伪差,自 动分析24h连续心电信号(动态心电图)后,获得HRV各项指标。[结果]寒热辨证分组:热证82例(58.2%,82/141),其中实热32例,虚热50例;寒证59例(41.8%,59/141),均为虚寒证。SDNN、SDANN、RMSSD热证与寒证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虚寒组均大于虚热组(P<0.05)。TP、LF、HF热证与寒证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LF/HF热证组高于寒证(P<0.05);频域指标TP、HF、LF/HF虚热与虚寒均有显著差异(P<0.05),TP、HF虚寒大于虚热(P<0.05),LF/HF虚热组大于虚寒组(P<0.05),LF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虚实与自主神经 总张力 相关,寒热与自主神经 功能交感和迷走神经 的张力 平衡相关,热证与寒证自主神经 总体能量无显著差异(P>0.05),热证组交感活动相对增强。 陈了一 郭小玉 郭小玉 袁晓春关键词:心悸 自主神经张力 SDNN 平行对照研究 检测自主神经 张力 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C)、连续8个周期的DC(DR8)及心率变异性(HRV)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医院收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取36名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对照组,对两组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疾病危险分层结果,并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总标准差(SDNN)与连续2个周期的DC(DR2)、连续4个周期的DC(DR4)、DR8及DC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C、DR2、DR4、DR8以及SDNN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43,t=11.525,t=12.942,t=11.157,t=13.327;P<0.05);观察组低度危险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5,P<0.05);观察组中度危险、高度危险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4,x2=5.142;P<0.05);观察组SDNN水平与DR2、DR4、DR8以及DC均呈正相关(r=0.222,r=0.254,r=0.315,r=0.368;P<0.05)。结论:DC和DRs均可成为一种较好的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不良事件指标,且HRV与DC以及DRs均有相关性,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 王帆 覃艳笑 黄东菊关键词:心率变异性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不良事件 心率变异性分析时域指标评估自主神经 张力 的可重复性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分析(HRV)的时域指标检测方法的可重复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行连续3天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56例,将连续记录的72小时数据分为3天,记录每天的平均心率及HRV时域指标。结果三组间的参数SDNN、SDANN、SDNN Index、RMSSD、PNN50、24h平均心率两两比较,除了Day1组和Day3组的SDANN有差异(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分析的时域指标可重复性好,稳定性、有效性及临床适用性强,可用于自主神经 张力 评估,作为一项无创性检测方法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谢金 江惠琼 洪燕玲 谢思欣关键词:心率变异性 时域指标 自主神经张力 可重复性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自主神经 张力 的影响 被引量:34 2016年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及心脏自主神经 张力 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75岁以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心衰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逐渐加量至静息心率55~60/min,3个月后比较上述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 fraction,LVEF)、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6 min步行试验距离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变化。结果治疗组LVEF[(54.1±8.8)%]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394.4±69.7)m]较对照组[(49.2±7.6)%,(364.3±67.9)m]明显升高(P〈0.01),BNP[(954.6±115.6)pg/ml]较对照组[(1 445.2±129.4)pg/ml]明显下降(P〈0.01),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135.5±30.4)ms]、SDANN[(85.6±28.1)ms]、RMSSD(41.6±15.6)、PNN50(7.1%±2.9%)较对照组[(78.6±31.6)ms、(70.6±27.6)ms、34.6±17.4、5.7%±3.1%]明显改善(P〈0.01)。结论在心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至达到目标心率,可改善75岁以上心衰患者心功能。 强钰伟 杨美艳 徐勇关键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慢性心力衰竭 心率变异性 高血压病患者自主神经 张力 的近日节律比较 2005年 韩俊平 白晓谊 薛春光 张保敏关键词:高血压病 自主神经系统 心率变异性 近日节律 时间生物学 替米沙坦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自主神经 张力 的影响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和陈旧性心肌梗死(OM I)患者自主神经 张力 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价值。方法:56例AM I患者和56例OM I患者均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28例,治疗前后用数字化24 h Holter记录测定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和频域参数。结果:AM I患者用替米沙坦治疗4周后,HRV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SDNN、LF和HF均明显增加,LF/HF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OM I患者,HRV时域指标SDNN无明显变化,频域指标LF和HF均明显增加,LF/HF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米沙坦具有降低心肌梗死患者交感神经 活动性,提高迷走神经 张力 的作用,使LF/HF之比趋向于正常,提示该药具有稳定AM I患者自主神经 功能的作用。 弓向荣 万平 王留义 丁水印关键词:替米沙坦 心肌梗死 自主神经 心率变异性
相关作者
杨美艳 作品数:10 被引量:82 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心率变异性 冠心病患者 老年慢性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自主神经张力 徐勇 作品数:224 被引量:1,070 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冠心病 左心室 超声心动描记术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陈了一 作品数:4 被引量:20 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研究主题:心率变异性 HRV 心电散点图 心悸 并行心律 郑剑光 作品数:64 被引量:46 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心动过速 心电图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二尖瓣狭窄 类维富 作品数:97 被引量:386 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利多卡因 吸入麻醉药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 脑电描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