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76篇“ 腰段“的相关文章
整体护理在胸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胸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10月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84例胸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VAS、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的21.43%(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胸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可降低疼痛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冯利娜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整体护理负性情绪生命质量
爆裂性骨折及椎管内骨折块复位的研究进展
2025年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胸爆裂性骨折及椎管内骨折块复位的研究进展,包括骨折的机制与诊断、治疗策略、手术技术的选择以及骨折块复位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最新发现。胸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在治疗上,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稳定、不伴神经损伤的患者,而手术治疗则是对于TLICS评分较高或伴有严重神经损伤的患者的首要选择。手术可以恢复椎体高度,减轻脊髓神经受压的情况。椎管内骨块的处理方式多样,包括可选择保守治疗,也可行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而对于选择微创或开放手术、经伤椎或跨伤椎固定方面,各学者观点不尽相同。研究发现椎管内骨块的复位与多种临床因素相关。本文总结了胸爆裂性骨折及椎管内骨折块复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临床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以后胸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参考。
李冠佑连勇
关键词: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内固定技术脊柱稳定性微创手术
地龙舒汤联合wiltse入路治疗胸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地龙舒汤联合wiltse入路对胸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中药组50例。对照组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方法治疗胸骨折,中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地龙舒汤,持续治疗30d,分别观察统计患者伤椎Cobb角度和伤椎高度、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Oswestry functional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中医疗效评定等数据。结果:①术前,2组患者疼痛程度,胸椎功能评分,Cobb角度,伤椎高度,中医疗效评价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2组患者疼痛水平(VAS)均低于术前,中药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2组患者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中药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2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Cobb角显著低于术前(P<0.05)。⑤术后30d中药组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2.00%。结论:相较于单用wiltse入路手术治疗胸椎骨折患者而言,加用地龙舒汤后患者能更加有效缓解椎疼痛,促进胸椎功能恢复,在提高患者康复疗效方面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曾招升赵光辉于其华熊恒李坤赵国育陈星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PKP治疗胸脊柱骨折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球囊扩张人工骨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东莞仁康医院骨科接收的60例胸脊柱2度及3度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PKP治疗。比较2组相关治疗指标、疼痛程度、脊柱功能、椎体高度、Cobb角、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06.89±17.09)mL,少于对照组的(132.24±19.13)mL;椎体前缘矫正丢失度为(7.06±2.36)%,Cobb角矫正丢失度为(5.15±1.37)%,低于对照组的(15.35±3.59)%、(12.97±3.44)%;住院时间为(12.26±3.79)d,短于对照组的(15.56±4.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3.04±0.35)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28.56±4.04)分,低于对照组的(4.49±0.51)分、(36.22±3.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为(34.04±3.75)mm,椎体后缘高度为(39.27±3.85)mm,高于对照组的(30.58±3.47)mm、(35.03±3.57)mm;观察组Cobb角为(11.69±1.11)°,低于对照组的(14.84±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脊柱骨折患者中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PKP方案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术中损伤,减少椎体前缘矫正丢失度,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脊柱功能,提高椎体高度,降低Cobb角。
李波赖培丰洪加乐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球囊扩张脊柱功能疼痛程度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创伤性胸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胸骨折患者采取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以及椎体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创伤性胸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以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疼痛情况、应激指标[皮质醇(Cor)、磷酸肌酸激酶(CK)、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obb角(8.25±1.42)°低于对照组的(11.41±2.14)°,伤椎前缘高度比值(91.65±16.84)%高于对照组的(73.07±1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3.32±0.71)分低于对照组的(4.70±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or(171.39±22.73)ng/ml、CK(178.64±19.14)U/L、PGE_(2)(82.01±21.67)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200.88±30.53)ng/ml、(250.98±22.16)U/L、(95.47±26.4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RP(7.52±0.95)mg/L、TNF-α(40.03±6.91)pg/ml、IL-1β(20.02±3.10)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2.04±1.42)mg/L、(47.02±8.81)pg/ml、(25.02±4.2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对创伤性胸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术后的应激反应、疼痛情况、炎症情况,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椎体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刘思法谷长增刘宁波
关键词:炎症因子
新型UBE技术结合改良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胸脊柱结核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 研究新型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结合改良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胸脊柱结核(STB)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4年1月至10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STB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后路手术,观察组采用UBE技术+改良置钉法。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脊柱功能、疼痛、血沉(ESR)、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在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更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ESR、ODI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9.25%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UBE技术结合微创内固定术减少手术创伤,加速康复,缓解疼痛,促进脊柱功能恢复,安全性良好。
孔德胜王品王珍珍陈川江政乾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结核脊柱功能
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脊柱骨折的临床对照分析
2025年
观察对胸脊柱骨折患者开展跨伤锥固定手术、经伤锥固定手术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通过分随机分组法对我们医院骨科就诊的70例胸脊柱骨折患者分成2个手术小组(2023年4月-2024年4月),参照组给予跨伤锥固定手术,治疗组开展经伤锥固定手术,手术后对比。结果 两组对比的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独立生活能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局部后凸角、前缘相对高度、伤锥楔形角、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很大(P<0.05)。结论 相对于跨伤锥固定手术来说,经伤锥固定手术治疗胸脊柱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更高,减轻他们手术后的疼痛程度,缩短手术后康复所需要的时间,使得患者尽量恢复正常生活和自理。
闫志清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骨折愈合时间
有限元法在脊柱胸骨折生物力学分析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被引量:2
2025年
背景:脊柱骨折最高发部位是胸,其症状为后背部疼痛、后凸畸形、活动受限,或伴脊髓神经损伤引发下肢疼痛、麻木甚至截瘫等并发症。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字化的计算机建模技术,能真实模拟实物模型并进行受力分析。目的:综述有限元法在脊柱胸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在中英文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检索2024年3月之前发表的有限元分析法在脊柱胸骨折中应用的相关文献,中英文检索词为“有限元分析法(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s)”“生物力学(biomechanical phenomena)”“应力分析(stress analysis)”“胸椎骨折(thoracolumbar fractures)”“脊柱骨折(spinal fractures)”,最终纳入55篇文献。结果与结论:①通过有限元法对不同病因(骨质疏松性、创伤性、病理性)导致的胸椎骨折进行探索,有利于对各种类型胸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特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完善对胸椎骨折的个性化和精细化治疗;②单一样本或数量较少样本的有限元分析具有偶然性,未来的有限元分析需要更大的样本数量来减少样本偶然性带来的误差;③仅骨骼的刚性结构不能满足实物的完整性所具有的生物力学工况,未来的有限元模型需要尽可能纳入实物的所有结构(例如肌肉、韧带等软组织);④有限元法在骨质疏松性和创伤性胸椎骨折方面的研究较多,未来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病理性胸椎骨折领域的研究较少,未来研究范围较广。
贺凯邢文华李峰刘胜祥白贤明周晨高旭乔宇何强高志宇郭圳包阿如汗李查德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腰椎骨折有限元分析法生物力学应力分析
经皮穿刺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胸脊柱骨折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联合手法复位对胸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胸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发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单纯行经皮穿刺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加以手术复位。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参数、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受损椎体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68、10.045,P<0.05);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11、12.502、11.813、9.67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联合手法复位可改善胸脊柱骨折患者胸椎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
解通段广超徐长科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涟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脊柱骨折患者81例,以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与观察组(41例,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两组手术指标、脊柱形态与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相关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1/41),较对照组20.00%(8/4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2,P<0.05)。结论在胸脊柱骨折的治疗中,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安全性高,术后脊柱形态恢复好。
韩刚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

相关作者

郝定均
作品数:1,075被引量:3,850H指数:2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腰椎 手术治疗 胸腰椎
张宏其
作品数:464被引量:1,48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后路 手术治疗 脊柱侧凸 后凸畸形
陈仲强
作品数:474被引量:4,039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胸椎 手术治疗 脊柱 矢状位 胸椎黄韧带骨化
贺宝荣
作品数:599被引量:2,526H指数:2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脊柱骨折 胸椎 椎体成形术 腰椎 外科治疗
马维虎
作品数:747被引量:2,299H指数:20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颈椎 后路 椎弓根螺钉 下颈椎 枢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