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391篇“ 脑钠肽前体“的相关文章
慢性心力衰竭血清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N末端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血浆N末端(NT-pro 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慢性心衰组,同期选择在本院接受检的3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TnI、Mb和NT-pro BNP水平进行测定,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指标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心衰组患者的cTnI、MYO和NT-pro BN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心衰组患者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cTnI、MYO和NT-pro BNP水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心衰组患者的cTnI、MYO和NT-pro BNP水平和其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451,0.432,0.487,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cTnI、MYO和NT-pro BNP水平指标较健康人群明显升高,且其水平会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临床可以通过检测以上指标水平来评估患者病情进展。
杨亚慧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肌红蛋白N末端脑钠肽前体
N端和D-二聚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N端(NT-proBNP)和D-二聚(D-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9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64例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64例COPD未合并肺栓塞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NT-proBNP和D-D水平、相关性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NT-proBNP和D-D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D-D与氧分压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NT-proBNP、D-D单独检测相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更高(P<0.05)。结论NT-proBNP联合D-D检测在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杜夏雷
关键词:N端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
血浆氨基末端、胱抑素C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分析及联合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分析血浆氨基末端(NT-proBNP)、胱抑素C(Cys-C)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及联合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16例BP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病情严重度分为轻度和中重度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和血浆NT-proBNP以及Cys-C水平等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PD患儿病情严重度的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浆NT-proBNP以及Cys-C和BPD患儿病情严重度的关系,并绘制ROC曲线,观察血浆NT-proBNP、Cys-C单独或联合对BPD患儿病情严重度的预测价值。结果116例BPD患儿中60例病情轻度患儿纳入轻度组,占比为51.72%;56例病情中度或重度患儿纳入中重度组,占比48.28%。两组的胎龄、出生重、NT-proBNP及Cys-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的胎龄、出生重及Cys-C水平低于轻度组,NT-proBNP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β=-0.474,OR=0.622,95%CI:0.496~0.786)、出生重(β=-0.016,OR=0.984,95%CI:0.979~0.990)及Cys-C水平(β=-1.930,OR=0.145,95%CI:0.040~0.526)均为BPD患儿病情加重的独立保护因素,NT-proBNP水平(β=0.003,OR=1.003,95%CI:1.002~1.004)为BPD患儿病情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BPD患儿病情严重度和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502,P<0.05),和Cys-C水平呈负相关(r=-0.274,P<0.05)。血浆NT-proBNP联合Cys-C预测BPD患儿病情严重度的AUC值达到0.930,高于血浆NT-proBNP、Cys-C单独预测的0.797、0.798。结论血浆NT-proBNP、Cys-C和BPD患儿病情严重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作为BPD患儿病情严重度的预测因素,且联合两项指标能提高预测价值。
罗勤龚雅琴饶志辉唐文燕
关键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胱抑素C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病情严重度
血清N-末端、D-二聚、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部感染的价值
2025年
目的研究血清N-末端(NT-proBNP)、D-二聚(D-D)、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并发感染组(49例)和非并发感染组(33例),并以相同比例抽取于医院检健康者82例作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3组NT-proBNP、D-D、PCT、CRP水平,统计各指标联合诊断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分析预测值。结果并发感染组和非并发感染组NT-proBNP、D-D、PCT、CRP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且并发感染组NT-proBNP、D-D、PCT、CRP水平高于非并发感染组(P<0.05)。49例COP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和115例非肺部感染者中,经NT-proBNP检测出真阳性38例,真阴性85例;D-D检测出真阳性35例,真阴性87例;PCT检测出真阳性29例,真阴性101例;CRP检测出真阳性37例,真阴性83例;四者联合检测出真阳性47例,真阴性113例。四者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NT-proBNP、D-D、PCT、CRP诊断(P<0.05),漏诊率、误诊率低于NT-proBNP、D-D、PCT、CRP诊断(P<0.05);四者联合诊断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NT-proBNP、D-D、PCT、CRP诊断(P<0.05)。结论NT-proBNP、D-D、PCT、CRP在COP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四者联合诊断COPD并发肺部感染可明显提升诊断效能和阳性预测值,减少漏诊事件的发生。
王静陈颖邵媛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D-二聚体降钙素原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N-末端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N-末端(NT-proBNP)对AECOPD患者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和预后不良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ECOPD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II和NT-proBNP水平对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SII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两组患者性别、BMI、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程、合并基础疾病、血小板计数(PLT)、降钙原素(PCT)、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T(cTnT)、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I高、NT-proBNP水平高均为影响AECOPD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I、NT-proBNP预测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699,特异度分别为98.46%、75.38%,敏感度分别为60.00%、62.86%(均P<0.05)。结论SII高、NT-proBNP水平高均为影响AECOPD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且SII、NT-proBNP水平对AECOPD患者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参考。
韦庆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N-末端脑钠肽前体
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氨基末端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开展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2月尤溪县总医院收治的6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参照组(33例)和治疗组(34例)。参照组实施阿替普酶治疗,治疗组实施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比较2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氨基末端、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平均值、血管外周阻力、动态阻力、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有效性,超氧化物歧化酶、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平均值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管外周阻力,动态阻力,丙二醛、氨基末端、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效果较好,能减轻患者神经受损程度,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机炎症水平。
况稳龙章宜武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依达拉奉阿替普酶血清炎症因子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血清Toll样受4、氨基末端、甲壳质酶蛋白40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Toll样受4(TLR4)、氨基末端(NT-proBNP)、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ECOPD患者142例为AECOPD组,另选92例同期健康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TLR4、NT-proBNP、YKL-40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ECOPD组患者血清TLR4、NT-proBNP、YKL-40水平升高(均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心力衰竭患者占比增加,血清TLR4、NT-proBNP、YKL-40水平升高(均P<0.05)。心力衰竭、高血清TLR4、NT-proBNP、YKL-40水平是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AECOPD患者血清TLR4、NT-proBNP、YKL-40水平均与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AECOPD患者血清TLR4、NT-proBNP、YKL-40水平显著升高,高血清TLR4、NT-proBNP、YKL-40水平是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且与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
马南周冰洁张建银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TOLL样受体4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预后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尿酸 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在慢性肾小球肾炎辅助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NT-proBNP)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联合检测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CGN患者及60名健康检者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采血检测HCY、UA、NT-proBNP水平,并采尿检测U-mALB水平。比较2组HCY、UA、NT-proBNP及U-mALB水平差异,并比较不同分期患者各指标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联合诊断CGN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HCY、UA、NT-proBNP及U-mALB水平为(19.0±1.5)μmol/L、(490±43)μmol/L、(446±52)pg/ml、(32.6±3.5)mg/L,高于对照组的(9.2±1.2)μmol/L、(306±30)μmol/L、(201±20)pg/ml、(14.1±1.2)mg/L(P<0.05);Ⅲ期CGN患者HCY、UA、NT-proBNP及U-mALB水平为(25.7±2.3)μmol/L、(543±50)μmol/L、(502±55)pg/ml、(40.5±4.2)mg/L,高于Ⅱ期、Ⅰ期患者(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HCY、UA、NT-proBNP、U-mALB及联合诊断CGN的AUC值为0.800、0.814、0.816、0.836、0.947,联合检测价值最高。结论血清HCY、UA、NT-proBNP及U-mALB在CGN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利于早期识别肾脏病变,改善患者预后。
何文君刘广亮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高半胱氨酸尿酸脑钠肽前体尿微量白蛋白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pro-BN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132例接受三联吸入疗法治疗的AECOPD患者,治疗7 d后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评估治疗反应性,根据评估结果分为反应性良好组(47例,CAT评分较入院时改善≥2分)和反应性不良组(85例,CAT评分较入院时改善<2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IGF-1水平、pro-BNP水平及PLR,分析IGF-1、pro-BNP、PLR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对AECOPD患者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并分析不同水平IGF-1、pro-BNP、PLR对AECOPD治疗反应性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反应性不良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pro-BNP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LR均高于反应性良好组,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IGF-1水平低于反应性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与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凝血酶原时间呈负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pro-BNP、PLR与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校正其他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F-1、pro-BNP、PLR均为AECOPD患者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GF-1、pro-BNP、PLR联合预测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5(95%CI 0.879~0.971)。结论血清IGF-1、pro-BNP及PLR与AECOPD三联吸入疗法的治疗反应性密切相关,也是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三者联合有助于提高对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张翠云王燕徐立婷
关键词:脑钠肽前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反应性
血清尿素氮/肌酐、B型及左室射血分数预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2025年
目的 探讨血清尿素氮/肌酐(BUN/Cr)、B型(NT-pro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预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89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LVEF低于50%且心功能Ⅲ级以上,依据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常规药物抗心力衰竭治疗且每日呋塞米用量≥200 mg的21例患者归入顽固组,其余68例纳入普通组。两组患者入院时均进行血清NT-proBNP、BUN和Cr水平检测,计算血BUN/Cr值;同时采用B超进行心功能检查及测量LVEF,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顽固性心力衰竭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三者及三者联合检测在预测顽固性心力衰竭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 顽固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和BUN/Cr比值高于普通组,LVEF水平低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BUN和Cr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结果显示LVEF是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LVEF在预测顽固性心力衰竭方面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500(95%置信区间为0.6097~0.8903),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9.71%和60.00%。血清LVEF、NT-proBNP及BUN/Cr三个指标联合检测的ROC分析显示,三个指标联合的AUC为0.7949(95%置信区间为0.6651~0.9246),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提升至91.18%和65.00%。结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可能与BUN/Cr、NT-proBNP的升高及LVEF的降低有关,NT-proBNP、LVEF、BUN/Cr检测简单便捷,不同基层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一LVEF或联合检测进行顽固性心力衰竭的评估。
罗水光宋晗黄海深林伟卓卢敏
关键词:顽固性心力衰竭血清尿素氮肌酐左心室射血分数

相关作者

张茜
作品数:95被引量:273H指数:9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力衰竭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许峰
作品数:734被引量:2,045H指数:19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高氧 儿童 肺损伤 高氧肺损伤 早产鼠
杨璐
作品数:1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患儿围术期 末端脑钠肽前体 变化及意义 氮
王丽
作品数:163被引量:513H指数:1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大鼠骨髓 内皮祖细胞 吡格列酮
杨曙光
作品数:89被引量:259H指数:9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8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脑钠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