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06篇“ 脑血流灌注“的相关文章
开塞通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灌注参数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开塞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中风(I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IS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疗法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加用开塞通,均治疗1个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流量、血容量均显著升高(P<0.05),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且联合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记忆商数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S100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43%比4.29%,P=0.310)。结论开塞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IS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灌注参数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何泉余晖
关键词:阿司匹林神经功能
神经节苷脂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灌注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平均血流量(Qmean)、血容量(CBV)、血流峰值时间(TTP)、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Qmean、CBV高于对照组,TTP、RI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DNF、NGF、GABA水平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纠正血流灌注状态,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值得推广。
崔静雪任凤勤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
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梗死患者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梗死(ACI)患者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1日—2024年3月31日石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AD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TT、PT、TT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长,两组FIB、NHISS评分、mR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患者采用银杏内酯注射液、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能提高ADC,改善凝血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罗雪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银杏内酯丁苯酞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
基于神经递质、CT血流灌注分析M1高频联合SMA低频rTMS辅助药物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疗效与机制
2025年
目的基于神经递质、CT血流灌注分析初级运动皮层区(M1)高频联合辅助运动区(SMA)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辅助药物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疗效与机制。方法招募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均予普拉克索片,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假刺激+美金刚,观察组予rTMS+美金刚,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P300波幅和潜伏期、神经递质指标[多巴胺、5-羟色胺、谷氨酸、γ-氨基丁酸(GABA)]、血流灌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及UPDRS总分、HAMA评分、HAMD评分和P300潜伏期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P300波幅、多巴胺、5-羟色胺、谷氨酸、GABA以及颞叶、顶叶、额叶血流灌注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1高频联合SMA低频rTMS辅助药物治疗老年帕金森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增加血流灌注,且安全性好。
张芮娟贺蕾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美金刚老年帕金森病神经递质脑血流灌注
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功能、血流灌注及外周血NSE和CRP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丁苯酞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后,其神经功能、血流灌注及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80例,选取时间为2022年7月-2024年5月,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尤瑞克林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丁苯酞联合治疗),每组40例。连续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的各参数变化情况,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局部血流量(rCBF)、自理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综合量表-74(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外周血NSE、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尤瑞克林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炎症反应,效果良好。
庄民佗苏燕玉邓珠燕邓春艳何孔祥韩祖安黄伟周静珠
关键词:丁苯酞尤瑞克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脑血流灌注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梗死患者血流灌注与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研究在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急性梗死进行治疗期间,额外施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于患者血流灌注状况的改善、氧化应激反应的降低以及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与效果。方法 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时段内院中接收的急性梗死对象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加入,在进行分组时遵循双盲法原则来操作,组间各计入40例,对照组内计划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法治疗,观察组内则计划以依达拉奉右莰醇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同时医治。结果 对比医治前关于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时,数据差异符合研究需求(P>0.05),医治后观察组中SOD值和GSH-px值呈现更高,ox-LDL值和MDA值呈现更低(P<0.05)。医治前对比两组资料的血流灌注指标时,数据差异符合研究要求(P>0.05),医治后观察组中Vp值、Vm值和CVR值呈现更高,PI值呈现更低(P<0.05)。医治前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时,数据差异符合研究要求(P>0.05),医治后观察组中数据呈现更低(P<0.05)。医治前对比两组对象mRS评分、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时,数据差异符合研究要求(P>0.05),医治后观察组中mRS值和NIHSS值更低,Barthel检出值更高(P<0.05)。结论 对急性梗死患者在介入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时,同步运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开展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血流灌注水平,利于舒缓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并且,联合治疗方案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对保障患者的神经功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重要价值。
米雪
关键词:脑血流灌注氧化应激
一种大鼠血流灌注控制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鼠血流灌注控制设备,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台钳,所述台钳的上方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内部夹持有动脉夹,所述夹持机构的上方连接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垂直方向上安装有用于调节动脉...
师敬飞吉训明吴迪梁阔郭秀海
不同原因早产对极早产儿血流灌注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早产与极早产儿不同感兴趣区血流灌注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生后24 h内转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的胎龄28~31周+6的145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原因分为医源性早产组(n=55)、胎膜早破自发早产组(n=47)和胎膜完整自发早产组(n=43)。利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测量各组极早产儿不同感兴趣区(额叶、颞叶、顶叶、枕叶等皮层及丘和基底节神经区深部灰质)血流值(cerebral blood flow,CBF)。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协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等比较各组CBF的差异。结果3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出现白质损伤、Ⅰ~Ⅱ级颅内出血、晚发型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医源性早产组与胎膜早破自发早产组相比,CBF[单位ml/(100 g·min)]在右侧颞叶[20.5(16.1~24.6)与17.1(14.5~23.0)]、双侧顶叶[左侧:22.4(17.1~25.3)与16.9(14.4~24.1);右侧:23.0(18.2~27.4)与17.0(14.0~22.2)]、右侧枕叶[22.1(18.6~29.5)与19.4(13.7~24.5)]、双侧基底节[左侧:33.0(29.1~36.3)与24.9(22.9~33.1);右侧:32.8(29.0~37.0)与26.1(22.3~35.0)]、双侧丘[左侧:39.2(36.0~45.0)与32.6(25.1~42.2);右侧:38.6(34.6~44.1)与32.0(25.4~44.9)]等感兴趣区均较高(Bonferroni校正,P值均<0.017);医源性早产组与胎膜完整自发早产组相比,CBF在双侧额叶[左侧:21.4(18.3~25.3)与17.0(12.0~22.2);右侧:22.1(16.7~25.0)与15.9(12.0~23.3)]、颞叶[左侧:21.4(17.0~24.8)与18.4(14.0~22.0);右侧:20.5(16.1~24.6)与17.3(13.3~22.3)]、顶叶[左侧:22.4(17.1~25.3)与15.3(10.4~20.8);右侧:23.0(18.2~27.4)与15.7(11.1~23.6)]、枕叶[左侧:22.7(18.8~28.4)与18.2(11.4~23.4);右侧:22.1(18.6~29.5)与19.6(14.0~25.8)]、基底节[左侧:33.0(29.1~36.3)与27.7(19.1~32.4);右侧:32.8(29.0~37.0)与27.7(21.5~33.0)]及丘[左侧:39.2(36.0~45.0)与33.9(
薛倩茹牛铭程慧清马徜徉张萌王彬徐发林
关键词:医源性早产脑血流早产儿
丁苯酞对小血管患者认知功能、血流灌注的影响
2024年
探究丁苯酞对小血管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小血管60例(2021.8—2022.8),随机分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丁苯酞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认知功能、血流灌注(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较低(P<0.05);生活质量治疗后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 丁苯酞应用效果较好,显著改善认知功能、血流灌注,且用药后不良反较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梁路遥范敏丽
关键词:丁苯酞脑血流灌注
一种主动脉弓部腔内血流灌注和造影两用鞘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主动脉弓部腔内血流灌注和造影两用鞘,包括鞘管,鞘管为中空管,且鞘管具有柔顺性和抗折性,鞘管的两端分为近端和远端,鞘管的中端开设有侧孔,鞘管的近端固定连接有鞘接头,鞘接头的侧面...
李栋林汪洵孙世龙祝茜茜李振江曾庆龙何杨燕商弢张鸿坤

相关作者

孙达
作品数:83被引量:239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RCBF 发射型计算机 显像 SPECT 脑血流灌注
陈雪红
作品数:105被引量:254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SPECT 发射型计算机 脑血流灌注显像 患者血清 平阳霉素
修雁
作品数:79被引量:305H指数:1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SPECT 发射型计算机 放射性核素显像 SPECT/CT 脑血流
贾少微
作品数:169被引量:619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研究主题:SPECT 针刺治疗 脑血流灌注 多巴胺转运体 帕金森病
柳江燕
作品数:67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发射型计算机 PET/CT SPECT 脑血流灌注显像 单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