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67篇“ 脑室出血“的相关文章
- 透明硬通道辅助下神经内镜手术在脑室出血中的疗效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透明硬通道辅助下神经内镜手术联合颅内压监测引流系统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固始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6例脑室出血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透明硬通道辅助神经内镜手术下脑室血肿清除+颅内压监测引流术为内镜组(n=31例),单纯行脑室钻孔颅内压监测引流术为引流组(n=25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48 h血肿清除率、脑室引流管置管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复发性颅内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内镜组患者术后48 h血肿清除率、脑室引流管置管时间、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性颅内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患者GOS评分优于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硬通道辅助下神经内镜手术能够及时清除脑室内血肿,减轻继发性脑损伤,缩短脑室引流管置管时间、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进而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 候国涛
- 关键词:神经内镜手术脑室出血治疗疗效
- 腰大池置管配合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分析腰大池置管配合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82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行侧脑室引流,试验组行腰大池置管配合侧脑室引流。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引流时间、脑室积血消失时间、脑脊液转清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3 d的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并发症(脑积水、颅内感染、再出血)发生率和预后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引流时间、脑室积血消失时间、脑脊液转清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3 d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均高于对照组,MTT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预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大池置管配合侧脑室引流能缩短脑室出血患者的引流时间、脑室积血消失时间、脑脊液转清时间及住院时间,调节脑血流灌注,且并发症少,有利于改善预后。
- 喻文林蔡建辉
- 关键词:腰大池置管引流侧脑室引流脑室出血
- 脑室出血相关手术编码探讨
- 2024年
- 脑室出血是危重的急性脑血管病,多继发于自发性脑出血,且常引发脑积水,手术是治疗脑室出血及相关并发症的主要方式。目前国内对脑室出血相关手术治疗基本框架虽已确定,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理念的推陈出新,衍生出多种术式,编码时对各种术式的鉴别存在难度。通过依据《全国医疗技术项目服务技术规范(2023年版)》、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1版)的编码规则,总结术式核心理念与编码查找路径比较术式之间的异同并举例。相关编码有脑室血肿穿刺术01.09、脑室血肿清除01.39、脑室外引流术02.21、颅内脑室分流02.22、颅外脑室分流02.31-02.39。编码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深入理解相关术式的临床分类,通过编码分类轴心提取关键信息,结合实际与编码规则进行另编码或省略编码,提高编码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 郑浩楠代玉琳周姝伶刘凤英滕幸妹荆媛
- 关键词:脑室出血手术编码手术治疗ICD-9-CM-3
- 一种脑室出血分级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室出血分级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脑室出血分级模型,所述脑室出血分级模型输入为新生儿颅脑超声旁矢状面图像,所述脑室出血分级模型输出为脑室出血的分级,采集待评估的新生儿颅脑超声旁矢状面图像,将待评估的新生...
- 王奕温棉棉胡振生彭亚辉梁伟翔戴宪华
- Endoport联合神经内镜技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42例
- 2024年
- 脑室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是脑室内或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内形成的脑室内积血。脑室出血发病急骤,多数病例以突发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昏迷、中枢性高热、消化道出血、四肢强直抽搐等症状,其致死率及致残率高,重症脑室内出血并脑室铸型的病死率可高达80%^([1])。海门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42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运用Endoport联合神经内镜技术清除脑室内血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顾庆丰
- 关键词:重症脑室出血神经内镜技术
- 婴幼儿脑室出血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脑室出血后脑积水(posthemorrhagic hydrocephalus,PHH)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2例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患儿临床资料,通过随访IVH患儿是否发展为脑积水来探讨PHH的相关因素。将随访过程中出现脑积水者纳入PHH组,未出现脑积水纳入无脑室扩张(resolved ventricular dilation,RVD)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VH后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因素。结果112例中,55例(55/112,49%)发生PHH;58例(51.79%)行单纯保守对症治疗,28例(25%)行腰椎穿刺,26例(23.21%)行VPS治疗。5例(4.46%)死亡,其中2例死于肺功能不全,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07例存活患儿中,随访期间出现3例(2.80%)癫痫,1例(0.93%)视力障碍,6例(5.61%)听力障碍,5例(4.67%)脑性瘫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时胎龄28~32周(OR=19.078,95%CI:2.408~151.140,P=0.005)、产前未使用类固醇(OR=20.642,95%CI:1.882~226.404,P=0.013)、脑室出血级别高(OR=94.193,95%CI:16.583~535.043,P<0.001)是PH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VH患儿低胎龄,脑室出血级别高,产前未使用类固醇均与婴幼儿PHH存在关联。围术期应关注IVH患儿胎龄、产前使用类固醇情况及脑室出血级别,及时干预,避免其发展为PHH,从而改善患儿预后。
- 刘祎秦齐张佳冯孟昭李振涛董辉
- 关键词:婴幼儿脑积水脑室出血外科手术
-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脑室出血铸型患者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 观察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脑室出血铸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该院神经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脑室出血铸型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侧脑室钻孔引流术的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术后脑室血肿廓清时间、术后脑积水的发生情况、术后术区再出血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检测术前、术后7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水平;观察术前、术后14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改良巴氏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术后脑室血肿廓清时间和术后脑积水发生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术区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 TNF-α、IL-6、CRP、GFAP、S100-β、NSE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4 d GCS、BI、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GO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脑室出血铸型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袁淼曾令勇翟安林苟志勇王帆朱黎
- 关键词:神经内镜微创侧脑室脑室出血
- 硬性脑内镜辅助手术治疗脑室出血血肿铸型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硬性脑内镜辅助手术技术治疗脑室出血血肿铸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2月至2023年2月经手术治疗的81例脑室出血血肿铸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是否应用硬性脑内镜辅助技术分为脑内镜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脑内镜组采用在硬性脑内镜辅助下行脑室血肿清除并镜下直视侧脑室置管外引流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双额入路行双侧侧脑前角置管外引流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血肿清除情况、GCS评分、引流管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随访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2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GC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脑内镜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内镜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内镜组患者的即时血肿清除率达50%以上,术后5 d的血肿清除率(88.51%±7.74%)高于对照组(66.52%±10.3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95%)低于对照组(42.50%),预后良好率(65.85%)高于对照组(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硬性脑内镜辅助下清除脑室内血肿并镜下直视侧脑室置管引流的手术方式精准可靠,引流和颅内压缓解效果好,血肿清除率高,同时置管时间显著缩短,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可作为脑室出血血肿铸型的手术治疗选择。
- 李华泉陶国荣温剑峰许海泽邓磊龚存林秦荣
- 关键词:脑出血疗效
- 安宫牛黄丸联合EVD-LP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临床研究
- 目的重度脑室出血(sIVH)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科急危疾病,因伴有昏迷,是危害严重的急性脑卒中类型之一,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可达50%左右。中医认为脑与五脏六腑的双向调节作用,气血亏虚、阳气衰微蒙蔽清窍是昏迷的原因,...
- 裘五四陈浩东杨文杰郝泽林程军
- 关键词:自发性脑室出血安宫牛黄丸脑室外引流腰椎穿刺
- 侧脑室引流脑室出血患者颅内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侧脑室引流脑室出血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4月医院收治的80例侧脑室引流脑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引起患者颅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颅内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颅内感染病原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22.73%)与金黄色葡萄球菌(25.00)为占比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现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时间>3 d、手术前格拉斯哥积分(GCS)分数≤8分、行尿激酶灌注冲洗为影响多侧脑室引流脑室出血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侧脑室引流脑室出血患者中内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感染细菌类别。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时间>3 d、术前GCS分数≤8分、行尿激酶灌注冲洗为影响多侧脑室引流脑室出血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 赵帅杰李亚飞王昊天闵有会张辉
- 关键词:侧脑室引流脑室出血
相关作者
- 冯华

- 作品数:780被引量:1,889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神经内镜 手术治疗 显微手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脊髓损伤
- 孟辉

- 作品数:160被引量:4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神经内镜 脑积水 手术治疗 脑室出血 慢性脑积水
- 宋治

- 作品数:169被引量:65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研究主题:癫痫 青霉素 大鼠海马 脑梗死 脑室出血
- 杨期东

- 作品数:581被引量:3,383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脑出血 脑卒中 脑梗死 多态性 脑缺血
- 许宏伟

- 作品数:270被引量:1,180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脑出血 多态性 脑梗死 基因多态性 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