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41篇“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关文章
一种用于脐血干细胞培养的灌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研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脐血干细胞培养的灌流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若支架,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营养箱,营养箱下端外侧固定连通有并联连通装置;有益效果为:本...
庞政田丽娜杜丽英
一种脐血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提取与纯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脐血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提取与纯化方法,涉及外泌体提取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脐血干细胞来源外泌培养液;S2)使用缓冲液处理所述培养液得到溶液A,进行初步分离得到溶液B;S3...
田爱玲王颖翠花晓敏孙慧王丽
脐血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由外周血管闭塞引起,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在临床医学中极具挑战性,它带来了坏疽、截肢甚至死亡风险。人脐血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MSCs-Exos)具有组织修复和再生的潜力,在支持或加速伤口愈合过程中的潜在用途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对人脐血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机制及给药方式进行综述,旨在为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文迁邵挥戈孙逸虎刘婷
关键词:外泌体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
脐血干细胞对兔宫腔粘连动物模型子宫内膜的修复效果
2024年
目的构建宫腔粘连动物模型,探究人脐血干细胞(hUCB‑MSC)对宫腔粘连(IUA)模型子宫内膜的修复效果。方法将18只健康雌性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IUA组和hUCB‑MSC移植组。对照组仅开腹处理,IUA组采用刮宫及放置脂多糖(LPS)棉线双重损伤的方法行IUA造模手术,hUCB‑MSC移植组行IUA造模手术,术后1周于双侧子宫肌壁多点注射hUCB‑MSC悬液(2×10^(6)/ml,500μl)。IUA造模术后4周处死大白兔进行取材,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子宫内膜腺体数量和纤维化率。对IUA组及hUCB‑MSC移植组子宫内膜行RNA转录组测序。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Western印迹法等方法检测纤维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基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UA组腺体数量减少(26.33±1.53比4.33±1.53,P<0.001),纤维化率增高(18.01%±2.21%比69.55%±2.42%,P<0.001),证明造模成功;与IUA组相比,hUCB‑MSC移植组腺体数目增加(4.33±1.53比17.33±2.52,P<0.001),纤维化率降低(69.55%±2.42%比41.55%±1.99%,P=0.001)。与对照组相比,IUA组TGF‑β1及TIM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分别为:0.91±0.05比0.61±0.04、0.99±0.01比0.68±0.07)(P=0.001、0.015);hUCB‑MSC移植组TGF‑β1(0.69±0.04)和TIMP1(0.62±0.08)蛋白表达水平与IUA组相比下降(P=0.005、0.014)。IUA组磷酸化PI3K(p‑PI3K)(1.05±0.05)及磷酸化AKT(p‑AKT)(1.17±0.06)表达与对照组相比(0.78±0.03、0.85±0.05)升高(P=0.002、0.002);hUCB‑MSC移植组p‑PI3K(0.74±0.02)及p‑AKT(0.93±0.04)蛋白与IUA组相比降低(P=0.003、0.005)。结论hUCB‑MSC能促进兔宫腔粘连模型子宫内膜腺体增生,改善其纤维化水平,从而修复受损的子宫内膜。
王晶晶华晴李红娟张冬梅王雅莉
关键词:子宫内膜宫腔粘连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动物模型
脐血干细胞外泌体在小儿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常见的小儿脑损伤主要包括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创伤性脑损伤、脑瘫、脑出血等,这类疾病在临床上较难治疗,可引起不可逆的损伤,导致严重的后遗症。脑损伤发病机制复杂,普遍认为神经炎症、缺血、细胞凋亡是引起脑损伤的关键因素。基于小儿大脑未成熟时有强大的神经重塑性,故小儿脑损伤已成为再生医学上有吸引力且有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来自人脐血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MSC-Exos)在无细胞治疗方面隐藏着巨大的潜能,在不久的将来是替代细胞和药物治疗的新策略和新突破。本文将以hUMSC-Exos通过介导不同的信号通路及表达因子等分子机制减少神经炎症、促进神经再生、刺激血管生成、抗细胞凋亡修复脑损伤的过程展开综述。
吴世丽赛依帕赛依帕胡筱霞赵海燕
关键词:脑损伤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小儿
脐血干细胞对兔宫腔粘连动物模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王晶晶
一种脐血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纳米胶囊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脐血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纳米胶囊化方法,涉及外泌体包裹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S1)将脐带血稀释后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S2)将所述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S3)提取所述培养细胞的外泌体;S4)制备丝素蛋...
田爱玲王颖翠花晓敏王丽
一种脐血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纳米胶囊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脐血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纳米胶囊化方法,涉及外泌体包裹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S1)将脐带血稀释后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S2)将所述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S3)提取所述培养细胞的外泌体;S4)制备丝素蛋...
田爱玲王颖翠花晓敏王丽
熔融堆积3D打印CaCO_(3)/PLA负载人脐血干细胞修复兔软骨缺损的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熔融堆积3D打印碳酸钙(CaCO_(3))/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材料负载人脐血干细胞对新西兰大白兔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熔融堆积3D打印工艺制备CaCO_(3)/PLA材料,电镜扫描其微观结构,人脐血干细胞免疫荧光定性检测CD90;建立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后将24只实验动物兔分为4组,每组6只并分别给予不同处理,对照组给予0.5 mL磷酸盐缓冲液,干细胞组给予0.5 mL细胞悬液(细胞计数约为6.56×106/mL),材料组将3D打印CaCO_(3)/PLA材料填于关节软骨缺损处,干细胞+材料组将3D打印CaCO_(3)/PLA材料与人脐血干细胞共培养后并注射0.5 mL细胞悬液,预8周后进行组织学苏木素-伊红、番红固绿染色。根据染色结果结合ICRS大体评分、改良Pineda评分评估各组膝关节软骨修复情况。结果熔融堆积3D打印CaCO_(3)/PLA材料电镜扫描显示纵横排列整齐,内部为疏松多孔结构,孔道相连续,孔径为580~800μm,微观扫描面呈三维立体结构。人脐血干细胞标记物CD90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人脐血干细胞呈长梭形,胞内椭圆形细胞核,胞染为红色,核染为蓝色。对照组ICRS大体评分平均1分,干细胞组平均6.5分,材料组平均5.5分,干细胞+材料组平均10.8分。对照组改良Pineda评分平均13.17分,干细胞组平均4.01分,材料组平均8.01分,干细胞+材料组平均2.66分。结论熔融堆积3D打印CaCO_(3)/PLA材料负载人脐血干细胞具有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的能力,且该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良好,进一步证明了采用组织工程学方法进行软骨损伤修复的可行性,以及干细胞疗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贾志标李奇王子振彪段炼付昆
关键词:软骨缺损3D打印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聚乳酸
脐血干细胞移植对脑梗塞大鼠模型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人脐血干细胞移植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PBS组和移植组。空白组为正常老鼠,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均采用线栓法制作脑梗死大鼠模型,模型组只做成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移植组于造模成功后1 d经鞘内移植含1×106个脐血干细胞细胞悬液10μL;PBS组经同样方法注射10μL PBS溶液。移植后第1、3、7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于第3、7天进行尼氏体计数、TUNEL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率、TTC评价梗死体积。结果 (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和PBS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及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尼氏体明显减少(P<0.05);(2)与模型组和PBS组相比,移植组梗死体积明显减小,细胞凋亡减少,尼氏体明显增多,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 脐血干细胞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缩小梗死体积,有效促进了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尹松贺陈俊丁立朱红霞张贝范金金艾志兵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CAO细胞凋亡神经功能

相关作者

迟作华
作品数:49被引量:226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陆琰
作品数:32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 细胞培养
张洹
作品数:321被引量:867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SIRNA 反义寡核苷酸 白血病
陈乃耀
作品数:83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汉族人群 脑梗死 多态性
田少奇
作品数:85被引量:474H指数:1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 全膝关节置换术 前交叉韧带 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