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3篇“ 能量多普勒“的相关文章
-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与容积成像在宫腔粘连鉴别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分析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与容积成像在宫腔粘连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疑似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D-PDUS、容积成像及宫腔镜检查。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3D-PDUS、容积成像检查诊断结果与“金标准”进行一致性评价,分析3D-PDUS、容积成像检查诊断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结果3D-PDUS、容积成像检查诊断宫腔粘连的准确度分别为95.00%(57/60)、81.97%(50/60),敏感度分别为95.35%(41/43)、79.55%(35/43),特异度分别为94.12%(16/17)、88.24%(15/1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62%(41/42)、94.59%(35/3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16/18)、62.50%(15/24),Kappa值分别为0.879、0.602。3D-PDUS检查诊断宫腔粘连的准确度、敏感度高于容积成像检查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PDUS检查诊断宫腔粘连准确度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龚卉贾松峰林东伟
- 关键词:宫腔粘连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容积成像
- 早孕期胎盘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在胎儿生长受限评估中的应用
- 2025年
- 胎儿生长受限是导致胎儿体弱、患病、围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早期预测并尽早诊断、及时干预胎儿生长受限,对改善胎儿预后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通过腹部超声测量早孕期胎儿身长,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2]。同时,检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可了解子宫-胎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有重要意义[3]。但由于早孕期胎儿较小,且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角度依赖性强,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可对低流速血流和微小血管进行监测,直观显示胎盘血流灌注情况,还能精确测量胎盘体积(placenta volume,PV)[4]。
- 邵冰歆朱玲
- 关键词:胎儿生长受限早孕期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腹部超声
- 子宫内膜微量活检联合能量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在早期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微量活检联合能量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在早期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3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需行宫腔镜下诊刮排除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78例,患者术前均行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子宫内膜微量取样。随后行宫腔镜下诊断性刮宫。以宫腔镜下诊刮病理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取材方式取材满意度的差异;分析子宫内膜微量活检、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化-血流指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筛查价值。结果子宫内膜微量活检与宫腔镜下诊刮取材满意度分别为89.7%(70/78)、94.9%(74/78),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微量活检结果、能量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及联合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疾病的符合率分别为53.8%、81.4%、92.9%。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预测的灵敏度为93.5%,特异度为92.3%,阳性预测值为90.6%,阴性预测值为94.7%。结论子宫内膜微量活检诊断与能量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互为补充,提高筛查的灵敏度。对于子宫内膜疾病的筛查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肖洁梁丽许晨琛黄辉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能量多普勒超声
-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早孕期PV、PQ、胎盘血管指数对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早孕期胎盘体积(PV)、胎盘商(PQ)、胎盘血管指数[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对胎儿生长受限(FG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3年1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240例FGR患儿(包括早发型FGR 134例与晚发型FGR 106例)及100名健康儿童的临床资料,孕妇均于早孕期行胎盘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PV、PQ、VI、FI、VFI对FGR的预测效能及对早发型与晚发型FGR的鉴别效能。结果:FGR组PV、PQ、VI、FI、VFI值均小于健康组(P<0.05)。早发型FGR组与晚发型FGR组的PV、P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FGR组VI、FI、VFI值均小于晚发型FGR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PV、PQ、VI、FI、VFI对FGR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AUC均>0.5),且5项联合预测的AUC(0.918)大于任一项单独预测(P<0.05)。PV、PQ对早发型与晚发型FGR的鉴别效能较差(AUC均<0.5);VI、FI、VFI对早发型与晚发型FGR具有良好的鉴别效能(AUC均>0.5),且3项联合预测的AUC(0.831)大于任一项单独鉴别(P<0.05)。结论:早孕期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PV、PQ、VI、FI、VFI等参数对FGR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但尚不能够有力地区分早发型与晚发型FGR。
- 宫婷高新茹阎冲郭建华雷蕊艳
- 关键词:胎儿生长受限超声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早孕期
- 超微血流成像(SMI)及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在类风湿关节炎达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 在类风湿关节炎(RA)达标治疗中比较分析SMI与PDUS两种成像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经临床治疗满足达标治疗标准的50例RA患者,对其双侧腕关节、双侧掌指关节及双侧近端指间关节共1 100个关节进行超声检查,分别启动SMI模式和PDUS模式,检测并比较50例RA患者关节缓解情况;记录并比较PDUS模式和SMI模式对关节滑膜内血流的显示率;结合Szkudlarek半定量评分,记录并比较PDUS模式和SMI模式对关节滑膜内血流的分级情况,并对两种检测模式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50例RA经治疗后满足达标治疗标准的患者中,PDUS模式缓解率58.00%(29/50),高于SMI模式缓解率46.00%(2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69,P=0.016)。对50例RA 1 100手腕关节,SMI模式滑膜血流显示率13.45%(148/1 100),高于PDUS模式7.73%(85/1 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48,P=0.002)。Kappa滑膜血流分级一致性检验显示,PDUS模式与SMI模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27,P=0.032),但SMI模式血流分级显著高于PDUS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348,P=0.001)。结论 在RA达标治疗中,SMI模式和PDUS模式均就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SMI较PDUS更能敏感地发现亚临床滑膜炎,并对滑膜血流强度进行评估,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为临床医生判断RA患者是否达到真正影像学缓解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 吕海霞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超声能量多普勒
-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Fβ-hCG对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联合血清游离β亚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检测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妊娠胎盘血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8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的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MCDA双胎妊娠孕妇作为观察组,50例健康单胎孕妇作为对照组。在同一指定的孕周中均进行3D–PDU检查和血清Fβ–hCG检测,对比两组的胎儿发育指标、胎盘血流指数及血清Fβ–hCG数值、3D–PDU联合血清Fβ–hCG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FL)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盘血流指数中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及血清Fβ–hCG均高于对照组(P<0.05);3D–PDU联合血清Fβ–hCG诊断MCDA双胎妊娠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95%CI:0.91~0.9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和(90.0%),均高于单一检测方法(P<0.05)。结论:3D–PDU联合血清Fβ–hCG检测在MCDA双胎妊娠中的诊断价值较高。测定孕中期胎盘血流参数以及血清Fβ–hCG水平,为临床判断有无胎儿异常或并发症提供有力依据。
- 刘梅鞠爱萍李熹翀夏敏玲张喜连
- 关键词:双胎妊娠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微血管成像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
- 2025年
- 目的分析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联合超微血管成像(SMI)评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ER)的价值。方法纳入105例PCOS不孕患者,患者于月经干净后第5~7天接受3D-PDU、SMI检查;同时根据子宫内膜容积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ER良好组和ER不良组。比较两组3D-PDU、SMI检查相关指标,分析3D-PDU联合SMI评估PCOS不孕患者ER的价值。结果105例PCOS不孕患者中ER不良占68.57%。ER不良组血管指数(VI)值、血管血流指数(VFI)值均低于ER良好组,螺旋动脉的阻力指数(RI)值、搏动指数(PI)值、收缩期/舒张期速度比(S/D)值、睾酮(T)均高于ER良好组,子宫内膜厚度(EMT)小于ER良好组(t分别=-3.61、-4.70、3.10、3.70、4.85、3.48,Z=2.92,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MT、VI、VFI、螺旋动脉RI、PI、S/D及T均是影响PCOS不孕患者ER不良的相关因素(OR分别=0.49、0.46、0.34、20.15、5.50、6.00、2.03,P均<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VI、VFI、螺旋动脉RI、PI、S/D单独及联合评估PCOS不孕患者ER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79、0.69、0.69、0.74、0.92;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当螺旋动脉RI≥0.77、PI≥1.99、S/D≥3.62、VI<3.06%、VFI<2.32时,其对PCOS不孕患者ER具有负影响风险;绘制决策曲线,当阈值为0.00~0.06、0.30~1.00时,VI、VFI、螺旋动脉RI、螺旋动脉PI、螺旋动脉S/D联合预测模型预测PCOS不孕患者ER不良的净收益率优于单个指标预测。结论3D-PDU联合SMI可为PCOS不孕患者ER的评估提供更精准的参考信息。
- 金贝戴菲玲唐敏敏孙梦施如勇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子宫内膜容受性
- 三维能量多普勒联合断层超声显像对子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3D-PD)联合断层超声显像(tomographic ultrasound imaging,TUI)对子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4年4月于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疑诊子宫腔粘连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检查及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根据患者是否有子宫腔粘连分为试验组(n=53,确诊为子宫腔粘连)与对照组(n=50,无子宫腔粘连)。记录患者子宫内膜下血流参数数据,观察3D-PD联合TUI诊断子宫腔粘连及其分度的诊断价值。结果:试验组子宫内膜容积(endometrial volume,EV)、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flow index,VFI)、血流指数(flow index,FI)、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子宫内膜厚度(endometrial thickness,ET)均小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VI、FI、VFI、ET均大于中度组,中度组均大于重度组(P<0.05);轻度组EV大于重度组(P<0.05)。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TUI诊断子宫腔粘连程度的准确度为84.91%(45/53),Kappa值为0.762(P<0.001);TUI联合3D-PD诊断子宫腔粘连程度的准确度为92.45%(49/53),Kappa值为0.883(P<0.001)。结论:TUI联合3D-PD对子宫腔粘连程度的诊断价值高,与宫腔镜检查有较高的一致性。
- 卜丹赖赣萍陈茂林董蕾
- 关键词:三维能量多普勒断层超声显像子宫腔粘连
- 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能量多普勒对胎儿生长受限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 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技术(3D-PDU)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胎儿生长受限(FGR)胎盘的3D-PDU指数和杨氏模量值进行定量分析,并分析其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FGR孕妇30例为FGR组,另选取同期产检健康孕妇45例为对照组。在孕25周到36周对所有孕妇进行3D-PDU和SWE超声检查,检测胎盘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杨氏模量值等指标。结果 FGR组的VI、FI、VFI以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R组的杨氏模量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VI、FI、VFI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0、0.673、0.768。结论 3D-PDU参数联合SWE对FGR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用于临床筛查FGR人群。
- 屈广禄范嘉琦崔竞月李悦玮白显树王洪
- 关键词:胎儿生长受限胎盘三维能量多普勒
- 基于常规超声和三维能量多普勒的列线图预测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
- 2025年
- 目的基于常规超声和三维能量多普勒构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的列线图模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7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研究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均行常规超声和三维能量多普勒检查,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宫颈癌前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分别评估列线图模型预测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和校准度。结果两组妊娠次数、流产次数、宫颈癌家族史、宫颈形态异常占比、宫颈管黏膜异常占比、宫颈血管形状异常占比,以及血流速度、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宫颈血管血流指数(VF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产次数,以及宫颈形态、宫颈血管形状、血流速度、VI、FI、VFI均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由此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宫颈癌前病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987,高于各独立影响因素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准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宫颈癌前病变的校准度较好。结论基于常规超声和三维能量多普勒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宫颈癌前病变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临床早期筛查高风险人群。
- 温道浩赵鹏王乐周瑾王映人
- 关键词:超声检查能量多普勒宫颈癌前病变
相关作者
- 王建宏

- 作品数:123被引量:730H指数:14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超声引导 超声波诊断 能量多普勒显像 病变诊断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 张艳华

- 作品数:130被引量:217H指数:9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 卵巢肿瘤 超声造影
- 钱蕴秋

- 作品数:297被引量:1,665H指数:2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冠心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波诊断 彩色多普勒
- 张周龙

- 作品数:121被引量:631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 超声心动图
- 李颖嘉

- 作品数:240被引量:84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微泡 血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