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92篇“ 胸段食管“的相关文章
食管鳞癌膈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膈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为食管鳞癌是否进行膈上淋巴结清扫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外科2023-03—2024-03行食管癌根治膈上淋巴结清扫术的72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膈上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72例食管鳞癌患者中,3例(4.17%)患者发生膈上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神经是否侵犯、脉管有无癌栓为食管鳞癌膈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食管鳞癌发生膈上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低,神经侵犯、脉管癌栓是决定是否发生膈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魏旭东
关键词:胸段食管鳞癌影响因素
血清miR-92b水平对食管癌患者腔镜术后复发的预测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92b (miR-92b)对食管癌患者腔镜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行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iR-92b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术后开展为期12个月的随访,统计随访期间患者癌症复发情况并依据结局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设计患者基线资料调查表,将可能的因素纳入其中,重点探讨血清miR-92b水平与食管癌患者腔镜术后复发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92b水平预测食管癌患者腔镜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150例食管癌患者中,腔镜术后复发31例,未复发119例。复发组血清miR-92b表达量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浸润程度深、TNM分期Ⅲ期是患者腔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4.609、4.775,P<0.05);术前血清miR-92b过表达是患者腔镜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OR=0.001,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血清miR-92b预测食管癌患者腔镜术后复发的AUC为0.742,预测价值中等。结论:食管癌患者腔镜术前miR-92b低表达与术后复发有关,术前早期检测患者miR-92b表达,可用于预测术后复发风险。
王启昕朱正帅杨子林陈顺杨富涛王旸
关键词:胸段食管癌复发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食管鳞癌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反应预测模型的研究
2025年
目的应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食管鳞癌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反应预测模型,并筛选出最优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住院,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174例食管鳞癌患者,收集患者治疗前的CT及临床信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22)与测试集(n=52)。提取并筛选CT影像组学特征,使用5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进行5折交叉验证,在测试集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F1分数评估预测模型性能,对于表现最佳模型使用局部可解释模型不可知的解释(local interpretable model-agnostic explanations,LIME)算法进行解释。结果174例患者中有115例患者出现临床缓解(66.1%)。从患者临床信息与CT影像中筛选出1个临床特征、10个影像组学特征。基于5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影像组学模型的最佳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of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AUC)分别是0.750(95%CI:0.616~0.883)和0.766(95%CI:0.647~0.895)。最优临床-影像组学模型的F1分数为0.829。基于LIME算法,最佳模型对实例样本的预测显示出可靠性。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临床-影像组学预测模型性能良好,通过预测食管鳞癌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反应,为医生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陈金城张小勤刘杰李童心吴毅何萍吴蔚
关键词:食管癌
pT_(2-3)N_(0)M_(0)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治疗策略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025年
pT_(2-3)N_(0)M_(0)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虽然分期较早,但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较高,导致此类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并且目前此类患者的新辅助治疗仍处在研究阶,术后是否予以辅助放化疗仍存在争议。此外,pT_(2-3)N_(0)M_(0)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尚未明确,复发与转移的原因尚不清楚。因此,明确治疗策略及探索预后影响因素对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有望为pT_(2-3)N_(0)M_(0)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提供新方向。
余洋唐仕敏杨露李娜
关键词:食道鳞癌肿瘤治疗方案
食管癌微创术后治疗失败模式及辅助治疗价值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微创手术后的总复发率及治疗失败模式,评估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6—2018年直接行微创手术及新辅助化疗后行微创手术的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采用SPSS 26.0软件统计分析其基于术后病理的淋巴结转移率、疾病总复发率和治疗失败模式,采用Cox回归模型筛选肿瘤复发的高危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术后放疗组与未行放疗组生存情况。结果纳入患者443例,全组淋巴结转移率为42.0%,全组疾病总复发率为34.8%,最常见的复发模式是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24.2%和19.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T3-4期、pN+期为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清扫淋巴结总数目≥12枚及颈部锁骨上+上纵隔清扫淋巴结数目≥7枚可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术后放疗组与未行放疗组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3.5%、66.8%、60.7%和79.2%、61.6%、57.2%(χ2=0.13,P=0.715),两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0%、72.0%、67.5%和84.0%、68.0%、55.4%(χ2=0.43,P=0.513)。结论对于食管癌微创手术患者,在直接手术或仅行新辅助化疗情况下,术后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是主要治疗失败模式。pT3-4期、pN+期、淋巴结清扫总数目及颈部锁骨上+上纵隔清扫淋巴结数目不足是术后复发高危因素,术后放疗组的生存率有高于未行放疗组的趋势,包括术后放疗的辅助治疗可能仍然有其必要性。
程如田王琪王澜刘力坤刘俊峰韩春韩晶刘树堂
关键词:食管肿瘤
食管鳞癌单纯根治术后总生存预测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构建并验证食管鳞癌单纯根治术后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预测模型并分析术后复发特征以筛选高危人群,指导合理的辅助治疗。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行单纯根治性手术的pT1-4aN0-3M0食管鳞癌患者数据(训练组)及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数据库中2004年至2015年的数据(验证组)。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训练组中影响OS的独立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在验证组中进行验证。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校正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最终纳入706例(训练组420例,验证组286例)患者进行分析。Cox回归分析显示训练组中病理T分期、N分期、性别及病变长度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利用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训练组及验证组5 a的OS率的AUC值分别为0.711及0.740,好于第8版AJCC TNM分期系统且具有更好的危险分层;校正曲线显示两组数据中列线图模型预测OS的结果与实际十分吻合。结论本研究构建并验证了食管鳞癌单纯根治术后预测OS的列线图模型,具有非常好的危险分层及预测价值。
张欢杨明威康梅朱礼阳汪义纯
关键词:食管肿瘤NOMOGRAMSEER
食管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技术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2024年
为更好指导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清扫,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经过讨论和修改,形成《食管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技术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以下简称共识)。本共识阐述颈部淋巴结清扫的解剖和手术技术,总结并发症及其处理策略,旨在规范临床医师对食管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技术的手术操作。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毛友生柳硕岩王枫王佩元
关键词:食管肿瘤胸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三野清扫喉返神经
食管癌放疗中双肺剂量学参数与计划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食管癌放疗时双肺剂量学参数与计划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99例食管癌放疗患者,采集放射性肺炎相关的剂量学参数如双肺V_(5)、V_(10)、V_(20)、V_(30)和平均剂量(Dmean)等,选取计划参数如处方剂量(DP)、双肺体积(VBL)、靶区体积(VPTV)和靶区与肺重合体积(VOPL)等,分析食管癌放疗中双肺剂量学参数与计划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当双肺剂量学参数组合为第1典型变量(V1)、计划参数组合为第1典型变量(U_(1))时,两组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ρ=0.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合的相关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_(1)包括双肺剂量学参数中的V_(5)、V_(20)、V_(30)和Dmean,U_(1)包括计划参数中的处方剂量(DP)、双肺体积(VBL)和靶区体积(VPTV)。结论V_(5)、V_(20)、V_(30)和Dmean均是重要的双肺剂量学参数,其中,物理师需密切关注Dmean。计划参数的影响因素包括DP、VBL和VPTV,其中VPTV是影响双肺剂量学参数的重要因素。
田玉龙黄洋洋
关键词:胸段食管癌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分布规律及清扫效能分析
董克勤
食管鳞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不同放疗剂量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不同放疗剂量近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以期寻找食管癌放化疗最佳的放疗剂量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新疆巴州人民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58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5例、女性63例,年龄(57.2±7.4)岁。按不同放疗剂量将所有患者分为高剂量放疗组(55.0~60.0 Gy)75例和低剂量放疗组(50.4~55.0 Gy)83例。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将2组中倾向性评分最相近的患者进行配对,比较匹配前后2组患者各临床资料的差异,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的变化,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匹配后2组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的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PSM前2组患者的年龄、肿瘤最大径、T分期以及N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89、4.322,χ^(2)=4.789、5.112,均P<0.05)。2组共46对患者成功配对,PSM后2组患者各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96~0.624,χ^(2)=0.386~0.517,均P>0.05)。PSM后高剂量放疗组客观缓解率明显高于低剂量放疗组[65.2%(30/46)对32.6%(15/4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4,P=0.032)。PSM后低剂量放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D4+、CD4+/CD8+比值的水平高于高剂量放疗组,血清CD8+水平低于高剂量放疗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45~1.389,均P>0.05)。低剂量放疗组患者的3~4级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高剂量放疗组[15.2%(7/46)对56.5%(26/46)、26.1%(12/46)对60.9%(28/46)、30.4%(14/46)对65.2%(30/46)、34.8%(16/46)对73.9%(34/4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5.923,均P<0.05)。PSM后高剂量放疗组患者同步放化疗后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高于低剂量放疗组[3
段有升张丽娜沈文斌
关键词:化放疗放射治疗剂量

相关作者

祝淑钗
作品数:481被引量:2,419H指数:2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预后 食管鳞癌
沈文斌
作品数:239被引量:1,042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肿瘤 食管癌 食管鳞癌 预后 放射疗法
陈俊强
作品数:117被引量:470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食管肿瘤 食管鳞癌 食管癌 胸段食管鳞癌 放射疗法
朱坤寿
作品数:85被引量:445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食管肿瘤 食管癌 食管鳞癌 胸段食管癌 胸段食管鳞癌
潘建基
作品数:413被引量:2,342H指数:23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鼻咽癌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食管肿瘤 调强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