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3 篇“ 胎传梅毒 “的相关文章
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对不同孕周妊娠期梅毒 孕妇妊娠结局、新生儿阿普加评分和胎传梅毒 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对不同孕周妊娠期梅毒 孕妇妊娠结局、新生儿阿普加评分和胎传梅毒 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和玛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妊娠期梅毒 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孕周分为A组(孕期<12周)、B组(孕期12~27周)和C组(孕期>27周),各60例。三组均给予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比较三组妊娠结局、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母婴梅毒 滴度情况。结果A组早产率低于B组、C组,足月分娩率高于B组、C组(P<0.05)。A组新生儿1 min和5 min阿普加评分均高于B组、C组(P<0.05)。A组母体和新生儿梅毒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1∶8比率高于B组、C组,B组高于C组(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尽早治疗妊娠期梅毒 患者可有效防止母婴传 播,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阿普加评分,降低新生儿梅毒 发生率。 路瑞娟 刘双龙 张瑞红 仇晓霞 刘翠萍关键词:头孢曲松钠 苄星青霉素 不同孕周 妊娠期梅毒 胎传梅毒 驱梅治疗时机对妊娠期梅毒 患者妊娠结局、母婴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结果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胎传梅毒 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驱梅治疗时机对妊娠期梅毒 患者妊娠结局,母婴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结果,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胎传梅毒 的影响。方法:选择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与玛曲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梅毒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驱梅治疗时机的不同分成3组,其中早期组(孕<12周)38例,中期组(孕12~27周)32例,晚期组(孕≥28周)30例。比较3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母婴RPR滴度、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胎传梅毒 发病率。结果: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7.89%(3/38)、34.38%(11/32)和53.33%(16/30),其中早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5)。早期组和中期组妊娠期患者RPR滴度<1∶8的比率均显著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新生儿RPR滴度<1∶8的比率显著高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5)。早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5);中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中期组及晚期组胎传梅毒 发生率分别为0(0/38)、6.25%(2/32)及26.67%(8/30),早期组和中期组胎传梅毒 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梅毒 患者在孕早期进行驱梅治疗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降低母婴RPR滴度,并能有效阻断梅毒 垂直传 播,降低胎传梅毒 的发生风险。 路瑞娟 张瑞红 仇晓霞 高咏梅 陈雯莉关键词:妊娠期梅毒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APGAR评分 胎传梅毒 库车地区早期胎传梅毒 42例临床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库车地区早期胎传梅毒 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早期胎传梅毒 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库车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并确诊的42例早期胎传梅毒 患儿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42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42例患儿中男性23例(54.76%),女性19例(45.24%)。37例(88.10%)来自农村地区,40例(95.24%)为维吾尔族。临床特征发生率较高的有心肌酶增高(66.67%)、黄疸(64.29%)、贫血(61.90%)、转氨酶升高(59.52%)、皮疹(45.24%)、肝脾肿大(40.48%)等非特异性表现。母亲治疗组与母亲未治疗组在早产、低出生体重、黄疸、皮疹、肝脾肿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转氨酶升高临床特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儿RPR及TPPA均阳性。RPR滴度位于1∶4~1∶256之间。42例患儿均给予注射用青霉素钠治疗,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早期胎传梅毒 患儿临床特征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应结合血清学指标,梅毒 母亲产前规范治疗能有效改善分娩结局。 吕海涛 魏长婳 玛日古丽·阿不都热木关键词:早期胎传梅毒 新生儿 胎传梅毒 与梅毒 被动抗体早期鉴别诊断方法探究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综合医院及妇幼保健院门诊梅毒 孕产妇及其所产婴幼儿的流行病学特征、胎传梅毒 易感因素以及梅毒 血清试验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防控梅毒 母婴传 播、鉴别诊断胎传梅毒 和梅毒 被动抗体提供有效、科学的方法。【方法】以20... 庄雅云关键词:胎传梅毒 易感因素 广东省2005-2017年胎传梅毒 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广东省胎传梅毒 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宏观相关因素,为各地区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7年广东省梅毒 发病监测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描述胎传梅毒 在广东省的时空分布情况,同时构建发病率及相关因素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以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005-2017年广东省共报告胎传梅毒 病例13361例。胎传梅毒 发病人数从2005年开始逐年上升,至2011年到达最高峰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其高发月份集中于8-12月。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拟合结果显示,胎传梅毒 发病具有空间自相关性(P<0.001),且与女性一期、二期梅毒 发病率(β=0.822,P<0.0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β=3.511,P<0.001)、净迁移率(β=0.215,P=0.047)以及产妇系统管理率(β=0.017,P=0.021)呈正相关;与户籍人口密度(β=-1.167,P<0.001)、产前检查率(β=-0.038,P=0.031)呈负相关。结论2005-2017年广东省胎传梅毒 发病具有季节性与空间聚集性。经济发达、净迁移率较高的地区胎传梅毒 发病风险较高,需重点防治。控制女性一期、二期梅毒 发病率,提高孕产妇产前检查率,有利于胎传梅毒 的预防。 唐上晴 陈雯 赵培祯 郑和平 杨斌 史李铄 凌莉 王成关键词:胎传梅毒 空间计量模型 妊娠梅毒 和胎传梅毒 的诊疗与防治 被引量:5 2021年 梅毒 是由梅毒 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 播疾病,可分为先天梅毒 (胎传梅毒 )和后天获得性梅毒 。先天梅毒 常常由妊娠梅毒 引起。妊娠梅毒 是指在妊娠期发现或发生的梅毒 感染,可通过胎 盘传 播影响胎 儿。胎传梅毒 和先天梅毒 临床症状常常无特异性,易导致漏诊。临床首选治疗为青霉素。本文将对妊娠梅毒 和先天梅毒 的临床诊治现状及防治等内容进行综述,以引起大家对妊娠梅毒 和先天梅毒 的重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李姗姗 李晶晶 吴敏智 王千秋关键词:梅毒 妊娠梅毒 先天梅毒 福建省2015—2019年胎传梅毒 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胎传梅毒 时空分布特征,为开展消除梅毒 母婴传 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福建省各县区2015—2019年胎传梅毒 疫情监测数据,用ArcGIS 10.3和SatScan 9.6软件进行热点县区分析,寻找可能的时空聚类。结果 5年来福建省胎传梅毒 报告病例数逐年减少,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2015—2017年全省胎传梅毒 为高值聚类,2018年、2019年表现为随机分布;局部Getis-Ord Gi^(*)指数分析显示胎传梅毒 热点地区并不固定,2015—2017年热点区县基本覆盖了福州、莆田市辖区内的县区和泉州市部分县区;2018年后热点县区较分散,分布在南平市、三明、厦门、漳州和宁德市部分县区;2019年热点县区骤减为3个;时空扫描分析提示最大可能聚集区为福州市辖区内的县区,聚集时间为2015—2017年。结论福建省胎传梅毒 疫情的空间分布,已从高值聚类向随机分布转变,发病热点县区有减少的趋势。 卢晓丽 张春阳 柯丽贞 王惠榕关键词:梅毒 胎传梅毒 母婴传播 空间自相关 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 螺旋体IgM抗体对胎传梅毒 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5 2019年 梅毒 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可导致孕妇流产、早产及胎 儿死亡、新生儿感染等[1]。目前,临床实验室常规的梅毒 血清学检测方法如梅毒 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 s ay,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rapid plasma regain,RPR)环状卡片试验阳性很难判定胎传梅毒 [2]。为此,本研究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新生儿刚出生时和6月龄时的TP-IgM抗体,探讨其在胎传梅毒 诊断中的价值。 张兴旺 何莉莉 高霞 王芳 张晓梅 魏莲花关键词:免疫球蛋白M 免疫印迹法 胎传梅毒 梅毒 螺旋体19SIgM抗体检测在胎传梅毒 及妊娠梅毒 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背景:梅毒 是由于梅毒 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 染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及血液传 播。此病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危害性极大。近10年来,我国梅毒 发病率迅速上升,每年平均增长13.37%... HIRMAN ABDUL RAZAQ关键词:妊娠期梅毒 IGM 文献传递 59例早期胎传梅毒 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早期胎传梅毒 的临床表现,以提高对早期胎传梅毒 的识别。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2007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早期胎传梅毒 的病历资料。结果:共有59例患者纳入分析,年龄0.17~19(中位2)个月,入院时血清RPR滴度为1:1~1:512(中位1:16)。该59例患者中,98.31%(58/59)可能存在梅毒 相关损害;皮疹、贫血、肝损、骨损害以及脑脊液异常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0.68%(24/59),32.20%(19/59),66.10%(39/59),43.3%(13/30),50%(8/16)。结论:早期胎传梅毒 多于出生后半年内出现症状,常损害皮肤、肝、脾、骨骼、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确诊为胎传梅毒 后,建议积极腰穿排除神经梅毒 。 陈亚玲 胡志亮 陈伟 池云 成骢 魏洪霞关键词:先天性梅毒 早期胎传梅毒 神经梅毒
相关作者
周华 作品数:132 被引量:899 H指数:15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艾滋病 梅毒 性病 糖尿病 贾国泉 作品数:29 被引量:82 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外周血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银屑病患者 手术联合 梅毒 吴敏智 作品数:61 被引量:110 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联合 梅毒 神经梅毒 乳房外PAGET病 光动力治疗 孙希凤 作品数:41 被引量:519 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 研究主题:性病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分析 梅毒 老年人 陈永锋 作品数:117 被引量:512 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 研究主题:性病 流行病学 梅毒 流行病学分析 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