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篇“ 胆囊管开口“的相关文章
- 腹腔镜经胆囊管开口取石并内支架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及经胆囊管开口取石并内支架引流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为2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及经胆囊管开口胆管探查取石,内支架引流管引流并一期缝合胆管术。总结其适应证、操作技术及临床疗效。结果:28例均成功完成LC及经胆囊管开口取石并内支架引流术。胆管内取出单一结石19例,2-4枚结石9例。手术时间平均(43.6±19.8)min,平均住院(7.9±3.5)d。26例支架自行脱落并顺利排出体外;2例未自行排出的患者,于1个月后经十二指肠镜行胆道支架取出。未发生胆管结石残留、胆管狭窄、胆漏等手术并发症。结论:LC及腹腔镜经胆囊管开口取石并内支架引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式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在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病例的情况下,此术式安全、有效、可行。
- 曾天才徐阳陈先祥张林菲程彩涛冯勇涂华华蔡庆和
-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探查术胆道内引流
- 腹腔镜经胆囊管开口微切开胆管并一期缝合胆管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被引量:50
- 2013年
- 目的探讨改进腹腔镜下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以期提高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成功率。方法对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及经胆囊管开口微切开胆管探查取石并一期缝合胆管(简称LcTDE)术。结果全组60例,均成功采用LcTDE。胆管内取出单一结石32例,2~6枚结石28例。手术时间(38.7±15.1)min,住院时间(5.5±2.1)d。术后出现胆瘘1例,引流7d后无胆汁渗漏,拔除引流管,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发现胆管残留结石1例,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取出结石,痊愈。其余病例无胆管狭窄、胆管残留结石及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LcTDE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式简单易行、术后胆漏少且易控制的特点,是胆囊合并胆管结石很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 罗昆仑方征余锋刘洪田志强
- 关键词:胆道外科手术腹腔镜
- 腹腔镜下胆囊管开口微切开与胆总管切开治疗胆管结石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开口微切开胆管并一期缝合胆管术(LTCBDE)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TD)治疗胆囊并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3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胆囊并胆管结石患者分为LTCBDE组65例、LCTD组65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术后止痛、切开感染、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残留结石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LTCBDE组与LCTD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后胆瘘、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手术成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止痛及残余结石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胆囊管开口微切开胆总管取石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式简单易行、不需要留置T管、术后胆漏少且易控制的特点,是胆囊并胆管结石很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 田志强罗昆仑
- 关键词:胆囊管腹腔镜胆管结石
- 腔内胆囊管开口辨认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复杂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的辨认及处理方法,以减少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方法 A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30例患者术中探查发现Calot三角分离困难、肝外胆管损伤几率较大时,则切开胆囊壶腹或体部,吸净胆汁、取出结石后从胆囊腔内辨认胆囊管开口位置,作为分离Calot三角的标志,若胆囊管可完全分离则予以钛夹夹闭或丝线结扎,若胆囊管粗短并紧贴胆总管而难以分离时,则于腹腔下缝扎胆囊管断端。结果 A组发生胆管损伤5例,B组无胆管损伤,两组在胆管损伤、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Calot三角分离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切开胆囊壶腹,从胆囊腔内辨认胆囊管开口位置,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利于胆囊管的识别等优点,可进一步减少肝外胆管损伤的几率。
- 褚光平刘强袁林肖亿谭盛强
- 关键词:胆囊管开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胆囊管开口于副肝管1例报告被引量:2
- 2011年
- 副肝管是胆道常见的变异。胆道手术术中辨清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之间关系,明确辨认有无胆道变异,是避免胆道损伤的重要因素。笔者报道1例胆囊管开口于副肝管,副肝管再汇入胆总管的病例,为临床工作中避免胆道损伤提供参考。
- 罗丁赵雄齐李晓延
- 关键词:胆囊管副肝管胆道损伤
- 胆囊管开口变异腹腔镜胆囊切除体会
- 2004年
- 王震马志强万玲岩尖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变异
- 三维重建技术指导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的应用体会被引量:5
- 2018年
-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也称Klatskin瘤,是指原发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和左右肝管(一侧或双侧)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占全部胆管癌的60%~70%[1]。该疾病解剖位置复杂,早期诊断率、根治性切除率低,术后复发率高[2],目前根治性切除是HCC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有效的手段。目前对HCC的诊治汇聚了多种前沿技术,但对于外科医师而言,HCC的诊治仍然是一项挑战。本文结合正在广泛开展的三维重建技术,谈谈在HCC诊治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 林骋曹利平
-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KLATSKIN瘤根治性切除手术胆囊管开口肝管汇合部
-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
- 2018年
-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位于胆囊管开口及以上的肝外胆管癌,常侵犯肝管汇合部甚至一侧或双侧肝管的黏膜上皮癌,又称Klatskin肿瘤。肝门部胆管癌是最常见的肝外胆管癌(占40%-60%)。随着近年来诊断水平的提高及对该病认识的增加,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由于肝门区解剖结构复杂,肿瘤与门静脉、肝动脉及尾状叶关系密切,肿瘤沿胆管黏膜下浸润及沿胆管周围放射状扩散.
- 李富宇程南生
-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肝管汇合部肝外胆管癌胆囊管开口
- 肝门部胆管癌的精准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18年
- 肝门部胆管癌,也称为Klatskin瘤,是指累及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肝总管和左右肝管的黏膜上皮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佳有效手段。
- 李照朱继业
-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KLATSKIN瘤根治性手术切除胆囊管开口左右肝管
- 分裂型右后肝管损伤修复后再狭窄的处理被引量:1
- 2017年
- 分裂型右后肝管属于较为罕见的肝门胆管变异,发生率约为4%,如果胆囊管开口于右后肝管,在行胆囊切除术的过程中,很容易误伤右后肝管。大多数右后肝管较为纤细,修补困难,若处理不当,术后易引起修补处狭窄,导致狭窄近端结石、胆管炎发生。
- 陈炜王坚
- 关键词:后再狭窄肝管胆囊管开口胆管变异
相关作者
- 曹利平

- 作品数:201被引量:995H指数:1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研究主题:胰腺癌 腹腔镜 外科治疗 肝门部胆管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蔡庆和

- 作品数:43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十堰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肝癌 重症急性胰腺炎 裸鼠 胆总管探查术
- 彭淑牖

- 作品数:710被引量:5,146H指数:3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外科手术 肝切除术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 外科治疗
- 陈炜

- 作品数:173被引量:794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门静脉高压症 肝硬化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手术 外科治疗
- 张雷

- 作品数:74被引量:66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EORTC QLQ 肺肿瘤 量表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