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9篇“ 肿瘤浸润深度“的相关文章
小探头超声内镜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浸润深度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小探头超声内镜评估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黏膜下层浸润的准确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8月就诊于该院内镜中心拟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213例结直肠LST患者(共268处病灶)的临床资料。总结结直肠LS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分析超声内镜检查准确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小探头超声内镜评估准确率为93.28%,不同病变表面形态的小探头超声内镜评估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混合型和假凹陷型病变是影响小探头超声内镜评估准确率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LST是一种特殊的肿瘤,小探头超声内镜评估其浸润深度,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病变表面形态是影响小探头超声内镜评估准确率的危险因素,当病变为结节混合型和假凹陷型时,易影响其评估准确率。
李二峰张全卯
关键词:结直肠超声内镜
一种术中无损三维精准测量口腔鳞癌肿瘤浸润深度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肿瘤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术中无损三维精准测量口腔鳞癌肿瘤浸润深度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卢戈氏碘染液在超声震荡仪作用下对口腔鳞癌肿瘤病灶进行染色,得到样本;然后使用Micro‑CT成像设备扫描样本并进行图像重建...
夏成万王育新郁佳鑫胡勤刚章茜蒲玉梅
一种肿瘤浸润深度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肿瘤浸润深度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其中,这种监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获取磁共振图像;S2、通过分割模型识别所述磁共振图像中的子宫轮廓和肿瘤轮廓,并从所述磁共振...
林永平毛威高华超陈春霞徐子萌韩冬梅
早期胃癌肿瘤浸润深度与癌组织PD-L1、Arg-1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肿瘤浸润深度与癌组织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精氨酸酶-1(Arg-1)表达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琼海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1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PD-L1、Arg-1表达,内镜检查早期胃癌浸润深度情况,分析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早期胃癌组织PD-L1和Arg-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18%和76.36%,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2.73%、30.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溃疡、病变边缘有隆起、PD-L1阳性表达、Arg-1阳性表达组织黏膜下层深浸润比例分别为54.35%、51.16%、43.75%和39.29%,明显高于未合并溃疡、病变边缘无隆起、PD-L1阴性表达、Arg-1阴性表达组织(15.63%、19.40%、15.22%和7.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1 cm、未分化型组织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3%和97.67%,Arg-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56%和93.02%,明显高于肿瘤大小≤1 cm(47.69%、63.08%)、分化型组织(32.84%、65.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溃疡、病变边缘隆起、PD-L1和Arg-1表达是黏膜下层深浸润的影响因素(OR=2.779,95%CI:1.540~5.013;OR=2.596,95%CI:1.667~4.043;OR=1.976,95%CI:1.378~2.834;OR=1.749,95%CI:1.321~2.315;P<0.05)。结论 早期胃癌肿瘤组织PD-L1、Arg-1表达上调,与肿瘤大小及组织分化有关,同时PD-L1、Arg-1表达是肿瘤浸润深度的影响因素。
李雪莫翠毅陈嘉嘉卢利军
关键词:早期胃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
NLR和PLR联合肿瘤标志物对进展期胃癌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ratio,PLR)与进展期胃癌(advancedg...
徐洪印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
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内镜黏膜特征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分析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内镜黏膜特征及其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168例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外科手术治疗前均行胃镜检查,观察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内镜黏膜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内镜黏膜特征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结果 168例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发病部位以后壁常见、内镜下分型以凹陷型为主、浸润深度黏膜层占比略高,内镜黏膜发红且表面粗糙。黏膜层组年龄≥60岁、黏膜发红、表面粗糙、边缘隆起、高级别上皮瘤变占比明显高于黏膜下层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0岁)、黏膜发红、表面粗糙、边缘隆起、组织学分型与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有黏膜发红、黏膜表面粗糙、边缘隆起、高级别上皮瘤变的内镜黏膜特征患者,肿瘤浸润的风险高,需重视具有此类胃镜黏膜特征患者的早期诊治。
王亚钦孙趁意王嫦华袁国静
关键词:肿瘤浸润深度
基于肿瘤浸润深度及大小的TTS评分系统对可切除胃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肿瘤浸润深度及大小的TTS评分系统对可切除胃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行根治性切除的234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和肿瘤大小构建TTS评分系统,分为TTS 0级、1级、2级,代表肿瘤侵袭性逐渐升高。通过Cox多因素模型分析TTS评分系统作为预后判断工具的可行性。结果:T_(1)-T_(4)期患者肿瘤的平均大小分别为(3.3±2.7)cm、(4.1±3.1)cm、(6.6±3.1)cm、(9.4±4.9)cm。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淋巴浸润和血管浸润显著相关(P<0.01)。ROC曲线显示,45 mm为肿瘤大小的最佳界值,可有效区分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62。综合肿瘤大小的临界值和肿瘤浸润深度,构建TTS评分系统,TTS 0级、TTS 1级和TTS 2级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83.3%和70.2%,两两比较后发现,不同TTS状态患者的生存率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Cox多因素分析发现,TTS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和大小构建了TTS评分系统,并证明了TTS评分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高利雄任显坤李贵全吴本华陈轩
关键词:肿瘤大小TNM分期
MSCT增强同层动态扫描技术下TDC参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同层动态扫描技术下时间-密度曲线(TDC)参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8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层15例,侵犯至黏膜下浅层21例,侵犯至肌层及黏膜下深层24例,侵及浆膜层或穿透浆膜层24例。另选择同期84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MSCT检查,比较两组时间-密度曲线(TDC)参数[强化峰值(PV)、峰值时间(PT)、强化比值(CER)],对比研究组不同浸润深度患者TDC参数,分析TDC参数与浸润深度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TDC参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PV、PT、CER为(35.73±11.54)Hu、(38.21±12.63)s、(14.18±4.55)%,高于对照组[(21.26±7.05)Hu、(20.03±6.49)s、(10.37±3.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T、CER随浸润深度增加呈不断升高趋势(P<0.05)。相关性分析,胃癌患者PV、PT、CER与浸润深度呈正相关(r=0.581、0.576、0.603,P<0.05)。ROC曲线分析,PV、PT、CER联合诊断的AUC为0.874,95%CI为0.820~0.927,较各参数单独诊断价值提高。结论MSCT增强同层动态扫描技术下TDC参数PV、PT、CER联合诊断胃癌价值较高,且与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可为临床评估肿瘤进展提供有效信息。
陈朝晖邓绍强杨朝辉黄松涛
关键词:胃癌多层螺旋CT时间-密度曲线
内镜技术对评估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放大内镜窄带成像(ME-NBI,magnifying endoscopic narrow-band imaging)和超声内镜检查(EUS,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对...
邱芊
关键词: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超声内镜
血清G-17、PGⅠ、PGⅡ、Hp-IgG检测对胃癌与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及与肿瘤浸润深度关系被引量:11
2022年
背景胃癌筛查是早期诊断胃癌的一种有效手段,国内外研究发现胃癌与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胃泌素-17(gastrin 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Ⅱ、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Hp-IgG)抗体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推测其能应用于胃癌的诊断及病情评估.目的探究G-17、PGⅠ、PGⅡ、Hp-IgG水平对胃癌与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及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08/2021-03我院9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9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作为对照A组、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B组.比较3组一般资料、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Hp-IgG阳性率,并比较Hp-IgG阳性与阴性患者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分析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与Hp-IgG阳性的关系,分析各指标诊断胃癌的价值及与胃癌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G-17、PGⅡ水平、Hp-IgG阳性率均>对照A组>对照B组,血清PGⅠ水平<对照A组<对照B组(P<0.05);研究组Hp-IgG阳性患者血清G-17、PGⅡ水平均高于阴性患者,血清PGⅠ水平低于阴性患者(P<0.05);血清G-17、PGⅡ水平与Hp-IgG阳性呈正相关,血清PGⅠ与Hp-IgG阳性呈负相关(P<0.05);血清G-17、PGⅠ、PGⅡ、Hp-IgG阳性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28、0.845、0.821、0.650,各指标联合诊断的AUC最大,为0.887,最佳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3%、84.46%;血清G-17、PGⅡ水平、Hp-IgG阳性率均随胃癌肿瘤浸润深度增加逐渐升高,血清PGⅠ水平随胃癌肿瘤浸润深度增加逐渐降低(P<0.05);胃癌肿瘤浸润深度与血清G-17、PGⅡ、Hp-IgG阳性呈正相关,与血清PGⅠ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Hp-IgG检测在胃癌与癌前病变筛查方面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与胃癌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盛倩章国东温敏雅
关键词:胃癌癌前病变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抗体肿瘤浸润

相关作者

栾修文
作品数:53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颌面部 显微外科 下颌骨 缺损修复 游离组织瓣移植
黄金球
作品数:27被引量:218H指数:8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胸段食管鳞癌 切除术后 淋巴结转移 预后
贾小强
作品数:31被引量:214H指数:9
供职机构:安阳地区医院
研究主题:大肠癌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分析 肛瘘 中西医结合
骆金华
作品数:69被引量:365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外科治疗 肺灌注 外科手术 食管癌根治术
周悦
作品数:42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胸腔镜 教学 淋巴结转移 肺灌注